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读文化经典,植入传统文化之根;诵读经典诗文,催生心灵品质之花;建设校园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之魂等,都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经过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浸染,学生必定能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迷人,能感受饱读诗书、风度翩翩的儒雅之气,能感受居高临下、居高声远的魅力,从而让精神升华,自觉地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中学语文;教材
  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文化的延续。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或者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在语文,中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语文对传承优秀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本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一、语文学科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語文教材中包含着相当多的文化因素。从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层面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
  1.伦理道德文化。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和中国在近代形成的民主、科学的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始终是割舍不去的精神文化主导。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则》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指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先贤的言论来教育学生养成诚信的美德。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材的编选更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把道德的体验与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2.历史哲学文化。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的历史人物、文学作家、文化名人和历史事件,历史的积淀很厚重。这些文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睿智的哲学精神,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抱负,又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质,还有对社会各色人等的深刻剖析,对不同时代的理性批判。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座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化的宝库。
  3.民俗乡土文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著名作家鲁迅、老舍、周作人、沈从文、冯骥才、莫言等的作品,以及四大古典名著节选,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包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因为这些作品大都是从作者熟悉的时代风俗入手,语言风格也都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如鲁迅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中的社戏、省亲、江南水乡的菱角、罗汉豆、科举考试、茴香豆、酒店里的曲尺柜台等,都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色。这些文章,把学生从现代生活拉回到对传统风俗人情的关注,能够品味到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的方法
  挖掘语文学科的传统文化内涵,关键是以学生为本,找到教学实施的切入点。
  1.营造师生交往的文化氛围。语文教学是教学双方知识、理念、精神、思想、文化等因素相互碰撞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传递常常是潜在的,教师要重视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气质,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
  2.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其文化含量是极其丰富的。就教学而言,解读文本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进而领悟作品内涵,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一些课文的背景往往是很有文化价值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文化因素,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比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学生很少有远离故乡的体验,教师可以从作者的简介切入,介绍作者的经历,指出像作者一样的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的游子们几十年的思乡情、故园梦,却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永远的情结。这样就能使学生理解历来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乡愁”。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传统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自觉性。而当今时代,文化也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时代的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吕瑞敏.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金色年华:下,2011(1).
  [2]常文侠.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
  [3]王珊珊.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
  [4]李红.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3).
其他文献
建筑曾经被看作是物质化了的草图,而现在,这种观点正逐渐被物质化了的数字信息所代替。新世纪以来,参数化设计越来越多的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遗传算法”“群体智能”“机器智能”等来进行设计方案的生成以及优化。参数化设计真正开始成为一种潮流并被一大批先锋建筑师,理论学家研究、推广、应用。如哈佛大学的Kostas利用“形式语法”来构建基于语言逻辑结构的建筑自生成系统[1],Schoch Odio 和
期刊
【摘要】: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也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山水画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统筹解决,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问题;发展  中国山水画艺术, 是与中国传统文史一同发展的, 它所包含的老庄思想为核心而形成的审美思想, 是与传统诗词歌赋中所展现的意境同根同源。“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卧游” 等古人
期刊
【摘要】:“生态别墅运用了绿色设计的理论,并其把该设计的理论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从生态学的立场来看,全面的展示了人与自然相互共生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平衡与协调。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1]  生态建筑的本质是为人类提供美好生活,以惬合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呼吸为主题的生态建筑观。从而达到自然、建筑和人相互和谐为目标。在设计时,我们要用以人为本的设
期刊
【摘要】:一个完整的空间设计项目不仅仅是空间中硬装的部分,软装家具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当空间被充分强调的同时,学生往往会忽略对空间内容物的设计考量,导致设计成果空泛且不饱满,处于未结束状态却找不到原因。  【关键词】:室内空间;陈设;传统元素  主题空间的演绎需要将主题創意在空间的软硬装贯穿始终。以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题空间设计为例,传统主题的家具陈设则不可或缺。随着提
期刊
【摘要】:当“文学家族”一词炙手可热时,满清的文学家族却少有人涉猎,就纳兰氏家族来说,大部分学者的目光都注视在文采斐然的纳兰性德身上,而忽略了明珠、揆叙、揆方、纳兰氏、沈宛、永寿等其他家庭成员的文学成就,现从整个纳兰氏家族着眼,分析各个留有作品的家族成员的文学成就。  【关键词】:文学家族;纳兰氏;文学成就  中国封建社会“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决定了“欲研究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必当注意研究中国之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燕赵之河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暑期,作者带领实践小分队深入探究了唐山市公共文化服务视野下以“唐山皮影”和“乐亭大鼓”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情况
期刊
【摘要】佛教经印度传入中国并流行于中国,同时佛教建筑盛行。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等。众多的佛教建筑的存在,对佛教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中国佛教寺庙建筑在初期受印度影响,但很快便开始了中国化进程。本文便以中国白马寺与印度那烂陀寺为例谈中印佛教寺庙建筑的异同。  【关键词】:佛教寺庙 ;白马寺;那烂陀寺;建筑异同  一、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在各国
期刊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在历史的不断选择下沉淀的结果。文化对政治的变革起着重要作用,同样政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导向。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史实,论证文化与政治密不可分的联系。动乱的年代为思想的传播和创新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回首现在,社会安定祥和,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加强文化的创新,开创“国家幸,诗家兴”的美好局面。  【关键字】:循环;创新;变革;诗家兴  引言  泱泱中华五
期刊
【摘要】:情感是所有事物联系的纽带,在声乐演唱中也是如此。只有带有饱满情感的歌声才是能走进人内心的歌声,才能够感动大家从而引起共鸣,所以在声乐演唱中,讲究精准的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作品;情感;演唱技巧  声乐演唱者需有美好的声音,因而用很多方法把自己的声音训练得优美,技巧纯熟是我们一直所追寻的。作为声乐表演艺术,还要求声乐演员必须认真研究他所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声乐作
期刊
【摘要】:维纳斯,是希腊中爱与美的女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女性形象不断地被采用,尤其是在西方绘画史中,维纳斯更是诸多油画、雕塑大师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大师的诠释和演绎中,维纳斯这一艺术形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同时,维纳斯的形象也在这不断地变化中愈加丰满充实起来。  【关键词】: 西方艺术;维纳斯  提起维纳斯,脑海中最快闪跃出的是米洛斯岛上发现的维纳斯雕塑,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具有利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