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章从目标设定凸显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多元解读磨砺多角度思辨阅读的能力、比较阅读辨析文本深层意蕴等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思辨性阅读世界,养成良好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 目标设定 多元解读 比较阅读
“思辨”最早见于《礼记》之《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是辩证思考、探求真知、把握规律的知识内化的过程;明辨,是辨别是非、判定真伪、懂得取舍的独立判断的过程。可见,“慎思”与“明辨”强调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思维品质。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关注“文本里有什么”,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思辨性阅读,提升理性思维水平,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下面以苏教版课文《九色鹿》为例,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思辨性阅读世界,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
一、目标设定,凸显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九色鹿》是一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的民间故事,学生们很容易读明白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一般的解读,赞扬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优秀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可耻行径。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紧扣“利、恩、信”,抓住关键词句,在思辨阅读中感悟、想象、对比、辨析、体会九色鹿、调达、国王这三个文学形象的意义。三个角色在故事中思想行为是有变化的。九色鹿救人不图回报反而差点被救助过的调达加害;国王准备猎杀九色鹿,最后下令保护九色鹿;调达本应该受到国王奖赏,最后却受到处罚。学生在思辨阅读中仔细品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思辨之后,看看九色鹿、调达、国王在心目中的形象有何变化。这些目标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说、想”,感受出“巨利、大恩、重誓”,从而深刻领悟文本的内涵。这样的目标设置,实现了文本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的有机相融,不仅培养了学生评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二、多元解读,磨砺多角度思辨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带着学生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解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站在“文化视角”的层面去多元解读文本。
1.善抓生成,提升思维深度
这是一个源自敦煌壁画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落水人调达在重金面前背信弃义,出卖了救命恩人九色鹿,最后受到惩罚的故事。
故事学完,学生常会质疑:“九色鹿不是神鹿吗,它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呢?”面对这个问题,不能执着于国王的军队能不能伤到九色鹿,而应该把这个指向人物“神性”的问题转而引向对“人性”的关注。故事中,九色鹿在国王面前痛斥调达忘恩负义的无耻行径,不就是人性中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一次面对面的抗衡吗?抓住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由以提取信息、理解内容为主的“由问题到内容”顺向思维过渡到“由内容到问题”的以评价、鉴赏为主的思辨性思维,学生在思辨中明晰:故事正是通过虚构的情节,谴责贪心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表达惩恶扬善的主题,彰显了民间故事的价值。
教师巧妙地抓住这样的课堂生成,教会学生读民间神话故事时应该轻神性、重人性,学会从故事的虚构中看清人性的复杂与真实,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2.补充阅读,拓展思维广度
教学中,教师适时提供《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渔夫的故事》这三个故事给学生阅读,要求其阅读后思考两个问题:(1)自主阅读,说说这三篇故事有什么异同。(2)读了这三个故事后,展开讨论:调达再次落水,假如你是九色鹿,你还会救他吗?
学生阅读后,引导学生充分地对话、交流、思辨,引导总结得出:
问题一:这三个故事和《九色鹿》一样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凸显了“人性”,都告诫我们要明辨善恶,不能怜悯恶人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的是故事结局不同。
问题二:如果调达再次落水,还是应该救。因为从调达当初的誓言可以看出,当时的他对九色鹿的救命之恩是满怀感激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了善良的本性。所以救他后要好好地教育他,拯救他的灵魂,唤醒他内心的“善”。
教师最后总结:《九色鹿》的故事在流传中产生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结局说的就是再次被救起的调达一心向善,后来成为五百罗汉中的第一百五十七尊——调达尊者。这正如孟子所言:人性向善,犹水就下。
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虚构的民间故事和真实的课堂阅读中建起了联系的桥梁。学生在分析、推理、比较、评判、想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中思辨性阅读,既培养了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实践能力,又拓宽了思维广度。
三、比较阅读,进一步辨析文本深层意蕴
教师课堂总结:“美丽善良的九色鹿得救了,背信弃义的调达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战胜了邪恶。”此时,就算教学活动戛然而止,应该说教学目标也已基本达成。但这样做,会让学生的思维判断仅仅停留在文本解读浅层,无法将文本深层意蕴的价值观放到真实的生活领域去检验。
于是,教师接着启示:“同为‘失信’,你怎么看待国王违背皇榜中的约定转而去惩罚调达的‘失信’行为?”教师引导学生把“国王”和“调达”这两个人物形象放在一起比较,引领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在质疑与赏析中正确认识美与丑。
比较阅读一:比较阅读调达在得救后的千恩万谢和看到皇榜后的心理活动,品析调达的“背信弃义”。
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对比的阅读中,想象和判断刚被救起时调达的感谢是真诚的、誓言是坚定的,只可惜在重金面前,调达见利忘义、丢了做人的道义。调达失信为一己之欲,灵魂肮脏。
比较阅读二:比较阅读国王为讨爱妃欢心张贴皇榜捕捉九色鹿的行为和听了九色鹿指责调达见利忘义愤激的话语后惭愧的心理,品析国王的“弃信取义”。
学生们关联上下文,认识到国王违背皇榜上的约定是不守信的行为,但他舍弃诚信是为了伸张正义,情有可原。国王的“弃信取义”符合文本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惩恶扬善的最终价值取向。
教师引导学生紧扣“失信”,带着思考去阅读、去思辨,引导学生通过对国王“弃信取义”行为的理解,触摸到人物的灵魂。这样的教学不仅丰盈了学生对文本价值内涵的认识,完善和促进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也让学生在把有限的文字读厚、静止的文字读活的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提升了思维能力。
分析质疑,多元解讀,在阅读中批判与发现,有利于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认清事物的本质,提升理性思维水平,发展与提升思维品质。积极开展思辨性阅读,是语文教育应有的高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阅读材料,设计并引领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阅读习惯和常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李德江,蔡伟. 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J].基础教育课程,2016(20):2729.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 目标设定 多元解读 比较阅读
“思辨”最早见于《礼记》之《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是辩证思考、探求真知、把握规律的知识内化的过程;明辨,是辨别是非、判定真伪、懂得取舍的独立判断的过程。可见,“慎思”与“明辨”强调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思维品质。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关注“文本里有什么”,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思辨性阅读,提升理性思维水平,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下面以苏教版课文《九色鹿》为例,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思辨性阅读世界,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
一、目标设定,凸显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九色鹿》是一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的民间故事,学生们很容易读明白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一般的解读,赞扬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优秀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可耻行径。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紧扣“利、恩、信”,抓住关键词句,在思辨阅读中感悟、想象、对比、辨析、体会九色鹿、调达、国王这三个文学形象的意义。三个角色在故事中思想行为是有变化的。九色鹿救人不图回报反而差点被救助过的调达加害;国王准备猎杀九色鹿,最后下令保护九色鹿;调达本应该受到国王奖赏,最后却受到处罚。学生在思辨阅读中仔细品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思辨之后,看看九色鹿、调达、国王在心目中的形象有何变化。这些目标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说、想”,感受出“巨利、大恩、重誓”,从而深刻领悟文本的内涵。这样的目标设置,实现了文本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的有机相融,不仅培养了学生评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二、多元解读,磨砺多角度思辨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带着学生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解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站在“文化视角”的层面去多元解读文本。
1.善抓生成,提升思维深度
这是一个源自敦煌壁画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落水人调达在重金面前背信弃义,出卖了救命恩人九色鹿,最后受到惩罚的故事。
故事学完,学生常会质疑:“九色鹿不是神鹿吗,它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呢?”面对这个问题,不能执着于国王的军队能不能伤到九色鹿,而应该把这个指向人物“神性”的问题转而引向对“人性”的关注。故事中,九色鹿在国王面前痛斥调达忘恩负义的无耻行径,不就是人性中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一次面对面的抗衡吗?抓住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由以提取信息、理解内容为主的“由问题到内容”顺向思维过渡到“由内容到问题”的以评价、鉴赏为主的思辨性思维,学生在思辨中明晰:故事正是通过虚构的情节,谴责贪心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表达惩恶扬善的主题,彰显了民间故事的价值。
教师巧妙地抓住这样的课堂生成,教会学生读民间神话故事时应该轻神性、重人性,学会从故事的虚构中看清人性的复杂与真实,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2.补充阅读,拓展思维广度
教学中,教师适时提供《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渔夫的故事》这三个故事给学生阅读,要求其阅读后思考两个问题:(1)自主阅读,说说这三篇故事有什么异同。(2)读了这三个故事后,展开讨论:调达再次落水,假如你是九色鹿,你还会救他吗?
学生阅读后,引导学生充分地对话、交流、思辨,引导总结得出:
问题一:这三个故事和《九色鹿》一样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凸显了“人性”,都告诫我们要明辨善恶,不能怜悯恶人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的是故事结局不同。
问题二:如果调达再次落水,还是应该救。因为从调达当初的誓言可以看出,当时的他对九色鹿的救命之恩是满怀感激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了善良的本性。所以救他后要好好地教育他,拯救他的灵魂,唤醒他内心的“善”。
教师最后总结:《九色鹿》的故事在流传中产生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结局说的就是再次被救起的调达一心向善,后来成为五百罗汉中的第一百五十七尊——调达尊者。这正如孟子所言:人性向善,犹水就下。
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虚构的民间故事和真实的课堂阅读中建起了联系的桥梁。学生在分析、推理、比较、评判、想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中思辨性阅读,既培养了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实践能力,又拓宽了思维广度。
三、比较阅读,进一步辨析文本深层意蕴
教师课堂总结:“美丽善良的九色鹿得救了,背信弃义的调达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战胜了邪恶。”此时,就算教学活动戛然而止,应该说教学目标也已基本达成。但这样做,会让学生的思维判断仅仅停留在文本解读浅层,无法将文本深层意蕴的价值观放到真实的生活领域去检验。
于是,教师接着启示:“同为‘失信’,你怎么看待国王违背皇榜中的约定转而去惩罚调达的‘失信’行为?”教师引导学生把“国王”和“调达”这两个人物形象放在一起比较,引领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在质疑与赏析中正确认识美与丑。
比较阅读一:比较阅读调达在得救后的千恩万谢和看到皇榜后的心理活动,品析调达的“背信弃义”。
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对比的阅读中,想象和判断刚被救起时调达的感谢是真诚的、誓言是坚定的,只可惜在重金面前,调达见利忘义、丢了做人的道义。调达失信为一己之欲,灵魂肮脏。
比较阅读二:比较阅读国王为讨爱妃欢心张贴皇榜捕捉九色鹿的行为和听了九色鹿指责调达见利忘义愤激的话语后惭愧的心理,品析国王的“弃信取义”。
学生们关联上下文,认识到国王违背皇榜上的约定是不守信的行为,但他舍弃诚信是为了伸张正义,情有可原。国王的“弃信取义”符合文本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惩恶扬善的最终价值取向。
教师引导学生紧扣“失信”,带着思考去阅读、去思辨,引导学生通过对国王“弃信取义”行为的理解,触摸到人物的灵魂。这样的教学不仅丰盈了学生对文本价值内涵的认识,完善和促进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也让学生在把有限的文字读厚、静止的文字读活的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提升了思维能力。
分析质疑,多元解讀,在阅读中批判与发现,有利于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认清事物的本质,提升理性思维水平,发展与提升思维品质。积极开展思辨性阅读,是语文教育应有的高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阅读材料,设计并引领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阅读习惯和常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李德江,蔡伟. 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J].基础教育课程,2016(2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