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中旬,易武。清明下了一天的暴雨。
09:40,起床挑黄片,最近春茶发芽爆发,所有人都去采茶了,没有人愿意挑黄片。
街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叫卖声:“卖馒头了,北方馒头。”声音苍老而疲惫。
我几乎每天遇见她。出门的时候遇见人,不出门的时候遇见声音。
她的声音里有故乡,也有母亲。
我在想,她是否还记得自己故乡的模样。
记得,小时候下大雪,田问、路面、树上、河里,都是白色,大地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只有白色,走在其中,肩上头发上落满雪花,有一种被宠爱的感动和幸福。夜晚的时候,月落的声音唰唰唰,真好听。躺在床上,窗外雪花漫天,很多个时刻开心的不想睡去,半夜推开门上厕所,院子里亮堂堂一片。离开家后,再也没有遇见过那样的大雪和那样的夜晚。
2018年,是我来云南的第8个年头。接触普洱茶亦是。
不知是哪里结下的缘,我跟茶叶似乎就分不开了。
记得三月底刚到易武时,住在离镇上十几公里处的纳么田村,有一次去镇上买东西,主街上茶商、茶客、茶农交织在路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脑海里总是会浮起《滇海虞衡志》那段脍炙人口的话: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茶所属六茶山……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
每年春天至少两个月在云南的茶山里,收茶做茶。有时候开车,有时候骑车,有时候班车,有时候蹭车。
去年3月中旬,我骑着摩托车从昆明下来,开始春茶季。经临沧,经凤庆,去昔归,往冰岛,到易武,古六山。只身一人骑着摩托车,在茶山横冲直撞。
有认识的茶农就借住两日,没有认识的就捡着顺眼的茶农借口问路,而后去茶地看看,喝喝。最喜欢的是跟他们生活几日,喝完茶喝酒,谈论的不是茶叶而是摩托。遇到我的茶农,都很喜欢我,总是以对摩托车的好奇心展开对话,以没事常骑车下来玩结束对话。
在凤庆香竹箐,次日走时,农家乐的小伙子赶上来硬塞给一瓶油鸡枞和野生蜂蜜,说路上吃。
在昔归,刀哥说:“小菊,这个野生菌好吃,你把这个带回去吃。”回去昆明时,除了寄来的野生菌,还有一张我在茶地中笑着的一张照片,他洗了出来,打上了一句:2017小菊昔归茶山行。
在冰岛,习惯晚睡晚起的我十点多起床,他们刻意留下的早餐给我吃。
在易武,連续几天加班严重睡眠不足,有天晚上靠着墙柱打瞌睡,厂里的老板娘说:妹,你的小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哦,你先回克啦,婊婊我坐这里帮你守着包完。
在蛮砖,彭哥说:“秋茶你来不,来的话我们几个骑车去老挝。”
我们似乎比起正常的生意关系更亲近或者更生活化一些。我喜欢这样,这让我觉得自在,让我觉得美好仍然存在,只是每个人寻找美好的角度不一样。
大抵全天下的农民都一样吧,种了庄稼,希望尽可能的卖个高价,然后盖楼房买衣裳。
这没什么可评头论足的。
而我,也是照样收茶,做茶,加班加点。鲜叶一个价格,干茶一个价格,与茶农给的高出预期很多的价格在拉锯战。我骑着摩托到处跑寨子跑山头,看这个茶树的生长环境,观茶农对路人以及茶商的态度,看当地的加工工艺。并未急于去打破什么,而是我讨厌说谎话,更讨厌别人对我说谎话。
算是自己的一种努力,努力证明一些心里的认知偏见。从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茶人,甚至反感这样的叫法,因为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它似乎代表那类仅限穿衣拍照摆POSE的花瓶或者张口闭口对普洱茶胡吹海吹的人。
这个被赋予的意义,想想还真是尴尬。
这两年涌现出了许多新茶山的名字,普洱茶新贵,诸如天门山,多依树,百花箐,同庆河,凤凰窝,茶王树,多依树,白茶园,冷水河等等,这些之前只为我们茶客所知的微产区小寨子,突然变得无比炙手可热乃至烫手。事实上,茶山产区的细分就意味着口味以及品质的细分,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每个小产区名字都代表一个群体和口感。但无论怎样区别细分,终归是要低下头去感受面前那杯茶汤带给我们的惊喜。
“严格意义上,每款茶都不可复制。”
那天下午,他埋着头翻动箱子里刚捡好的干茶说了这句话,然后我们转身进屋喝茶。十多个诸如天门山哆依树/百花箐等这些近几年普洱茶新贵茶,在背后的架子上随意的摆放着。
然后我们拿了一泡台地茶来喝,背后那些叶比金贵的新贵茶叶带来的惊喜,远不及面前那杯台地茶。
屋外贡茶院太阳热辣,偶有游客在院子里晃。
我总记得那个场景,以及当时手中那杯台地茶。
岁月无情,人世流转,如果你看过古六大茶山的落日余晖,遇见过遍布易武大街街头巷尾的拉着各种毛茶的茶农和茶贩子,那么你就一定会憧憬另一个不同的空间,向往另一种不同的生活,这正是我们的症结所在。
所幸的是,当我们面对一种现象无法解读的时候,总可以用哲学家罗素的一句话来过渡总结:参差形态,乃幸福本源。
答普洱茶七问七答
古树茶与小树茶的区别是什么?口感相差很大吗?
在定义茶树茶园之“古”的叫法上,不妨用肖时英老师曾提出的一个建议。云南特有的古老茶林,是一个由云南大叶种茶树与其他多种植物和动物组成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古老生态园。现在对历史上遗存下来的茶园和茶树的称谓,五花八门,有叫乔木茶园,大树茶,半野生茶园的;还有叫古茶园,老茶园,乔木老茶园的;更有人把它叫野生乔木古茶园的,真是令人费解,捉摸不定到底是指何种茶园。我在这里提个建议,对历史上遗存下来的茶园可统一叫古茶生态园。“古”表示其文化价值,“生态园”表示它蕴含的生态学意义。如此命名,既顺口又简单明了。这种茶园从不中耕,也不施肥,靠自然肥力维持茶树的生机。园内地面为枯枝落叶所覆盖,或生长着宿根草类。形成生草栽培和自然免耕。对茶树从不施用农药,靠天敌与病虫之间的生态平衡来控制茶树的病虫害。
摘自《我们亲历的云南茶》。
我们如今被古树茶,大树茶,生态茶,台地茶这些概念弄的昏头转向的时候,殊不知老一辈的研究者早就给出了靠谱科学的答案。
再深入的话,可以推荐《我们亲历的云南茶》一书,肖雨,P241页
古树做的普洱生茶值得存放还是小树做的值得存放?
值不值得存放这个问题,取决于每个人对茶叶的要求,有些人买茶是要现在喝,有些人是看茶的未来转化。我个人看重后者,普洱茶最大的乐趣是每年它不同的转化,这个转化过程需要等待。
为什么新茶散茶没有那么好喝?
新茶就不应该很好喝。你喜欢现在喝,那就可以做现在就让你觉得好喝的,无非工艺区别对待。
客观来说,现在好喝的茶并不代表将来一定会好喝。杀青或轻或重,都不合格。这个度,靠经验,看个人认知。
山头真的那么神奇吗?
一方水土一方茶。每片土壤不同,环境不同,茶种不同,确实会造成口感不同。
但是我觉得谈不上神奇,大自然本来就蕴涵无数可能。
老茶客追捧的就是好茶吗?
一句话:不要迷信老茶客这三个字。
常规说的试茶是试什么?
工艺,口感,水路,未来转化方向
是不是亲自上趟茶山就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好茶,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甚至可以一跃成专家?
不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茶山上面乱象丛生,如果你自己确实会喝茶,舌头敏感,有自己科学的品鉴体系,就算春茶时当茶山万头攒动,你照样可以在家里晒着太阳试着山上寄来的茶样,然后找到自己的心头好的茶。
09:40,起床挑黄片,最近春茶发芽爆发,所有人都去采茶了,没有人愿意挑黄片。
街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叫卖声:“卖馒头了,北方馒头。”声音苍老而疲惫。
我几乎每天遇见她。出门的时候遇见人,不出门的时候遇见声音。
她的声音里有故乡,也有母亲。
我在想,她是否还记得自己故乡的模样。
记得,小时候下大雪,田问、路面、树上、河里,都是白色,大地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只有白色,走在其中,肩上头发上落满雪花,有一种被宠爱的感动和幸福。夜晚的时候,月落的声音唰唰唰,真好听。躺在床上,窗外雪花漫天,很多个时刻开心的不想睡去,半夜推开门上厕所,院子里亮堂堂一片。离开家后,再也没有遇见过那样的大雪和那样的夜晚。
2018年,是我来云南的第8个年头。接触普洱茶亦是。
不知是哪里结下的缘,我跟茶叶似乎就分不开了。
记得三月底刚到易武时,住在离镇上十几公里处的纳么田村,有一次去镇上买东西,主街上茶商、茶客、茶农交织在路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脑海里总是会浮起《滇海虞衡志》那段脍炙人口的话: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茶所属六茶山……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
每年春天至少两个月在云南的茶山里,收茶做茶。有时候开车,有时候骑车,有时候班车,有时候蹭车。
去年3月中旬,我骑着摩托车从昆明下来,开始春茶季。经临沧,经凤庆,去昔归,往冰岛,到易武,古六山。只身一人骑着摩托车,在茶山横冲直撞。
有认识的茶农就借住两日,没有认识的就捡着顺眼的茶农借口问路,而后去茶地看看,喝喝。最喜欢的是跟他们生活几日,喝完茶喝酒,谈论的不是茶叶而是摩托。遇到我的茶农,都很喜欢我,总是以对摩托车的好奇心展开对话,以没事常骑车下来玩结束对话。
在凤庆香竹箐,次日走时,农家乐的小伙子赶上来硬塞给一瓶油鸡枞和野生蜂蜜,说路上吃。
在昔归,刀哥说:“小菊,这个野生菌好吃,你把这个带回去吃。”回去昆明时,除了寄来的野生菌,还有一张我在茶地中笑着的一张照片,他洗了出来,打上了一句:2017小菊昔归茶山行。
在冰岛,习惯晚睡晚起的我十点多起床,他们刻意留下的早餐给我吃。
在易武,連续几天加班严重睡眠不足,有天晚上靠着墙柱打瞌睡,厂里的老板娘说:妹,你的小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哦,你先回克啦,婊婊我坐这里帮你守着包完。
在蛮砖,彭哥说:“秋茶你来不,来的话我们几个骑车去老挝。”
我们似乎比起正常的生意关系更亲近或者更生活化一些。我喜欢这样,这让我觉得自在,让我觉得美好仍然存在,只是每个人寻找美好的角度不一样。
大抵全天下的农民都一样吧,种了庄稼,希望尽可能的卖个高价,然后盖楼房买衣裳。
这没什么可评头论足的。
而我,也是照样收茶,做茶,加班加点。鲜叶一个价格,干茶一个价格,与茶农给的高出预期很多的价格在拉锯战。我骑着摩托到处跑寨子跑山头,看这个茶树的生长环境,观茶农对路人以及茶商的态度,看当地的加工工艺。并未急于去打破什么,而是我讨厌说谎话,更讨厌别人对我说谎话。
算是自己的一种努力,努力证明一些心里的认知偏见。从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茶人,甚至反感这样的叫法,因为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它似乎代表那类仅限穿衣拍照摆POSE的花瓶或者张口闭口对普洱茶胡吹海吹的人。
这个被赋予的意义,想想还真是尴尬。
这两年涌现出了许多新茶山的名字,普洱茶新贵,诸如天门山,多依树,百花箐,同庆河,凤凰窝,茶王树,多依树,白茶园,冷水河等等,这些之前只为我们茶客所知的微产区小寨子,突然变得无比炙手可热乃至烫手。事实上,茶山产区的细分就意味着口味以及品质的细分,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每个小产区名字都代表一个群体和口感。但无论怎样区别细分,终归是要低下头去感受面前那杯茶汤带给我们的惊喜。
“严格意义上,每款茶都不可复制。”
那天下午,他埋着头翻动箱子里刚捡好的干茶说了这句话,然后我们转身进屋喝茶。十多个诸如天门山哆依树/百花箐等这些近几年普洱茶新贵茶,在背后的架子上随意的摆放着。
然后我们拿了一泡台地茶来喝,背后那些叶比金贵的新贵茶叶带来的惊喜,远不及面前那杯台地茶。
屋外贡茶院太阳热辣,偶有游客在院子里晃。
我总记得那个场景,以及当时手中那杯台地茶。
岁月无情,人世流转,如果你看过古六大茶山的落日余晖,遇见过遍布易武大街街头巷尾的拉着各种毛茶的茶农和茶贩子,那么你就一定会憧憬另一个不同的空间,向往另一种不同的生活,这正是我们的症结所在。
所幸的是,当我们面对一种现象无法解读的时候,总可以用哲学家罗素的一句话来过渡总结:参差形态,乃幸福本源。
答普洱茶七问七答
古树茶与小树茶的区别是什么?口感相差很大吗?
在定义茶树茶园之“古”的叫法上,不妨用肖时英老师曾提出的一个建议。云南特有的古老茶林,是一个由云南大叶种茶树与其他多种植物和动物组成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古老生态园。现在对历史上遗存下来的茶园和茶树的称谓,五花八门,有叫乔木茶园,大树茶,半野生茶园的;还有叫古茶园,老茶园,乔木老茶园的;更有人把它叫野生乔木古茶园的,真是令人费解,捉摸不定到底是指何种茶园。我在这里提个建议,对历史上遗存下来的茶园可统一叫古茶生态园。“古”表示其文化价值,“生态园”表示它蕴含的生态学意义。如此命名,既顺口又简单明了。这种茶园从不中耕,也不施肥,靠自然肥力维持茶树的生机。园内地面为枯枝落叶所覆盖,或生长着宿根草类。形成生草栽培和自然免耕。对茶树从不施用农药,靠天敌与病虫之间的生态平衡来控制茶树的病虫害。
摘自《我们亲历的云南茶》。
我们如今被古树茶,大树茶,生态茶,台地茶这些概念弄的昏头转向的时候,殊不知老一辈的研究者早就给出了靠谱科学的答案。
再深入的话,可以推荐《我们亲历的云南茶》一书,肖雨,P241页
古树做的普洱生茶值得存放还是小树做的值得存放?
值不值得存放这个问题,取决于每个人对茶叶的要求,有些人买茶是要现在喝,有些人是看茶的未来转化。我个人看重后者,普洱茶最大的乐趣是每年它不同的转化,这个转化过程需要等待。
为什么新茶散茶没有那么好喝?
新茶就不应该很好喝。你喜欢现在喝,那就可以做现在就让你觉得好喝的,无非工艺区别对待。
客观来说,现在好喝的茶并不代表将来一定会好喝。杀青或轻或重,都不合格。这个度,靠经验,看个人认知。
山头真的那么神奇吗?
一方水土一方茶。每片土壤不同,环境不同,茶种不同,确实会造成口感不同。
但是我觉得谈不上神奇,大自然本来就蕴涵无数可能。
老茶客追捧的就是好茶吗?
一句话:不要迷信老茶客这三个字。
常规说的试茶是试什么?
工艺,口感,水路,未来转化方向
是不是亲自上趟茶山就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好茶,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甚至可以一跃成专家?
不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茶山上面乱象丛生,如果你自己确实会喝茶,舌头敏感,有自己科学的品鉴体系,就算春茶时当茶山万头攒动,你照样可以在家里晒着太阳试着山上寄来的茶样,然后找到自己的心头好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