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用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首先创设情境:同学们,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小红也想参加,她想利用双休日当一回小主人。她把想法和爸爸说了,爸爸说:“好啊!不过那要看你有没有当小主人的能力。”于是他就考考小红了:买青菜用2元钱,,买白菜用了多少钱?教师提问:“你们能解答?为什么?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买白菜的钱和买青菜的钱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爸爸会怎么说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有的说买白菜比青菜多用3元钱;有的说买白菜比青菜少用1元钱;还有的说买白菜的钱是青菜的2倍……教师巧妙借助“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做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用生活实际,引发数学问题
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泼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块梯形的土地旁边,告诉他们,农民伯伯要在这块地里栽种名贵花木,需要到外地去购买种苗。这时候,农民伯伯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一件什么事情,请大家给他出个主意。学生有的说先要确定花木的种类,有的说先要计算出栽种花木种苗的数量,还有的说先要计算土地的面积。经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首先应该计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因为知道了土地的面积,才能计算出需要花木种苗的数量。那么,梯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就自然而然地发现并提出了要探究的数学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三、用生活实际,建构数学知识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一个数加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六一”节,小明的妈妈带了136元钱去新华书店买了99元一套《格林童话》,作为送给小明的节日礼物,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讨论该题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再用36元加上找回的1元钱”,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思想,原先不易被学生所理解的“思想”由于其生活经验的支撑得以主动建构。
四、用生活实际,引领数学知识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例如,设计购物情境:小红拿20元钱去购物。出示图片及价格:
钢笔饮料 铅笔 小画册薯片 牙膏
6元/支 3元/瓶1元/支4元/本3元/袋5元/支
提问:小红会买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帮小红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学生设计)
提问:如果要把所有的物品都买下,需要多少钱?钱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会想出什么方法呢?(渗透打折、还价等思想)
由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群体合作收集、整理信息,不仅设计了10多种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而且还延伸出如果买东西后钱多了可用来捐款、还给父母、存起来等多种办法,适时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当有学生提到要把所有的商品全买下而钱又不够怎么办时,学生的回答更是数彩纷呈,如讨价还价、打折优惠、先欠再还、买一送一等,有些购物策略甚至连教师也始料不及。
五、用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加深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灵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王老师新买了一套房子,请你为老师新买的一套房子地面装修出谋献策,要求是既美观,又省钱实惠。经过调查、小组讨论,学生得出如下三种购买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铺实木地板(冬暖夏凉,档次高,牢固美观),只需资金70×100=7000(元),不贵。
第二种方案是可选用价廉一些的普通地板,只需一半资金70×50=3500(元)(考虑到教师买房子经济紧张)。
第三种方案是厨房饭厅选用花岗岩,客厅、卧室等选用实木地板,只需资金10×50 60×100=6500(元),既经济又适于搞卫生。
上述案例,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只有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通过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杜华)
一、用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首先创设情境:同学们,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小红也想参加,她想利用双休日当一回小主人。她把想法和爸爸说了,爸爸说:“好啊!不过那要看你有没有当小主人的能力。”于是他就考考小红了:买青菜用2元钱,,买白菜用了多少钱?教师提问:“你们能解答?为什么?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买白菜的钱和买青菜的钱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爸爸会怎么说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有的说买白菜比青菜多用3元钱;有的说买白菜比青菜少用1元钱;还有的说买白菜的钱是青菜的2倍……教师巧妙借助“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做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用生活实际,引发数学问题
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泼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块梯形的土地旁边,告诉他们,农民伯伯要在这块地里栽种名贵花木,需要到外地去购买种苗。这时候,农民伯伯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一件什么事情,请大家给他出个主意。学生有的说先要确定花木的种类,有的说先要计算出栽种花木种苗的数量,还有的说先要计算土地的面积。经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首先应该计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因为知道了土地的面积,才能计算出需要花木种苗的数量。那么,梯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就自然而然地发现并提出了要探究的数学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三、用生活实际,建构数学知识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一个数加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六一”节,小明的妈妈带了136元钱去新华书店买了99元一套《格林童话》,作为送给小明的节日礼物,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讨论该题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再用36元加上找回的1元钱”,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思想,原先不易被学生所理解的“思想”由于其生活经验的支撑得以主动建构。
四、用生活实际,引领数学知识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例如,设计购物情境:小红拿20元钱去购物。出示图片及价格:
钢笔饮料 铅笔 小画册薯片 牙膏
6元/支 3元/瓶1元/支4元/本3元/袋5元/支
提问:小红会买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帮小红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学生设计)
提问:如果要把所有的物品都买下,需要多少钱?钱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会想出什么方法呢?(渗透打折、还价等思想)
由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群体合作收集、整理信息,不仅设计了10多种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而且还延伸出如果买东西后钱多了可用来捐款、还给父母、存起来等多种办法,适时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当有学生提到要把所有的商品全买下而钱又不够怎么办时,学生的回答更是数彩纷呈,如讨价还价、打折优惠、先欠再还、买一送一等,有些购物策略甚至连教师也始料不及。
五、用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加深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灵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王老师新买了一套房子,请你为老师新买的一套房子地面装修出谋献策,要求是既美观,又省钱实惠。经过调查、小组讨论,学生得出如下三种购买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铺实木地板(冬暖夏凉,档次高,牢固美观),只需资金70×100=7000(元),不贵。
第二种方案是可选用价廉一些的普通地板,只需一半资金70×50=3500(元)(考虑到教师买房子经济紧张)。
第三种方案是厨房饭厅选用花岗岩,客厅、卧室等选用实木地板,只需资金10×50 60×100=6500(元),既经济又适于搞卫生。
上述案例,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只有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通过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