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上课前都会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力争在课堂上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离教师预设方案的时候,“非预设性教学”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重要特征。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也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資源,只要处理得当,盘活这些课堂資源,那么“意外”就能演绎成“精彩”。
一、善待“疑误”,引导探究
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有位学生认为应将第三小节第一句话中的“那只”改成“一只”,面对学生的这一“误解”,我见机行事,扣住“那只”,引导学生深究——
师:(一愣)为什么呢?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我觉得“这”、“那”一般是用来指前面已经提及的事物。而这“会唱歌的虫子”上文没有提过,因此用“那只” 就显得不合适,还是用“一只”合适些。
师:(故作迷惑状)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不过,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专家精心选编的,照例也不会出现这样明显的错误。问题出在哪儿呢?
(学生们有的拿起书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有的轻声交流着各自的想法。片刻,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我觉得用“那只”是合适的。虽然上文没写到那只虫子,可是下文写了“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从这里可以看出,那只虫子在三天前就已经是法布尔寻找的目标。所以用“那只”比较合适。
生:我补充一下,“那只”说明法布尔不是胡乱地抓了一只,而是早已认准了目标,三天来,他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那只虫子,以至于暮色笼罩了田野,他都没有觉察到,这正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生:如果用“一只”的话,就说明法布尔是随意地抓了一只,就不能表现法布尔对那只昆虫着迷。
生: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一只”,但对法布尔来说,却确确实实是“那只”,这是他心灵中的“那只”。
师:好一只心灵中的“那只”!让我们用心灵去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那种着迷吧!
上述案例中,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就是由于对文本内涵的模糊解读造成的。我适时地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巧妙地转化成挖掘文本内涵的契机。学生通过阅读探究,不仅加深了对文本主旨的领悟,同时也使阅读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巧用疑点,激发思维
教学《二泉映月》第五自然段中“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这段话时,教师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有哪些。学生联系上下文,寻词引句,侃侃而谈。课堂正随着教师的精心预设进行时,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老师,我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阿炳一定要把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呢?
师:(数秒后)同学们,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值得我们思考,有没有同学能告诉他为什么呢?
(学生在愣了一下后,有的从书上去找答案,有的思索起来)
生: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阿炳生活困顿,又身患眼疾,他没有亲朋好友,只能将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
生:月亮是光明的象征,夜虽然是黑的,但因为有了月亮,夜也亮起来了。阿炳向“黑暗中的光明”倾诉对光明的向往,很合适。
生:课文中有一句话“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可见阿炳很喜欢月亮,把月亮当成了一个可诉心事的朋友,他就将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它听了。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来当一回皎洁的月亮,闪烁的群星,茫茫的月夜,来倾听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吧。
(放《二泉映月》,学生欣赏,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该案例中,教师在遭遇“意外”时,能适时将问题反抛给学生,利用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因此回答精彩纷呈,使原本困窘的场面成了课堂中的亮点。
三、变更教学 ,化解尴尬
在对《学会合作》一文中作者举的第二个事例“做瓶中取球实验”进行教学设计时,一位教师采取了“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这个实验的目的、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然后谈谈从这实验中明白了什么”进行教学的思路。可是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出乎教师的预料。
生:他们用3秒钟从瓶子里取出彩球真的“太了不起”吗?我想和他们比比。
生: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取球,怎么会这么有秩序呢,我也想和大家试试。
师:(有点着急,提高了嗓门)除对这个实验过程感兴趣外,你们还从中明白了些什么呢?
(学生的小手一时没举起来,课堂陷入了沉闷,气氛压抑。)
师:(马上调整)好,同学们,我们也来做一下书上的实验。
(取来一只小玻璃瓶,7个线球,找7位同学上台表演)
师:刚才这7位同学共用了多长时间做完了实验?
生:(齐声)12秒。
师:文中的7个小学生只用了3秒钟,我们用的时间比他们长多了,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我发现他们刚才在拉球时,有两个同学一起往上拉,球被卡在瓶口,出不来了。他们没有合作好。
生:我还发现刚才在实验时有一瞬间没有人拉球,这里也浪费了时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如果房子真的着火了,而你们没有在极短的时间内逃出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假如遇到这种情况,你将怎么做呢?
生:我想我要先人后己,但自己也要反应敏捷,别耽搁时间,误了大家。
生:为了确保场面不混乱,我要镇定地把大家组织好,有秩序地、迅速地逃出去。
师:(面带微笑地)对,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把在刚才实验中获得的启示铭记在心。
其实,学生的思维“脱缰”带来的不只是难堪,还有机遇和挑战。“尴尬”之时,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这样变更了教学环节,学生马上打开思路各抒己见,从而营造出了灵动、和谐的语文课堂。
(责编韦淑红)
一、善待“疑误”,引导探究
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有位学生认为应将第三小节第一句话中的“那只”改成“一只”,面对学生的这一“误解”,我见机行事,扣住“那只”,引导学生深究——
师:(一愣)为什么呢?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我觉得“这”、“那”一般是用来指前面已经提及的事物。而这“会唱歌的虫子”上文没有提过,因此用“那只” 就显得不合适,还是用“一只”合适些。
师:(故作迷惑状)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不过,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专家精心选编的,照例也不会出现这样明显的错误。问题出在哪儿呢?
(学生们有的拿起书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有的轻声交流着各自的想法。片刻,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我觉得用“那只”是合适的。虽然上文没写到那只虫子,可是下文写了“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从这里可以看出,那只虫子在三天前就已经是法布尔寻找的目标。所以用“那只”比较合适。
生:我补充一下,“那只”说明法布尔不是胡乱地抓了一只,而是早已认准了目标,三天来,他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那只虫子,以至于暮色笼罩了田野,他都没有觉察到,这正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生:如果用“一只”的话,就说明法布尔是随意地抓了一只,就不能表现法布尔对那只昆虫着迷。
生: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一只”,但对法布尔来说,却确确实实是“那只”,这是他心灵中的“那只”。
师:好一只心灵中的“那只”!让我们用心灵去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那种着迷吧!
上述案例中,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就是由于对文本内涵的模糊解读造成的。我适时地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巧妙地转化成挖掘文本内涵的契机。学生通过阅读探究,不仅加深了对文本主旨的领悟,同时也使阅读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巧用疑点,激发思维
教学《二泉映月》第五自然段中“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这段话时,教师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有哪些。学生联系上下文,寻词引句,侃侃而谈。课堂正随着教师的精心预设进行时,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老师,我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阿炳一定要把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呢?
师:(数秒后)同学们,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值得我们思考,有没有同学能告诉他为什么呢?
(学生在愣了一下后,有的从书上去找答案,有的思索起来)
生: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阿炳生活困顿,又身患眼疾,他没有亲朋好友,只能将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
生:月亮是光明的象征,夜虽然是黑的,但因为有了月亮,夜也亮起来了。阿炳向“黑暗中的光明”倾诉对光明的向往,很合适。
生:课文中有一句话“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可见阿炳很喜欢月亮,把月亮当成了一个可诉心事的朋友,他就将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它听了。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来当一回皎洁的月亮,闪烁的群星,茫茫的月夜,来倾听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吧。
(放《二泉映月》,学生欣赏,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该案例中,教师在遭遇“意外”时,能适时将问题反抛给学生,利用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因此回答精彩纷呈,使原本困窘的场面成了课堂中的亮点。
三、变更教学 ,化解尴尬
在对《学会合作》一文中作者举的第二个事例“做瓶中取球实验”进行教学设计时,一位教师采取了“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这个实验的目的、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然后谈谈从这实验中明白了什么”进行教学的思路。可是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出乎教师的预料。
生:他们用3秒钟从瓶子里取出彩球真的“太了不起”吗?我想和他们比比。
生: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取球,怎么会这么有秩序呢,我也想和大家试试。
师:(有点着急,提高了嗓门)除对这个实验过程感兴趣外,你们还从中明白了些什么呢?
(学生的小手一时没举起来,课堂陷入了沉闷,气氛压抑。)
师:(马上调整)好,同学们,我们也来做一下书上的实验。
(取来一只小玻璃瓶,7个线球,找7位同学上台表演)
师:刚才这7位同学共用了多长时间做完了实验?
生:(齐声)12秒。
师:文中的7个小学生只用了3秒钟,我们用的时间比他们长多了,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我发现他们刚才在拉球时,有两个同学一起往上拉,球被卡在瓶口,出不来了。他们没有合作好。
生:我还发现刚才在实验时有一瞬间没有人拉球,这里也浪费了时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如果房子真的着火了,而你们没有在极短的时间内逃出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假如遇到这种情况,你将怎么做呢?
生:我想我要先人后己,但自己也要反应敏捷,别耽搁时间,误了大家。
生:为了确保场面不混乱,我要镇定地把大家组织好,有秩序地、迅速地逃出去。
师:(面带微笑地)对,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把在刚才实验中获得的启示铭记在心。
其实,学生的思维“脱缰”带来的不只是难堪,还有机遇和挑战。“尴尬”之时,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这样变更了教学环节,学生马上打开思路各抒己见,从而营造出了灵动、和谐的语文课堂。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