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关键词,就是在文章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词。文章题目有关键词,文段和句子当中也有关键词,特别是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其关键作用更不可小觑。小学生理解能力还比较欠缺,引导其从关键词上实现阅读突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但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也能为阅读教学目标的实施提供有效途径。关键词好找,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角度突破,让关键词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抓手”呢?这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一、寻觅关键词,培养关键意识
关键词不是固定的一类词语,而是在句子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词语。关键不关键,主要是从句意上进行判断。因此,在引导学生寻觅关键词的时候,要让学生对句子进行反复阅读,然后根据句意表达重点,确定哪些词语是这句话的关键词。由于小学生语言基础较浅,教师不能用中心词、修饰语等专业说法进行指导,可以采用“缺位法”筛选关键词,即故意隐去某个词语,如果句意发生重大变化,这个被隐去的词语无疑就是关键词。关键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个数,一句话中找多少个关键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找关键词的习惯,从关键词寻找中实现阅读突破。这才是关键词学习的目的所在。
学习《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时,我就有意引入关键词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明白关键词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确定关键词。我让学生从题目开始找关键词。对于“黄河的主人”,有的学生说“主人”是关键词,有的则认为“黄河”是关键词,还有的说两个都是关键词。我将“主人”一词进行专门剖析之后,学生这才明白,原来这个“主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主人,其内涵更为深刻。通过讲解,学生的认识获得了统一,再进行阅读时,效果就不一样了。如文中有句话:“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学生很快就找到“小、轻、浮、小小、吞没”等词语是关键词。寻找关键词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因为要确定关键词的身份,学生必然要对文段进行仔细阅读、分析比对。确定了关键词,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也就达到了一定层次,也就为下一步解决阅读思考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解读关键词,突破关键关口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文意是阅读教学深入进行的前提。而要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意之中,就需要对关键词进行重点突破。因为这些关键词就好像是把守文章的关隘,只有成功攻下这些关隘,阅读才会获得突破性进展。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关键词时,一定要将这些关键词放在文段中,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具体语境来理解。首先是语义突破,看这些关键词表达了什么含义,产生了什么作用;其次是语境突破,根据具体语境解析,看看这些关键词有什么特殊含义,生发了哪些特别的效果;再就是情感突破,联系作者的情感或者文中人物的情感,看这些关键词对情感表达产生了什么样的助力。
《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虽然讲的是云雀的故事,但涉及的却是我们人类的环保问题。这个主题是非常清晰的,学生也能够明白。文章中有几处语言需要进行重点研讨,而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实现阅读突破,这是大多数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重要内容。有一位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关键词,然后体会关键词的关键作用。学生阅读后找出关键词,教师板演关键词,学生体会关键词的作用。如文章第四自然段,从“漫天飞舞、睁不开眼、贫瘠”等词,可体会到乱砍滥伐的危害;第五自然段,从“野马、咆哮、冲垮、淹没”等,能体会出黄河的巨大破坏力;第十自然段,“枝叶茂密、挡住、遮挡、不容易散失”,从这些词可体会到森林的环保作用。
很显然,学生在解读关键词的时候,对文意也有了深入研读,学生已通过关键词这个通道直达了文章的心脏部位。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再面对文章阅读问题时,就会胸有成竹了。
三、整合关键词,赢得关键效果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抓关键词就是阅读教学的“牛鼻子”,抓住这个关键节点,就可以让学生所畏惧的阅读变得轻松自如起来。阅读教学时,面对众多关键词,除了要联系语境对关键词个体进行解读之外,还要对群组关键词进行整合,来个横向联系,从这些关键词的关联度方面实现认知突破。这对深度剖析文段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习《生命的壮歌》的第二篇“生命桥”时,很多学生都会为老羚羊为年轻羚羊搭建的“生命桥”所动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整体感知,我让他们从文章中找关键词,而且是找专门用来搭建“生命桥”的词语。学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练习,学习热情很高。有的学生甚至用关键词搭建了两座“生命桥”:“一只老羚羊、叫一声、一只年轻羚羊、走到悬崖边、后退、奔跑、跳、老羚羊紧跟、飞跃、年轻羚羊、猛蹬、落在对面”,这分明是前面试跳时的“生命桥”;“一对对羚羊、腾起、一道道、弧线、老羚羊、死亡、桥墩、生命桥”,这当然是群体搭建的“生命桥”。通过串联这些关键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上升了很多个层次,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阅读教学抓关键词,这是实现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具体运作时,要根据不同内容做不同设计,要让学生养成抓关键词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注意联系具体语境,从关键词上突破,进而形成各种阅读要素的关系网,提升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责编 刘宇帆)
一、寻觅关键词,培养关键意识
关键词不是固定的一类词语,而是在句子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词语。关键不关键,主要是从句意上进行判断。因此,在引导学生寻觅关键词的时候,要让学生对句子进行反复阅读,然后根据句意表达重点,确定哪些词语是这句话的关键词。由于小学生语言基础较浅,教师不能用中心词、修饰语等专业说法进行指导,可以采用“缺位法”筛选关键词,即故意隐去某个词语,如果句意发生重大变化,这个被隐去的词语无疑就是关键词。关键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个数,一句话中找多少个关键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找关键词的习惯,从关键词寻找中实现阅读突破。这才是关键词学习的目的所在。
学习《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时,我就有意引入关键词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明白关键词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确定关键词。我让学生从题目开始找关键词。对于“黄河的主人”,有的学生说“主人”是关键词,有的则认为“黄河”是关键词,还有的说两个都是关键词。我将“主人”一词进行专门剖析之后,学生这才明白,原来这个“主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主人,其内涵更为深刻。通过讲解,学生的认识获得了统一,再进行阅读时,效果就不一样了。如文中有句话:“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学生很快就找到“小、轻、浮、小小、吞没”等词语是关键词。寻找关键词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因为要确定关键词的身份,学生必然要对文段进行仔细阅读、分析比对。确定了关键词,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也就达到了一定层次,也就为下一步解决阅读思考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解读关键词,突破关键关口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文意是阅读教学深入进行的前提。而要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意之中,就需要对关键词进行重点突破。因为这些关键词就好像是把守文章的关隘,只有成功攻下这些关隘,阅读才会获得突破性进展。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关键词时,一定要将这些关键词放在文段中,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具体语境来理解。首先是语义突破,看这些关键词表达了什么含义,产生了什么作用;其次是语境突破,根据具体语境解析,看看这些关键词有什么特殊含义,生发了哪些特别的效果;再就是情感突破,联系作者的情感或者文中人物的情感,看这些关键词对情感表达产生了什么样的助力。
《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虽然讲的是云雀的故事,但涉及的却是我们人类的环保问题。这个主题是非常清晰的,学生也能够明白。文章中有几处语言需要进行重点研讨,而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实现阅读突破,这是大多数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重要内容。有一位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关键词,然后体会关键词的关键作用。学生阅读后找出关键词,教师板演关键词,学生体会关键词的作用。如文章第四自然段,从“漫天飞舞、睁不开眼、贫瘠”等词,可体会到乱砍滥伐的危害;第五自然段,从“野马、咆哮、冲垮、淹没”等,能体会出黄河的巨大破坏力;第十自然段,“枝叶茂密、挡住、遮挡、不容易散失”,从这些词可体会到森林的环保作用。
很显然,学生在解读关键词的时候,对文意也有了深入研读,学生已通过关键词这个通道直达了文章的心脏部位。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再面对文章阅读问题时,就会胸有成竹了。
三、整合关键词,赢得关键效果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抓关键词就是阅读教学的“牛鼻子”,抓住这个关键节点,就可以让学生所畏惧的阅读变得轻松自如起来。阅读教学时,面对众多关键词,除了要联系语境对关键词个体进行解读之外,还要对群组关键词进行整合,来个横向联系,从这些关键词的关联度方面实现认知突破。这对深度剖析文段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习《生命的壮歌》的第二篇“生命桥”时,很多学生都会为老羚羊为年轻羚羊搭建的“生命桥”所动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整体感知,我让他们从文章中找关键词,而且是找专门用来搭建“生命桥”的词语。学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练习,学习热情很高。有的学生甚至用关键词搭建了两座“生命桥”:“一只老羚羊、叫一声、一只年轻羚羊、走到悬崖边、后退、奔跑、跳、老羚羊紧跟、飞跃、年轻羚羊、猛蹬、落在对面”,这分明是前面试跳时的“生命桥”;“一对对羚羊、腾起、一道道、弧线、老羚羊、死亡、桥墩、生命桥”,这当然是群体搭建的“生命桥”。通过串联这些关键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上升了很多个层次,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阅读教学抓关键词,这是实现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具体运作时,要根据不同内容做不同设计,要让学生养成抓关键词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注意联系具体语境,从关键词上突破,进而形成各种阅读要素的关系网,提升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