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证责任分配角度谈南京彭宇判决的得失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6年发生的南京彭宇案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其中,法官的判决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本文将在讨论事实推定的界限和条件的基础上,从举证责任分配的角度,对该案判决的得失进行评价。
  关键词:南京彭宇案、事实推定、举证责任。
  一、案情简介:
  本案中,徐寿兰是原告,彭宇是被告。2006年11月20日上午,原告在南京市水西门公交车站等候83路车,大约9时30分左右有2辆 83路公交车同时进站。原告准备乘坐后面的83路公交车,在其行至前一辆公交车后门时,被告第一个从该公交车后门下车。原告跌倒致伤,被告发现后将原告扶至旁边,在原告的亲属到来后,被告又与原告亲属一起将原告送往医院治疗。原告后被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并住院治疗,施行人造股骨头置换手术,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损失。 本案原告徐寿兰于2007年1月4日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鼓楼区法院于2007年9月4日一审宣判。
  二、法院判决的得失:
  法官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没有适用证明责任判原告败诉,而是进行事实推定认定原告确与被告相撞致其摔倒受伤。运用事实推定认定案件事实是法官避免适用证明责任判案的能动性努力的表现。因为,依据证明责任判案是法官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对裁判上需要证明的要件事实存在争议,且用尽程序上所有许可的证明手段仍不能就事实的真伪得出结论的情况下,法官才能适用证明责任作出判决。但依据证明责任下的裁判很有可能无法实现实质的正义,因为预先确定的证明责任归属,也就预先分配好了事实真伪不明时败诉风险的承担,这就促使证明责任归属方尽力收集证据,但由于当事人诉讼能力的差异、证明手段的滞后性,证明责任归属方很可能因为“真相”以外的因素承担不利的后果,且案件的判决也有可能偏离客观的事实。因此,本案的一审法官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没有直接适用证明责任而是尝试事实推定断案,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随意扩大适用事实推定是对这一手段的误用。“所谓事实推定,是指法官依已经明确的事实(基础事实),根据经验法则依自由心证,而推认争执的事实(推定事实)存在。” 事实推定也是在无法收集到与案件有关的直接证据但却存在与直接證据相联系的关联证据——基础事实的情况下,法官发挥其主动性,“一旦发现了关联证据(基础事实)与直接证据(推定事实)的或然性联系(经验法则),进而推论出在常态下应该如此的推定事实。” 本案是一起普通民事侵权案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原告需对侵权的四要件即行为、过错、因果关系、损害结果一一举证加以证明。然而从一审法庭现有的证据来看,有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对彭宇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 承办警察现场制作并由当事人核实签署的原始询问笔录这样关键的证据却因为警方的过错而彻底遗失,警方后期提供的来历不明的誊写文本和电子文档根据最高院《证据规定》第69条的规定 并不能单独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承办民警法庭陈述的证据资格也值得讨论。在这些缺乏证据价值的现有证据中,原告徐寿兰的陈述是被告彭宇将其撞到致伤;被告彭宇的陈述是他从未与原告发生碰撞;而对彭宇的电子档询问笔录的主要内容则是他被原告撞到了,但不是他撞倒了原告;民警在法庭上则称原被告确相撞。可见,根据上述证据,根本不能认定被告撞到原告致其受伤,但也不能排除其可能性,因此本案中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以,在这种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法官完全可以适用证明责任判责任归属方即原告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
  那么,在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本案法官是如何根据经验法则从而推认争执事实——原告确被彭宇撞倒致伤的存在的呢?在本案中,法官大量使用“日常生活经验”、“常理”等作为推论的前提。但其作为推论媒介的“常理”是否属于经验法则,是否能够认定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的高度盖然性呢?显然是没有的,这也是本案判决广受争议,无法获得公信力的致命缺点。“经验法则的可期待性、高度盖然性意味着,一般情形是没有例外的,某种现象的发生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一旦存在例外的的可能性,作为推定的正当性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本案法官的判决中存在着诸如“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的论断,这显然都是本案法官在忽视每个个体做好事程度的差异性之下得出的推论,这样的“常理”显然不具有经验法则所要求的高度盖然性,它存在着大量的例外。可见,法官可以运用事实推定做出避免适用证明责任判案的努力,但一定要注意事实推定的界限和条件,用为公众所普遍认识的经验法则进行推论,而不是用法官个人的认识作为推论的媒介,只有这样,才能使判决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王文卓(1995-),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武汉大学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司法实践中个人独资企业变更债权人的关系变得极为复杂,如何界定债务承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案例形式进行导入,分析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和变更投资人后的债务承担问题,并提出在今后司法实践中需要改进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法律地位 变更投资人 债务承担  一、富坤有限公司与晶鑫达机械厂债务纠纷案  (一)案情简介  在2013年1月26日,邱兵(被告)以晶鑫达机械厂的名义向富坤贸易公司(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医疗卫生改革等新形势下,乡镇卫生院工会组织存在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思索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期望对加强对卫计系统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加强;卫生院;工会;建设;思考  在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由于乡镇卫生院工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了职工对工会的信誉度,直接影响了工会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加强基层卫生院工会组织建设,必须因势应变,坚持
期刊
摘 要:思想决定出路,大学生作为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其思想政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出路,党和政府关心大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就是关心国家的未来。现阶段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攻坚阶段,是国内与国际接轨的特殊阶段,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思想动态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高校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基地,更当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铁肩担
期刊
习总书记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要想成为好的组工干部,就要遵照习总书记指示,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強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就要“
期刊
摘 要: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已经越来越成为关注的话题。所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文章就通过跆拳道项目为主要的阐述点,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探究了跆拳道项目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跆拳道项目的特点重点探究如何充分利用跆拳道项目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期刊
摘 要:从一般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农民工的法律地位体现在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保障和要求中。从具体法律关系的层面考察,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在行政、经济和民事法律关系中有着多元化的体现。而农民工法律地位得到确认和保障的最终体现,则在于国民待遇。  关键词:农民工;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国民待遇  在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障方面,应该关注利益分配规则的公平性。因此,希望通过对不同法律关系中的农民工法律地位
期刊
摘 要:雍正皇帝,全名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皇帝四子,母亲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之女。虽然他仅仅在位13年,在位期间其励精图治,从上到下推行改革,不仅为康乾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雍正皇帝在位所推行的各项政策(如打击朋黨、火耗归公、清查国库亏空、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以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出发,结合当今具体实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摘 要:东北振兴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我国的扩大内需以及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近年来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东北振兴。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的体制机制因素制约着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本文通过阐述一些实际问题深入探讨这些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东北振兴;体制机制;因素  一、东北振兴的发展现状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新思维
期刊
摘 要:自由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具有的神圣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发追求自由,并且所追求的自由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但是,自由并不是不受约束、为所欲为,而是法律框架下的自由,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法治下的自由,它是一种理想更是法律的进化基础和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法律必须和必然追求的最高的价值之一。正确理解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对我们如何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由权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们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虽然法治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我国仍处在依法治国的初级阶段,依法行政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的问题,通过采取相应手段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以期达到“双赢”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交通路政部门在“治超”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执法困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基层执法困境的对策,目的在于能够引起政府的关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消除行政执法难、暴力执法的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