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来看,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不但影响到教师健康与教学效果,也不利于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职业倦怠呢?技工院校应该怎样缓解职业倦怠呢?各种问题都需要不断探讨。本文阐述了职业倦怠含义,并对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现阶段,随着各个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管理在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脚步加快,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于传统的行业来说,从业者会面临各种因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压力,各企业也将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压力等转接到中层的管理人员之中,使管理者的工作压力、管理压力加大,然而在工作过程中,作为技工院校教师在面对职位晋升、薪酬以及工作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达不到自身预期,工作前景一遍迷茫,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对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职业倦怠含义
职业倦怠感最早是从职业的健康与心理学领域进行的交叉研究,最初是以医疗行业和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学者鄭淼指出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在工作中体能的消耗、精力的消耗以及人际关系之间产生的压力,对工作的热情容易下降,产生负面情绪,因而生出的职业倦怠感。然而随着研究面的不断拓展,这一概念也得到深化和拓展。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生理耗竭:主要体现在体力消耗殆尽、能力枯竭感强烈、精力严重不济、表现极度疲劳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失眠、肠胃功能失调、体重快速下降、缺乏抵抗力等现象。
其二、才智枯竭:主要体现出空虚感明显,对新知识觉得陌生,旧知识遗忘得快,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明显的能力与知识不能满足其需求。
其三、情绪枯竭,主要体现在对工作完全失去激情,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喜欢迁怒于别人。其四、价值衰弱:主要体现在个人没有成就感,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其五、情感淡漠:对同事、朋友失去信任、疑心太重,喜欢冷嘲热讽,在行为上与他人摩擦增多。
二、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
在各种高校中,技工院校教师具有职业倦怠的情况非常严重,其原因并非涉及到某一方面,而是涉及多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因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技工院校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首先,国家对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发展并不重视,大多由其自己筹资,并没有从政策与资金投入上进行扶持,很多技工院校设施设备不足,办学条件简陋,生源不足。其次,虽然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渐朝着大众教育转化,但是许多家长与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片面认为技工院校就是高等教育的末等教育,与普通高校不能相提并论。自然,对技工院校教师认可度相对较低,甚至还有人认为教师就是技工工人而已,属于低层次教师,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导致教师丧失工作热情,逐渐开始厌倦工作。
(二)技工院校自身因素
在技工院校中,教师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奖金、工资及晋升等直接挂钩,甚至还成为解聘老师的依据,这些都会增加教师焦虑感。而且教师评价目的是奖惩挂钩,并非满足教师成就感,导致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欣赏与支持性反馈薄弱,虽然努力工作,但是成就感严重不足,导致同事间互相推诿,逃避责任与工作,看到领导就躲避,对院校情感比较冷漠,这种现象逐渐就会诱发职业倦怠。
(三)教师自身因素
事实上,教师自身人格调整是产生倦怠的重要原因,不同人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教师间,教学水平差异,都可能会产生对待工作与生活态度存在差异,自然人际交往与处理社会关系态度不同。某些技工院校教师定位不准确,遇到挫折极易产生强烈的失衡,诱发不良情绪;自然就会逐渐产生职业倦怠情绪。
三、技工院校化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教师职业倦怠必然会影响技工院校正常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笔者结合自身感悟,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社会支持
技工院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技工院校社会地位较差,因此国家应该有针对性制定政策,合理进行定位,扩大宣传,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让家长和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认识职业院校重点是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更是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这样才能够真正转变人们对技工院校教师的认识,转变对教师的歧视现象,提高其社会地位。同时,还应该通过进修研讨、职称评定等各方面为技工教师提供良好机会,让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与归属感,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证。
(二)技工院校为保证
技工院校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采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教师是开展教学的主体,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落实者。学校要对教师以信任、尊重为基础,开展人性化管理。要赋予技工院校教师更多教学自由度和专业自主权,尽可能引导教师进修研讨、科研等合理所需,实现教师自我价值。同时,技工院校还应该建立奖惩机制,完善考评机制,以此来区别教师教学效果,体现出竞争精神。最后,技工院校还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引导教师将个人目标融入到学校发展中,让老师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就会专心参与工作,自然就会消除其职业倦怠的发生。
(三)提高教师自身抗力
从我国技工院校实况来看,要消除教师发生职业倦怠的几率,就要进行自我调整。首先,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认识这种行为的危害。如果自己能够识别职业倦怠的发生症状,就应从心理进行调整,将身心扑到工作上,关心关爱学生,积极参与进修研讨及科研项目中,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同时,还必须要加强身体锻炼,只有健康体魄才可能承受繁重的压力,才能够抗击外界压力。
在技工院校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影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各个技工院校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真正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对策,提高教师防范能力,为促进技工院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秀娟.所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
[2]张志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3).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现阶段,随着各个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管理在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脚步加快,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于传统的行业来说,从业者会面临各种因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压力,各企业也将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压力等转接到中层的管理人员之中,使管理者的工作压力、管理压力加大,然而在工作过程中,作为技工院校教师在面对职位晋升、薪酬以及工作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达不到自身预期,工作前景一遍迷茫,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对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职业倦怠含义
职业倦怠感最早是从职业的健康与心理学领域进行的交叉研究,最初是以医疗行业和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学者鄭淼指出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在工作中体能的消耗、精力的消耗以及人际关系之间产生的压力,对工作的热情容易下降,产生负面情绪,因而生出的职业倦怠感。然而随着研究面的不断拓展,这一概念也得到深化和拓展。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生理耗竭:主要体现在体力消耗殆尽、能力枯竭感强烈、精力严重不济、表现极度疲劳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失眠、肠胃功能失调、体重快速下降、缺乏抵抗力等现象。
其二、才智枯竭:主要体现出空虚感明显,对新知识觉得陌生,旧知识遗忘得快,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明显的能力与知识不能满足其需求。
其三、情绪枯竭,主要体现在对工作完全失去激情,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喜欢迁怒于别人。其四、价值衰弱:主要体现在个人没有成就感,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其五、情感淡漠:对同事、朋友失去信任、疑心太重,喜欢冷嘲热讽,在行为上与他人摩擦增多。
二、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
在各种高校中,技工院校教师具有职业倦怠的情况非常严重,其原因并非涉及到某一方面,而是涉及多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因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技工院校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首先,国家对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发展并不重视,大多由其自己筹资,并没有从政策与资金投入上进行扶持,很多技工院校设施设备不足,办学条件简陋,生源不足。其次,虽然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渐朝着大众教育转化,但是许多家长与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片面认为技工院校就是高等教育的末等教育,与普通高校不能相提并论。自然,对技工院校教师认可度相对较低,甚至还有人认为教师就是技工工人而已,属于低层次教师,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导致教师丧失工作热情,逐渐开始厌倦工作。
(二)技工院校自身因素
在技工院校中,教师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奖金、工资及晋升等直接挂钩,甚至还成为解聘老师的依据,这些都会增加教师焦虑感。而且教师评价目的是奖惩挂钩,并非满足教师成就感,导致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欣赏与支持性反馈薄弱,虽然努力工作,但是成就感严重不足,导致同事间互相推诿,逃避责任与工作,看到领导就躲避,对院校情感比较冷漠,这种现象逐渐就会诱发职业倦怠。
(三)教师自身因素
事实上,教师自身人格调整是产生倦怠的重要原因,不同人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教师间,教学水平差异,都可能会产生对待工作与生活态度存在差异,自然人际交往与处理社会关系态度不同。某些技工院校教师定位不准确,遇到挫折极易产生强烈的失衡,诱发不良情绪;自然就会逐渐产生职业倦怠情绪。
三、技工院校化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教师职业倦怠必然会影响技工院校正常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笔者结合自身感悟,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社会支持
技工院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技工院校社会地位较差,因此国家应该有针对性制定政策,合理进行定位,扩大宣传,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让家长和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认识职业院校重点是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更是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这样才能够真正转变人们对技工院校教师的认识,转变对教师的歧视现象,提高其社会地位。同时,还应该通过进修研讨、职称评定等各方面为技工教师提供良好机会,让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与归属感,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证。
(二)技工院校为保证
技工院校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采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教师是开展教学的主体,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落实者。学校要对教师以信任、尊重为基础,开展人性化管理。要赋予技工院校教师更多教学自由度和专业自主权,尽可能引导教师进修研讨、科研等合理所需,实现教师自我价值。同时,技工院校还应该建立奖惩机制,完善考评机制,以此来区别教师教学效果,体现出竞争精神。最后,技工院校还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引导教师将个人目标融入到学校发展中,让老师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就会专心参与工作,自然就会消除其职业倦怠的发生。
(三)提高教师自身抗力
从我国技工院校实况来看,要消除教师发生职业倦怠的几率,就要进行自我调整。首先,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认识这种行为的危害。如果自己能够识别职业倦怠的发生症状,就应从心理进行调整,将身心扑到工作上,关心关爱学生,积极参与进修研讨及科研项目中,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同时,还必须要加强身体锻炼,只有健康体魄才可能承受繁重的压力,才能够抗击外界压力。
在技工院校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影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各个技工院校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真正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对策,提高教师防范能力,为促进技工院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秀娟.所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
[2]张志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