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日于茶博会上见到小罐日本茶道用的抹茶。我一向在日本茶道门外张望,翘首已久,今日见了这醉绿的茶粉,心中怦然。
回到家中,忙忙地烧水置茶。取了家中最最朴拙笨重、被友人讥为“疑似半坡村出土文物”的褐色白花粗瓷大碗,不敢加洗涤灵,只用热水一遍一遍地冲洗。已毕,润着水光,竟也颇具井户茶碗的神韵了。
家中没有搅茶用的竹筅。挠头思索。犹豫地取出一个不锈钢制的打蛋抽子,边细细地清洗,边暗暗忧虑……这等潦草应付,珠光绍鸥利休等人在天之灵岂不要咒我呢?娇嫩细腻的茶粉又会不会怨我呢?转念一想,所谓茶道,不过是烧水点茶,想我诚心可鉴,只要心中有钦敬之情,那打蛋抽子也便不是凡俗之物件了,至少可称“搅茶爱用之名器”。
清洗完毕,水已作松涛之鸣。静候片刻,提壶烫盏。拿小勺儿取出一些茶粉,取弄之间,少许轻细的茶粉腾起,似薄薄绿雾升腾。清香茶气,一泻而出。
茶粉散入碗底,从四周冲入开水。用干净的打蛋抽子急速打匀(吼吼,看官莫要笑我),渐渐腾出泡沫。不似寻常照片上见得那样细白,却很是丰富。大概到底打蛋抽子是肮脏不堪,而且不锈钢的材质不太与茶亲近吧,大憾。
绿茶清香扑面,但是完全不同于龙井初泡时散发出的浓浓豆香,抹茶的香没有那样轻盈高扬的感觉。只是带着浓醇的绿茶本味。
泡沫经久未散。捧起暖乎乎的大碗,轻啜一口,很细腻的香。大碗的形状正和手掌贴合,粗糙的表面带着茶汤的体温,很舒服、很亲切。绿玉一般的茶汤,带着绿幽幽的光。
不似煎茶,只是浸润着茶叶,赋其原形而取其精华神气。手中的茶汤,是绿茶为我倾尽所有,粉身碎骨,形神皆蕴于其中。想必其滋养也是更加深厚。
味苦,香浓,口感细腻,质地丰厚。细微的茶粉不溶于水,有所沉淀。喝到最后一口是便是加倍的浓稠香醇了。绿茶与我,完完全全地融为一体,毫无保留。
取来一小杯清水,这杯清水,变得甜润而又充满绿茶香。
收拾好茶粉茶碗,心中不由想,该去哪里找个细细的竹筅来呢?
回到家中,忙忙地烧水置茶。取了家中最最朴拙笨重、被友人讥为“疑似半坡村出土文物”的褐色白花粗瓷大碗,不敢加洗涤灵,只用热水一遍一遍地冲洗。已毕,润着水光,竟也颇具井户茶碗的神韵了。
家中没有搅茶用的竹筅。挠头思索。犹豫地取出一个不锈钢制的打蛋抽子,边细细地清洗,边暗暗忧虑……这等潦草应付,珠光绍鸥利休等人在天之灵岂不要咒我呢?娇嫩细腻的茶粉又会不会怨我呢?转念一想,所谓茶道,不过是烧水点茶,想我诚心可鉴,只要心中有钦敬之情,那打蛋抽子也便不是凡俗之物件了,至少可称“搅茶爱用之名器”。
清洗完毕,水已作松涛之鸣。静候片刻,提壶烫盏。拿小勺儿取出一些茶粉,取弄之间,少许轻细的茶粉腾起,似薄薄绿雾升腾。清香茶气,一泻而出。
茶粉散入碗底,从四周冲入开水。用干净的打蛋抽子急速打匀(吼吼,看官莫要笑我),渐渐腾出泡沫。不似寻常照片上见得那样细白,却很是丰富。大概到底打蛋抽子是肮脏不堪,而且不锈钢的材质不太与茶亲近吧,大憾。
绿茶清香扑面,但是完全不同于龙井初泡时散发出的浓浓豆香,抹茶的香没有那样轻盈高扬的感觉。只是带着浓醇的绿茶本味。
泡沫经久未散。捧起暖乎乎的大碗,轻啜一口,很细腻的香。大碗的形状正和手掌贴合,粗糙的表面带着茶汤的体温,很舒服、很亲切。绿玉一般的茶汤,带着绿幽幽的光。
不似煎茶,只是浸润着茶叶,赋其原形而取其精华神气。手中的茶汤,是绿茶为我倾尽所有,粉身碎骨,形神皆蕴于其中。想必其滋养也是更加深厚。
味苦,香浓,口感细腻,质地丰厚。细微的茶粉不溶于水,有所沉淀。喝到最后一口是便是加倍的浓稠香醇了。绿茶与我,完完全全地融为一体,毫无保留。
取来一小杯清水,这杯清水,变得甜润而又充满绿茶香。
收拾好茶粉茶碗,心中不由想,该去哪里找个细细的竹筅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