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小鼠结肠癌动物模型探讨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DIP)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CT26细胞悬液0.1 ml皮下注射Bal B/c小鼠背部,建立小鼠结肠癌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Tianjin株DIP组(注射CT26后第4、7、10和13天,每天瘤内注射1次Tianjin株DIP 0.1 ml)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瘤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每组10只.通过测量肿瘤大小和观察小鼠存活率确定DIP的抑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DIP在体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及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α(IFN-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促进作用.采用real time 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DIP对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及CD1 1c+ DCs表达的影响.结果 至注射CT26后第22天,Tianjin株DIP组小鼠的肿瘤体积为(33.2 ±2.0)mm3,与生理盐水对照组[(2 376.0±130.8)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注射CT26后第50天,Tianjin株DIP组小鼠的存活率为90.0%,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30.0%,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小鼠DCs表面CD40、CD80和CD86标志分子的表达率随病毒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且Tianjin株DIP组和完整病毒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LISA法检测显示,DIP能够促进小鼠DCs分泌IL-6、IFN-α和TNF-α,且呈剂量依赖性.real time RT-PCR检测结果显示,停止给药后24、48和120 h取得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8和CD11c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且在120h表达达高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Tianjin株DIP组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1 1c+ DCs占总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21.60±1.49)%、(22.12±2.84)%和(23.05±2.91)%,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2.62±0.60)%、(4.05 ±0.12)%和(3.1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ianjin株DIP可以在小鼠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DCs和T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有关.

其他文献
研究证实HPV感染是CIN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而且不同HPV亚型感染的致病性和后果也有差异~([1-2]).HPV分型检测对临床CIN和宫颈癌筛查和评估、病程的进展监测、治疗后的随访、以及人群的流行病学状态和病毒疫苗的研制都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临床的HPV检测技术主要有杂交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3]),但这2种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等不足.例如,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
目的 观察经额部及下睑之美容切口行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术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颧骨颧弓骨折采用额部及下睑美容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后行内固定术.结果 48例患者中,47例患者面部无明显瘢痕遗留.结论美容切口行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术,切口隐蔽,与皮纹一致,临床及美容效果良好。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细胞在分化不同阶段发生恶变的一类疾病,以单克隆淋巴细胞的增殖失控为特点.目前,已知基因异常和生物学改变是淋巴瘤发生和演进的重要起始因素.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改变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化疗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往往导致化疗失败和疾病复发.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与肿瘤细胞的表观遗传改变密切相关.此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发生于多种恶性淋巴瘤
目的 探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DOC)耐药细胞(MCF-7/DOC)和阿霉素(ADM)耐药细胞(MCF-7/ADM)对Exosomes的分泌功能及其在耐药性传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超速分级离心的方法,从乳腺癌耐药细胞培养液上清中提取Exosomes,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耐药细胞和Exosomes中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推荐理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除血脂异常外,炎症和氧化应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生物标志物被认为是传统危险评估的重要补充手
期刊
目的 探讨成人巨结肠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1991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成人巨结肠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例,女7例,年龄14~56岁,6例有胎便排出延迟病史,2例误诊为乙状结肠扭转,6例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其中7例行结肠造瘘,3例行Swenson手术,2例行Duhamel手术,3例行Rehbein手术,1例行Soave手术.外院术后复发2例,Swenson手
目的 探讨E2F-1基因沉默后对人胃癌顺铂(DDP)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接种于6孔板,并分为以E2F-1基因沉默重组慢病毒颗粒Lv-shRNA-E2F-1感染的SGC7901/DDP细胞(实验组)、以对照慢病毒颗粒Lv-shRNA-NC感染的SGC7901/DDP细胞(阴性对照组)以及常规培养的SGC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