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国际海运业务量高速增长,决定了“外语+航运专业”型人才在市场上的长期走俏。但目前航运英语课程教学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亟待提高。如何与相关企业联手进行航运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航运英语的校企合作培养,是本文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航运英语;校企合作;一体化课程;项目教学法
早在20世纪初,美国一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就开始了这种“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教育模式的尝试,并很快在美国其他高校普及开来。所谓的“合作职业教育”,暨美国工商企业界与学校共同和作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普通教育课程,另一部分时间在工商企业界从事实际工作, 而学习与工作时交替进行的。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已日臻成熟。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由普通教育发展而来,教师、学生对企业的需求知之甚少。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侧重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但却忽视了学生就业后岗位群的需要,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与就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相脱节。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各专业也在联系自己的专业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特别是工科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作的研究比较多,像很多高职院校的机电、建筑、计算机等专业在工学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多。客观上讲,商务英语专业等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在“校企合作”的实施上有一定难度。外贸企业、船运代理或货运代理公司等相关企业多为小型公司,接受实习学生的能力非常局限;而且一般情况下,每单业务完成的时间跨度较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对业务流程的完整的感性认识。因此,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初始阶段,范围比较小,合作的面也比较窄。
一、航运英语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国际海运业务量高速增长,以及沿海城市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航运、船代等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在沿海港口城市星罗棋布,这也决定了“外语+航运专业”型人才在市场上的长期走俏。但与其相关的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教学过程主要集中于理论讲解,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同时,航运英语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极为匮乏,难以适应航运英语教学的需要。经调查发现,目前进入该类公司所进员工基本为物流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两类专业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很明显:物流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达不到公司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业务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要求。
二、航运英语校企合作培养途径
1、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扩大与企业的联系范围。寻求合适的校企合作企业。各高职院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目前一般都拥有了丰富的毕业生资源。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了国际船舶代理公司或者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等企业从事航运英语的工作。通过鼓励专业教师走访企业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寻求校企合作培养的可能性。
2、确定合作企业
在对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寻求可合作的企业,在寻求合作企业的时候,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适应需要原则;(2)平等参与原则;(3)互惠互利原则。即学校的专业、设施、师资等资源能够适应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必须首先对企业的行业前景、信誉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校与企业实行资源共享,企业接受学生在本公司实习或推荐学生到关系单位实习,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计划,企业则安排行业专家任教,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第一手的行业资料。学校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必须对企业的行业前景、信誉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航运英语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以岗位群为依托,根据学生就业后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当前我国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按学科体系进行的,课程设置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但课程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框架虽然是完整的,但毕业以后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对其重新进行上岗培训。我们应该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课程设置要求具有前瞻性、实用性与可持续性。按照航运个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以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课程内容。
2、在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岗位群工作岗位需要设置航运英语实训项目模块,推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型模块教学改革,提高《航运英语》的实训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根据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企业加强合作,按照航运英语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以航运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课程内容。
目前我国的高职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知识体系化,缺乏实用性,教材多由没有行业从业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内容往往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就业后发现学校里所学的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严重脱节,而不得不接受单位的再培训。这也成为了航运英语课程体系发展的瓶颈。
为此,应明确航运英语课程体系定位目标,课程内容不再以学科体系的要求进行编排,而是以航运相关企业的工作项目进行编排,并对原来内容进行整合,摒弃复杂与繁琐的理论介绍与讲解,以“够用”与“实用”为原则,加强培养实践操作技能。
项目教学法旨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更独立地进行学习,并更活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紧跟行业最新标准,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
3、航运英语校企合作方式
(1)首先,可以寻求合适的合作企业实施由企业冠名的“订单式”办学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创了一种开放式办学新格局,因而备受高等院校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的青睐。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各专业也在联系自己的专业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帮助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把“学”与“做”更紧密地联起来。这种模式不但可以为企业节省员工培训费用,也有效提高了就业率。而由企业冠名,一方面为企业做了隐性广告,可以更好的吸引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模拟公司的氛围,将学校的课堂变为了公司的培训室。
“订单式”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应是一个“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企业顶岗锻炼。做到“学之能用,学之会用”。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由航运企业的行业专家授课。
此外,由于行业特点的局限性,学生顶岗实习的实习,往往难以同时在一家公司实习。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为解决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量较小的问题,可以与多家该类企业联系,联手打造稳定的实习基地。或者采取变通的解决办法,采用分期分批进行顶岗实习的方式。
(2)根据行业标准和行业要求确定课程项目模块,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编写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航运英语实训教材系列,以适应“订单式”合作培养和“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3)抓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学校应树立品牌意识,承担主要的教学管理任务。由于需要到企业顶岗实习,如何与企业联手,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质量,需要制定相应而完善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4)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培养高职院校自己的航运英语行业专家。在校企合作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双师型”师资力量。要求专业教师全面参与到企业冠名的“订单式”合作培养的建设中。在行业专家授课的时候,通过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上课,提高专业教师对新行业标准的掌握程度和业务水平;通过与学生一起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方面随时指导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相长;通过与企业行业专家联手编写专业教材,提高对行业英语的整体认识。根据“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行业标准和行业要求调整教学内容。
(5)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单一的,往往仅仅考核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是多样性的,注重考核评价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等。考核评价学生不再是一张试卷,而是注重考核评价学生在实施工作项目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企业也要参与考核评价学生,给出评价意见。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航运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其校企合作模式模式的探索不仅对本专业教学具有先导作用,而且它对其它文科类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也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版社,2007.
[2]钱晓菩,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2,(9).
[3]齐福荣.开展订单培养,拓展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4,(21).
[4]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田.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关键词:航运英语;校企合作;一体化课程;项目教学法
早在20世纪初,美国一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就开始了这种“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教育模式的尝试,并很快在美国其他高校普及开来。所谓的“合作职业教育”,暨美国工商企业界与学校共同和作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普通教育课程,另一部分时间在工商企业界从事实际工作, 而学习与工作时交替进行的。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已日臻成熟。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由普通教育发展而来,教师、学生对企业的需求知之甚少。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侧重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但却忽视了学生就业后岗位群的需要,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与就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相脱节。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各专业也在联系自己的专业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特别是工科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作的研究比较多,像很多高职院校的机电、建筑、计算机等专业在工学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多。客观上讲,商务英语专业等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在“校企合作”的实施上有一定难度。外贸企业、船运代理或货运代理公司等相关企业多为小型公司,接受实习学生的能力非常局限;而且一般情况下,每单业务完成的时间跨度较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对业务流程的完整的感性认识。因此,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初始阶段,范围比较小,合作的面也比较窄。
一、航运英语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国际海运业务量高速增长,以及沿海城市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航运、船代等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在沿海港口城市星罗棋布,这也决定了“外语+航运专业”型人才在市场上的长期走俏。但与其相关的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教学过程主要集中于理论讲解,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同时,航运英语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极为匮乏,难以适应航运英语教学的需要。经调查发现,目前进入该类公司所进员工基本为物流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两类专业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很明显:物流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达不到公司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业务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要求。
二、航运英语校企合作培养途径
1、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扩大与企业的联系范围。寻求合适的校企合作企业。各高职院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目前一般都拥有了丰富的毕业生资源。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了国际船舶代理公司或者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等企业从事航运英语的工作。通过鼓励专业教师走访企业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寻求校企合作培养的可能性。
2、确定合作企业
在对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寻求可合作的企业,在寻求合作企业的时候,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适应需要原则;(2)平等参与原则;(3)互惠互利原则。即学校的专业、设施、师资等资源能够适应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必须首先对企业的行业前景、信誉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校与企业实行资源共享,企业接受学生在本公司实习或推荐学生到关系单位实习,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计划,企业则安排行业专家任教,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第一手的行业资料。学校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必须对企业的行业前景、信誉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航运英语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以岗位群为依托,根据学生就业后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当前我国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按学科体系进行的,课程设置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但课程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框架虽然是完整的,但毕业以后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对其重新进行上岗培训。我们应该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课程设置要求具有前瞻性、实用性与可持续性。按照航运个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以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课程内容。
2、在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岗位群工作岗位需要设置航运英语实训项目模块,推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型模块教学改革,提高《航运英语》的实训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根据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企业加强合作,按照航运英语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以航运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课程内容。
目前我国的高职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知识体系化,缺乏实用性,教材多由没有行业从业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内容往往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就业后发现学校里所学的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严重脱节,而不得不接受单位的再培训。这也成为了航运英语课程体系发展的瓶颈。
为此,应明确航运英语课程体系定位目标,课程内容不再以学科体系的要求进行编排,而是以航运相关企业的工作项目进行编排,并对原来内容进行整合,摒弃复杂与繁琐的理论介绍与讲解,以“够用”与“实用”为原则,加强培养实践操作技能。
项目教学法旨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更独立地进行学习,并更活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紧跟行业最新标准,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
3、航运英语校企合作方式
(1)首先,可以寻求合适的合作企业实施由企业冠名的“订单式”办学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创了一种开放式办学新格局,因而备受高等院校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的青睐。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各专业也在联系自己的专业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帮助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把“学”与“做”更紧密地联起来。这种模式不但可以为企业节省员工培训费用,也有效提高了就业率。而由企业冠名,一方面为企业做了隐性广告,可以更好的吸引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模拟公司的氛围,将学校的课堂变为了公司的培训室。
“订单式”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应是一个“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企业顶岗锻炼。做到“学之能用,学之会用”。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由航运企业的行业专家授课。
此外,由于行业特点的局限性,学生顶岗实习的实习,往往难以同时在一家公司实习。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为解决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量较小的问题,可以与多家该类企业联系,联手打造稳定的实习基地。或者采取变通的解决办法,采用分期分批进行顶岗实习的方式。
(2)根据行业标准和行业要求确定课程项目模块,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编写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航运英语实训教材系列,以适应“订单式”合作培养和“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3)抓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学校应树立品牌意识,承担主要的教学管理任务。由于需要到企业顶岗实习,如何与企业联手,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质量,需要制定相应而完善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4)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培养高职院校自己的航运英语行业专家。在校企合作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双师型”师资力量。要求专业教师全面参与到企业冠名的“订单式”合作培养的建设中。在行业专家授课的时候,通过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上课,提高专业教师对新行业标准的掌握程度和业务水平;通过与学生一起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方面随时指导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相长;通过与企业行业专家联手编写专业教材,提高对行业英语的整体认识。根据“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行业标准和行业要求调整教学内容。
(5)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单一的,往往仅仅考核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是多样性的,注重考核评价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等。考核评价学生不再是一张试卷,而是注重考核评价学生在实施工作项目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企业也要参与考核评价学生,给出评价意见。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航运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其校企合作模式模式的探索不仅对本专业教学具有先导作用,而且它对其它文科类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也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版社,2007.
[2]钱晓菩,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2,(9).
[3]齐福荣.开展订单培养,拓展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4,(21).
[4]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田.中国高等教育,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