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的课堂思维减减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b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往往专注于教材的研究、教法的研究以及教育理念的探讨,对于学生本身的研究其实是相对匮乏的。笔者认为,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首先应从了解学生在40分钟课堂时间内的思维状态开始。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疲劳现象,我们也可以称为学习疲劳,学习疲劳是阻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缓解,甚至消除课堂中的学习疲劳,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学生特点的深刻理解
  学生的学习疲劳主要体现在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上。笔者这里重点探讨对学生心理疲劳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首先,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如果学生内心自愿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学科,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时,就算学习行为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学生的大脑也不易感到疲劳。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某些语文知识的独特趣味性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旦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了,思维就活跃了,整个学习活动也就变得更加愉快了。那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知疲倦地不断主动学习。
  其次,要对学生适时鼓励并正面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失败或挫折。如果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及时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及时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而在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在逆境中寻找和挖掘积极的因素,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并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汲取教训。由于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不断满足,他们就可以做到学而不厌。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情绪将会与进一步努力的愿望达到和谐统一,真正做到想学、乐学,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预案的巧妙设计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懂得巧妙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比如课堂的导入环节,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课堂,能让学生在毫无思维疲劳的状态下习得语文素养。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一课,在上这篇课文前,教师可以安排一点时间给学生预习或再预习,接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高潮部分和文中经典的语句,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这条长龙是怎样肆虐的吗?想看到这种场面吗?”由于学生的内心充满好奇,他们当然是毫无疑问地想要看看长江惊心动魄的场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想要看到的“长江的洪水肆虐、潮水奔腾翻滚”的惊人场面展现在他们的眼前。学生看过这个场面之后,无不发出阵阵感叹,通过体会长江肆虐的场面,使他们切身体会到了长江洪水给人们带来的严重灾害。教师找准机会询问学生此刻的感受,学生们争相回答,最后教师将他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主人公黄晓文奋不顾身的保护江堤,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这种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向他学习,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这种爱国、爱民的宝贵精神。这种设计不仅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了洪水的凶猛和波涛汹涌,也使学生的脑海里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三、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
  教学情境是指由教师设计的,提供给学生的,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感受的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课堂上的思维疲劳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教师设计的教学预案应紧扣教学内容,目标明确,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凸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
  以《美丽的彩虹》一课为例,这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观察字形的能力”。这个表述方式说明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如果将这句话改成“说出自己观察字形的结果”,表述方式即把行为主体由教师转化为学生,与此同时,也使本课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具体。教学目标明确之后,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学习,学生就能清晰地感知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又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及其变式,从而灵活地迁移和应用学到的知识。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漫无目的的,那么教学的主题就会被冲淡。因此,教师绝不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违背“情境是要为教学服务的”这一基本原则。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创设情境的价值效果,最终实现情境创设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不关注学习主体的状态,那么不管教师的教育理念多么先进,教师对教材理解多么透彻,教法设计多么精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应探索各种途径来减轻学生的课堂思维疲劳,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说理性课文没有散文那撼动人心的语言,没有小说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其大多是通过质朴、简约的语言,平常、普通的例子来说明一定的道理。很多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时,常常忽视课堂中语言的训练,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教学时需要根据说理性课文的语言特点,精心选择具有规律性的适合学生认知程度的语言现象作为训练内容,用一个语言点来深化对文本的认识,以一个训练点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进行方法的传授。  一、聚焦关键点,牵一
一句句真情的告白还在心中激荡,一声声感激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一首动听的《鲁冰花》歌曲满载着孩子们对父母的爱,伴随着这些结束了这堂口语交际课——《我和爸爸妈妈》。从听课教师“太感人了!”“真精彩!”这一句句肯定的话语中,从孩子们那依恋、不舍离去的目光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其说这是一堂口语交际课,不如说它是一次心灵的沟通,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爱心与爱心的置换。  这堂口
语文教学流派众多,千头万绪,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甚至还有一点莫衷一是之感。在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中,我深感语文课堂要简单而有深度。我理解的简单是头绪简单、目标简单、媒体简单;深度则是思维有深度、体味感情有深度、深入而浅出。那如何打造简单而有深度的课堂呢?语文教学实践和近期的课题研究告诉我:关注“三心”,提炼菁华。“三心”就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教学的中心议题,训练的倾向重心。下面就
都市的拥挤繁忙、山涧的细水长流、夏日暴雨的迅疾、春日和风的舒缓……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节奏,是节奏让一切变得更美好。  节奏是生活的主旋律,主导着生活,亦主导着课堂。因此,要想让高效语文课堂更有活力,就必须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安排,否则就会像于漪老师说的:“如果四十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
《最后的姿势》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张开双臂,护住四名学生,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他恪尽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文章以质朴的语言,采用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展开描写。  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文本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彻底的“旁观者”,而是需要教师以一种充满智慧的姿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参与。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点拨和调控作用,激发学生更深入、持久地展开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  一、对话不明时适时点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沟通情感的必经途径。但受到学生已有知
《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按照“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形象地展现了聂荣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对本课的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重点,同时又突破“聂将军被日本人称为 ‘中日友谊的使者’的原因
阅读教学是一个三方互动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通过物我交流融合,达到长进和提高,吸纳和整合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经验、体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各自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会有差异。那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三方“对话”的质量呢?是否需要教师进行刻意控制?既然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随意解读文本?如若不然,又该如何解读文本?这些是我在教
课堂提问是启迪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随意性较大,显得零碎,妨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问题串”的方式,将课堂提问进行梳理和整合,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逻辑性和有序性,是优化课堂形态的必要举措。  一、指引性——“问题串”的引导方向  “问题串”中的表达措辞要明确清晰,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结构特点,有的放矢,让学生能根据“问题串”的指引有所思、
打开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那色彩艳丽的插图便会立刻映入眼帘,尤其是给古诗精心选配的插图,更是意境清新、引人入胜。那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五彩缤纷的水彩画,以生动多变的线条,形象直观的画面,给学生开辟了一方思维、创造、想象的天地。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插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体味古诗的意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同时还能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让学生形象地记忆古诗。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