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语言积累并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教师都加强了对阅读的教学指导,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文本没有深入对话。而品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在品读中品味文本的语言本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要对文章细细品读,品出文章的真意。但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描写,是朦胧的,无法寻得真意,却又能引发无限的想象,是美的。遇到类似的描写时,我们可以展开联想,朦胧体会,让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本真。例如,在进行课文《月光启蒙》的教学时,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好吗?读完它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1:我觉得将故乡的爱幻化成柔美的月光,写得很美。
  生2:母亲的歌谣,满载故乡的爱,满载母亲的爱,写得很好。
  师:是啊,那我们再来找找文章还有那些类似的描写。
  生3: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师:同学们太棒了。那同学们可不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作者写出这些美丽的句子的?
  ……
  通过品读,学生放飞思维,展开了无限的联想,体会到文章的精妙与美丽。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妙,激起了阅读的兴趣。
  二、在品读中触摸文本的人物形象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对人物进行描写。这些文章语言精美、简练,描述生动。按道理,这样的文章应该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这样。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单靠自己的能力不能理解文章的精美和韵味,也就不能实现有效的品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品读,感受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刻画。例如,《爱如茉莉》一文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体现了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文中作者的父母通过特别的行动,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爱意,同时也表达出人间的真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也是永恒的。文中有很多句子是相当精彩的,如“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一句看似简单的描写,其实是为下文作铺垫。
  师: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文中的妈妈睡觉会挂着微笑?
  生1:我觉得是妈妈感觉到了爸爸对她的爱,所以在睡梦中都会露出甜蜜的微笑。
  师:嗯,同学们说得有道理,但有一点老师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出去后,妈妈一点也不像刚睡醒呢,而是很清醒地看着作者呢?
  生2:我知道了,因为妈妈早就醒过来了,因为怕吵醒爸爸,所以没有动,妈妈觉得爸爸很爱她,所以悄悄地笑了。
  怎样的品读才算是有效的品读呢?我想,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即阅读不能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要深入到文章的内里,读出被表面掩盖的东西。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人物描写的文章时,要让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找出人物的灵魂和精神,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
  三、在品读中拓展文本的深刻内涵
  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阅读,更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对词语的累积,获得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展开拓展性品读,将语言教学还原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这个特定情境中开阔视野,体会词语的真意。例如,在教学课文《卧薪尝胆》时,我对文中的词语“奴仆”作了拓展性教学。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文中句子: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接着,进行下面的引导。
  师:大家能不能告诉我,这里的“奴仆”是什么意思呢?
  生1:我觉得是下人的意思,文中写到越王作了夫差的奴仆后,给吴王养马驾车,受尽屈辱。所以,失败、没有地位、没有尊严,还受人侮辱和差遣的人被称为奴仆。
  师:嗯,理解得非常好。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们对奴仆的认识。
  生2:在奴隶社会,有权有势的会买很多奴仆供自己使用。
  生3:在我们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奴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单纯地就课文讲解词语“奴仆”,而是将“奴仆”一词引入历史、引入生活,让学生在变迁的历史中去感受“奴仆”一词的演化,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完成词语的积累。
  总之,对阅读教学而言,品读是最高效的阅读方式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引导学生展开对文章的有效品读,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领悟,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都市的拥挤繁忙、山涧的细水长流、夏日暴雨的迅疾、春日和风的舒缓……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节奏,是节奏让一切变得更美好。  节奏是生活的主旋律,主导着生活,亦主导着课堂。因此,要想让高效语文课堂更有活力,就必须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安排,否则就会像于漪老师说的:“如果四十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
《最后的姿势》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张开双臂,护住四名学生,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他恪尽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文章以质朴的语言,采用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展开描写。  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文本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彻底的“旁观者”,而是需要教师以一种充满智慧的姿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参与。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点拨和调控作用,激发学生更深入、持久地展开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  一、对话不明时适时点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沟通情感的必经途径。但受到学生已有知
《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按照“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形象地展现了聂荣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对本课的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重点,同时又突破“聂将军被日本人称为 ‘中日友谊的使者’的原因
阅读教学是一个三方互动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通过物我交流融合,达到长进和提高,吸纳和整合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经验、体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各自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会有差异。那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三方“对话”的质量呢?是否需要教师进行刻意控制?既然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随意解读文本?如若不然,又该如何解读文本?这些是我在教
课堂提问是启迪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随意性较大,显得零碎,妨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问题串”的方式,将课堂提问进行梳理和整合,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逻辑性和有序性,是优化课堂形态的必要举措。  一、指引性——“问题串”的引导方向  “问题串”中的表达措辞要明确清晰,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结构特点,有的放矢,让学生能根据“问题串”的指引有所思、
打开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那色彩艳丽的插图便会立刻映入眼帘,尤其是给古诗精心选配的插图,更是意境清新、引人入胜。那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五彩缤纷的水彩画,以生动多变的线条,形象直观的画面,给学生开辟了一方思维、创造、想象的天地。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插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体味古诗的意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同时还能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让学生形象地记忆古诗。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往往专注于教材的研究、教法的研究以及教育理念的探讨,对于学生本身的研究其实是相对匮乏的。笔者认为,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首先应从了解学生在40分钟课堂时间内的思维状态开始。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疲劳现象,我们也可以称为学习疲劳,学习疲劳是阻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缓解,甚至消除课堂中的学习疲劳,从而提
[摘 要]读与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第一朵杏花》的教学找准了训练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人物对话的体态、语态,完成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获得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读写结合 语言训练 拓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3  教学案例  片段一  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朵杏花》一文
[摘 要]为了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苏教版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一张“资料卡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在教学时,要通过链接文本、扩容资料、借鉴创造等教学策略,让文后资料卡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 资料卡 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65  为了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苏教版教材在部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