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学生德育工作,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改善学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多年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为实现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点面结合、多重保障、依托专业、文理渗透、以赛带练、服务成才”的工作思路,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紧抓“三支队伍”,规范“四个环节”,广泛调动全院师生参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近年来,通过师生的不断努力,全院近2,800名学生中,有近50%的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15%的学生获得国际级、国家级以及北京市级各类科技竞赛奖项,学院科技创新氛围日渐浓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教学工作得到有益促进,学风得到明显改善,育人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完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机制,构建应用型大学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1.完善“五个保障”
一是思想保障。学院立足于为青年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秉承“学以致用”的校训,明确把“以学生为主体,推动学院科研、教学和学生德育工作”作为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学院领导到一线教师都十分关注、支持活动的开展,学院主要领导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
二是组织保障。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立足于已有的组织机构,理清工作职责,整合和优化功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制度保障。学院在落实上级有关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制度。2005年学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规定》、2009年制定了《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施细则》,内容涉及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激励措施等。
四是条件保障。首先,安排专项经费。近几年,学院为实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给予了持续和有力的经费投入。学院通过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经费,不断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开辟和建设科技创新实践场所。完成了经济管理系ERP会计沙盘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设立了学生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开辟了智能车竞赛测试的场所。另外,学院优化教学与实验室资源,实行公共与专业实验室开放制度。通过与公司或企业合作,借助其先进完备的生产实验设备开展实验研究,提高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五是激励保障。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的调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学院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对科研成果获奖的指导教师给予专项奖励,而且还在人事聘岗晋级条件和科研考核认定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将激励保障落到实处。
2.明确“三个层次”培养目标
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 学院坚持举办适合不同培养目标的课外科技活动,树立了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参与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期待学生能作出多大的科研贡献,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一层,重点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院充分利用校园橱窗、横幅、展板、网络、院报、论坛等载体,以图文并茂、实物展示、现场比赛等形式,进行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例如,开展科普讲座、学术报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赴天津全国智能车赛现场观赛等活动。
第二层,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如学生科研立项、社会科技实践等活动。
第三层,是以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水平为目的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例如,以“挑战杯”系列赛事为龙头, 开展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并吸纳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协助教师做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3.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为了使学生增强对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多出创新性成果,学院着力加强了 “三支队伍”的建设。
一是建设合理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梯队,大力扶持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活力和长远发展,搭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梯队尤其重要。大一学生打基础,主要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在大一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察、选拔赛等方式,在大二学生中挑选一部分优秀学生集中培训、遴选部分大三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赛、市级比赛、申报重点资助项目,还选拔部分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院在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时也特别注重团队优势的发挥,鼓励大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成兴趣小组,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有助于大学生团结协作品质的培养。
二是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科技竞赛的基础和土壤,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水平。所以,学院非常重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在岗位聘任和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方面,制定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相关鼓励政策,吸引教师参与指导,壮大指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学院还通过各系部领导干部、专业负责人,结合专业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学院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班级导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导师自觉将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为自己教书育人的重要义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学院还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利用大赛前的指导、教研室活动等形式,进行传、帮、带,实现老中青指导教师的梯队建设,增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能力与主动性,使教师自觉加入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目前,全院已有近50%的专职教学人员加入到指导教师行列。 三是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团学干部对师生热忱的服务是组织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文保障。学院在组织管理队伍的建设上也从未松懈,不仅经常组织各级团学干部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相关培训,积极交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经验,而且还组织他们与专业教师进行座谈,帮助团学干部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规律、方法、途径和发展现状、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等,以有效提高团学干部服务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经过常抓不懈的努力,学院培养出一批“站得高、看得远、能奉献、实在干、敢创新、出精品、促学风、益教学、重德育、建文化、谋发展”的青年团学骨干,团学干部用他们细致入微的服务、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成才的使命,诠释着育人的光荣与神圣。
4.重点抓好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四个环节”
在学生创新实践管理过程中,学院重点抓了“四个环节”,即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
近年来, 学院在大学生中重点加强了科研课题立项的宣传、动员、组织、申报等工作, 坚持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规范化运作, 对选题认证、指导教师配备、课题研究进行全过程管理与指导, 最后结题、验收, 都按上级主管单位要求坚持规范化操作。学院通过对立项申报的动员与指导,使学生明确了钻研方向,扩大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为科技创新的竞赛阶段建好了蓄水池,学院获奖的大批优秀作品几乎都是产生于此;通过对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排除了科研创新道路上的障碍,给学生增添了成功的信心;通过及时的结题评审,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起到了督促作用;通过获奖作品的成果展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对鼓励全体学生勤奋钻研、追求真知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学风的改善。通过几年的工作,学院学生科研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科研的学生逐年增多,项目完成质量大幅提高,参加竞赛的作品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科研益教学、促学风的良性循环发展势头良好。市级和校级学生科研立项课题的数量也逐年递增,2012年市级立项获得资助36.5万元,校级立项获得资助4.25万元,约占校级资助总量的1/3。
5.形成学院特色竞赛体系,构建应用型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构建系统的科技竞赛体系,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与科技创新人才涌现和交流的有效载体。学院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外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依托专业建设,紧密围绕教学需要,每系都明确具体参赛项目,全院形成了重点专业有项目、各系竞赛比特色、文理渗透出亮点、以赛带练促教学的院级竞赛体系。通过完善的体系建设,选拔优秀作品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院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科技赛事为龙头,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以大学生科研立项为突破口,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成效
1.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起到示范作用
自2001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首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来,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尤其是近几年,学生参与面越来越广、科技立项数量愈来愈多、获奖水平逐步提高。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各类相关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获“科技&未来之美”首届国际概念汽车设计大赛全球前30名、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二等奖、全国挑战杯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通过参加各类科技比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逐渐提高,展现了学生刻苦钻研、勤奋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励和鼓舞了更多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来。2011年,全院超过15%的学生直接参与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2.学风得到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学院把鼓励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开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系统、严格的理论知识教育,更离不开第二课堂的实践和提高。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这个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实践与检验,它有效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且能增强大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为学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以创业计划大赛为例,团队成员由文理科学生共同组成,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想做出一份计划周密、可行性高的创业计划竞赛书,就需要熟悉掌握文科类相关课程。经过竞赛实践,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创业梦想会很困难。因此,通过鼓励文理科共同组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推动了不同系、不同专业间的合作交流与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完成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态度转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了在培养专才的同时,进行通才培育的效果。
3.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得到促进
教育过程不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水平也直接反映了教师科研水平。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利于教与学,有益于深化教学。首先,教师指导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充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处理的新问题,可以充实教材内容,为今后教学能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和难点打好基础。其次,学生的新设想、新思路、新办法,能给教师以启发,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直接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这样不仅能锻炼、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且对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另外,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就必须有较高的水平, 至少在某一方面要有独到之处,这促使了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4.育人效果显著,促进学生就业与成才
由于学院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较强,比较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学院就业率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学院多名参与“挑战杯”、智能车、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课外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顺利找到了较理想的工作,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学生在竞赛中培养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切实增强了创新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不断提高,专业学习更加刻苦,主动成长成才意识更加强烈;学校学术氛围日渐浓厚,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教学工作得到促进,学风得到改善,育人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完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机制,构建应用型大学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1.完善“五个保障”
一是思想保障。学院立足于为青年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秉承“学以致用”的校训,明确把“以学生为主体,推动学院科研、教学和学生德育工作”作为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学院领导到一线教师都十分关注、支持活动的开展,学院主要领导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
二是组织保障。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立足于已有的组织机构,理清工作职责,整合和优化功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制度保障。学院在落实上级有关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制度。2005年学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规定》、2009年制定了《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施细则》,内容涉及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激励措施等。
四是条件保障。首先,安排专项经费。近几年,学院为实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给予了持续和有力的经费投入。学院通过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经费,不断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开辟和建设科技创新实践场所。完成了经济管理系ERP会计沙盘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设立了学生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开辟了智能车竞赛测试的场所。另外,学院优化教学与实验室资源,实行公共与专业实验室开放制度。通过与公司或企业合作,借助其先进完备的生产实验设备开展实验研究,提高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五是激励保障。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的调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学院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对科研成果获奖的指导教师给予专项奖励,而且还在人事聘岗晋级条件和科研考核认定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将激励保障落到实处。
2.明确“三个层次”培养目标
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 学院坚持举办适合不同培养目标的课外科技活动,树立了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参与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期待学生能作出多大的科研贡献,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一层,重点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院充分利用校园橱窗、横幅、展板、网络、院报、论坛等载体,以图文并茂、实物展示、现场比赛等形式,进行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例如,开展科普讲座、学术报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赴天津全国智能车赛现场观赛等活动。
第二层,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如学生科研立项、社会科技实践等活动。
第三层,是以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水平为目的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例如,以“挑战杯”系列赛事为龙头, 开展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并吸纳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协助教师做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3.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为了使学生增强对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多出创新性成果,学院着力加强了 “三支队伍”的建设。
一是建设合理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梯队,大力扶持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活力和长远发展,搭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梯队尤其重要。大一学生打基础,主要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在大一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察、选拔赛等方式,在大二学生中挑选一部分优秀学生集中培训、遴选部分大三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赛、市级比赛、申报重点资助项目,还选拔部分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院在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时也特别注重团队优势的发挥,鼓励大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成兴趣小组,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有助于大学生团结协作品质的培养。
二是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科技竞赛的基础和土壤,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水平。所以,学院非常重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在岗位聘任和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方面,制定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相关鼓励政策,吸引教师参与指导,壮大指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学院还通过各系部领导干部、专业负责人,结合专业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学院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班级导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导师自觉将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为自己教书育人的重要义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学院还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利用大赛前的指导、教研室活动等形式,进行传、帮、带,实现老中青指导教师的梯队建设,增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能力与主动性,使教师自觉加入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目前,全院已有近50%的专职教学人员加入到指导教师行列。 三是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团学干部对师生热忱的服务是组织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文保障。学院在组织管理队伍的建设上也从未松懈,不仅经常组织各级团学干部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相关培训,积极交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经验,而且还组织他们与专业教师进行座谈,帮助团学干部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规律、方法、途径和发展现状、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等,以有效提高团学干部服务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经过常抓不懈的努力,学院培养出一批“站得高、看得远、能奉献、实在干、敢创新、出精品、促学风、益教学、重德育、建文化、谋发展”的青年团学骨干,团学干部用他们细致入微的服务、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成才的使命,诠释着育人的光荣与神圣。
4.重点抓好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四个环节”
在学生创新实践管理过程中,学院重点抓了“四个环节”,即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
近年来, 学院在大学生中重点加强了科研课题立项的宣传、动员、组织、申报等工作, 坚持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规范化运作, 对选题认证、指导教师配备、课题研究进行全过程管理与指导, 最后结题、验收, 都按上级主管单位要求坚持规范化操作。学院通过对立项申报的动员与指导,使学生明确了钻研方向,扩大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为科技创新的竞赛阶段建好了蓄水池,学院获奖的大批优秀作品几乎都是产生于此;通过对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排除了科研创新道路上的障碍,给学生增添了成功的信心;通过及时的结题评审,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起到了督促作用;通过获奖作品的成果展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对鼓励全体学生勤奋钻研、追求真知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学风的改善。通过几年的工作,学院学生科研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科研的学生逐年增多,项目完成质量大幅提高,参加竞赛的作品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科研益教学、促学风的良性循环发展势头良好。市级和校级学生科研立项课题的数量也逐年递增,2012年市级立项获得资助36.5万元,校级立项获得资助4.25万元,约占校级资助总量的1/3。
5.形成学院特色竞赛体系,构建应用型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构建系统的科技竞赛体系,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与科技创新人才涌现和交流的有效载体。学院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外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依托专业建设,紧密围绕教学需要,每系都明确具体参赛项目,全院形成了重点专业有项目、各系竞赛比特色、文理渗透出亮点、以赛带练促教学的院级竞赛体系。通过完善的体系建设,选拔优秀作品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院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科技赛事为龙头,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以大学生科研立项为突破口,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成效
1.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起到示范作用
自2001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首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来,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尤其是近几年,学生参与面越来越广、科技立项数量愈来愈多、获奖水平逐步提高。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各类相关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获“科技&未来之美”首届国际概念汽车设计大赛全球前30名、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二等奖、全国挑战杯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通过参加各类科技比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逐渐提高,展现了学生刻苦钻研、勤奋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励和鼓舞了更多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来。2011年,全院超过15%的学生直接参与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2.学风得到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学院把鼓励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开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系统、严格的理论知识教育,更离不开第二课堂的实践和提高。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这个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实践与检验,它有效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且能增强大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为学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以创业计划大赛为例,团队成员由文理科学生共同组成,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想做出一份计划周密、可行性高的创业计划竞赛书,就需要熟悉掌握文科类相关课程。经过竞赛实践,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创业梦想会很困难。因此,通过鼓励文理科共同组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推动了不同系、不同专业间的合作交流与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完成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态度转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了在培养专才的同时,进行通才培育的效果。
3.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得到促进
教育过程不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水平也直接反映了教师科研水平。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利于教与学,有益于深化教学。首先,教师指导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充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处理的新问题,可以充实教材内容,为今后教学能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和难点打好基础。其次,学生的新设想、新思路、新办法,能给教师以启发,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直接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这样不仅能锻炼、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且对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另外,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就必须有较高的水平, 至少在某一方面要有独到之处,这促使了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4.育人效果显著,促进学生就业与成才
由于学院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较强,比较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学院就业率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学院多名参与“挑战杯”、智能车、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课外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顺利找到了较理想的工作,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学生在竞赛中培养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切实增强了创新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不断提高,专业学习更加刻苦,主动成长成才意识更加强烈;学校学术氛围日渐浓厚,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教学工作得到促进,学风得到改善,育人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