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丈高楼平地起,参天巨木赖根基。对于见证孩子健康成长,我做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适时适量的作业的重要价值
在这个重视素质教育倡导创新的背景下,以重视学生作业为话题似乎有点离经叛道,不合时宜,但是我还是要说说我的一点浅见。我不否认作业形式应该与时俱进,作业内容应该创新,作业评价应该多元化的观点,这些都不是我在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我现在所关注的仅仅是常规教学中的以基础训练为主要目标的作业的价值。
在中小学教学中,作业(有条件的学校还包括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来说,书面作业是学生向老师反馈其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的升华。通过作业,可以及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点,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如果光上课不去做题,自己不会知道自己哪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比较薄弱。作业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从而纠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通过认真细致地完成作业的活动过程,能有效提高理解能力,能培养耐心细致地品质、刻苦钻研的精神、勇于提问的习惯,能提高语言书面表达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还能为复习积累第一手资料。
对于教师来说,作业的布置,练习和批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学效果到底如何?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就可以及时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弱点做到查漏补缺。同时,同时通过作业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作业功能就可以得到拓展。
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必须要有,也值得重视。
二、农村中学学生的作业现状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农村中学学生作业的现状不容乐观。
就学生层面来说,我所在的农村中学不爱做或不做作业的现象很普遍。这些学生中,好多聪明活泼,反应灵敏。玩游戏,体育活动往往表现不凡,并且为班级争得不少荣誉;可就是不爱学习,课堂上打不起精神,作业也常常拖拖拉拉,一到下课马上生龙活虎。一玩起来,就昏天黑地,所谓作业早抛到了九天之外,直到交作业,才慌急火急地随手涂鸦,甚而是抄袭了事。归根到底,就是烦作业,怕作业,恨作业,躲避作业。
面对此类学生,许多老师往往是苦口婆心,围追堵截,使尽十八般武艺,但学生却不一定领情,换来的效果并一定不理想。在一次次挫折的打击下,教师往往也是身心疲惫,显得十分无助。
而家长、社会一方面把“望子成龙”的希望寄托在“万能”的教师身上,另一方面,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又对教师充满了不信任,甚至是批评和指责。许多人把学生完成作业的辛苦,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的过错加在任课教师身上,认为教师是罪魁祸首。特别是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完成作业,遭到认真执着的教师的批评而自杀的事情发生后,更是认为教师没有良知,最大恶极,罪不可赦。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处境呢?出于职业的因素,我也经常以教师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想必有此困惑的同仁肯定不在少数。
三、在对比中的一点反思
在农村初中担任一线教师近二十年,教过几千名学生 ,近几年由于一路陪伴侄女至初中,护理侄儿和儿子上小学,又以一个家长的视角来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思考其中的是非得失。
儿子现在城区读小学一年级,平时考试中,语文数学一般在90多分,偶尔得80多分,得100分的情况不多,可以说成绩一般。有时感叹:现在的孩子似乎个个都聪明!因为,他们班的期中考试中,语文考试平均分都超过95分了,其中的竞争的氛围可见一般。
别的不说,就拿汉字的书写方面来说,我儿子已经能初步的工整地书写正楷字了。就这一点来说,还是很令人欣慰的,亲友长辈看到他的字,许多人都赞叹说:“不错,我都写不出这样工整的字来!”。也许带了一点恭维,但是听了还是很能给人成就感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孩子的语文老师,正是老师的认真细致,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启发和引导了孩子。同时,孩子书写上的这一点点小成效,也浸透了家长的汗水。
为了培养儿子的书写习惯,他妈妈从孩子3岁上幼儿园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后,就让他陪哥哥一起写小字,坚持每天写3到4个字,每个字在小字本上写4行。他妈妈总是先在每行写上第一个字,然后由他独立把每行补充完整,只要求写工整,写美观,不强求知道字的读音和含义。为什么不强求知道字的读音和含义呢?是考虑到不能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也担心提前教了小学一年级还要学的内容,到正式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孩子可能养成自满和浮躁的消极心理。
每次写完之后,父母都会作出点评,指出优缺点,问题大的擦掉重写。幼儿园喜欢奖励幼儿美美贴,每次在作业上奖励一张美美贴,他就会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看到哥哥姐姐的作业上有用红笔画的勾,他也很羡慕,就要求我们在他写得好的作品上用红笔画勾,还要臭美的给个“100分”,并且必须模仿他们幼儿园的老师,在后面画上两朵大红花,或是几个笑脸才罢休。
现在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也开始了紧张的学习,每天放学,辛勤的老师总布置了适量的家庭作业,也有生字的抄写,我们总是积极配合配合教师,主动复习汉语拼音知识,重温汉字的笔画名称,研究汉字的书写的笔顺,把自己融入到孩子的学习当中。我家的院子里的墙上和门上,贴满了我用毛笔认真书写的醒目的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过道里贴满了常见的带拼音的汉字,客厅里贴满了儿子和我一起画的彩笔或蜡笔画。平时的家庭作业则主要靠他的妈妈一天不少地来辅导,督促,检查,签字。到第二天上学,孩子总是带上做好的作业,兴心满满的去上学。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在书写上的一点小小的成效并不奇怪,正在情理之中。 对比我现在所教的农村中学的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来说,平时就经常因为看不清学生的字而苦恼,在这两个班中,书写水平能和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相当的寥寥无几。有时我就想,要是我所教的八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的书写水平都能比得上城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好了。而农村中学不爱做作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恰恰是由于识字写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确实太薄弱了,以至于有时想要做好作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做作业不是享受,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谈到农村学校基础教学的尴尬现状,不得不提到农村的“留守儿童”现象。
根据2015年6月18日在京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近1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在我用家长以及教师的身份在对比中发现:留守儿童这一社会背景对儿童的学业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农村青壮年劳力涌入沿海或城区谋生,导致了农村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极度缺乏来自家长,特别是父母的帮助和影响,从小就陷入了基本的作业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的困境。由于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基础不牢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必然会给后继的教与学带来“深重的灾难”。
四、一点感想和期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诚然,学校教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的主阵地。它所具备的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以及场所的特殊性、教育者和教材的规范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主导的作用。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特别是小学生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的特殊影响。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学校的教育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具有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出来,学校教育中产生的一切困难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作为入门打基础的小学阶段,作为家长和教师,都不能漠不关心,都应该在孩子的作业活动中给予细致地帮助和指导,努力做到多引导,多督促,多陪陪孩子,细心了解孩子作业中的困难和需求。要预见到,如果你不能在平时融入孩子的作业活动中,等到他到了高年级的时候,他很可能根本就不让你“摸”他的作业本了(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也许你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不爱做作业的习惯,陷入了“不爱做作业的”沼泽中。
我记得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的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认为,这句话也实用于学生的作业活动,特别是作为孩子的家长,可以把它作为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
让我们一起关心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日常的作业,愿我们的孩子都能用充实而又轻松愉快的作业来见证自己的健康成长。
一、适时适量的作业的重要价值
在这个重视素质教育倡导创新的背景下,以重视学生作业为话题似乎有点离经叛道,不合时宜,但是我还是要说说我的一点浅见。我不否认作业形式应该与时俱进,作业内容应该创新,作业评价应该多元化的观点,这些都不是我在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我现在所关注的仅仅是常规教学中的以基础训练为主要目标的作业的价值。
在中小学教学中,作业(有条件的学校还包括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来说,书面作业是学生向老师反馈其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的升华。通过作业,可以及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点,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如果光上课不去做题,自己不会知道自己哪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比较薄弱。作业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从而纠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通过认真细致地完成作业的活动过程,能有效提高理解能力,能培养耐心细致地品质、刻苦钻研的精神、勇于提问的习惯,能提高语言书面表达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还能为复习积累第一手资料。
对于教师来说,作业的布置,练习和批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学效果到底如何?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就可以及时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弱点做到查漏补缺。同时,同时通过作业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作业功能就可以得到拓展。
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必须要有,也值得重视。
二、农村中学学生的作业现状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农村中学学生作业的现状不容乐观。
就学生层面来说,我所在的农村中学不爱做或不做作业的现象很普遍。这些学生中,好多聪明活泼,反应灵敏。玩游戏,体育活动往往表现不凡,并且为班级争得不少荣誉;可就是不爱学习,课堂上打不起精神,作业也常常拖拖拉拉,一到下课马上生龙活虎。一玩起来,就昏天黑地,所谓作业早抛到了九天之外,直到交作业,才慌急火急地随手涂鸦,甚而是抄袭了事。归根到底,就是烦作业,怕作业,恨作业,躲避作业。
面对此类学生,许多老师往往是苦口婆心,围追堵截,使尽十八般武艺,但学生却不一定领情,换来的效果并一定不理想。在一次次挫折的打击下,教师往往也是身心疲惫,显得十分无助。
而家长、社会一方面把“望子成龙”的希望寄托在“万能”的教师身上,另一方面,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又对教师充满了不信任,甚至是批评和指责。许多人把学生完成作业的辛苦,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的过错加在任课教师身上,认为教师是罪魁祸首。特别是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完成作业,遭到认真执着的教师的批评而自杀的事情发生后,更是认为教师没有良知,最大恶极,罪不可赦。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处境呢?出于职业的因素,我也经常以教师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想必有此困惑的同仁肯定不在少数。
三、在对比中的一点反思
在农村初中担任一线教师近二十年,教过几千名学生 ,近几年由于一路陪伴侄女至初中,护理侄儿和儿子上小学,又以一个家长的视角来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思考其中的是非得失。
儿子现在城区读小学一年级,平时考试中,语文数学一般在90多分,偶尔得80多分,得100分的情况不多,可以说成绩一般。有时感叹:现在的孩子似乎个个都聪明!因为,他们班的期中考试中,语文考试平均分都超过95分了,其中的竞争的氛围可见一般。
别的不说,就拿汉字的书写方面来说,我儿子已经能初步的工整地书写正楷字了。就这一点来说,还是很令人欣慰的,亲友长辈看到他的字,许多人都赞叹说:“不错,我都写不出这样工整的字来!”。也许带了一点恭维,但是听了还是很能给人成就感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孩子的语文老师,正是老师的认真细致,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启发和引导了孩子。同时,孩子书写上的这一点点小成效,也浸透了家长的汗水。
为了培养儿子的书写习惯,他妈妈从孩子3岁上幼儿园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后,就让他陪哥哥一起写小字,坚持每天写3到4个字,每个字在小字本上写4行。他妈妈总是先在每行写上第一个字,然后由他独立把每行补充完整,只要求写工整,写美观,不强求知道字的读音和含义。为什么不强求知道字的读音和含义呢?是考虑到不能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也担心提前教了小学一年级还要学的内容,到正式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孩子可能养成自满和浮躁的消极心理。
每次写完之后,父母都会作出点评,指出优缺点,问题大的擦掉重写。幼儿园喜欢奖励幼儿美美贴,每次在作业上奖励一张美美贴,他就会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看到哥哥姐姐的作业上有用红笔画的勾,他也很羡慕,就要求我们在他写得好的作品上用红笔画勾,还要臭美的给个“100分”,并且必须模仿他们幼儿园的老师,在后面画上两朵大红花,或是几个笑脸才罢休。
现在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也开始了紧张的学习,每天放学,辛勤的老师总布置了适量的家庭作业,也有生字的抄写,我们总是积极配合配合教师,主动复习汉语拼音知识,重温汉字的笔画名称,研究汉字的书写的笔顺,把自己融入到孩子的学习当中。我家的院子里的墙上和门上,贴满了我用毛笔认真书写的醒目的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过道里贴满了常见的带拼音的汉字,客厅里贴满了儿子和我一起画的彩笔或蜡笔画。平时的家庭作业则主要靠他的妈妈一天不少地来辅导,督促,检查,签字。到第二天上学,孩子总是带上做好的作业,兴心满满的去上学。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在书写上的一点小小的成效并不奇怪,正在情理之中。 对比我现在所教的农村中学的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来说,平时就经常因为看不清学生的字而苦恼,在这两个班中,书写水平能和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相当的寥寥无几。有时我就想,要是我所教的八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的书写水平都能比得上城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好了。而农村中学不爱做作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恰恰是由于识字写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确实太薄弱了,以至于有时想要做好作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做作业不是享受,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谈到农村学校基础教学的尴尬现状,不得不提到农村的“留守儿童”现象。
根据2015年6月18日在京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近1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在我用家长以及教师的身份在对比中发现:留守儿童这一社会背景对儿童的学业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农村青壮年劳力涌入沿海或城区谋生,导致了农村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极度缺乏来自家长,特别是父母的帮助和影响,从小就陷入了基本的作业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的困境。由于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基础不牢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必然会给后继的教与学带来“深重的灾难”。
四、一点感想和期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诚然,学校教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的主阵地。它所具备的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以及场所的特殊性、教育者和教材的规范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主导的作用。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特别是小学生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的特殊影响。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学校的教育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具有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出来,学校教育中产生的一切困难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作为入门打基础的小学阶段,作为家长和教师,都不能漠不关心,都应该在孩子的作业活动中给予细致地帮助和指导,努力做到多引导,多督促,多陪陪孩子,细心了解孩子作业中的困难和需求。要预见到,如果你不能在平时融入孩子的作业活动中,等到他到了高年级的时候,他很可能根本就不让你“摸”他的作业本了(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也许你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不爱做作业的习惯,陷入了“不爱做作业的”沼泽中。
我记得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的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认为,这句话也实用于学生的作业活动,特别是作为孩子的家长,可以把它作为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
让我们一起关心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日常的作业,愿我们的孩子都能用充实而又轻松愉快的作业来见证自己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