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之所望 做改革所向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大美青海”,人们脑海中映射出的大多是青海湖,湖水湛蓝,湖边美景如画。就在青海湖以西,有一片神奇的秘境之地,被世人誉为祖国聚宝盆,这就是柴达木盆地,在这里荒寂与宝藏同生、蓝天与绿洲相连,这里还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辅道驿站。柴达木是海西州的腹地,除富含大量矿产资源外,风景更是独具特色,令人神往。
  这里的旅游区位十分优越。周边与西藏拉萨、甘肃敦煌、新疆等热点旅游地区毗邻,区域旅游资源互补性高,还具有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潜质。境内109、215、315国道形成环形路线,重要景点沿国道布局,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开发促进了优化组合,是户外旅游及汽车摩托车赛事和自驾游的理想圣地。
  这里的地形独特多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这里最好的写照。茫茫戈壁广袤无边、雪山草原冬夏浑然、河流湖泊勾勒瀚海,各色自然景观一应俱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布哈河缓缓奔向青海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金子海草长莺飞,雅丹、昆仑、天空之镜更是闻名遐迩,还有发端于高山地带的数百条冰川,占青海省冰川总面积的62%,各种奇特景观引人入胜,鲁芒沟、野牛沟等地40余处岩画,传达着古先民们生活在柴达木的地理印记和历史回音。
  这里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近200种野生动物、400余种野生植物。唐古拉高原鳅、“活化石”青海云杉都是高原特有物种。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高原珍稀动物王国可可西里、古生物遗迹贝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达木梭梭林、都兰国际狩猎场等魅力独具。
  这里的地域文化多元绚丽。在历史长河中,羌、氐、匈奴、鲜卑、吐蕃等各部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丝绸之路南道、唐蕃古道、吐谷浑王国等辉煌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或遗存,史前岩画、鎏金凤鸟、棺版画等珍贵文物为世人关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柴达木独特的自然景观是“老天”赋予的,海西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则得益于海西州委、州政府积极顺应全国旅游发展大趋势,将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产业、全面小康建设的幸福产业、关系社会福祉的民生产业以及绿色生态环境的低碳产业大力发展。
  海西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有着速度快、前景优、带动强的特点,旅游发展态势迅猛,已进入旅游产业升级、品质优化的新发展阶段。无论是从宏观发展要求,还是从自身发展需要,海西旅游业都到了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换而言之就是到了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态势。近三年,海西旅游人次和收入平均涨幅30%,每到旅游旺季“一票难求”“一房难求”现象屡见不鲜。但随之而来的是景区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旅长游短等问题突显,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不难看出,发展优质旅游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海西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
  那么何为优质旅游?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的旅游,是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旅游,是更加安全的旅游、更加文明的旅游、更加便利的旅游、更加快乐的旅游。
  旅游业作为海西着力深耕的朝阳产业,它的优质旅游发展之路正是以“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坚持项目带动、景区支撑、宣传为重、行管从严、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两环带动、两翼齐飞、五区支撑”的大景区、大旅游、大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共进的基础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传统的吃、住、行旅游要素上,构建“吃、厕、住、行、游、购、娱”和“文、商、养、学、闲、情、奇”旅游综合要素体系,努力为美好生活添彩。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柴达木,感受专属于海西的魅力,感受专属于辽阔天地间的快乐。海西特有的奇珍异宝旅游资源,也恰恰符合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下,那种求真、求新、求奇的精神旅游追求,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亦是追求回归本真的心灵震撼力,这也正是近两年来海西旅游出现井喷式发展的一方面原因。
  “把民之所望,做改革所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铿锵有力,令人振奋。我们坚信,海西的100多处景点景观,终将在优质旅游发展的道路上串珠成线,成就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青海以至于在全國的旅游版图上,串起一片闪耀的新星,海西旅游业更暖的春天已经到来,崭新的一页已经展开。
其他文献
2008盛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慕名前往广东揭西拜访一位长年隐居于层峦叠嶂中的茶翁——爱茶如命的大北山茶厂的黄老先生,还有品香独特的北山绿茶。  大北山总面积5.1万亩,未开发的森林公园便有近2万亩,区内高山丛立,70多座山峰绵延起伏,平均海拔700多米,地理位置优越独特,气候宜人,生态、地热资源都十分丰富,风光优美。区内年平均气温18℃~20℃,森林覆盖率85%以上,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期刊
沿世上最醇之一缕茶罄,可抵白沙源。  一年四季,白沙源皆煮茗焚香,座中不无雅士名流,谈笑风生、月白灯红,正是把凡尘中一颗倦In all four seasons怠心泊定的所在。  茶楼外是白沙井。千年泉水伏地而出,甘美且清冽;又如古镜,照见秦时明月、汉时桃花,及今人的脸庞。正所谓风水宝地。  故白沙源茶水,皆汲自白沙古井,清心、明性、回甘依依,令岁月无古无今。  三朋四友,若相携来此品茗,那是雅事
期刊
在鄂西南,长阳的土家族人拥有一种令他们自豪的茶,这种茶,为陆羽所赞叹、为宫廷所喜爱。这就是佷山茶。佷山茶,生长在秀美如画的山水间。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长阳土家族的山寨坐落在群峦起伏、云雾缭绕之间,煞是美丽神秘。山清水秀出好茶,更令人向往的是他们的佷山茶。  长阳史称佷山。两千多年前,西汉高祖元年始置假山县,系巴人圣地佷山而得名。佷山茶在唐代即为朝贡之物。《茶经》云:“山南峡江上
期刊
最早提出藤茶这个名称的是我国唐朝茶圣陆羽,他在《茶经》中将其称之为藤茶。而藤茶保健最早的记载是在清朝光绪年问。  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名叫陈子贺的先生在皇宫内担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当时光绪帝的身体较为虚弱,食欲不振,脸色苍黄,声音沙哑,脸上常长着黑斑和青春痘。太医们开出的药方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后不久病症又会复发,而光绪帝又极怕吃药。患此疾病令其十分烦恼。刚好当年陈子贺老师回家探亲,发现乡亲们
期刊
每一个走到武汉鄱阳街上的人,都会注意到一幢红色的三角形状的房子。因为它与四周的建筑相比,太独特。它满带着异国风情立在道路当中,三角形的锐角部位,像一块大礁石,将一条宽阔的马路,如河流分岔般地变成了两股。因为它的标新立异,走到这里的人们,忍不住想多看几眼,心里揣测:这是什么人盖的房子呢?他怎么要这样盖呢?其实,这座在汉口人口中称为“巴公房子”的建筑与旧汉口有名的广昌河茶庄有着颇深的渊源,它和广昌河茶
期刊
茶品:去年的秋茶、当季的春茶、夏暑茶各7克,市场销售价均在300元/500g左右。  道具:天平,评审盖碗三副    品鉴专家  李宗垣:高级评茶师,多届茶王赛主要审评人等,被誉为“安溪第一嘴”。杨扬真:国家级评茶师,有着二十多年的种茶、制茶、茶叶拼配经验。    品鉴报告  外形  春茶:干茶外形呈砂绿色,色泽油润。  夏署茶:干茶颜色比春茶浅,呈翠绿色。  秋茶:干茶呈砂绿色,与春茶相比,色泽
期刊
曾经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人生的幸福和生活的境界。我说,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幅画面:一棵千年的古树下,有两位须发飘然的老者正在相对品茗,一张小小的茶桌上摆着围棋,两位老者或半天落一子,或半天一子不落。或落一白子便是白天,落一黑子便是黑夜。旁有小溪,溪水清清澈澈细细流;枝头有鸟语,鸟语伴花香。世界一切的烦扰都与他们无关,名利的纠缠早被雨打风吹去。这画面不止一次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也许,这就是我所追求
期刊
徐 楚 阮小华 王 震  璀璨的中华文化,总有着茶的伴随。翻开历史,风靡一时的各种名茶如同文明史册上的星星点点,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然而在历史的沉浮中。销声匿迹甚至是毁灭,却成了许多名茶不可逃避的宿命。随着新时代的开启,曾经被人忘却的名茶也焕发了第二春。  回望记载中国名茶的典籍,从唐到清,数以百计的各种华夏名茶弥散着诱人的芬芳。能不能透过历史的尘埃,为我们现代人所拥有呢?这些名茶能不能复活?复活后
期刊
SPA一词源于拉丁文“Solus Por Aqua”(Health by water)的字首,Solus=健康,Por=经由,Aqua=水,意指用水来达到健康。方法是充分运用水的物理特性、温度及冲击,来达到保养、健身的效果。  其实,紫砂壶和人一样,很娇贵,会有不少小毛病。特别是新壶,泥质干脆易碎、有泥味、火气重,不利于茶味的正常发挥。在你想用一把好紫砂壶泡出好茶前,一定要记得先帮你的紫砂壶做个S
期刊
是日,中国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为圣地揭碑,并为万饼普洱佛茶举行开光大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佛茶开光仪式。  一片翠绿的大森林被笼罩在萦绕的白云间,成群的白莺落在大茶树间休憩,烟波浩淼的百里长湖正从山脚下流过,远处的茶园如梯田般倾泻下来——这是我曾经看过的一帧白莺山的照片,不由地联想到“飞花点翠”这个词,白莺们如同一粒粒汉白玉镶嵌在碧绿的茶树间,美好而诗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