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白族古村诺邓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换乘越野车从云龙县城出发,从云龙天然太极图边擦肩而过后不久,就到了千年白族古村诺邓的面前。
  诺邓村位于大理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
  “诺邓”村名见诸于史籍已经有1140多年的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诺邓”一词是当地白语的译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在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此书的成书年代在唐懿宗咸通三年,即公元862年。这就是说,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由于盐业经济的发达,诺邓村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
  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村庄。向上仰望,隐隐地便感受到了这个村庄居高临下俯视大地的不凡气势。
  在我们停车驻足的路边有一座破败的房屋,如果不是朋友在旁边提醒,真想不到这就是始建于西汉时期的著名的诺邓盐井。当走下土坡,零距离地与之对望,一缕凉意悄无声息地爬进了我的意念之中:曾经让一个地区辉煌无比的盐井,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建筑么?抚摸斑驳的墙体,凝视石缝中晶亮的盐粒,谁又能分辨得清其中哪一粒盐是西汉时凝固而成?哪一粒盐又是唐朝时附于其上?……
  诺邓竟然有如此的气魄,让你这么短暂地一瞥,就溯行了两千多年的岁月!
  由朋友引路,我们向村庄的深处走去,向岁月的深处走去。
  村里的居民建筑都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至今还有元、明、清代的建筑院落90多个,民国后的建筑院落60多个,还有寺庙、祠堂、牌坊等20多处。每一处院落都巧妙地利用山势地形布局,一层叠一层往上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由于山势较陡,前后人家之间的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楼上的后门接通后家的大院。诺邓的民居建筑物工艺精美,门、窗、木梁、柱、檐都讲究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山墙、院墙上绘有图画或图案。每户人家正房、厢房、面房或照壁的布置和工艺各显特色,几乎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家来。
  据介绍,现在村里居民不到1000人,大多从事农业生产。
  不时有负重的马匹从我们身边走过,摇晃于历史苍茫的背景之中。
  千年前,肯定有无数蔚为壮观的马帮队伍穿梭于我们脚下的石子路上。他们操着纷杂的口音,各自怀揣着商业秘密,在杂沓的马蹄声中奔向憧憬中的远方。西汉的月亮照亮了他们夜行的路,唐朝的灯光勾勒出他们早行的身影,宋朝的太阳照射过他们粗糙的肌肤。还有,元朝呢?元朝的马帮肯定也激活过这个山谷里的村庄。到了明初,明政府在诺邓设五井盐课提举司,“专理盐课”,下属顺荡、诺邓、师井、大井、山井五个盐课司。以后又陆续开发了雒马井、石门井和天耳井,逐步形成八大盐井,工商业兴盛一时。诺邓作为盐课提举司所在地,独领风骚,东通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兰坪、丽江。据考证,现在的诺邓人祖上大多是明代从各省来的移民,他们和当地的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最后被同化为白族,同时也保留了许多汉文化的特点,成为说白话,认同白族习俗生活的群体。
  我们脚下的石子路很滑,有时也很陡。不时穿行在一条条幽深的巷中,头上是细窄的一线碧蓝的天,几朵白云悠然地从头顶飘过,一如远古的梦幻。有两只狗恍若从清朝走来,似乎还迈着八旗子弟的步伐,向我们摇动着历史的尾巴。我们友善地向它们致意,同时向历史致意。于是,李元阳编纂的《嘉靖大理府志》的相关记载浮上脑海:“后开五井,始分行盐地方台井之盐,专行大理;五井之盐,专行永昌”;《雍正云龙州志》中的记述也随之闪现:“诺邓、顺荡(盐)味更咸,不必浇灶,而遂能成沙”;《嘉靖大理府志》则向我们明示:诺邓是重要肆市。
  在马帮无数次走过的石子路上,有太多密集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的是崇祯时期的石碑、雍正年间的古物、嘉靖时代的房屋……镜头容纳不下拥挤的时光,笔墨也来不及记录太多驳杂的传说。不经意间,一座昂然的建筑兀然耸立在眼前,竟是五井盐课提举司盐务局!这就是到明朝中后期年上缴中央政府的盐课银达38000多两的提举司吗?两扇厚重的大门紧闭,真想扣动门环,向明政府的盐务官员询问一二,探问明朝的掌故和风物。然而,又怎么可能呢?只好很静穆地伫立在衙门前,想象当年的官员们是如何向诺邓的子民们发布林林总总苛刻的规章制度……
  因为是依山而建,所以,穿行诺邓的路只能是崎岖逼仄的路。皮鞋不断地在马蹄打磨过的石子上打滑,幽深的巷子夸张着路径的曲折和历史的隐晦。气喘吁吁之际,朋友说,看,这“世大夫第”何等气派!据说,这曾是一位进士之家,他以他的学识和智慧创造了一种荣耀和辉煌。
  据考证,尽管云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两朝还是文风蔚然,人才辈出。云龙中“进士”的人中诺邓村的为最多(清代三人中诺邓就有二人),举人、贡生和秀才则不胜枚举。目前仅从几户诺邓人家族谱上查实的贡生就有40余名,秀才则有200多人。如村中有一杨姓人家号称“贡爷院”,世代均系贡生出生。清代康乾年间,诺邓村举人黄桂是声噪一时的文化名人,被誉为“滇中一儒杰”,云南最早的诗歌总集《滇南诗略》曾收选黄桂诗词数首。
  在村庄的最高处,有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诺邓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这可以从诺邓雕琢精巧的孔庙建筑得到佐证,但道教也一样地受到诺邓人的尊崇。这能不能说明诺邓人在追求精神信仰时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呢?在诺邓,随处可见的是祠堂、庙宇、道观,这一切放到通都大邑是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一个边地山村来说,应该是件了不起的事吧?在玉皇阁道教建筑群中,我认真地辨析着一块镌刻于崇祯年间的石碑,上面的文字有些斑驳,有些模糊,唯一能清晰窥视到的是历史的厚重和悠远。随便一块石头就是上千年的历史,这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古都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在如此僻静的处所,我有理由感到惊异!在这样闭塞的地方,一个村庄能与一个个王朝如此近距离地血脉相通、经络相连,这难道还不让人感到惊诧么?
  在马蹄打磨过的路上,我们时而盘旋而上,时而迤逦而行,时而驻足择路,时而循坡而下……
  大约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有些筋疲力尽地迂回到出发时见到的那座盐井边。这或许是一种归结性的象征:一切皆因盐井而存在,一切存在皆离不开盐井!这就是诺邓,这就是诺邓的宿命:注定了曾经的必然辉煌,也似乎注定了今天的必然黯淡。因今天的黯淡才定格住了昨日的辉煌,这是否显得过于残酷?如同一度的贫困和闭塞,才让今天的我们领略到一座原汁原味的丽江古城!数十年前,大锅熬盐被真空制盐取代了,两千多年的诺邓井就这样被封闭了。卤水依然在流淌,淹没了井口,诺邓人在失落中悄然完成了从手工业者向农民的转化,黯然地归入“山里人”的行列,成了住在雕梁画栋的“豪宅”里的农民。他们不时地推开厚实的古典窗扉,探出头来,有些惘然地凝视着南来北往的游人指指点点地评说或者一脸凝重地思索。
  诺邓,让一座疲惫不堪、风烛残年的盐井蜷缩在村口,固执地向每一个将要走进村庄或即将离开村庄的游人不厌其烦地申诉。有的人听懂了,有的人没有听懂,但都毫无例外地离它而去……
其他文献
1997年11月30日凌晨3时4分,这个时刻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于沉睡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甚至毫无记忆可言。然而,这个时刻,对于我来说,就是创世纪,就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个时刻,我的女儿,以她清亮的哭啼声撕破了浓酽酽的夜幕,让我的天宇缀满璀璨的星子。这声音,带着只属于天界的清纯,任情任性,全然不顾地闯入了过于成人化的世界。它带着新生命的乳香,温暖了我的冬夜。  我几乎虔诚地站在
期刊
风  下关风,下关风,  清风徐徐报春浓。  春风化雨润五谷,  夏风拂面添喜容。  秋风送爽人寿年丰,  冬风卷云一碧苍穹。  人在风中抖精神,  鸟在风中击长空。  风爱百花催新蕾,  情满山川万木荣。  年年吹不断啊,  风城四季风。    下关风,下关风,  狂风浩荡腾蛟龙。  掀开洱海千层波,  望夫云和石骡来相逢。  荡平世上不平事,  悲欢离合相与共。  风有良知遂人愿,   喜怒哀
期刊
前些年我住漾濞,有很多时间都闲着没事,于是就仰着脸去看苍山,通常我是坐在院子里,捧着一杯清茶赏一道风景,整个身心就被美美地滋润起来。院子里的牵牛花开得正红,照耀着花朵的阳光早已是暖暖的了,而那苍山却仍顶着白雪。从雪线那儿吹来的风像孩子的唇,被它们轻轻柔柔地亲过,心里便有了浓浓的醉意。  我长久地望着苍山,其实并没怎么在意山腰上的葱绿,主要是在看那山顶上的银白。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贫穷之中我们
期刊
一、历史文化背景    大理历史上重教尊儒,勤学上进之风非常突出,《西云书院序》中说“迤西文教之盛,往昔甲于滇省”。大理历史渊源深厚,文化底蕴十足,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与中原地区有了联系。从楚国庄蹻开滇,到汉武帝元封年间司马相如持节开越巂,直到后来的张叔传经,杜光庭讲学,郑回教授南诏宗室弟子,南诏王室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大量派遣大理学子到成都等地学习汉文经典。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
期刊
一    雨,整整下了一夜,在接近天亮的时候,虽然稍小了些,但还没有想停的意思,淅淅沥沥的雨声和青蛙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奏出一曲和谐动听的音乐,使这静谧的僻静山村显得愈加宁静。  淡白的天光水似的浸进纸糊的窗棂,但它微弱的力量,仍然驱散不尽屋子里带着潮湿味和尿臊味的暗影,母亲那瘦削的身躯像一尊轮廓不甚分明的雕像,凝固在床上,已经很久了。她正在犹豫着。往常的这个时候,她差不多已经割满了一背篓猪草。但这
期刊
一个春日黄昏,我在嘈杂的市声中停下,转入一条窄窄的小巷。光线暗了下去,县医院高大的住院大楼,把小巷很少的一点阳光挡住了,心情也暗了下来。废弃物、污血、苍蝇、蚊子还有老鼠……所有与医院有关的让人恶心的词,都涌了上来。尽管小巷很干净并款款地透着凉爽,然而,在住院大楼黑黝黝的阴影下,心情却怎么都爽不起来。  猛地一声鸟鸣,突兀地从一户人家门前高大浓密的树阴里透了出来。接着,成千上万的鸟鸣声,密匝匝地撞蹭
期刊
在风光绮丽的洱海源头,在茈碧湖与海西海之间,三营坝子在蓝天下舒展开平坦的躯体,滇藏公路214国道纵贯南北、连接着州府下关、省会昆明,向西北,可抵鹤庆、剑川,直达丽江、香格里拉、西藏。这里是各种民族文化的交汇地,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沧桑。  三营镇海拔2050-2700米,平均气温13.9℃,距县城17公里。全镇土地面积258平方公里,辖三营等10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152个村民小组,有汉、白、彝、
期刊
真正的快乐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诗人亚历山大·蒲柏说:“快乐是我们生存的终极目标”。可是,随着生活逐步走向现代化,物质财富的增加,我们还是不快乐,心里充满不安。我们有太多的欲望,整天忙忙碌碌,疲于奔命。有了汽车想飞机,到了月球想火星。同时我们还面临一大堆问题:水污染了,能喝的水越来越少;大气污染了,天空不再蔚蓝;食物污染了,绿色食品难觅踪影;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了,朋友正离我们远去……真的,生命中可以没
期刊
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毗邻古城的大理学院古城校区,校园广场、文化广场、理工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风雨操场错落有致的建筑之中,矗立着熠熠生辉寓意“学海风帆”的综合教学楼。这里有来自全国23个省近2万名学生攻读医、文、理、经、管、法、工、艺学科,他们中有三百多名异国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攻读中国汉语。  翻开留学生们的一篇篇汉语作文,就如同翻开他们的生活,娓娓叙述着他们在美丽大理留学的心扉。  
期刊
读到赵敏的作品应该是很早的时候了,其中,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是小说《白棺》。此次系统地读完《流年》(《走进大理学院丛书·赵敏作品专辑》)中的散文,优美的文字如一股穿堂过室的山风,穿透着我的心扉,在心灵深处迂回缠绕,引起了心幡的飘拂震荡。  笔者认为,赵敏的散文在主题确立与表现方式、审美观点与情趣方面,都充分地表现出其独有的个性特征,使其散文在艺术内蕴上呈现出心灵化、生活化、本土化的特色。从文化的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