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给学生营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本质,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既不同于“双边关系”的说话,也不同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点,而是提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由此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的观念。既然学生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好展示自我的舞台非常必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数学课;营造;展示;舞台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短短40分钟应以学生主动、协调、全面发展为中心。教师科学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鼓励学生敢于思维,敢于提问,敢于说话,敢于实践,让学生在数学之旅中自主探索,从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数学实用价值,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 交给学生大胆思维的方法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能。交给学生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并能熟练运用所掌握的方法去探索数学奥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六年级下期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教材安排了生活中关于缴电费用水量和水费的问题以及乘车路程与时间的问题。通过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但书上对正比例关系的表述文字较多,通过三个对话框在呈现:第一个对话框用电量和水费、时间和路程分别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个对话框在水费和用水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第三个对话框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大家可以从三个对话框及一段文字感受到,这样冗长的一段话学生怎样来思考,怎样来记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设计了问题:用电量和水费,时间和路程两个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其次,怎样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两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并且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变化规律是同大同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和完成,完成以后学生还是感觉文字太多。然后我顺势说:“怎样能让别人一目了然呢?既抓住概念的本质,又便于我们掌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思考,借用语文抓关键字的方法浓缩,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最后把130余字的正比例概念化简为20字以内,即:两种相关联的量,同大同小,比值或商(一定)。另外借助教正比例的方法,我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提炼了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大一小,积(一定)。通过这样的学习提炼过程,学生掌握了探索思考的方法,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和创造,从而获得发展的基础。
  2 等待学生积极提问的机会
  老师,最擅长就是“一言堂”,让孩子每个都乖乖地听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解;老师,最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预设思维,简称“跟路”;老师,最喜欢个别孩子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就闪亮登场,帮助孩子解惑。甚至在孩子还没有回答全问题时,就接过话茬。其实,这些行为都跟我区提出的“双主共学”相悖。笔者认为,作为数学老师还要学会有所“不为”,多留给学生一些沉思的时间,提问的机会。教师要先做一个旁观者,学会等待,善于“藏巧”,再伺机引导。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机会。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我通过指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作量红墨水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孩子们经过思考提出了:在圆柱体和圆锥体不等底和不等高的情况下,圆锥体积也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学生的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也是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于是,我请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再次作红墨水实验。并且这次实验,我特意请了班上一名不太举手的孩子到讲台上来做,要求实验过程慢,还让他就观察到的现象给大家进行交流,在他交流后,才让其它孩子进行补充。通过直观实验,学生从中领悟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由此,通过孩子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实验,使得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深刻。因此,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3 鼓励学生主动交流的勇气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分析问题往往是想到了表达不出来,加上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使学生往往感到无从说起,拎不清头绪。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不断鼓励学生敢说、爱说,怎样思考就怎样说,说出来大家分享,师生共同点拨。说错了重说,培养慢慢会说。另外,课堂中还应该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大胆说的能力。比如教学“认识钟表—大约几时”,由于是一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弱,往往需要从直观中过渡。于是,教学时首先抓住“整时”这个点,然后借助“整时”点仔细观察钟面上分针和时针的变化,通过众多时间的对比感悟。让学生发现:离整时差一点,就是快几时了;过整时多一点,就是刚过几时。整节课,教师练习的设计始终围绕这句话展开,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信和数学表述能力。所以,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教师的口如悬河,而在于学生能够主动去理解、探索、记忆。我们老师就是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先试说,把自己的观察说出来。然后同桌互相说,最后个别汇报。这样把有的同学说不出来或说不全的弥补上,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4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经历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是有道理的。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学生都想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借助“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事物。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从而获取知识,学会学习。例如,六年级《圆柱的体积》教学,如果只单纯地记公式,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切实的感受,很快就忘记了。人只有亲自经历了,并在过程中去琢磨理解才会深刻。因此,我们借助了现有的圆柱体教具,请学生上台来边说边演示自己的发现:学生通过把圆柱的圆面沿直径平均分成16等份,然后拼组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教师特意让学生观察在拼组的过程中,仔细琢磨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且要求每个孩子借助实物图能够叙述,从而正确找到圆柱的体积。这样的教学,毕竟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了,能够摸到实物,比学生看PPT课件更有效。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其实,每个学生都还是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别人认可自己的智慧,用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去实践,用心去思考,用数学语言大胆向人表述,这样学生才会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发现者,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搭建这个舞台的人是教师,所以,给学生营造展示自我的舞台是我们数学老师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陆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
  [2] 徐辉:《现代西方教育理论》·重庆出版社,2009年03
  [3] 杨秀青: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2005(5)
  [4] 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2011(10)
  [5] 朱仁宝、王荣德主编,《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李瑾瑜等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年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信息更新快,对班主任而言,信息储备单靠传统的更新方式,已制约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的班主任对本班后进生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学校对班级管理制定的竞争机制很容易就扯开班主任的合作意愿,班主任对于孤军奋战已成了习惯。面对挑战,各级教育机构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针对教师群体的培训。客观地说,这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班主任的专业水平。但是,实践也表明,由于培训机构及师资力量有限,特别是由于培训
期刊
目前,大多数学生惧怕作文或抵制作文。学生歌曰“作文,作的脑壳痛,不作又不行,老师要骂人”,这些学生作文时常常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最后常以胡编乱造或者搭空架子交差了事,有的甚至照抄优秀选文。究其原因,是学生生活单调,缺乏充实的生活积蓄,孤陋寡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记忆仓库里没有可供选择的材料或材料不多,又怎么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呢?因此,要想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就要学生知道“知
期刊
【摘要】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及探究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又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在教学中通过,知识融入生活,强化课堂氛围,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师素质,学生探究学习,强化教学模式,来提高生物课堂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及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评价制度下,教师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本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验。
期刊
【摘要】语文课要表现“情”,再现“景”,教师必须深入钻研课文,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文章字里行间感悟捕捉作者的情感。因文制宜,因时而设,积极创设出审美的情境,诱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充分张扬他们的鲜明个性,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情境教学;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热情  文学作品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人名作。有许多课文是作者情的“喷涌”,
期刊
【摘要】课件教学好处多多,但是使用课件不当,也影响教学效益,所以使用课件要注意各种因素之间关系协调,应做好背景与主题、内容选取与表现、课件与其他教学手段、课堂使用时间与其他活动时间之间关系的把握,推动“思维对话”,获得课堂“和谐高效”。  【关键词】课件;数学教学;推动思维对话;建立和谐课堂  继素质教育之后,烟台教育又推出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活动。创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是对一种
期刊
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 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可见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多么的重要。通过多年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是
期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以下是我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期刊
今年,李好老师来到最边远、最偏僻、最艰苦的典文小学支教。在这里除了清新空气,淳朴的民风外,无论自然环境,还是工作、生活、学习条件都非常差,外地教师都不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来任教,被调到这里来工作的,都有一种被发配边疆“流放”的感觉,总是千方百计往外调。在学校里,只能靠自己烧火煮饭,这对于在县城有优越条件的李好老师来说,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看着一张张天真活泼的脸蛋,一双双对知识无限渴望的双眼,恶劣的
期刊
在我从事二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以来,我常常在反思一个问题:我很爱我的所有孩子们,我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但许多时候结果却不是很让人满意,有一种“欲速不达”的感觉。我也时常请教比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也积极看了许多教育教学书籍,常写教学反思和日记。我明白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积极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下面我谈谈教师表达爱语言的表达艺术,从而来体现教师教学的大智慧。  1 表达爱于眼神所到之处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 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 意识 、行为方式 、利益关系 、目标追求 出现 了多元化趋 势。作为教育工作者 ,有必要对 中学生德育现状有较深刻 的认识和分析 。并 对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教育  1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 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 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一些违法违纪现象 :厌恶学习,考试作弊;纪律松懈,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