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实际引领数学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_8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用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首先创设情境:同学们,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小红也想参加,她想利用双休日当一回小主人。她把想法和爸爸说了,爸爸说:“好啊!不过那要看你有没有当小主人的能力。”于是他就考考小红了:买青菜用2元钱,,买白菜用了多少钱?教师提问:“你们能解答?为什么?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买白菜的钱和买青菜的钱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爸爸会怎么说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有的说买白菜比青菜多用3元钱;有的说买白菜比青菜少用1元钱;还有的说买白菜的钱是青菜的2倍……教师巧妙借助“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做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用生活实际,引发数学问题
  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泼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块梯形的土地旁边,告诉他们,农民伯伯要在这块地里栽种名贵花木,需要到外地去购买种苗。这时候,农民伯伯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一件什么事情,请大家给他出个主意。学生有的说先要确定花木的种类,有的说先要计算出栽种花木种苗的数量,还有的说先要计算土地的面积。经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首先应该计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因为知道了土地的面积,才能计算出需要花木种苗的数量。那么,梯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就自然而然地发现并提出了要探究的数学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三、用生活实际,建构数学知识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一个数加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六一”节,小明的妈妈带了136元钱去新华书店买了99元一套《格林童话》,作为送给小明的节日礼物,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讨论该题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再用36元加上找回的1元钱”,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思想,原先不易被学生所理解的“思想”由于其生活经验的支撑得以主动建构。
  四、用生活实际,引领数学知识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例如,设计购物情境:小红拿20元钱去购物。出示图片及价格:
  钢笔饮料 铅笔 小画册薯片 牙膏
  6元/支 3元/瓶1元/支4元/本3元/袋5元/支
  提问:小红会买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帮小红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学生设计)
  提问:如果要把所有的物品都买下,需要多少钱?钱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会想出什么方法呢?(渗透打折、还价等思想)
  由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群体合作收集、整理信息,不仅设计了10多种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而且还延伸出如果买东西后钱多了可用来捐款、还给父母、存起来等多种办法,适时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当有学生提到要把所有的商品全买下而钱又不够怎么办时,学生的回答更是数彩纷呈,如讨价还价、打折优惠、先欠再还、买一送一等,有些购物策略甚至连教师也始料不及。
  五、用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加深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灵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王老师新买了一套房子,请你为老师新买的一套房子地面装修出谋献策,要求是既美观,又省钱实惠。经过调查、小组讨论,学生得出如下三种购买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铺实木地板(冬暖夏凉,档次高,牢固美观),只需资金70×100=7000(元),不贵。
  第二种方案是可选用价廉一些的普通地板,只需一半资金70×50=3500(元)(考虑到教师买房子经济紧张)。
  第三种方案是厨房饭厅选用花岗岩,客厅、卧室等选用实木地板,只需资金10×50 60×100=6500(元),既经济又适于搞卫生。
  上述案例,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只有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通过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由于它用药方便、疗程短,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1].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对支原体、衣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输卵管吻合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60 例在我站行输卵管吻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30 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脑组织AQP4 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 模型,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治疗1 组、治疗2 组,取24h 时相
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应理性地认识教学的生成性特点。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特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在现场进行即时决策,决策虽然是即时作出的,但也经历了一
低地应力状态对相关工程岩体变形破坏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西安市黑河水利地下工程泄洪洞为例,采用弹塑性二维有限元法通过对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变形破坏进行了数
"节外生枝"指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产生了新问题。"节外生枝"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其实,数学里有时"节外生枝"却好处多多。案例:下面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