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的审美认知差异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西方绘画领域里,有很多不同的认知和理念。这些不同多是由于中西方的审美认知差异造成的。在中国文化中,总体上是坚持了以善为美的审美原则,中国绘画的审美核心是向善的、向自然的。而西方绘画的审美趋向是“爱”,以爱为真,以真为美,是他们的核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艺术追求的至高点是一个“韵”字,它讲究的是一种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却以“真”为最高的艺术要求。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 审美认知 差异研究 意义
  中西方文化尽管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各自都具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其光怪陆离、婀娜多姿、异彩纷呈,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世界璀璨文化的统一体。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同样,中西方绘画,尽管在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段以及艺术创作手法等诸方面有着较多的差异,但是,对精神文明的最高追求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着强烈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对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认知中所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西方绘画的审美认知差异为切入点,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 中西方绘画的审美认知差异
  中西方绘画审美认知的差异主要是指绘画者对客观世界的总体价值判断不同,这种价值判断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稳定的审美认知程序和模式。它不是不可捉摸的、也不是完全抽象的一个概念。这种审美价值的差异根源来自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之中。可以说,是绘画者继承了这种文化的传统和审美方式,它们总会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方式表现在各自的绘画作品之中。一般说来,不存在独立的审美认知方式的差异,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正是这种文化上的熏陶,才使得中国画和西方画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也就是我们常说“地理决定论”,中西方文化地理环境不同、人文环境迥异,在其土地上发展出来的文化,自然是各有其文化风格的。
  1 中西方绘画审美思维方式的差异
  (1)整体性和个体性。中国人追求的家国天下是文人情怀,中国的绘画大多对世界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有着天然的追求,中国画中的天地和内容往往不是孤立,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唐寅的《落霞孤鹜图》,有人、有亭、有水、有山、有落霞,这里是一个完整的意象,是一个整体,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天人合一”。中国画注重整体的语言表达和意蕴文化。西方人重视的是个体,这种绘画上的审美来自其深厚的文化。他们注重个体和局部的表现,重视实证和分析。在绘画上,他们更偏重于对世界的一部分、一个“小物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们的绘画理论有“黄金分割”,对应的我国的绘画理论就有“多样统一”和“天人合一”,这是无关高下的绘画理论,只是文化上的差异和思维审美的不同而已。
  (2)主体性和客体性。中国的绘画强调的是主体性。这里面的主体性指的是自我对外部世界的参与,用陆九渊的话说就是“吾心即是宇宙”。宇宙中的任何事,都是“我”心中事。除此之外,在中国的哲学体系中,这样的理论还有很多种,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是要求有人的参与。比如中国的山水画往往不是画山水,而是画人物的心境。他们用的手法是以物拟人、是借景抒情,是要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而西方的绘画则不是这样,他们更加强调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分离。他们要求画家不能把自己的主观色彩带入到画笔下的世界。他们追求科学和理性。比如说有些画派就要求画家把客观世界原封不动地描绘下来,追求一种近乎严苛的“照相”似的绘画艺术。
  (3)意会性和直觉性。中国人绘画更加重视自我的体验,不太注重逻辑推理、论证概念的分析,对感情世界比较敏感。西方人的审美以直觉性为主。他们强调个体对客观世界的冷静和理智的观察,是自觉地把自己和客观的世界分割开了,以便更好地、更有理智地观察世界。西方人的绘画理论偏重理性和克制,中国的绘画理论偏重一回性和感性,主张的美感是“可意会,不可言谈”的艺术。
  (4)模糊性和精确性。中国人的绘画审美和绘画理论受到中国哲学的巨大影响,可以说,中国的绘画就是中国哲学的一种艺术表现。比如,中国人讲“道”、讲家国天下,讲“仁”与“义”,可是这些名词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仅在《论语》中,孔子就对“仁”讲过多次,可是从没有一次说道“仁”的概念是什么的。又比如说“道”,道家的“道”和儒家的“道”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有很多的差异,但却是模糊的。这种哲学上的模糊性也使得中国的绘画带上来模糊性的印记。西方人不是这样,他们事事都要讲究个清楚,问个明白。西方人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入微,他们注重逻辑的思维和有条理性。
  2 中西方绘画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
  (1)美的原则。中国文化讲究以善为美,在《论语》中就有“尽美矣,又尽善也”的理论倡导。孔子也主张把“文”和“质”结合起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可以说,中国人对道德和高尚的推崇就是对美的推崇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的绘画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不是这样,他们强调的是以真为美,“真”是他们的艺术核心,也是他们的艺术追求。他们强调文化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比如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惟妙惟肖的模仿,是一种逻各斯,是基于自然而形成的人的思维逻辑。
  (2)美的功能。中国文化强调的是美的教化功能,比如,中国的“礼”、“义”等等都是美的教化功能。中国是重德性和重立言的,张载就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可以说,治国安邦的理念一直就存在于中国的古典文化之中。中国绘画理论来源于中国的哲学思想,也有一种陶冶和教化的作用。但是,过分强调美的教化功能而忽视美的艺术性,则会扼杀艺术文化的发展。西方的绘画理论主张的是美的艺术性,他们对美的愉悦功能非常的重视,他们提出一种“宣泄”说和“升华”说,比如,他们的悲剧艺术,观众就是通过对剧中的英雄人物的同情流下眼淚,而达到艺术上的“宣泄”和“升华”的。   (3)审美范畴。中西方绘画理论的审美范畴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说西方的审美追高的范畴就是:美。他们的绘画艺术强调的是整体形象的逼真性和艺术空间上布局的协调性。他们追求事物的和谐、平衡和匀称,部分和整体之间是有差别的,是一对对立的艺术矛盾。但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更加地看重“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韵”、“意韵”。比如,在古人的言语里就有这样的艺术提倡:“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又有“凡情无奇自佳,景不丽而妙者,韵使之也。”可以说,中国人对“韵”的追求是十分的强烈的,是一种中国艺术的内在驱动力。
  二 中西方绘画审美认知差异的原因
  第一,从地理决定论来看,中国是东临大海,西北是群山环抱,正北方是大草原,南方丘陵盆地,所以说,地形地貌、气候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由于中国这种地理位置和地形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相隔绝的,中国长期的经济是小农经济,有着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强调的是稳定,是和谐,以及仁爱精神和集体主义品格。而西方的文化发祥地古希腊、古罗马岛屿众多、海岸线长、以及海陆交错等地理地貌,导致了他们海洋贸易和航海业比较发达。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他们对捕鱼、狩猎的依赖性有比较的大。这些商业活动和技术性活动导致他们对个人特征的要求很高,于是,他们的文化中就有一种个人的影响崇拜在里面。表现在他们的绘画中,他们喜欢单独的研究事物,更侧重于理论分析。
  第二,从中西方的政治文化背景来看。传统绘画理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的是“内圣外王”和以仁治天下。在《大学》中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倡导,中国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文的集体主义关怀。在处理社会的人际关系时,也强调的是集体高于个人的优良品德。在西方的文化中,他们强调的是个体,个体的利益永远高于国家的利益。他们强调的是自由、是一个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比如英国的绅士阶层,他们有着高雅、礼貌的贵族品德,但是说得底是个人主义的冷漠。当然,这种也是无关高下的,只是文化背景的不同。
  最后,从哲学理论上看。中国的哲学基本是三大哲学体系,即儒家、道家和佛教哲学体系。这三教侵染百年,相互融合,以儒家为主流,到明清之际最终形成三教合流。儒家讲究的仁义道德,以孔子、孟子为精神上的领袖;道家主张无为无不为;佛教讲空寂寂静、讲轮回生死、可以说,这三教哲学都是以平和、中庸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则不同,他们将个人英雄主义,激进的、开放的文化精神,讲奋斗和突出个人的才能。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哲学理论表现在绘画上就是平和和自然,讲究意韵和天人合一;西方的绘画热烈,激动。比如:梵高的《向日葵》里面就充满了热烈奔放的生命气息。
  三 理解中西方绘画审美认知差异的意义
  中西方绘画审美认知的不同,都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发散出来的,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绘画上的审美认知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方绘画题材和内容的不同,共同丰富了世界绘画范围的内容。在中西方绘画的交流中,世界就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中西方审美认知的差异研究也可以丰富人们对世界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也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和沟通。审美是人们在绘画理论上对世界的一种模仿,一种把握,对美的表达就是对人类自我的最高赞美。不论是西方的绘画理论,还是中国的绘画理论,都存在着对美的表达和对美的揭示。可以说,对审美的认知是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联系的。对美的理解不同标志着每一个人艺术领悟水平和自我意识的高低不同。
  世界文化具有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中西方绘画艺术也是如此,只有相互交流、相互激荡,才能够逐渐缩小差距,和谐共荣的发展。其实,这种审美认知上的差异也是人类不同的智慧结晶,是各自的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绘画艺术中,绘画研究者和艺术家要做到真正的文化自觉,吸收优秀的文化,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不断丰富我国的绘画理论和绘画创新。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艺术特色,并且,寻找机会进行有效的艺术合作,形成互补性的优势,建立和谐、平衡又有创造性张力的艺术格局,这也是中西艺术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四 结语
  中国的艺术工作者也要把我国的传统绘画理论知识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整理和重新的阐释,做到不断地发展和更新,紧跟时代以创新发展的精神进行与西方的绘画艺术的对比和交流,“洋为中用、百花齐放”。仔细研究和探討,努力提高自我艺术层次和艺术的审美认知。
  注: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资助,“鄂温克族造型文化艺术遗产动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QY201304;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11049。
  参考文献:
  [1] 李苗利:《中西方绘画的审美认知差异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 张超:《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3]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梁家琳,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芥川龙之介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很多“恶人”形象。这些“恶人”性格各异,有的恶到极致、有的恶的可怜、有的也会幡然悔悟。这些“恶人”形象不仅增加了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与思想性,而且也从另一个侧面暴露了人性的善恶美丑。本文以《罗生门》《蜘蛛之丝》《竹林中》三部小说的“恶人”形象为例,分析这些恶人形象的特点,探究芥川龙之介的人性观。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恶人 人性  引言  芥川龙之介(189
期刊
摘要 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作品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细腻而饱满,具有非常高的心理分析价值。本文运用西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对主人公的“自我”、“本我”和“超我”进行分析,揭示出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及其最终走出“孤儿根性”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伊豆的舞女》 精神分析 孤儿根性  《伊豆的舞女》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川端康成将自己青年时期对伊豆
期刊
摘要 田边圣子是日本战后出现的女性作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她的小说中有很多是以“剩女”为主人公的,“剩女”这一词语在当今社会已被广泛使用,但在当时日本战败时期,这个词语表达的意义和现代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剩女”一词的解说和对田边作品中主人公的分析来解读战争独身女性,从而更深刻地剖析田边小说以“剩女”为主人公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关键词:剩女 战败期 战争独身女性  田边圣子是日本当代一
期刊
摘要 《世说新语》论述了魏晋人生活上人格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成为体现魏晋士族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的重要媒介。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本文对《世说新语》中魏晋时期名士的行为习惯、审美观、人生观加以分析,针对《世说新语》中的死亡意识的表达及其形成原因进行评论与总结。  关键词:魏晋 生命 死亡意识 悲剧审
期刊
摘要 日本明治时代著名诗人正冈子规一生所作汉诗多达两千首。尔后,他亲自挑选、出版汉诗集《汉诗稿》。纵观子规的汉诗,不乏有取材于中国古典,进行再创作的诗篇。本文通过对正冈子规汉诗的考察,从汉诗中的中国典故·成语、中国诗人、庄子思想三个方面解读正冈子规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受容。  关键词:正冈子规 《汉诗稿》 中国古典文学 受容  正冈子规(1867-1902)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俳句诗人、和歌歌人。虽说
期刊
摘要 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描写了书香门第子弟谭绍闻堕落败家,又在别人的帮助下浪子回头重振家业的故事。通过对《歧路灯》阐述的教育观的解读,可以反映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哲学思想及当时的社会思潮,这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歧路灯》 儒家思想 程朱理学 哲学思想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歧路灯》是李绿园用了近30年的时间苦心经营的一部巨著。此书完稿后并未付之印行,近2
期刊
摘要 悲剧是戏剧艺术当中最古老且最为重要的风格体裁之一,对于悲剧美的研究应当贯穿在戏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当中。本文从戏剧创作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悲剧美进行原理上的解析,试图通过对比研究悲剧美的形态和形成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戏剧当中的悲剧创作有所助益。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跨學科的交叉研究法,本文的结论认为:悲剧美的普遍接受度是极高的,人类非常乐于在悲剧中感受这种艺术美感。而这种美感的获
期刊
摘要 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被后人翻拍成电影,而其中以对其经典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改编最多,在这种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它实现了与电影媒介的互动。电影媒介在重视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之时,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加工。本文试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学原著与电影改编之间的互动做一番分析,希望能为读者和观众再欣赏这部经典悲剧时,提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 《罗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角色创造”学说,从剧本与角色的初次认识、情节与角色的体验、情节与角色的体现三方面阐述戏剧表演理论在声乐演唱二度创作中的作用。力求通过本文研究,探索表演理论与舞台实践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角色创造说 声乐演唱 二度创作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下简称斯坦尼)是俄国著名的戏剧表演大师,其表演理论及其经验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理论体系之一,理论
期刊
漫天肆虐的风  我盯着眼前的树枝  它的芽苞微微有些红晕  它的枝条也柔软起来  环境还这么恶劣  漫天肆虐的狂风,难道就是春风?  一棵树,又一棵树,竟然有了春意、春情、春喜  包裹在风衣和口罩里的女人  在沙尘暴中弯着腰  顶着风前行的情节  躲躲闪闪的情节  被吹出了春的气息  春,就这样,又来了  卑贱和强大的万物  再一次在恶劣环境中发出了芽  风,再一次恣意地  把所有的生灵吹进了春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