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具有“中国最难拍的电影”之称的《白鹿原》历经二十年终于被搬上银幕,然而随着影片的上映,争议四起,票房和口碑都远不如预期,这也引发了众多学者及业内人士对文学经典改编的思考。本文将在总结各方对《白鹿原》的反应基础上,对文学经典进行电影改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白鹿原
1993年,陈忠实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在文坛和读者中掀起了巨大热潮,其拥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因此,在电影改编方面具有一些先天优势,小说的史诗品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为电影赋予了坚实基础,丰沛的文化内涵为电影艺术厚度奠定了基础,小说所拥有的深厚受众基础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上的风险。然而,越好的小说改编电影越困难,白鹿原一直有“中国最难拍的电影”之称,编剧芦苇耗时五年呕心沥血七易剧本文稿,可见改编之艰难。
直到2012年9月,王安全自编自导的《白鹿原》终于在全国影院公映,随之争议四起,一些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前任编剧对影片的炮轰,到审查制度对影片的删减;从扑朔迷离的版本问题,到不如预期的票房成绩等等。
《白鹿原》电影有五个版本:近5小时的粗剪版,22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175分钟的香港电影节首映版,160分钟的柏林参赛版以及156分钟国内公映版。由于时长容量的限制,以及审查机制,国内公映的版本删剪了一些内容,如仁义白鹿村上匾,晒枣和泡枣,田小娥抽大烟,女主角白灵,枪毙土匪黑娃,解放白鹿原等。针对这部被期待了太久的影片,虽然众说纷纭,但来自各方的热议却能引领大家更深刻地理解《白鹿原》,下文将结合各方声音,对文学经典进行电影改编提出一些建议。
1 电影上映后的众说纷纭
(1)柏林电影节的反响。作为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白鹿原》并未引起多高的轰动,在电影节场刊上,《白鹿原》的影评人综合打分是1.9,排位在所有竞赛片的倒数第二名,最终仅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银熊奖。[1]少部分外国观众对《白鹿原》评价不错,认为“此片很好地展示了中国文化”。
(2)原作者陈忠实的评价。陈忠实在看过完整的粗剪版之后,曾打出95分的高分,然而对于目前国内公映版本,陈忠实只用了三个“我很遗憾”表达自己的感受,亮点人物被舍弃,关键故事情节被删减,让这位曾经给出高分的原作者对这部影片遗憾不已。小说很多精彩章节没能与观众见面,有一部分是碍于篇幅而被忍痛割爱,另一部分也是因为电影剧本压根就舍弃了这些小说人物与相关细节。在剧本创作时就必须考虑审查问题,将5个小时的庞大故事构架剪辑成2个半小时的混乱拼接版,这个后果不该由中国的审查制度完全承担。
(3)原指定编剧芦苇的评价。芦苇对《白鹿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历时五年七次改稿,由于和陈忠实是好友,两人也曾多次畅聊小说主旨和改编思路,他认为《白鹿原》是正剧、悲剧、情节剧的类型,以纪实片的风格、镜头语言来拍,必然超长,剪不进去,更不赞成过分地打色情牌进行商业炒作。“通过看王全安的剧本,我知道了他对《白鹿原》理解水准的程度,觉得他并没有把小说吃透,单从剧本的创作水准判断,对他做导演还是打了大大的问号。我不认可他剧本的精神指向,把土地、史诗拍成腻腻歪歪的男女关系,在结构上也散乱无章,《白鹿原》的品质被庸俗化了。”
(4)国内观众的反馈。凭借小说深厚的受众基础和电影前期成功的宣传,《白鹿原》最终获得过亿票房,但却依旧未能回本。观众对该片情节删减和电影内涵存在很大争议,看过原著的人普遍表示很难喜欢这部电影,不少业内人士称“影片曲解原著,严重跑偏”,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则表示“一头雾水,难以理解”,也有观众戏称,片中应该随时插播字幕“欲知详情,请看原著”。可见,电影票房和观众评价都远不如预期。
2 对文学经典进行电影改编的启示——电影要有灵魂,与原著核心精神共通
小说和电影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是文字性艺术,文化含量较高,而电影则是视觉艺术,多属于大众快餐型文化。对文学名著进行电影改编很难在精英文化的艺术品质和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娱乐性、商业性之间求得平衡。对文学经典改编的电影,要从艺术本身的原则进行批判,而不是以被改编的原著作为艺术标准进行衡量,一味追求还原原著的情节、场景,而忽视原著的核心精神,形似而神离,没有灵魂的电影,算不上成功之作。“忠实”于原著的核心精髓,才是改编的根本之道。
(1)剧本是电影的根基,故事情节是命脉。国内编剧地位尴尬,导演中心制致使编剧边缘化,导演有权随意更改剧本,编剧基本没有话语权,这也就给予了王全安“狸猫换太子”的权利,以自己16天完成的剧本替换下芦苇改编多年的剧本,但速度与质量往往呈反比,如今的效果恰能印证这一点。
小说《白鹿原》是围绕主人公白嘉轩展开的,他是白鹿原上白鹿两家三代人恩怨纠葛的核心人物。而电影却是以田小娥为轴心,串联起故事中其他几个人物,虽然也表现出了因历史的变换更迭而导致人物命运的不同走向,但改动后的电影很容易就堕落到乡间男女野史的肤浅层面,撑不起原著通过白嘉轩这条主线所勾画的宗族制度束缚与人性自由渴求、传统思想渗透与新生观念冲突的厚重历史内涵。故事主线选择错误导致整个影片表意模糊,失了原著的灵魂,最终也只能是王安全心中的《白鹿原》。
(2)影像要有内在逻辑。影片中某些画面貌似艺术的安排,实则让人感觉排斥,如金黄色翻滚麦浪的频繁出现,多次用于转场的孤立牌坊,都会让人联想到《红高粱》中相似的镜头,有东施效颦之感;多处出现的高亢秦腔地方戏,与前后情节衔接不上,有刻意为之的嫌疑;情欲戏份很足,但铺垫不够,有突兀之感。此外,影片背景的交代采用字幕的方式,单纯“1912”“1920”的字样并不能给观众充足的背景铺垫,影片整体结构不够清晰,字幕代替不了情节和细节。
影像是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形式要素,因为它是故事的载体,或者说是它直观的表現形式。[2]然而没有内在逻辑的影像堆砌,只能让整部影片散了框架,乱了结构。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梁振华认为,“重视套用制作视觉盛宴的生产模式而忽视影片情节内容的锻造,是中国式大片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文学经典被成功改编成电影的案例,如《乱世佳人》《悲惨世界》等奥斯卡获奖影片,国内第五代导演推出的《红高粱》《活着》和《霸王别姬》等,都获得了极好声誉。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开始市场化,国内电影市场逐渐被商业片垄断,大环境浮躁奢华,文学经典改编困难重重。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影虽然属于大众文化,但并不是“浅”和“俗”的代名词,电影的通俗性实则表现“在有限的观影时间内,通过影像、声音和字幕,完成背景铺垫和情节推进的作用,让即便没有文化积淀的观众也能即刻产生共鸣,这才是电影的价值。”文学名著不适合改编成单纯具有视觉轰炸效果的商业大片,与原著精神共通才是根本的改编之道,有灵魂的影片才能不朽。
参考文献:
[1] 华商晨报(西安).第62届柏林电影节落幕《白鹿原》获摄影银熊奖[N].20120220.
[2] 金鑫.艺术表现与商业看点间的盲点——从《白鹿原》的电影改编说起[J].文艺评论,总第476期.
[3] 张阿利,张黎.漂移在文学、艺术与商业之间——评电影《白鹿原》[J].艺术评论,2013(1).
[4] 苑青松.找准从文学文本到电影文本的核心点——对小说《白鹿原》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7(24).
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白鹿原
1993年,陈忠实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在文坛和读者中掀起了巨大热潮,其拥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因此,在电影改编方面具有一些先天优势,小说的史诗品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为电影赋予了坚实基础,丰沛的文化内涵为电影艺术厚度奠定了基础,小说所拥有的深厚受众基础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上的风险。然而,越好的小说改编电影越困难,白鹿原一直有“中国最难拍的电影”之称,编剧芦苇耗时五年呕心沥血七易剧本文稿,可见改编之艰难。
直到2012年9月,王安全自编自导的《白鹿原》终于在全国影院公映,随之争议四起,一些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前任编剧对影片的炮轰,到审查制度对影片的删减;从扑朔迷离的版本问题,到不如预期的票房成绩等等。
《白鹿原》电影有五个版本:近5小时的粗剪版,22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175分钟的香港电影节首映版,160分钟的柏林参赛版以及156分钟国内公映版。由于时长容量的限制,以及审查机制,国内公映的版本删剪了一些内容,如仁义白鹿村上匾,晒枣和泡枣,田小娥抽大烟,女主角白灵,枪毙土匪黑娃,解放白鹿原等。针对这部被期待了太久的影片,虽然众说纷纭,但来自各方的热议却能引领大家更深刻地理解《白鹿原》,下文将结合各方声音,对文学经典进行电影改编提出一些建议。
1 电影上映后的众说纷纭
(1)柏林电影节的反响。作为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白鹿原》并未引起多高的轰动,在电影节场刊上,《白鹿原》的影评人综合打分是1.9,排位在所有竞赛片的倒数第二名,最终仅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银熊奖。[1]少部分外国观众对《白鹿原》评价不错,认为“此片很好地展示了中国文化”。
(2)原作者陈忠实的评价。陈忠实在看过完整的粗剪版之后,曾打出95分的高分,然而对于目前国内公映版本,陈忠实只用了三个“我很遗憾”表达自己的感受,亮点人物被舍弃,关键故事情节被删减,让这位曾经给出高分的原作者对这部影片遗憾不已。小说很多精彩章节没能与观众见面,有一部分是碍于篇幅而被忍痛割爱,另一部分也是因为电影剧本压根就舍弃了这些小说人物与相关细节。在剧本创作时就必须考虑审查问题,将5个小时的庞大故事构架剪辑成2个半小时的混乱拼接版,这个后果不该由中国的审查制度完全承担。
(3)原指定编剧芦苇的评价。芦苇对《白鹿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历时五年七次改稿,由于和陈忠实是好友,两人也曾多次畅聊小说主旨和改编思路,他认为《白鹿原》是正剧、悲剧、情节剧的类型,以纪实片的风格、镜头语言来拍,必然超长,剪不进去,更不赞成过分地打色情牌进行商业炒作。“通过看王全安的剧本,我知道了他对《白鹿原》理解水准的程度,觉得他并没有把小说吃透,单从剧本的创作水准判断,对他做导演还是打了大大的问号。我不认可他剧本的精神指向,把土地、史诗拍成腻腻歪歪的男女关系,在结构上也散乱无章,《白鹿原》的品质被庸俗化了。”
(4)国内观众的反馈。凭借小说深厚的受众基础和电影前期成功的宣传,《白鹿原》最终获得过亿票房,但却依旧未能回本。观众对该片情节删减和电影内涵存在很大争议,看过原著的人普遍表示很难喜欢这部电影,不少业内人士称“影片曲解原著,严重跑偏”,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则表示“一头雾水,难以理解”,也有观众戏称,片中应该随时插播字幕“欲知详情,请看原著”。可见,电影票房和观众评价都远不如预期。
2 对文学经典进行电影改编的启示——电影要有灵魂,与原著核心精神共通
小说和电影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是文字性艺术,文化含量较高,而电影则是视觉艺术,多属于大众快餐型文化。对文学名著进行电影改编很难在精英文化的艺术品质和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娱乐性、商业性之间求得平衡。对文学经典改编的电影,要从艺术本身的原则进行批判,而不是以被改编的原著作为艺术标准进行衡量,一味追求还原原著的情节、场景,而忽视原著的核心精神,形似而神离,没有灵魂的电影,算不上成功之作。“忠实”于原著的核心精髓,才是改编的根本之道。
(1)剧本是电影的根基,故事情节是命脉。国内编剧地位尴尬,导演中心制致使编剧边缘化,导演有权随意更改剧本,编剧基本没有话语权,这也就给予了王全安“狸猫换太子”的权利,以自己16天完成的剧本替换下芦苇改编多年的剧本,但速度与质量往往呈反比,如今的效果恰能印证这一点。
小说《白鹿原》是围绕主人公白嘉轩展开的,他是白鹿原上白鹿两家三代人恩怨纠葛的核心人物。而电影却是以田小娥为轴心,串联起故事中其他几个人物,虽然也表现出了因历史的变换更迭而导致人物命运的不同走向,但改动后的电影很容易就堕落到乡间男女野史的肤浅层面,撑不起原著通过白嘉轩这条主线所勾画的宗族制度束缚与人性自由渴求、传统思想渗透与新生观念冲突的厚重历史内涵。故事主线选择错误导致整个影片表意模糊,失了原著的灵魂,最终也只能是王安全心中的《白鹿原》。
(2)影像要有内在逻辑。影片中某些画面貌似艺术的安排,实则让人感觉排斥,如金黄色翻滚麦浪的频繁出现,多次用于转场的孤立牌坊,都会让人联想到《红高粱》中相似的镜头,有东施效颦之感;多处出现的高亢秦腔地方戏,与前后情节衔接不上,有刻意为之的嫌疑;情欲戏份很足,但铺垫不够,有突兀之感。此外,影片背景的交代采用字幕的方式,单纯“1912”“1920”的字样并不能给观众充足的背景铺垫,影片整体结构不够清晰,字幕代替不了情节和细节。
影像是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形式要素,因为它是故事的载体,或者说是它直观的表現形式。[2]然而没有内在逻辑的影像堆砌,只能让整部影片散了框架,乱了结构。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梁振华认为,“重视套用制作视觉盛宴的生产模式而忽视影片情节内容的锻造,是中国式大片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文学经典被成功改编成电影的案例,如《乱世佳人》《悲惨世界》等奥斯卡获奖影片,国内第五代导演推出的《红高粱》《活着》和《霸王别姬》等,都获得了极好声誉。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开始市场化,国内电影市场逐渐被商业片垄断,大环境浮躁奢华,文学经典改编困难重重。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影虽然属于大众文化,但并不是“浅”和“俗”的代名词,电影的通俗性实则表现“在有限的观影时间内,通过影像、声音和字幕,完成背景铺垫和情节推进的作用,让即便没有文化积淀的观众也能即刻产生共鸣,这才是电影的价值。”文学名著不适合改编成单纯具有视觉轰炸效果的商业大片,与原著精神共通才是根本的改编之道,有灵魂的影片才能不朽。
参考文献:
[1] 华商晨报(西安).第62届柏林电影节落幕《白鹿原》获摄影银熊奖[N].20120220.
[2] 金鑫.艺术表现与商业看点间的盲点——从《白鹿原》的电影改编说起[J].文艺评论,总第476期.
[3] 张阿利,张黎.漂移在文学、艺术与商业之间——评电影《白鹿原》[J].艺术评论,2013(1).
[4] 苑青松.找准从文学文本到电影文本的核心点——对小说《白鹿原》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