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它的问世,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情节构思巧妙,内容包罗万象,场景纷繁庞大。小说是以主人公郭靖的成长路线为中心,以南宋时代为背景,描写了当时整个中国的社会状态:群雄逐鹿的历史烟云,运筹帷幄的政治斗争,血雨腥风的江湖对弈,荡气回肠的儿女之情,堪称是一本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而小说中古典诗词的运用,如同神来之笔,恰到好处。它们通常用来写景抒情,刻画人物,贯串情节,揭示主题,在小说中自有其不可抹杀的作用,让读者在欣赏小说的同时,充分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
一、诗言战争之悲苦
《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南宋庆元年间。庆元是南宋第四任皇帝赵扩的年号。当时的南宋屡受金国侵略,苦不堪言,而漠北蒙古又想称霸中原,一直对南宋虎视眈眈。战争连年,生灵荼炭,民不聊生,灾难和伤痛在书中随处可见。小说是以张十五说唱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淮村兵后》一诗为开头。诗云: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戴复古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他曾师从陆游,作品具有现实意义,多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这首诗就是描述其家乡浙东遭金兵之乱后的惨状。桃花不知人间疾苦,迎春绽放,鲜艳依旧,而在这早春的生机盎然里,烟草茫茫,晚鸦聒噪,人烟稀少,更增添战后的凄凉萧条。后两句是诗的主旨,这断井残垣、断墙残瓦地方,原是处处人家,一派繁荣。短短的四句,典型的环境描写及细节刻画,把战后衰败破落、人烟荒芜揭示的入木三分。射雕一书始终围绕着中原汉族抵御女真及蒙古外族的侵略为主线,把此诗放在开头,为小说的大背景做了基本铺垫,也暗示宁静祥和的牛家村实处处暗藏杀机。与小说开头相呼应的,是卷尾的这首诗,诗云: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这首诗引用的是晚唐诗人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四十三,写出了战乱过后农村的荒凉破落,晓渡无人,缺少生活气息,一切都是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正如小说最后写道“两人(郭黄)一路上但见骷髅白骨散处长草之间,不禁感慨不已,心想两人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此诗和小说开卷引用的诗遥相呼应,从而把小说的背景一直紧扣在南宋的混战及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二、诗赋爱国之豪情
《射雕英雄传》的背景设置在南宋乱世,虽是一部武侠小说,但里面处处洋溢着各类人物的爱国热情,豪情壮志。大到江湖豪杰,小到乞丐平民,面对外族入侵,一直主战弃降,这让我们充分见识了汉族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及不屈的斗志。如小说中岳飞的这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武侠小说注重描写江湖侠客之间的爱恨情愁,相对而言,主题思想的地位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射雕英雄传》是个例外。在这部小说中,爱国爱民、抗战保家的思想主题一直由始至终。在该小说中,岳飞《满江红》一词的引用,不但透彻地诠释了小说的爱国主题,而且也解释了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的出处。小说第一回《风雪惊变》中写道:“丘处机微一沉吟,说道:‘郭大哥的孩子就叫郭靖,杨二哥的孩子叫杨康,不论男女,都可用这两个名字。’郭啸天道:‘好,道长的意思是叫他们不忘靖康之耻,要记得二帝被虏之辱。’”由此可见,金庸的智慧,即使在细微处,也能让古典诗词的魅力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
南宋词人朱敦儒的《水龙吟》亦为《射雕英雄传》所引用,并具有突出爱国主题、塑造侠客英雄的重要作用。词云: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户,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上引朱敦儒的词,作于金兵南下,词人初离家乡之时。作者在逃难途中目睹山河破碎,悲愤不已,自己空有壮志,却“年华将暮”,报国无门,不禁发出对英雄的呼唤,渴求有英雄能扫净妖氛,还我河山。这首词出现于黄蓉和陆乘风二人于湖酬唱,尔后黄蓉说道:“这是我爹爹平日常唱的曲子,抒写一个老年人江上小泛舟,想到半壁江山为敌人所侵占,情怀悲痛。想不到湖上一个渔翁竟也会唱。”陸乘风曾是黄药师徒弟,黄蓉是其女,二人受其影响颇深,他们的对唱,为即将出场的忧国忧民、壮志难伸的黄药师的侠客形象做了一个最初的定型,也展现了以其为代表的江湖豪侠抗击侵略、抵御外辱的爱国之心。
三、诗写情感之幽怨
情感是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从古至今,文人骚客们都喜欢用诗词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射雕英雄传》虽是武侠小说,但以诗词来诠释感情世界,可以说毫不逊色,让人读来含蓄委婉,柔肠百结。书中让人记忆颇为铭刻的,除了郭靖和黄蓉这对“爱情童话”,就是周伯通和瑛姑的这段痴情挚念了。小说以《九张机》一词形象地道出了瑛姑与周伯通的爱恨,词云: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这首词出自《古乐府诗词》。鸳鸯本来就具有白头的外貌特征,好在能厮守终生,相亲相爱,而瑛姑红颜未老,白发已生,却没能像鸳鸯那么幸运,和相爱之人相守到老。一句“可怜未老头先白”即点明瑛姑的处境,也道出其内心的绝望:她一生只能在对爱人的思念和寂寞中,念念不忘“相对浴红衣”。这首不知名的小词,如同为两人量身定做一般,运用得巧妙无痕,极为出彩,随着瑛姑的吟唱,牢牢地让读者铭记于心。而黄蓉依据瑛姑的唱词,曾写小词于郭靖。书中写道:“郭靖打开一看,不由得呆了,只见纸上画着一个簪花少女,坐在布机上织绢,面目宛然便是黄蓉,只容颜瘦损,颦眉含眄,大见憔悴。郭靖怔怔地望了半晌,见画边又题了两首小词。一词云:‘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边衣。’另一词云:‘九张机,双飞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在金庸的小说中,郭靖和黄蓉的爱情被认定是最完美的一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之间也有别离和伤痛,误解和相思。黄蓉这里就用小词向郭靖隐晦地表达了思念入骨的深情。 金庸的作品中,不仅表达爱情的诗词引用极佳,诠释亲情的诗词也是引得恰到好处。在第二十二回中,黄药师误信灵智上人传言,以为女儿黄蓉已死,悲痛欲绝,对天唱道: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姓而逢灾。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華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这首诗是三国曹植所作。作者借杨康之口向读者作了解释:“他唱的是三国时候曹子建所作的诗,那曹子建死了女儿,作了两首哀辞。诗中说,有人活到头发白,有的婴儿在娘肚子里没出生就夭折了,上帝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只恨天高没有梯阶,满心悲恨却不能上去向天帝哭诉。他最后说,我十分伤心,跟着你来的日子也不远了。”黄药师贵为一代武侠宗师,为人天赋异禀、才高气傲,行为亦正亦邪、乖张恣肆,被人称之“东邪”。但黄药师更让人钦佩的是一位慈父。所谓关心则乱,黄药师乍闻噩耗,悲痛欲绝,以至于仰天长啸,折箫踏浪而去,心里惨痛可见一般。这首诗的引用,把黄药师听闻女儿丧生时的悲痛表现出的淋漓尽致,让读者对这位平时行事不顾礼法,随性妄为的“黄老邪”产生强烈的同情和由衷的敬意。
四、诗融生活之情趣
桃花岛是浙江舟山的一个孤岛,岛上本无桃树,黄药师定居后,才大种桃树。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桃花的描写,可追溯到《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摹朵朵桃花盛开时的灿烂夺目,桃枝姿态婀娜的情景,并以茂盛鲜艳的桃花象征少女的活泼美丽、青春绽放。桃花岛黄药师之女黄蓉正当韶龄,如盛开的桃花般具有活力。桃花岛上娇艳欲滴的桃花,与她曼妙俏丽的容颜,确有相似之处。岛中的桃花正是象征着容颜绝丽,青春活泼的少女——黄蓉。
还记得郭靖请黄蓉吃饭吗?书中写道:“荷叶之清、笋尖之鲜、樱桃之甜,那不必说了,樱桃核已经剜出,另嵌别物,却尝不出是什么东西。洪七公沉吟道:‘这樱桃之中,嵌的是什么物事?’闭了眼睛,口中慢慢辨味,喃喃地道:‘是雀儿肉!不是鹧鸪,但是斑鸠,对了,是斑鸠!’睁开眼来,见黄蓉正竖起大拇指,不由得甚是得意,笑道:‘这碗荷叶笋尖樱桃斑鸠汤,又有个什么古怪名目?’黄蓉微笑道:‘老爷子:你少说了一样。’洪七公咦了一声,向汤中瞧去,说道:‘嗯,还有些花瓣儿。’黄蓉道:‘对啦,这汤的名目,从这五样作料上去想便是了。’……黄蓉笑道:‘这如花容颜,樱桃小嘴,便是美人了,是不是?’洪七公道:‘啊,原来是美人汤。’黄蓉摇头道:‘竹解心虚,乃是君子,莲花又是花中君子。因此这竹笋丁儿和荷叶,说的是君子。’洪七公道:‘哦,原来是美人君子汤。’黄蓉继续摇头,笑道:‘那么这斑鸠呢?诗经第一篇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因此这汤叫做好逑汤。’”
这好逑汤取自《诗经》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琵琶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历来成为男子对心爱女子表白的千古绝唱,但金庸却锋笔一转,成就了一道“好逑汤”。短短几百个字,却把一碗汤和中国的诗词文化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不得不对金庸的妙想拍案叫绝。而至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笛谁家听落梅”,只听名字,对书中的生活情趣新生向往了。
由此看来,金庸武侠小说中古典诗词的借用,无论是点明背景,抒情言志,或是构思情节,引为主题,它们都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自然呈现,随着书中人物的活动而充满新机能,它们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小说本身融合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迹。温瑞安说得好:“用古诗对答相酬,自然比较含蓄,而且也有古意多了,看金庸小说,便同时可以享受传统文化的芬芳。”费勇亦对此评论道:“(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看金庸的小说,好像又回到了唐诗、宋词……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根’和‘魂’,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故乡。”可见,古典诗词在金庸小说中意义重大,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其无尽的艺术魅力。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地位最高、成就最大的文学类型,对其他文学类型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金庸出生在一个被称作“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诗书之家,祖上在清初曾经“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金庸的祖父查文清也是进士出身,家中藏书非常丰富,仅《海宁查氏诗抄》就九百多卷,堆满了两间屋子。金庸的父母也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母亲更是喜弄诗文。出身于这样的家庭,金庸也曾大量阅读过古典诗歌。在他的武侠小说创作中,金庸自觉借鉴诗歌的艺术经验,用来表现小说的主题,营造诗一样的意境,为提高其小说的艺术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编辑/徐 展
一、诗言战争之悲苦
《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南宋庆元年间。庆元是南宋第四任皇帝赵扩的年号。当时的南宋屡受金国侵略,苦不堪言,而漠北蒙古又想称霸中原,一直对南宋虎视眈眈。战争连年,生灵荼炭,民不聊生,灾难和伤痛在书中随处可见。小说是以张十五说唱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淮村兵后》一诗为开头。诗云: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戴复古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他曾师从陆游,作品具有现实意义,多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这首诗就是描述其家乡浙东遭金兵之乱后的惨状。桃花不知人间疾苦,迎春绽放,鲜艳依旧,而在这早春的生机盎然里,烟草茫茫,晚鸦聒噪,人烟稀少,更增添战后的凄凉萧条。后两句是诗的主旨,这断井残垣、断墙残瓦地方,原是处处人家,一派繁荣。短短的四句,典型的环境描写及细节刻画,把战后衰败破落、人烟荒芜揭示的入木三分。射雕一书始终围绕着中原汉族抵御女真及蒙古外族的侵略为主线,把此诗放在开头,为小说的大背景做了基本铺垫,也暗示宁静祥和的牛家村实处处暗藏杀机。与小说开头相呼应的,是卷尾的这首诗,诗云: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这首诗引用的是晚唐诗人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四十三,写出了战乱过后农村的荒凉破落,晓渡无人,缺少生活气息,一切都是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正如小说最后写道“两人(郭黄)一路上但见骷髅白骨散处长草之间,不禁感慨不已,心想两人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此诗和小说开卷引用的诗遥相呼应,从而把小说的背景一直紧扣在南宋的混战及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二、诗赋爱国之豪情
《射雕英雄传》的背景设置在南宋乱世,虽是一部武侠小说,但里面处处洋溢着各类人物的爱国热情,豪情壮志。大到江湖豪杰,小到乞丐平民,面对外族入侵,一直主战弃降,这让我们充分见识了汉族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及不屈的斗志。如小说中岳飞的这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武侠小说注重描写江湖侠客之间的爱恨情愁,相对而言,主题思想的地位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射雕英雄传》是个例外。在这部小说中,爱国爱民、抗战保家的思想主题一直由始至终。在该小说中,岳飞《满江红》一词的引用,不但透彻地诠释了小说的爱国主题,而且也解释了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的出处。小说第一回《风雪惊变》中写道:“丘处机微一沉吟,说道:‘郭大哥的孩子就叫郭靖,杨二哥的孩子叫杨康,不论男女,都可用这两个名字。’郭啸天道:‘好,道长的意思是叫他们不忘靖康之耻,要记得二帝被虏之辱。’”由此可见,金庸的智慧,即使在细微处,也能让古典诗词的魅力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
南宋词人朱敦儒的《水龙吟》亦为《射雕英雄传》所引用,并具有突出爱国主题、塑造侠客英雄的重要作用。词云: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户,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上引朱敦儒的词,作于金兵南下,词人初离家乡之时。作者在逃难途中目睹山河破碎,悲愤不已,自己空有壮志,却“年华将暮”,报国无门,不禁发出对英雄的呼唤,渴求有英雄能扫净妖氛,还我河山。这首词出现于黄蓉和陆乘风二人于湖酬唱,尔后黄蓉说道:“这是我爹爹平日常唱的曲子,抒写一个老年人江上小泛舟,想到半壁江山为敌人所侵占,情怀悲痛。想不到湖上一个渔翁竟也会唱。”陸乘风曾是黄药师徒弟,黄蓉是其女,二人受其影响颇深,他们的对唱,为即将出场的忧国忧民、壮志难伸的黄药师的侠客形象做了一个最初的定型,也展现了以其为代表的江湖豪侠抗击侵略、抵御外辱的爱国之心。
三、诗写情感之幽怨
情感是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从古至今,文人骚客们都喜欢用诗词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射雕英雄传》虽是武侠小说,但以诗词来诠释感情世界,可以说毫不逊色,让人读来含蓄委婉,柔肠百结。书中让人记忆颇为铭刻的,除了郭靖和黄蓉这对“爱情童话”,就是周伯通和瑛姑的这段痴情挚念了。小说以《九张机》一词形象地道出了瑛姑与周伯通的爱恨,词云: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这首词出自《古乐府诗词》。鸳鸯本来就具有白头的外貌特征,好在能厮守终生,相亲相爱,而瑛姑红颜未老,白发已生,却没能像鸳鸯那么幸运,和相爱之人相守到老。一句“可怜未老头先白”即点明瑛姑的处境,也道出其内心的绝望:她一生只能在对爱人的思念和寂寞中,念念不忘“相对浴红衣”。这首不知名的小词,如同为两人量身定做一般,运用得巧妙无痕,极为出彩,随着瑛姑的吟唱,牢牢地让读者铭记于心。而黄蓉依据瑛姑的唱词,曾写小词于郭靖。书中写道:“郭靖打开一看,不由得呆了,只见纸上画着一个簪花少女,坐在布机上织绢,面目宛然便是黄蓉,只容颜瘦损,颦眉含眄,大见憔悴。郭靖怔怔地望了半晌,见画边又题了两首小词。一词云:‘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边衣。’另一词云:‘九张机,双飞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在金庸的小说中,郭靖和黄蓉的爱情被认定是最完美的一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之间也有别离和伤痛,误解和相思。黄蓉这里就用小词向郭靖隐晦地表达了思念入骨的深情。 金庸的作品中,不仅表达爱情的诗词引用极佳,诠释亲情的诗词也是引得恰到好处。在第二十二回中,黄药师误信灵智上人传言,以为女儿黄蓉已死,悲痛欲绝,对天唱道: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姓而逢灾。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華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这首诗是三国曹植所作。作者借杨康之口向读者作了解释:“他唱的是三国时候曹子建所作的诗,那曹子建死了女儿,作了两首哀辞。诗中说,有人活到头发白,有的婴儿在娘肚子里没出生就夭折了,上帝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只恨天高没有梯阶,满心悲恨却不能上去向天帝哭诉。他最后说,我十分伤心,跟着你来的日子也不远了。”黄药师贵为一代武侠宗师,为人天赋异禀、才高气傲,行为亦正亦邪、乖张恣肆,被人称之“东邪”。但黄药师更让人钦佩的是一位慈父。所谓关心则乱,黄药师乍闻噩耗,悲痛欲绝,以至于仰天长啸,折箫踏浪而去,心里惨痛可见一般。这首诗的引用,把黄药师听闻女儿丧生时的悲痛表现出的淋漓尽致,让读者对这位平时行事不顾礼法,随性妄为的“黄老邪”产生强烈的同情和由衷的敬意。
四、诗融生活之情趣
桃花岛是浙江舟山的一个孤岛,岛上本无桃树,黄药师定居后,才大种桃树。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桃花的描写,可追溯到《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摹朵朵桃花盛开时的灿烂夺目,桃枝姿态婀娜的情景,并以茂盛鲜艳的桃花象征少女的活泼美丽、青春绽放。桃花岛黄药师之女黄蓉正当韶龄,如盛开的桃花般具有活力。桃花岛上娇艳欲滴的桃花,与她曼妙俏丽的容颜,确有相似之处。岛中的桃花正是象征着容颜绝丽,青春活泼的少女——黄蓉。
还记得郭靖请黄蓉吃饭吗?书中写道:“荷叶之清、笋尖之鲜、樱桃之甜,那不必说了,樱桃核已经剜出,另嵌别物,却尝不出是什么东西。洪七公沉吟道:‘这樱桃之中,嵌的是什么物事?’闭了眼睛,口中慢慢辨味,喃喃地道:‘是雀儿肉!不是鹧鸪,但是斑鸠,对了,是斑鸠!’睁开眼来,见黄蓉正竖起大拇指,不由得甚是得意,笑道:‘这碗荷叶笋尖樱桃斑鸠汤,又有个什么古怪名目?’黄蓉微笑道:‘老爷子:你少说了一样。’洪七公咦了一声,向汤中瞧去,说道:‘嗯,还有些花瓣儿。’黄蓉道:‘对啦,这汤的名目,从这五样作料上去想便是了。’……黄蓉笑道:‘这如花容颜,樱桃小嘴,便是美人了,是不是?’洪七公道:‘啊,原来是美人汤。’黄蓉摇头道:‘竹解心虚,乃是君子,莲花又是花中君子。因此这竹笋丁儿和荷叶,说的是君子。’洪七公道:‘哦,原来是美人君子汤。’黄蓉继续摇头,笑道:‘那么这斑鸠呢?诗经第一篇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因此这汤叫做好逑汤。’”
这好逑汤取自《诗经》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琵琶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历来成为男子对心爱女子表白的千古绝唱,但金庸却锋笔一转,成就了一道“好逑汤”。短短几百个字,却把一碗汤和中国的诗词文化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不得不对金庸的妙想拍案叫绝。而至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笛谁家听落梅”,只听名字,对书中的生活情趣新生向往了。
由此看来,金庸武侠小说中古典诗词的借用,无论是点明背景,抒情言志,或是构思情节,引为主题,它们都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自然呈现,随着书中人物的活动而充满新机能,它们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小说本身融合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迹。温瑞安说得好:“用古诗对答相酬,自然比较含蓄,而且也有古意多了,看金庸小说,便同时可以享受传统文化的芬芳。”费勇亦对此评论道:“(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看金庸的小说,好像又回到了唐诗、宋词……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根’和‘魂’,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故乡。”可见,古典诗词在金庸小说中意义重大,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其无尽的艺术魅力。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地位最高、成就最大的文学类型,对其他文学类型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金庸出生在一个被称作“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诗书之家,祖上在清初曾经“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金庸的祖父查文清也是进士出身,家中藏书非常丰富,仅《海宁查氏诗抄》就九百多卷,堆满了两间屋子。金庸的父母也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母亲更是喜弄诗文。出身于这样的家庭,金庸也曾大量阅读过古典诗歌。在他的武侠小说创作中,金庸自觉借鉴诗歌的艺术经验,用来表现小说的主题,营造诗一样的意境,为提高其小说的艺术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编辑/徐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