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与投资有关系吗?恐怕有人会大声反对。因为受教育毕竟是修身立德的高尚事,一与金钱挂钩未免太俗气。然而古谚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以读书获取文化,以文化分配利益的道理,在我国历千年不灭。但时至今日,这句古谚所代表的价值理念,正遭遇着严峻的挑战。
2012年10月30日,《南方日报》推出一篇题名为《硕士成“硕蚁”,饭碗怎么找?》的报道,文章痛陈当今硕士研究生遭遇的一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揭秘京沪穗众多硕士生已悄然加入艰难生存的“蚁族”一群。言论一出,舆论哗然,连研究生都要屈膝于地下室,求片瓦遮头而不得,看来读书不仅已经不是“黄金屋”,掐指一算,连一笔划算的买卖都算不上。此时纵使考研提倡者再声嘶力竭地强调读书对于心灵世界的诸多好处,但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说服力也相当有限。他们最想知道的往往是,读硕士到底是不是一项好投资?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形成?
读书与“仕途经济”的关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隋唐科举出现之后,统治者把读书与政治价值捆绑起来。奉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仕子往往不计光阴,寒窗苦读。在科举制度崩溃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读书无用论”悄然出现。较早的“读书无用论”,应该源于文革前后的“白卷英雄”公然反抗知识考试这一事件。他们认为工人、农民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而知识持有者往往是懒惰而无所贡献的,因此要接受劳动人民的改造。这时读书“无用”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与物质财富挂不上钩。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广泛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读书功用论”有了新的标准。成为“市场人”的大众又把文化知识的“有用性”与经济回报进行挂钩,“有用”即指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
彼时的中国经济正处蓄力期,需要大量青年劳动力。物质社会呼唤速度和激情,只要敢去生意场上闯,就有丰厚的物质回报。而这回报是“象牙塔”内缓慢的教育无法给予的。因此,“弃文从商”的风潮不断,诸如“造原子弹不如卖咸鸭蛋”“上珞珈山(武大)不如进汉正街”的观点在整个八十年代不绝于耳,也着实耽误过一批青年。直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批新的价值口号的提出,人们才重新理解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读书无用论”暂时得以平息,标志是高考扩招与本科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十余年后的今日,“读书无用论”又在潜滋暗长。这从新千年后屡屡爆出的诸如“本科生因无法就业自责自杀”“本科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等新闻,以及对本科生的道德水平的种种非议中可见端倪。遇到这种情况时,社会舆论往往归罪于大学转型过快——既然大学教育已由精英走向大众,那么超量招收的大学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硕蚁”危机让这样的观点站不住脚。2012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为5 172 000人,这与以百万为基本单位的本科生数量相比,仍算不得多。不夸张地说,硕士生的就业代表着“读书有用论”最后的体面。然而从《硕士成“硕蚁”,饭碗怎么找?》一文中所提及的一些情况来看,这“体面”是很难维持了:
——据广东省教育厅10月25日发布的信息,2012年各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低为90.09%,已连续七年低于专科生。
——研究生以上学历“蚁族”的比例,从2009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7.2%。“蚁族”数目激增。
——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编制岗位,吸引了1万多人报名,其中近3千名本科生,25名研究生。
——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某,今年研究生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的“铁饭碗”工作,回村种地。其父压力巨大,选择服毒自杀。
……
种种数据和新闻事实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硕士研究生学历正快速贬值,以至坊间热议“硕士不如本科,本科不如专科”,这岂非是一种价值倒置的怪象?早年社会爱用“眼高手低”来归因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时至今日,本科毕业生早已“把眼光放到地平线以下”。调查中的本科生薪水期望值一降再降,大多数人毕业后做着与专业无关、低技术含量的销售工作,甚至有人乐于接受“零薪水”招聘。有人为这种改变而拍手称快,笔者看到的,却是家长投资教育的信心的动摇。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让子女早早放弃读书,因为即便是处于“信息接收末端”的他们,都已经收到了“知识无用”的信息而赶早撤出教育战场。笔者认为,此风一开,后患无穷。知识不一定改变每个人的命运,但是如果有人反复告诉你,“知识改变命运”本身是一个谎言,那么就一定是社会病了。
硕士就业难根源或在经济结构
2012年5月22日《星岛新闻》相关新闻表示,尽管美国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经济萎靡,但是美国硕士就业机会仍大增,逾六成硕士毕业前就找到工作。
反观我国,硕士毕业竟沦落为“硕蚁”,其社会病根何在?经济学家郎咸平针对此现象,发表过演讲《为什么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演讲称中国作为急需人才的新兴国家,与美国相比,大学生数量、专业设置数量不存在过满问题。国务院学位办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获准授予学士学历的大学有700多所,而美国有1 000多所。数量上我国比美国少,就业率上美国却比我国高。或许根本问题不在于教育本身,而在于中国低端的制造业并不需要大量高端的劳动力。笔者以为,郎教授之言切中了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命门。
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有人主张反向用药,疾呼中国教育在就业上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因为与实践、市场的需求相脱节,要求高等教育“放低姿态”迎合市场。这无非是让大学高校向职业学校看齐,是一种职能层次不分的“读书无用论”的变形,是当下大学风气越发浮躁和庸俗化的根源。大学生如何提高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高校教育细化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定位混乱、层次不分,确实给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带来了困扰。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定位本应在科教单位,而这些单位数量的相对不足,导致研究人才相对过剩。这难道只是学生或教育部门单方面不努力的缘故吗?研究生本应在相对高精尖的领域,结合理论技术优势作出更大贡献。现在把他们培养出来,却逼迫他们与本科生抢饭碗,就业形势怎不日渐严峻? “硕蚁”之论是否媒体过虑,
观点仍无定论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下就读硕士确实是一笔“不稳当”的投资。特别对于离社会生产较远的人文、社科等专业来说,他们远不能够像工科专业硕士那样直接上马生产。但是“不稳当”与“硕士生就业不如本科生”“读硕士是一笔坏投资”“读书无用”之间,仍存在巨大差异。《南方日报》的报道仅从广东省教育厅一省的数据出发,不见得具有全局性。《中国青年报》早在2011年8月6日就有一篇标题为《就业数据统计“打架”,研究生就业真不如本科生?》的文章指出:第一,在几份不同的高校就业数据中,研究生的就业数据高低不一;第二,66%的研究生起薪在3500—5000元,比本科生高2000元左右的重要指标并没有人提及;第三,现在大学就业统计口径五花八门,就签约率而言本科生是远高于研究生,但是因为很多高校里本科生读研就已经上了“就业率”统计,其就业率是“有水分”的。而研究生读博人数相对较少,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我们再回头看看“硕蚁论”的数据,即便是在《硕士成“硕蚁”,饭碗怎么找?》的文章数据中,硕士占“蚁族”的份额仍不到10%。这与我国资源分配不均趋势,大城市发展更强劲、更容易吸引高学历人才脱不了干系。如此看来,高呼研究生贬值可能是言过其实。
媒体之忧只因扩招隐患
“读书无用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当下对研究生教育的否定,是否只是一股停留在媒体嘴上的风暴?作为“社会航船瞭望人”,媒体对于社会大海的暗礁总是有着天生的敏感。媒体观察着社会生活的蛛丝马迹,预测着未来的趋势。然而既然敢于对仅只露出一角的现象打这组言论的“组合拳”,就不会事出无因。
如果我们将时间拨回到2009年,打开诸如“中国教育在线”之类的考研大站,夺人眼球的首先是类似《变革惊雷,教育部研究生计划扩招6.4%》那样的标题。出于对教育、就业的通盘考虑,2009年、2010年,教育部连续对硕士做了5%以上名额的扩招,使得2年内全国硕士人数飞速增加10%,增量高达十余万人。这个增量名额大量被用在一个较新的学位名称——“专业型硕士”之上。根据相关部门的定义,“专业型硕士”瞄准的是市场需求紧缺的领域(比如广西部分院校的国际教育硕士),目的是给这些领域快速输送高素质人才。而在这个新学制之下,研究生在更短的就读时间里(多为2年制)就能获得学位。他们似乎要比过去只会研究的“学术型硕士”更适应社会。这看上去很美的结合,有没有真的集理论与实践二美于一身,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然而,还来不及品味专业硕士的好处,媒体先品出的却是不对劲的味道:在产业没有升级的前提下,这10多万在定位上与本科生有重合的硕士生,其就业问题如何解决?硕士扩招,新名头你给或者不给,大批待业青年就在这里,不增不减。这个现象从长期来看,很有可能引发一连串问题。而2012年又是一个经济亟待平稳的年份,正好是这批新名头的“扩招生”开始大批接受市场考验的第一个年头。
让我们越过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重新细读“因工作不好回家种地,气得老父自杀”的河北大学硕士生事件,就会发现他的例子和当年轰动一时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事件一样,仅仅是媒体争夺眼球的个例,并无普遍代表性。他是自考生,有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并非不谙世事的书呆子;有学校向他提供工作,但是他却辞去了工作。这些情况表明,他不是挣扎于生存斗争的“蚁族”,而是一个过于理想的青年,与其说是他代表了“硕蚁”群体而被媒体发现、解析,还不如说媒体或许意在借此来警示人们,当前社会高学历人才面临的危险境地。
高学历人群也许正站在危险的边缘,是不是一脚踩空,还有待时间验证。时下“砖家”们提出的“苦练内功”“放低期待”“下基层”的意见不失为“不是办法的办法”。但是,这些办法的主要作用只是教硕士们如何去打败本科,让本科生进一步在就业大战中沦陷。然而,以笔者愚见,只要社会生产结构状况不变,“精英教育”转型“大众教育”就会遭遇更多的尴尬。
(责编 秦越霞)
2012年10月30日,《南方日报》推出一篇题名为《硕士成“硕蚁”,饭碗怎么找?》的报道,文章痛陈当今硕士研究生遭遇的一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揭秘京沪穗众多硕士生已悄然加入艰难生存的“蚁族”一群。言论一出,舆论哗然,连研究生都要屈膝于地下室,求片瓦遮头而不得,看来读书不仅已经不是“黄金屋”,掐指一算,连一笔划算的买卖都算不上。此时纵使考研提倡者再声嘶力竭地强调读书对于心灵世界的诸多好处,但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说服力也相当有限。他们最想知道的往往是,读硕士到底是不是一项好投资?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形成?
读书与“仕途经济”的关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隋唐科举出现之后,统治者把读书与政治价值捆绑起来。奉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仕子往往不计光阴,寒窗苦读。在科举制度崩溃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读书无用论”悄然出现。较早的“读书无用论”,应该源于文革前后的“白卷英雄”公然反抗知识考试这一事件。他们认为工人、农民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而知识持有者往往是懒惰而无所贡献的,因此要接受劳动人民的改造。这时读书“无用”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与物质财富挂不上钩。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广泛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读书功用论”有了新的标准。成为“市场人”的大众又把文化知识的“有用性”与经济回报进行挂钩,“有用”即指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
彼时的中国经济正处蓄力期,需要大量青年劳动力。物质社会呼唤速度和激情,只要敢去生意场上闯,就有丰厚的物质回报。而这回报是“象牙塔”内缓慢的教育无法给予的。因此,“弃文从商”的风潮不断,诸如“造原子弹不如卖咸鸭蛋”“上珞珈山(武大)不如进汉正街”的观点在整个八十年代不绝于耳,也着实耽误过一批青年。直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批新的价值口号的提出,人们才重新理解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读书无用论”暂时得以平息,标志是高考扩招与本科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十余年后的今日,“读书无用论”又在潜滋暗长。这从新千年后屡屡爆出的诸如“本科生因无法就业自责自杀”“本科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等新闻,以及对本科生的道德水平的种种非议中可见端倪。遇到这种情况时,社会舆论往往归罪于大学转型过快——既然大学教育已由精英走向大众,那么超量招收的大学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硕蚁”危机让这样的观点站不住脚。2012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为5 172 000人,这与以百万为基本单位的本科生数量相比,仍算不得多。不夸张地说,硕士生的就业代表着“读书有用论”最后的体面。然而从《硕士成“硕蚁”,饭碗怎么找?》一文中所提及的一些情况来看,这“体面”是很难维持了:
——据广东省教育厅10月25日发布的信息,2012年各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低为90.09%,已连续七年低于专科生。
——研究生以上学历“蚁族”的比例,从2009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7.2%。“蚁族”数目激增。
——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编制岗位,吸引了1万多人报名,其中近3千名本科生,25名研究生。
——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某,今年研究生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的“铁饭碗”工作,回村种地。其父压力巨大,选择服毒自杀。
……
种种数据和新闻事实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硕士研究生学历正快速贬值,以至坊间热议“硕士不如本科,本科不如专科”,这岂非是一种价值倒置的怪象?早年社会爱用“眼高手低”来归因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时至今日,本科毕业生早已“把眼光放到地平线以下”。调查中的本科生薪水期望值一降再降,大多数人毕业后做着与专业无关、低技术含量的销售工作,甚至有人乐于接受“零薪水”招聘。有人为这种改变而拍手称快,笔者看到的,却是家长投资教育的信心的动摇。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让子女早早放弃读书,因为即便是处于“信息接收末端”的他们,都已经收到了“知识无用”的信息而赶早撤出教育战场。笔者认为,此风一开,后患无穷。知识不一定改变每个人的命运,但是如果有人反复告诉你,“知识改变命运”本身是一个谎言,那么就一定是社会病了。
硕士就业难根源或在经济结构
2012年5月22日《星岛新闻》相关新闻表示,尽管美国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经济萎靡,但是美国硕士就业机会仍大增,逾六成硕士毕业前就找到工作。
反观我国,硕士毕业竟沦落为“硕蚁”,其社会病根何在?经济学家郎咸平针对此现象,发表过演讲《为什么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演讲称中国作为急需人才的新兴国家,与美国相比,大学生数量、专业设置数量不存在过满问题。国务院学位办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获准授予学士学历的大学有700多所,而美国有1 000多所。数量上我国比美国少,就业率上美国却比我国高。或许根本问题不在于教育本身,而在于中国低端的制造业并不需要大量高端的劳动力。笔者以为,郎教授之言切中了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命门。
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有人主张反向用药,疾呼中国教育在就业上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因为与实践、市场的需求相脱节,要求高等教育“放低姿态”迎合市场。这无非是让大学高校向职业学校看齐,是一种职能层次不分的“读书无用论”的变形,是当下大学风气越发浮躁和庸俗化的根源。大学生如何提高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高校教育细化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定位混乱、层次不分,确实给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带来了困扰。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定位本应在科教单位,而这些单位数量的相对不足,导致研究人才相对过剩。这难道只是学生或教育部门单方面不努力的缘故吗?研究生本应在相对高精尖的领域,结合理论技术优势作出更大贡献。现在把他们培养出来,却逼迫他们与本科生抢饭碗,就业形势怎不日渐严峻? “硕蚁”之论是否媒体过虑,
观点仍无定论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下就读硕士确实是一笔“不稳当”的投资。特别对于离社会生产较远的人文、社科等专业来说,他们远不能够像工科专业硕士那样直接上马生产。但是“不稳当”与“硕士生就业不如本科生”“读硕士是一笔坏投资”“读书无用”之间,仍存在巨大差异。《南方日报》的报道仅从广东省教育厅一省的数据出发,不见得具有全局性。《中国青年报》早在2011年8月6日就有一篇标题为《就业数据统计“打架”,研究生就业真不如本科生?》的文章指出:第一,在几份不同的高校就业数据中,研究生的就业数据高低不一;第二,66%的研究生起薪在3500—5000元,比本科生高2000元左右的重要指标并没有人提及;第三,现在大学就业统计口径五花八门,就签约率而言本科生是远高于研究生,但是因为很多高校里本科生读研就已经上了“就业率”统计,其就业率是“有水分”的。而研究生读博人数相对较少,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我们再回头看看“硕蚁论”的数据,即便是在《硕士成“硕蚁”,饭碗怎么找?》的文章数据中,硕士占“蚁族”的份额仍不到10%。这与我国资源分配不均趋势,大城市发展更强劲、更容易吸引高学历人才脱不了干系。如此看来,高呼研究生贬值可能是言过其实。
媒体之忧只因扩招隐患
“读书无用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当下对研究生教育的否定,是否只是一股停留在媒体嘴上的风暴?作为“社会航船瞭望人”,媒体对于社会大海的暗礁总是有着天生的敏感。媒体观察着社会生活的蛛丝马迹,预测着未来的趋势。然而既然敢于对仅只露出一角的现象打这组言论的“组合拳”,就不会事出无因。
如果我们将时间拨回到2009年,打开诸如“中国教育在线”之类的考研大站,夺人眼球的首先是类似《变革惊雷,教育部研究生计划扩招6.4%》那样的标题。出于对教育、就业的通盘考虑,2009年、2010年,教育部连续对硕士做了5%以上名额的扩招,使得2年内全国硕士人数飞速增加10%,增量高达十余万人。这个增量名额大量被用在一个较新的学位名称——“专业型硕士”之上。根据相关部门的定义,“专业型硕士”瞄准的是市场需求紧缺的领域(比如广西部分院校的国际教育硕士),目的是给这些领域快速输送高素质人才。而在这个新学制之下,研究生在更短的就读时间里(多为2年制)就能获得学位。他们似乎要比过去只会研究的“学术型硕士”更适应社会。这看上去很美的结合,有没有真的集理论与实践二美于一身,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然而,还来不及品味专业硕士的好处,媒体先品出的却是不对劲的味道:在产业没有升级的前提下,这10多万在定位上与本科生有重合的硕士生,其就业问题如何解决?硕士扩招,新名头你给或者不给,大批待业青年就在这里,不增不减。这个现象从长期来看,很有可能引发一连串问题。而2012年又是一个经济亟待平稳的年份,正好是这批新名头的“扩招生”开始大批接受市场考验的第一个年头。
让我们越过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重新细读“因工作不好回家种地,气得老父自杀”的河北大学硕士生事件,就会发现他的例子和当年轰动一时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事件一样,仅仅是媒体争夺眼球的个例,并无普遍代表性。他是自考生,有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并非不谙世事的书呆子;有学校向他提供工作,但是他却辞去了工作。这些情况表明,他不是挣扎于生存斗争的“蚁族”,而是一个过于理想的青年,与其说是他代表了“硕蚁”群体而被媒体发现、解析,还不如说媒体或许意在借此来警示人们,当前社会高学历人才面临的危险境地。
高学历人群也许正站在危险的边缘,是不是一脚踩空,还有待时间验证。时下“砖家”们提出的“苦练内功”“放低期待”“下基层”的意见不失为“不是办法的办法”。但是,这些办法的主要作用只是教硕士们如何去打败本科,让本科生进一步在就业大战中沦陷。然而,以笔者愚见,只要社会生产结构状况不变,“精英教育”转型“大众教育”就会遭遇更多的尴尬。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