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教经印度传入中国并流行于中国,同时佛教建筑盛行。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等。众多的佛教建筑的存在,对佛教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中国佛教寺庙建筑在初期受印度影响,但很快便开始了中国化进程。本文便以中国白马寺与印度那烂陀寺为例谈中印佛教寺庙建筑的异同。
【关键词】:佛教寺庙 ;白马寺;那烂陀寺;建筑异同
一、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在各国都有着广泛的信众,特别是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大的宗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 6-5 世纪的印度,是由印度人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即释迦摩尼。佛教主张无常和缘起思想,赞成众生平等思想,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八正道贺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
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正式传来中国,当时中国的国都是洛阳,所以佛教便在洛阳首先传播。到了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外建造了一座僧院,为了纪念那匹将经书驮来的白马,所以命名为白马寺。东汉时期,绝大多数佛经译在洛阳,白马寺是最重要的译经道场。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我国,至东汉末年,共译出佛经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佛教兴盛,可以带动佛教建筑的大量兴建,而众多的佛教寺庙建筑的存在,也对佛教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白马寺与那烂陀寺的创建
在印度,佛教早期并无寺院,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第一个寺院。印度人称佛寺院为“僧伽蓝摩”。 僧伽蓝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一是支提式。这两种形式的建筑,不但建筑单体的风格不同,周边环境与空间的组织也不相同。那烂陀寺,又作那兰陀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五世纪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为北印度曷罗社槃社比丘建立本寺,历代屡加扩建,遂成为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建筑的两种形式逐渐发展为中国佛教建筑中的寺院和石窟,两种形式都发展出了璀璨的文化。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 68 年),孝明帝在洛阳城外建造了一座僧院,为了纪念那匹将经书驮来的白马,所以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采用了印度佛教寺庙“精舍式”的建筑形式,是我国的第一座“精舍式”建筑。
三、两寺的建筑选址与空间布局
遗址是印度大乘佛教佛寺遗址,其地即今拉查基尔北方约十一公里处之巴达加欧,庵没罗林、森疏其外。那烂陀在 11、12 世纪时,由于外来军队入侵,被放火焚毁了。从1861年开始,那烂陀寺院遗迹被陆续挖掘,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门朝西。大寺每边9僧室,恰如义净所述,中寺每边7僧室,小寺院每边5僧室。如今那烂陀寺的发掘面积已经超过了15万平方米。那烂陀寺分为僧院区和教学区。僧院区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组成,共有12座。每个院落的四周排列着狭窄局促的僧房,院子内有石桌、水井和厨房,每个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学区有寺庙和佛塔。周围散布着许多佛塔,其中真身舍利佛塔最富气势,这座塔分三层,外观雕有精美的图案,角楼的壁龛中雕刻著佛陀在菩提伽耶、王舍城和弘法的故事。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处,基地北依邙山,南临 310 国道,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周围林木茂盛,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风景优美,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白马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虽布局均衡、对称,但主次分明、主体突出。三大殿居于中轴线上,占中轴线的三分之二;其次,体量非常宏伟,整个白马寺建筑没有超过他们的,三者下面的台基高一米左右,并且由南至北逐步升高,极为规范,宏伟肃穆;再者,三大殿所在空间,疏朗开阔,更显出三大殿雄伟肃穆的特点。
四、营造寺庙的材料与体量
1861年後,考古遗迹恰如义净所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院以砖、石构造为主,木制为辅,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磨光、上赤土汁、上油漆,最后光亮犹如明镜一般。如此施作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历经二、三十年仍坚固如初。建筑分布面积极广,建筑物庄严庞大,建筑层相对较少,当时的学生宿舍虽然只残留了接近地面的一小部分,但结构依然相当清楚。每间宿舍大小近 20 平方米,在宿舍的附近,有一个较大的厅堂,面积比宿舍大好几倍。由此可见当时它是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当然,在以木结构为主的白马寺中,由于各种原因建造者也使用了砖的建造。木材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古时候长期的使用这种建筑材料,造成木材匮乏,到明清时期,大木料原料已经变得十分稀少了。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当时的建造者们发展出了拼合构件技术。拼合构件主要包括拼合梁、包镶梁、斗接柱、包镶柱斗接包镶柱等。白马寺中比较粗大的木料,便采用了这些方式。
在以木结构为主的白马寺中,由于各种原因建造者也使用了砖的建造。大部分的砖墙起到一个围护和分隔内外的作用,建筑主要依靠木构架受力承重,同时通过砖墙与木结构的连接、相通,就能轻易地稳定墙身。石材也是一种坚固耐久的材料,但是加工起来耗时耗力,并且石材自重较大,因此始终难以大规模使用,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使用就是石砌基座了。
结论
纵观白马寺与那烂陀的多方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到:两寺作为中印佛教寺庙建筑的代表,是古代印度和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工程业绩,当时建造这样的庞大的寺庙,聚集了众多的人力物力,是因对佛学的信仰使他们建造这样伟大的佛教建筑,然而,今天当我们站在印度和中国的这些古老的寺庙面前时,仍然有一种神秘和非凡之感。无论是两寺的不同之处还是相同之处,其中都无疑体现了在佛教文化的背景下,佛教寺庙建筑的传入和继承、发展与革新的本土化历史痕迹以及伟大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之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何留柱.何淼淼.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设计的思想特色与风格分析[J]. 2006第6期.
[3]大臧经(卷55)[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4]周国林.大唐西域记注译[M].湖南:湖南岳麓书社.1999
【关键词】:佛教寺庙 ;白马寺;那烂陀寺;建筑异同
一、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在各国都有着广泛的信众,特别是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大的宗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 6-5 世纪的印度,是由印度人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即释迦摩尼。佛教主张无常和缘起思想,赞成众生平等思想,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八正道贺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
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正式传来中国,当时中国的国都是洛阳,所以佛教便在洛阳首先传播。到了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外建造了一座僧院,为了纪念那匹将经书驮来的白马,所以命名为白马寺。东汉时期,绝大多数佛经译在洛阳,白马寺是最重要的译经道场。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我国,至东汉末年,共译出佛经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佛教兴盛,可以带动佛教建筑的大量兴建,而众多的佛教寺庙建筑的存在,也对佛教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白马寺与那烂陀寺的创建
在印度,佛教早期并无寺院,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第一个寺院。印度人称佛寺院为“僧伽蓝摩”。 僧伽蓝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一是支提式。这两种形式的建筑,不但建筑单体的风格不同,周边环境与空间的组织也不相同。那烂陀寺,又作那兰陀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五世纪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为北印度曷罗社槃社比丘建立本寺,历代屡加扩建,遂成为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建筑的两种形式逐渐发展为中国佛教建筑中的寺院和石窟,两种形式都发展出了璀璨的文化。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 68 年),孝明帝在洛阳城外建造了一座僧院,为了纪念那匹将经书驮来的白马,所以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采用了印度佛教寺庙“精舍式”的建筑形式,是我国的第一座“精舍式”建筑。
三、两寺的建筑选址与空间布局
遗址是印度大乘佛教佛寺遗址,其地即今拉查基尔北方约十一公里处之巴达加欧,庵没罗林、森疏其外。那烂陀在 11、12 世纪时,由于外来军队入侵,被放火焚毁了。从1861年开始,那烂陀寺院遗迹被陆续挖掘,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门朝西。大寺每边9僧室,恰如义净所述,中寺每边7僧室,小寺院每边5僧室。如今那烂陀寺的发掘面积已经超过了15万平方米。那烂陀寺分为僧院区和教学区。僧院区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组成,共有12座。每个院落的四周排列着狭窄局促的僧房,院子内有石桌、水井和厨房,每个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学区有寺庙和佛塔。周围散布着许多佛塔,其中真身舍利佛塔最富气势,这座塔分三层,外观雕有精美的图案,角楼的壁龛中雕刻著佛陀在菩提伽耶、王舍城和弘法的故事。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处,基地北依邙山,南临 310 国道,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周围林木茂盛,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风景优美,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白马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虽布局均衡、对称,但主次分明、主体突出。三大殿居于中轴线上,占中轴线的三分之二;其次,体量非常宏伟,整个白马寺建筑没有超过他们的,三者下面的台基高一米左右,并且由南至北逐步升高,极为规范,宏伟肃穆;再者,三大殿所在空间,疏朗开阔,更显出三大殿雄伟肃穆的特点。
四、营造寺庙的材料与体量
1861年後,考古遗迹恰如义净所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院以砖、石构造为主,木制为辅,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磨光、上赤土汁、上油漆,最后光亮犹如明镜一般。如此施作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历经二、三十年仍坚固如初。建筑分布面积极广,建筑物庄严庞大,建筑层相对较少,当时的学生宿舍虽然只残留了接近地面的一小部分,但结构依然相当清楚。每间宿舍大小近 20 平方米,在宿舍的附近,有一个较大的厅堂,面积比宿舍大好几倍。由此可见当时它是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当然,在以木结构为主的白马寺中,由于各种原因建造者也使用了砖的建造。木材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古时候长期的使用这种建筑材料,造成木材匮乏,到明清时期,大木料原料已经变得十分稀少了。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当时的建造者们发展出了拼合构件技术。拼合构件主要包括拼合梁、包镶梁、斗接柱、包镶柱斗接包镶柱等。白马寺中比较粗大的木料,便采用了这些方式。
在以木结构为主的白马寺中,由于各种原因建造者也使用了砖的建造。大部分的砖墙起到一个围护和分隔内外的作用,建筑主要依靠木构架受力承重,同时通过砖墙与木结构的连接、相通,就能轻易地稳定墙身。石材也是一种坚固耐久的材料,但是加工起来耗时耗力,并且石材自重较大,因此始终难以大规模使用,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使用就是石砌基座了。
结论
纵观白马寺与那烂陀的多方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到:两寺作为中印佛教寺庙建筑的代表,是古代印度和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工程业绩,当时建造这样的庞大的寺庙,聚集了众多的人力物力,是因对佛学的信仰使他们建造这样伟大的佛教建筑,然而,今天当我们站在印度和中国的这些古老的寺庙面前时,仍然有一种神秘和非凡之感。无论是两寺的不同之处还是相同之处,其中都无疑体现了在佛教文化的背景下,佛教寺庙建筑的传入和继承、发展与革新的本土化历史痕迹以及伟大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之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何留柱.何淼淼.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设计的思想特色与风格分析[J]. 2006第6期.
[3]大臧经(卷55)[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4]周国林.大唐西域记注译[M].湖南:湖南岳麓书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