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听说课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有效的教学小学英语听说课,语篇分析理论是一种有效的选择。目前语篇分析理论在国内外多个领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教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和实践。本文以《小学英语》PEP Book 8 Unit 1 Part B Let’s talk为例,从听前活动、听中活动以及听后活动探索如何运用语篇分析进行小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深化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水平。
【关键词】语篇分析;听说课教学;小学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要求改变英语课堂过度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情况,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听说课注重单词和句子的理解,忽略了对听力材料的整体把握,导致部分小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有限,难以提高语言运用和人文素养等能力。目前不同领域的学者将语篇分析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苏龙、沈娇、栾逸群等将其用于演讲研究方面;徐玉凤(2020)、陈瑞玲、周衍玉、林永洁等将其用于翻译的讨论方面;更多的学者如赖良涛杨茹、马世飞、宋绍波等用其讨论教学问题,总之语篇分析在多个领域具有实践价值。
语篇分析应用于听说课教学可以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析理解听力材料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实现听说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因此,本文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PEP教材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How Tall Are You? Part B Let’s talk”,以此解决小学学生听力材料深度理解问题,来提高听说课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英语听说课的现状
小学英语课程开设始于三年级。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程开设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每周课程不少于三课时。目前,小学英语听说课存在以下问题。
1.难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英语新课标,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目前听说课中,教师仅仅是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听力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2.难以发挥师生互动的优势。交际教学法要求在课堂中,师生之间有意义的互动,以便能让学生通过交际实现语言输出。然而目前听说课中,教师和集体互动居多,只有较少的同学能够实现师生互动,并通过交际使用语言,其他同学也只是课堂的被动参与者,没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语言输出。除此之外,传统的听说课在听力过程中难以实现师生心理层面的互动。
3.缺乏渗透文化。英语新课标指出,文化意识是指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对国内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同时具有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取向。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做人做事,成为有文明素养的人。但是在目前听说课中,对学生要求僅仅限于听懂听力材料和会将听力材料进行复述。
以上现象直接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容易产生消极学习心理。部分学生词汇量不足,对英语听力的信心逐渐丧失。
二、语篇分析
语篇是一个语言整体,它由段落、句子以及词汇组成,由完整连贯的语言符号总结形成的书面语,是构建语境的关键因素。黄国文提出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达的语篇是语意连贯 。
语篇分析这一概念于1952年被Zellig S.Hariis首次提出。Stubbs认为语篇分析关注日常交流对话以及话语边界以外的语言、关注句子以及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McCarthy和Carter认为语言就是语篇,并要求用语篇的角度来发展语言。
语篇分析从不同的视角如结构分析、认知分析、社会分析以及思辨分析等对语篇进行表层和深层全面的分析,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提高思维认识的能力。
三、语篇分析在小学英语听说课的应用
1. 案例材料。小学英语PEP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art B Let’s talk部分:
“Mike:Those shoes in the window are nice! Let’s have a look.
Wu Yifan: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Mike?
Mike:Size 7.
Wu Yifan:Size 7? That’s so small.
Mike:In China I wear size 40 shoes.
Wu Yifan:Oh! 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 My shoes are size 37.
Mike:Really? You look taller than me.
Wu Yifan:But I think you are heavier. How heavy are you?
Mike:I’m 48 kilograms.
Wu Yifan:Yes, you’re heavier. I’m 46 kilogram.”
2. 研究过程。
(1)听前活动。听前活动不仅可以激活旧知识,还可以在旧知识上关联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体系。
根据语篇分析理论,从认知分析视角来看,听前教学,首先需有意识渗透听力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意并把握语篇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如教师到穿着漂亮鞋子的同学时可以说:“Your shoes are pretty, who buy for you?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How tall are you? How heavy are you? ”自然而然引出“鞋子”这个词汇。 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时,新旧知识语言结构都在思考之中,文化知识背景则可以根据学生所穿鞋子上的两种码数进行渗透,从而对所听材料内容有较好的把握。同时,因贴近生活,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兴趣。
(2)听中活动。听中活动,从结构分析视角来看,用于研究某个主题的发展过程。
首先播放第一遍听力材料,让学生预测所听材料的大意;其次播放第二遍听力材料,以语境为前提,以上下文的问与答的连贯关系,如从词shoes推出height和weight,组建新知识结构体系,用于确认语篇大意,并让学生归纳文章大意。
(3)听后活动。听力活动结束后,从思辨分析视角来看,可以将听力教学与口语教学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可以将听力语篇发展为阅读材料或者以口语等方式输出。
首先,教师可以以图1呈现主旨大意,为学生提供语篇总结活动。学生在关键句的帮助下,复述语篇,不仅可以加强对所学语言的学习,而且提高语篇逻辑关系理解的能力。当然还可以将课文改编成对话,在改编对话的语言输出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____and ____ are shopping
【关键词】语篇分析;听说课教学;小学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要求改变英语课堂过度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情况,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听说课注重单词和句子的理解,忽略了对听力材料的整体把握,导致部分小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有限,难以提高语言运用和人文素养等能力。目前不同领域的学者将语篇分析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苏龙、沈娇、栾逸群等将其用于演讲研究方面;徐玉凤(2020)、陈瑞玲、周衍玉、林永洁等将其用于翻译的讨论方面;更多的学者如赖良涛杨茹、马世飞、宋绍波等用其讨论教学问题,总之语篇分析在多个领域具有实践价值。
语篇分析应用于听说课教学可以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析理解听力材料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实现听说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因此,本文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PEP教材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How Tall Are You? Part B Let’s talk”,以此解决小学学生听力材料深度理解问题,来提高听说课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英语听说课的现状
小学英语课程开设始于三年级。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程开设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每周课程不少于三课时。目前,小学英语听说课存在以下问题。
1.难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英语新课标,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目前听说课中,教师仅仅是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听力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2.难以发挥师生互动的优势。交际教学法要求在课堂中,师生之间有意义的互动,以便能让学生通过交际实现语言输出。然而目前听说课中,教师和集体互动居多,只有较少的同学能够实现师生互动,并通过交际使用语言,其他同学也只是课堂的被动参与者,没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语言输出。除此之外,传统的听说课在听力过程中难以实现师生心理层面的互动。
3.缺乏渗透文化。英语新课标指出,文化意识是指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对国内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同时具有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取向。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做人做事,成为有文明素养的人。但是在目前听说课中,对学生要求僅仅限于听懂听力材料和会将听力材料进行复述。
以上现象直接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容易产生消极学习心理。部分学生词汇量不足,对英语听力的信心逐渐丧失。
二、语篇分析
语篇是一个语言整体,它由段落、句子以及词汇组成,由完整连贯的语言符号总结形成的书面语,是构建语境的关键因素。黄国文提出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达的语篇是语意连贯 。
语篇分析这一概念于1952年被Zellig S.Hariis首次提出。Stubbs认为语篇分析关注日常交流对话以及话语边界以外的语言、关注句子以及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McCarthy和Carter认为语言就是语篇,并要求用语篇的角度来发展语言。
语篇分析从不同的视角如结构分析、认知分析、社会分析以及思辨分析等对语篇进行表层和深层全面的分析,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提高思维认识的能力。
三、语篇分析在小学英语听说课的应用
1. 案例材料。小学英语PEP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art B Let’s talk部分:
“Mike:Those shoes in the window are nice! Let’s have a look.
Wu Yifan: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Mike?
Mike:Size 7.
Wu Yifan:Size 7? That’s so small.
Mike:In China I wear size 40 shoes.
Wu Yifan:Oh! 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 My shoes are size 37.
Mike:Really? You look taller than me.
Wu Yifan:But I think you are heavier. How heavy are you?
Mike:I’m 48 kilograms.
Wu Yifan:Yes, you’re heavier. I’m 46 kilogram.”
2. 研究过程。
(1)听前活动。听前活动不仅可以激活旧知识,还可以在旧知识上关联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体系。
根据语篇分析理论,从认知分析视角来看,听前教学,首先需有意识渗透听力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意并把握语篇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如教师到穿着漂亮鞋子的同学时可以说:“Your shoes are pretty, who buy for you?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How tall are you? How heavy are you? ”自然而然引出“鞋子”这个词汇。 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时,新旧知识语言结构都在思考之中,文化知识背景则可以根据学生所穿鞋子上的两种码数进行渗透,从而对所听材料内容有较好的把握。同时,因贴近生活,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兴趣。
(2)听中活动。听中活动,从结构分析视角来看,用于研究某个主题的发展过程。
首先播放第一遍听力材料,让学生预测所听材料的大意;其次播放第二遍听力材料,以语境为前提,以上下文的问与答的连贯关系,如从词shoes推出height和weight,组建新知识结构体系,用于确认语篇大意,并让学生归纳文章大意。
(3)听后活动。听力活动结束后,从思辨分析视角来看,可以将听力教学与口语教学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可以将听力语篇发展为阅读材料或者以口语等方式输出。
首先,教师可以以图1呈现主旨大意,为学生提供语篇总结活动。学生在关键句的帮助下,复述语篇,不仅可以加强对所学语言的学习,而且提高语篇逻辑关系理解的能力。当然还可以将课文改编成对话,在改编对话的语言输出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____and ____ ar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