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元前六世纪初,诞生了自然哲学,其缺少相应的人文关怀,智者派正是把人们的世界观从“自然”转向“人文”的开创者们。智者派在发展过程中,辩论术发展成为其重点,也由此陷入了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所以后又被称为“诡辩学派”。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对智者的批判。柏拉图并没有以其自己的身份与智者的思想发生冲突,对智者的批判大多在《柏拉图全集》中,在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中,与智者们进行论辩。本文以柏拉图的哲学对话篇为主线,以《普罗泰戈拉篇》《美诺篇》《国家篇》为例,对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进行阐述。
关键词:柏拉图;智者派;德性;相对主义;理念论
1.《普罗泰戈拉篇》中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
普罗泰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经典思想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思想导致普罗泰戈拉后期的哲学理论走向了相对主义,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是把真理放在人的感觉里追寻,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德性的标准。因此,德性是因人而异的。他认为,德性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处理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这种思想有着很大危害性,因为这意味着如果个人认为这是正确的,就必须加以肯定,就可以把一切思想和行为正当化。
在此对话篇中,普罗泰戈拉主张 “德性可教”,并力图证明德性是一种可以传授获得的品性。但是,柏拉图并没有对“德性可不可教”做出明确的答复,仅对“德性可教”这一智者派的主张言论提出了质疑。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德性可以教授,就有传授德性的教师,教师教授要收取钱财,那么意味着金钱可以买到德性。这种结论听起来非常可怕。
2.《美诺篇》中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
在《美诺篇》中,辩论的主题由“德性是否可教”延伸到“德性是什么”。正是在此场论辩中,柏拉图对德性本质的追求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从根本上抨击了“德性可教”思想,与智者划清了界限。《美诺篇》开篇便提出了“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如果要讨论“德性是否可教”,就必须先回答什么是“德性”。对此,美诺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德性”。但是,要真正回答“德性是什么”,就要把握美诺所列举的众多德性现象里所共有的一种单一的形相。柏拉图的“回忆说”就是对此问题的理论尝试。根据“回忆说”的观点,人们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时能够用一种共同的直觉进行共性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对于内在于现象里所共有的“形相”的回忆。因此,以“回忆”为媒介,就能把握现象背后所共有的本质。再回到“德性是否可教”讨论上,柏拉图运用了假设的方法。如果德性是知识的话,那么德性就是可教的,如果德性是可以教授的话,那么一定有教授德性的老师。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可以教授德性的老师,所以德性不是知识,是不可教的。同时柏拉图已经跳出了老师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概念。
3.《国家篇》中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
《国家篇》是柏拉图关于理想城邦的构想。柏拉图将城邦的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有的人善于思考;有的人追求名誉与权力;而大部分人只对金钱与色情渴望。因此,对于他们的德性要求也不一样。擅长思考的人以“智慧”为德,充满激情的人以“勇敢”为德,欲望强烈的人以“节制”为德。因此,理想的城邦是按照灵魂的不同进行社会职责的分工。在《国家篇》中,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便是对哲学家,即对城邦起领导与支配作用阶层的定义为出发点。苏格拉底说,“真正的哲学家是可以把握事物永恒不变的本质的人,而假的哲学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他们往往会被具体事物形象的千变万化所迷惑”。智者们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了辩论术上,柏拉图认为这种“辩论术”并不在乎所论述事物的本质与真实性,只是智者们以带有技巧的语言取悦于人,让听众信服。
智者派纠结于具体的事物,是假哲学家,而柏拉图把握的是永恒不变的本质,是真正的哲学家。除此之外,苏格拉底的言语中讽刺了“智者们趋附富人门庭”的现象,抨击他们热心追求财富和巨大花费,只关注肉体上的简单快乐。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马永翔.德性是否可教?——兼解柏拉图的《美诺篇》[J].道德与文明,2007(5).
关键词:柏拉图;智者派;德性;相对主义;理念论
1.《普罗泰戈拉篇》中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
普罗泰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经典思想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思想导致普罗泰戈拉后期的哲学理论走向了相对主义,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是把真理放在人的感觉里追寻,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德性的标准。因此,德性是因人而异的。他认为,德性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处理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这种思想有着很大危害性,因为这意味着如果个人认为这是正确的,就必须加以肯定,就可以把一切思想和行为正当化。
在此对话篇中,普罗泰戈拉主张 “德性可教”,并力图证明德性是一种可以传授获得的品性。但是,柏拉图并没有对“德性可不可教”做出明确的答复,仅对“德性可教”这一智者派的主张言论提出了质疑。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德性可以教授,就有传授德性的教师,教师教授要收取钱财,那么意味着金钱可以买到德性。这种结论听起来非常可怕。
2.《美诺篇》中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
在《美诺篇》中,辩论的主题由“德性是否可教”延伸到“德性是什么”。正是在此场论辩中,柏拉图对德性本质的追求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从根本上抨击了“德性可教”思想,与智者划清了界限。《美诺篇》开篇便提出了“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如果要讨论“德性是否可教”,就必须先回答什么是“德性”。对此,美诺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德性”。但是,要真正回答“德性是什么”,就要把握美诺所列举的众多德性现象里所共有的一种单一的形相。柏拉图的“回忆说”就是对此问题的理论尝试。根据“回忆说”的观点,人们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时能够用一种共同的直觉进行共性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对于内在于现象里所共有的“形相”的回忆。因此,以“回忆”为媒介,就能把握现象背后所共有的本质。再回到“德性是否可教”讨论上,柏拉图运用了假设的方法。如果德性是知识的话,那么德性就是可教的,如果德性是可以教授的话,那么一定有教授德性的老师。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可以教授德性的老师,所以德性不是知识,是不可教的。同时柏拉图已经跳出了老师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概念。
3.《国家篇》中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
《国家篇》是柏拉图关于理想城邦的构想。柏拉图将城邦的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有的人善于思考;有的人追求名誉与权力;而大部分人只对金钱与色情渴望。因此,对于他们的德性要求也不一样。擅长思考的人以“智慧”为德,充满激情的人以“勇敢”为德,欲望强烈的人以“节制”为德。因此,理想的城邦是按照灵魂的不同进行社会职责的分工。在《国家篇》中,柏拉图与智者派的论辩,便是对哲学家,即对城邦起领导与支配作用阶层的定义为出发点。苏格拉底说,“真正的哲学家是可以把握事物永恒不变的本质的人,而假的哲学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他们往往会被具体事物形象的千变万化所迷惑”。智者们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了辩论术上,柏拉图认为这种“辩论术”并不在乎所论述事物的本质与真实性,只是智者们以带有技巧的语言取悦于人,让听众信服。
智者派纠结于具体的事物,是假哲学家,而柏拉图把握的是永恒不变的本质,是真正的哲学家。除此之外,苏格拉底的言语中讽刺了“智者们趋附富人门庭”的现象,抨击他们热心追求财富和巨大花费,只关注肉体上的简单快乐。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马永翔.德性是否可教?——兼解柏拉图的《美诺篇》[J].道德与文明,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