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路的杂色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乐路虽算不得上海名街,却也有些名气。
  长乐路的名气在很大程度上与旗袍有关,因为这条街是最早容纳旗袍并把它作为时尚元素推向市场的。当然,长乐路的名气不只是因了旗袍店,还因为有了锦江饭店、新锦江大酒店、锦江迪生这些高贵不凡的入驻者的衬托。尤其是锦江迪生,在质朴无华的外表下,内中却是个拥有40多个国际品牌的“实力派”买家,且能做得不显山不露水。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个世纪 30年代时的峻岭公寓、华懋公寓和法国总会,同样的质朴无华,同样的高雅品质。这些建筑如今还在,有的隐驻在锦江饭店,有的则归入了花园饭店。虽然深藏不露,但从它们底子里弥散开来的贵族气息,仍使这条街显得厚实而不浮华。这或许就是长乐路的特质了。
  长乐路算得上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与其平行的有闻名遐迩的淮海路;与其相邻相交的有陕西路和茂名路,都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路段。
  说实在的,长乐路也确实少有人气,虽然这里也有店也有铺,却很少有人特地为逛长乐路而来的,通常只是路过顺道拐过来看看而已。据一位特别爱逛街的朋友说,这是长乐路没特色的缘故。因为长乐路上的小店铺如同“无厘头”一样,杂乱无章、随心所欲,让人无从“逛”起。但我却不以为然。“逛”的意义在于寻觅,让人愉悦的是它的过程,如果每条街都弄一个主题放在上头,就失去了逛街的意义,也丧失了寻觅的乐趣。所以,这些“无厘头”的店正点出了这条街的独特与可爱之处。
  长乐路其实是一条文化底蕴很深厚的街,它的特色往往被它平淡的外表所掩饰,不为人知而已。这样的街需要细细品味,细细揣摩。纵观长乐路,不妨可以把它分为三段,即高雅段、时尚段和庸常段。
  时尚段自然是指这条路的中段,它西起襄阳路、东到瑞金路,以商业为主。通常人们说起的长乐路指的就是这一路段。无疑这是长乐路最精彩的路段了,饭店、酒楼、时尚服饰都汇聚在了这里。
  这一路段最有特色也最著名的就是一长溜的旗袍店。虽然现在有不少制作旗袍的中式店铺进入各大商厦,街头巷尾也出现了不少中式店面,但如果是要添制一件上点档次有些特色的旗袍或中式套装的话,许多人还是会赶到长乐路去选料挑样度身定做的。毕竟这里的旗袍做工细、品位高、韵味足;当然还有是图个便利的,货比多家就在一个地方,省却许多劳顿。据说那些稍有点实力的旗袍商家也大都希望能在长乐路上占一席之地,尤其是非本土的,似乎认为在这里露了脸才算是有身价有品位的。所以,长乐路上的旗袍店才会这么旺火,一家紧挨着一家,开到了近10家。
  这里的中式服装店也是各有风味、各具特色。比如“霞芳云裳”,旗袍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些夸张,出来的服装有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味道,不管是旗袍也好,中式裙服也好,都很张扬,或许做多了电影、电视剧里的戏服,日常设计也入了一些戏味。这样的旗袍穿上后能极度张扬个性,比较适合晚宴和PARTY。相邻的“竹筠”就要温文多了,这里的旗袍呈小家碧玉状:清丽、秀色,带着点水乡味,因而颇得年轻小姐的青睐。“瀚艺”的旗袍体现出高贵典雅,它弥散出来的韵味只有在张曼玉的电影里才能感受得到。说实话,穿这样旗袍的人不仅要有气质,还要有实力,因为这里的旗袍是很贵的。
  但对我来说,最熟悉的还是由成都路进入的这段长乐路,它主要是由石库门组成的居民住宅区,这个路段比较平民化,所以称它为庸常段。早先在社科院工作,社科院的后门正好对着长乐路,所以常常在这一路段进进出出,中午时分又每每与三二同事一起到长乐路“觅食”改善口味。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在这里“遭遇”特大馄饨的“冲击”,当时我想要一碗10个的馄饨,而老板却劝我买6个,从而改变了我对馄饨按碗计算的传统观念,原来这里的馄饨是按只计价的,每只5角;另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店是那家长乐路成都路口的“小西湖”点心店,这里的三丁包味道上海滩上几乎独一无二难以寻得。只可惜这两家店现在都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地。如今这里存留下来的石库门老房子已经整修一新,原本的杂货铺、烟纸店,也被时装小店取而代之。但平民依然平民,庸常还是庸常,只是那块绿地给这种庸常增添了一份田园气息。与这种田园气氛最相适宜的是石库门里开出的一家小书店。店里没有热销书和畅销书,只有文、史、哲、艺术类图书;不仅有新书,还有旧书可淘。我在书架上看到整整一书架的关于西藏和新疆的图书,十分欣喜,这在其他书店里是看不到的。走进这家书店有种走进自家书房般的随意,老板自顾坐在门边专心地在看他的书,时有顾客付钱,与老板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春天午后的阳光有些慵懒,在这样的下午,在这样的景色中,呆在这样的小书店里,由衷地感到惬意。
  如果没有车辆打扰的话,华亭路长乐路这一段是最为幽雅宁静的了。所以这段称之谓高雅段。这里的房子很有特色,有些是属于西班牙式里弄住宅,三层楼联列式;有些则是各具风格的小洋房。这里的小洋房应该是有故事的,但我没寻着。有一次偶然听到周信芳的女儿说她父亲的小洋房就在长乐路上,我去了,还是没寻着。或许我只是被她一声糯糯的“爹爹”所打动,这样的称呼不由得把人拉到过去,就像路旁的梧桐,不管是否粗壮,都能给路拢上一层湿润迷蒙,让人生发出寻梦、思旧的伤感情绪一样。
  长乐路或许永远成不了主流名街,但它是时尚的,是怀旧的,是亦中亦西的,从而构成了这条街独有的“杂色”。让人们踯躅其中,随时可以翻找过去的色彩。
其他文献
  
期刊
近日在选区内领到一张满纸红字的神圣的选票,然后走向神圣的票箱,投进神圣的一票——虽然感觉上还不那么神圣。  在做这些神圣的动作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选民们对那些年轻的专业人士比较看好,而对那些有官职的稍稍年长者不太青睐。我听到他们大声地议论:明明身处特权阶层,还当什么人大代表?他们去参政议政,能帮我们说话吗?  既然认定这样的候选人不能“代表我们”,于是只好选择另外的既定人选——凭着他们的年轻,
期刊
“中文是一种挑战……我已经学了快一年了却仍然是个坏学生……不能怪我,我已经想尽办法一星期安排两次中文课……但是,如果我要出门的话,课当然是要取消的。并且,无需解释,我肯定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谁会有时间?)所以,我的中文沟通能力一直很差,即使是家政上的一些简单事务也是如此。直到最近我才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在误解我们家阿姨的话。  有时候,我会让阿姨把衣服拿去‘干洗’。我已经学会了中文的‘干洗’
期刊
对年纪小一些的人来说,很容易将游街和逛街等同起来,因为没见识过。不知道还可以将尚未定罪的人押着、捆绑着,排成串,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中出丑,供老百姓一乐。  游街示众的事在“文革”中是经常发生的,有时简直让人目不暇接,顾此失彼。看游街像赶庙会,高音喇叭敞篷车,还有鸣锣开道的。被游斗者站在醒目处,头戴高帽,脚踩高凳,脖子上吊着名字被打了红×的木牌。如果犯“生活问题”,不仅冠以“流氓阿飞”头衔,女的还要
期刊
演出:    挪威国立“作品82”交响管乐团专场音乐会   2007年4月1日 19:30   美琪大戏院   票价:500、380、280、180、80元      贝多芬“D大调庄严的弥撒”  2007年4月1日 19:30   贺绿汀音乐厅   票价:180、120、60元     惊世和谐——傅聪与科恩室内交响乐团音乐会  2007年4月1日 19:30   上海音乐厅   票价:480、
期刊
离开了上海话,上海人还可以怎样上海起来  文/烟火    对我这样一个从未到过上海,认识上海人少之又少的人来说,连看两部以这个城市为主题的电影,确实非常兴奋。  当然,该两部电影虽以上海做主题,她却没有在片中以主角身份登场:《长恨歌》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故事搬进看不见上海的室内发生,《青红》的剧中人固然很想回到老家上海,不过在电影结束时,主角们的车子才刚驶离贵阳。换句话说,“上海”的意义仍然留白。  
期刊
林德清先生描摹的民主场景有点诱人:一批职业政治家(或者是政客)在宪法的框架内,与当政者共商国是,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不同主张不同流派的政治家你言我语,有时和风细雨,有时狂风暴雨,弄得不好,还要上台PK,让民众进行甄别选择。人民真正爽了一把:俺的国家俺作主。  爽是爽,也是有风险的。在民主传统和民主根基不深的国度,所谓的选举,很可能演变成选战。选战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也很大,把国力折腾掉不少。在中
期刊
装嫩的态度    这是一种态度,而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的破坏性和另类感。这个时代真的太让人兴奋也太叫人紧张了。1960年代生人刚刚尝到成功的滋味,1970年代的人就急不可耐地开始实施他们的“夺权”计划,但真正可怕的是这两拨人开始交手之际,80年代下的蛋蛋们对此简直不屑一顾,一个指向这帮新人类的消费主义潮流汹涌而至,将60与70年代们所谓话语权之争的崇高感和悲剧性解构得七零八落。这再次证明了文明史观:农
期刊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已有超过50%的上班族每天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多于90分钟。在上下班路上长时间地来回奔波似乎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回头看看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小白领们,“在路上”的他们是苦不堪言呢,还是有着一份看风景的心情……     上班路上    上班路犹如肠梗阻  文/沙然  闹钟七点响,条件反射般弹起来。光脚跳下床,在冰凉的地板上蜻蜓点水,冲进浴室打开龙头哗哗啦啦洗澡。水温40度,
期刊
一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最近,一篇发表于《北京青年报》、署名杨晓光的文章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原文如下:  我们中国记者一行4人,受飞利浦公司邀请,去美国参加北美放射年会会展。   展览馆里,从X光机、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到超声诊断,从骨头、血管、神经到血流、脑组织的二维、三维图形,人体的各种细微影像在彩色大屏幕上演绎着,琳琅满目。     正当我们感叹科技的昌明时,一位中国记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