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介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过程,并以合肥市经开区为例,找出经开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实施路径来提高合肥市经开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改革浪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区域教研 教师专业化发展 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日趋成熟,人们更加关注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减负降压,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要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要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合肥市经开区相对于合肥市其他几个区域来说,存在教研起点低、收效较弱等困境。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合肥市经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经开区教育教学质量,加速教师团队快速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
专业化发展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人在其职业角色中的发展。更确切地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通过经验的增长和对自己的教学持续、系统的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从历史的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参加正式的培训(如工作坊、专业会议、辅导、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和进行非正式学习(如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和读物、观看相关学科的视频教学片、向同伴学习等)。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教师,虽然经历了岗前专业培训(师范教育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位教育教学专业人才,他还要经过工作经历的延伸、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更新、专业素养的提高等,从而逐渐实现专业化发展。王道俊,郭文安等人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归纳为五个阶段:①“非关注”阶段;②“虚拟关注”阶段;③“生存关注”阶段;④“任务关注”阶段;⑤“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安徽省英语教研员赵杰老师在2017年合肥市经开区暑期新教师培训中指出,教师发展的阶段性包括新教师,有经历的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有理念的教师,有影响力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等六个阶段。由此可知,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策略和路径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经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经开区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化,经开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一定的问题。第一,经开区教研起点低,起步晚。经开区相对于合肥市其他区域而言,整体区域教研起步晚,因此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有一定的差距。第二,经开区南北片区域教研差距较大。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同一片区域的不同片区具有差异性,这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四、经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合肥市经开区的教研工作虽然起步晚、南北片区差距大,但是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一些好的做法和区域教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对整个经开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第一,教研和培训一体化。经开区每年组织全体新入职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培训专家都是省市教研员和一线教学能手,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很强实践应用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同学科教师集中教研,增强了区内教师的互动性,同时集中教研也让教育智慧得到分享,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第二,区域和校本教研联动。校本教研区域化,区域教研校本化,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区内、校内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这有利于破解经开区南北区域差距大的现实难题,同时也加速了经开区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化,最终促进整个经开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方面,经开区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进行量化评比,定期开展教育教学成果、论文等评比活动,并对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教师提升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经开区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学科专业测试,成绩与当年的考核评优挂钩,压力与动力并存,用外在的奖励机制来鼓励教师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四,区域性教研比赛。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参加区内“以赛代训”比赛,加强其对课堂的掌控力,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对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经开区每年定期组织其参加“聚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通过校级初赛、区级复赛,用区域教研比赛的形式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五,区域联动教研。为了促进经开区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打造经开区教育新高地,区域内采取联动教研措施。区域内几所学校集中时间,在固定地点一起教研,主要探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对策。在区域联动教研活动上,每校派出一位教师上展示课,然后针对具体的展示课进行研讨,這让区域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区域联动教研打破了原有的校内教研,拓展了教师的教研范围,让更好的教育教学思想得到了传播,进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六,教育智慧分享。经开区定期组织“学思”读书沙龙活动,激发教师专业成长,促进终身学习。在“学思”读书分享活动的影响下,经开区教师爱读书,爱思考,专业化发展迅速。此外,教师每周坚持写教育教学随感,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反思,不断提升学科业务水平。教育智慧的分享,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对经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很好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第七,引进名校。经开区教育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近几年,经开区通过引进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清华附中、建平小学等名校,给经开区教育不断注入新的教育教学活力。名校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区域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区域教研的质量,大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八,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经开区部分学校积极参加合肥市市级课题研究,并成为市级课题实验校,如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参加了合肥市英语课题《英语绘本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研究》。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英语课本与绘本的融合研讨课并邀请专家亲临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此外,经开区定期邀请一线专家和高校教授开展讲座,提升一线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修养,引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教师既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众多因素之一,也是这场变革的有力推动者。区域教研在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上具有较强的推动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路径。它一方面可以加强区内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区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综上所述,区域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区域教研有利于经开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anser,T.An ambitious vis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J].In:NASSP Bulletin,2000,84(618),612.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58464.
关键词:区域教研 教师专业化发展 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日趋成熟,人们更加关注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减负降压,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要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要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合肥市经开区相对于合肥市其他几个区域来说,存在教研起点低、收效较弱等困境。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合肥市经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经开区教育教学质量,加速教师团队快速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
专业化发展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人在其职业角色中的发展。更确切地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通过经验的增长和对自己的教学持续、系统的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从历史的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参加正式的培训(如工作坊、专业会议、辅导、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和进行非正式学习(如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和读物、观看相关学科的视频教学片、向同伴学习等)。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教师,虽然经历了岗前专业培训(师范教育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位教育教学专业人才,他还要经过工作经历的延伸、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更新、专业素养的提高等,从而逐渐实现专业化发展。王道俊,郭文安等人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归纳为五个阶段:①“非关注”阶段;②“虚拟关注”阶段;③“生存关注”阶段;④“任务关注”阶段;⑤“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安徽省英语教研员赵杰老师在2017年合肥市经开区暑期新教师培训中指出,教师发展的阶段性包括新教师,有经历的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有理念的教师,有影响力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等六个阶段。由此可知,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策略和路径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经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经开区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化,经开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一定的问题。第一,经开区教研起点低,起步晚。经开区相对于合肥市其他区域而言,整体区域教研起步晚,因此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有一定的差距。第二,经开区南北片区域教研差距较大。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同一片区域的不同片区具有差异性,这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四、经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合肥市经开区的教研工作虽然起步晚、南北片区差距大,但是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一些好的做法和区域教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对整个经开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第一,教研和培训一体化。经开区每年组织全体新入职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培训专家都是省市教研员和一线教学能手,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很强实践应用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同学科教师集中教研,增强了区内教师的互动性,同时集中教研也让教育智慧得到分享,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第二,区域和校本教研联动。校本教研区域化,区域教研校本化,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区内、校内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这有利于破解经开区南北区域差距大的现实难题,同时也加速了经开区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化,最终促进整个经开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方面,经开区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进行量化评比,定期开展教育教学成果、论文等评比活动,并对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教师提升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经开区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学科专业测试,成绩与当年的考核评优挂钩,压力与动力并存,用外在的奖励机制来鼓励教师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四,区域性教研比赛。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参加区内“以赛代训”比赛,加强其对课堂的掌控力,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对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经开区每年定期组织其参加“聚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通过校级初赛、区级复赛,用区域教研比赛的形式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五,区域联动教研。为了促进经开区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打造经开区教育新高地,区域内采取联动教研措施。区域内几所学校集中时间,在固定地点一起教研,主要探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对策。在区域联动教研活动上,每校派出一位教师上展示课,然后针对具体的展示课进行研讨,這让区域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区域联动教研打破了原有的校内教研,拓展了教师的教研范围,让更好的教育教学思想得到了传播,进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六,教育智慧分享。经开区定期组织“学思”读书沙龙活动,激发教师专业成长,促进终身学习。在“学思”读书分享活动的影响下,经开区教师爱读书,爱思考,专业化发展迅速。此外,教师每周坚持写教育教学随感,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反思,不断提升学科业务水平。教育智慧的分享,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对经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很好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第七,引进名校。经开区教育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近几年,经开区通过引进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清华附中、建平小学等名校,给经开区教育不断注入新的教育教学活力。名校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区域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区域教研的质量,大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八,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经开区部分学校积极参加合肥市市级课题研究,并成为市级课题实验校,如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参加了合肥市英语课题《英语绘本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研究》。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英语课本与绘本的融合研讨课并邀请专家亲临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此外,经开区定期邀请一线专家和高校教授开展讲座,提升一线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修养,引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教师既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众多因素之一,也是这场变革的有力推动者。区域教研在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上具有较强的推动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路径。它一方面可以加强区内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区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综上所述,区域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区域教研有利于经开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anser,T.An ambitious vis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J].In:NASSP Bulletin,2000,84(618),612.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58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