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原民喜,日本小说家、诗人。目睹广岛遭遇原子弹轰炸的悲惨场面,为控诉灭绝人性的暴行,写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其中《夏之花》是他的代表作,用超现实派的手法再现了广岛遭受的灾难。日本学者山崎正纯评价《夏之花》为“灰白色的文学”,认为其在灰白色的断层空间中展现了原爆的悲惨。但是,《夏之花》中也有与灰白色对立的鲜艳色彩的描写,本文将对这些色彩展开分析,探讨其深层含义。
关键词:《夏之花》;原爆;色彩描写;深层含义
《夏之花》原题为《原子弹》,于1947年6月发表在《三田文学》上,次年获得第一届水上泷太郎奖。在《长崎的钟》中,原民喜写道:“战争结束的感动,让我很快写出《夏之花》。直面那样的大事件,人所有的兴奋以及夸张感好像都被静悄悄地吹走了。我把自己体验的8月6日鲜活的惨剧,在还没有歪曲之前,尽量平静地描写出来”。原民喜用纪实的手法创作出了这篇让世人对原爆的残酷有了更深的了解的作品。关于这部作品,日本的学者山崎正纯在《原民喜“夏之花”论:灰白色的文学》中指出,原子弹轰炸的时间属于一个断层的时间,这个时间内的文学充满着“灰白色”的氛围。然而,原民喜的《夏之花》中除了表达“灰白色”的战争的残酷外,也有相关关于鲜艳的色彩的描写,这些色彩描写在作品中有怎样的深意呢?以下将先对色彩描写的原文进行分析,并依次对其意义展开探讨。
一、“黄色”的夏之花
小说的开头部分,描写了“我”买了一束花打算去给亡妻扫墓的场景。“八月十五是妻子死后的第一个盂兰盆节,可如今,故乡的城镇能否安然撑到那时还很难说。今天碰巧是停电日,一大早拿着花在街
上行走的男人,只我一个。手上的花虽不知名,娇小的黄色花瓣却带着一股惹人爱怜的野趣,真可谓名副其实的夏之花。我给暴晒在烈日下的墓碑洒了点水,将花分作两束,插入左右两个花座,墓前瞬间清亮起来,我凝视花和基石良久。这墓下不仅埋着我的妻子,还收着我父母的尸骨。用火柴将带来的香点好,默行一礼后,我从旁边井里舀了点水喝,便绕道饶津公园回了家。” “我”拿着“名副其实的夏之花”去扫墓,并从其娇小的黄色花瓣中感受到了一股令人爱怜的野趣。这束“黄色”的花勾起了我对亡妻的思念,想到要去给亡妻扫墓。小说在略带哀伤的日常化的平静的氛围中展开,“黄色”的花与题目的“夏之花”相呼应,带领读者进入到作品的世界。
二、“蓝天”、“绿色微光”
“我”在给亡妻扫墓后的第三天,发生了原子弹爆炸事件。“一切恍如噩梦。起初头上遭受打击时,我只是看不见却并未倒下,只因不便而感到愤懑之后,我‘哇’地大喊,声音听起来竟不像是自己。但当我渐渐模糊辨认出周遭的情形时,我发觉自己此时站在一出惨剧舞台的中央。诚然,这副光景在电影里是见过的。透过烟雾蒙蒙的沙尘,看得见小片蓝天,接着蓝天渐次扩大。光线从坍塌的墙上,以及意想不到的地方朝我射来。”被原子弹轰炸的房屋一片杂乱,“我”透过烟雾蒙蒙的沙尘,看见了“蓝天”,并且蓝天在不断的扩大。在遭受原子弹轰炸一切都残破不堪时,这一段看见蓝天的描写应该不仅仅只是在记述看到了蓝天这件事。“蓝天”,在通常情况下会被认为是“希望,祥和”的象征。“我”在此时看见的“蓝天”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希望与祥和的渴望。
在明确的意识到原子弹轰炸这场灾难的真实冲击后,我与K一行沿着河边逃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绿色的微光”。“对岸原己熄灭的大火,不知何时又疯狂地燃烧起来。红色的火光中夹杂着吓人的黑烟,那团黑烟猛然胀大,焰火则眼看着不断升温。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火终究还是烧到了尽头,只留空虚的残骸。就在那时,我看见下游河心上空,一片巨大的透明空气晃动着席卷而来。是龙卷风,我正想着,狂风已从我头顶掠过。周遭的草木随之疯狂摇晃,许多树甚至被连根拔起,抛向空中,它们狂舞着如箭般坠入浑浊的河里。那一刻,我虽记不清周遭空气的颜色。但这应该和悲惨的地狱绘卷中,绿色微光包裹的情形相去无几吧。”“我”把原子弹轰炸造成的悲惨场面比喻成是被绿色微光包裹着的地狱绘卷。那么,为何这悲惨的绘卷会是被绿色的光围绕呢?“绿色”代表着生机与未来。即使眼前的景象是如此惨绝人寰,但终究也还是被希望包裹着,还是能看的见未来的。这才是作者想通过“绿色微光”所表达的内容吧。
三、一片“青绿”
“我”在去安全地八幡村的途中,目睹了各种建筑物化为废墟以及到处都是肿胀的尸体的悲惨如地狱般的景象。最后过了草津这个地方之后,“周围逐渐出现了青绿,将我们从灾难的色彩中解放出来。青田上一群蜻蜓悠悠飞舞,映入眼帘”。这一段温暖的景象描写似乎与上文的凄惨景象格格不入,但正如原文所述:“周围逐渐出现了青绿,将我们从灾难的色彩中解放出来”,前文被黑烟笼罩、火光冲天为主的灾难的色彩笼罩着,灾难的悲惨也笼罩在每一个经历者甚至旁观者的心田。但是,前方的青田将人们从这悲惨中解放出来,给予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大江健三郎在其随笔集《无法预知的未来》的序章中评价说:“原民喜是充满了温情的散文诗巨匠,他通过自身经历描写了遭遇原子弹的情景,是现代日本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那么,在《夏之花》中,原民喜的“温情”就体现在这些色彩描写上。黄色的花是对亡妻的悼念亦是对原子爆炸中不幸身亡的同胞的悼念。蓝天、绿色微光以及青田是对未来怀着希望的象征,即使身處地狱般的悲惨环境中,只要还有希望就不会忘记前行。除了对战争的批判,这也是原民喜通过《夏之花》想要表达的深层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军、陈悦. 原爆文学开拓者原民喜的创作. 外国问题研究. 2015
[2] 原民喜 .长崎的钟. 中野孝次等编. 日本的原爆文学研究1. ほるぶ出版.1983
[3] 刘炳范. 表现核灾难:原民喜的人类意义. 齐鲁学刊. 2013
[4] 原民喜. 夏の花. 三田文学. 1947
[5] 牟海晶、王晶. 原民喜“夏之花”三部曲中的生态意象与女性书写. 渤海大学学报. 2018
作者简介:
崔惠(1995-),女,汉族,籍贯:江苏,硕士研究生,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关键词:《夏之花》;原爆;色彩描写;深层含义
《夏之花》原题为《原子弹》,于1947年6月发表在《三田文学》上,次年获得第一届水上泷太郎奖。在《长崎的钟》中,原民喜写道:“战争结束的感动,让我很快写出《夏之花》。直面那样的大事件,人所有的兴奋以及夸张感好像都被静悄悄地吹走了。我把自己体验的8月6日鲜活的惨剧,在还没有歪曲之前,尽量平静地描写出来”。原民喜用纪实的手法创作出了这篇让世人对原爆的残酷有了更深的了解的作品。关于这部作品,日本的学者山崎正纯在《原民喜“夏之花”论:灰白色的文学》中指出,原子弹轰炸的时间属于一个断层的时间,这个时间内的文学充满着“灰白色”的氛围。然而,原民喜的《夏之花》中除了表达“灰白色”的战争的残酷外,也有相关关于鲜艳的色彩的描写,这些色彩描写在作品中有怎样的深意呢?以下将先对色彩描写的原文进行分析,并依次对其意义展开探讨。
一、“黄色”的夏之花
小说的开头部分,描写了“我”买了一束花打算去给亡妻扫墓的场景。“八月十五是妻子死后的第一个盂兰盆节,可如今,故乡的城镇能否安然撑到那时还很难说。今天碰巧是停电日,一大早拿着花在街
上行走的男人,只我一个。手上的花虽不知名,娇小的黄色花瓣却带着一股惹人爱怜的野趣,真可谓名副其实的夏之花。我给暴晒在烈日下的墓碑洒了点水,将花分作两束,插入左右两个花座,墓前瞬间清亮起来,我凝视花和基石良久。这墓下不仅埋着我的妻子,还收着我父母的尸骨。用火柴将带来的香点好,默行一礼后,我从旁边井里舀了点水喝,便绕道饶津公园回了家。” “我”拿着“名副其实的夏之花”去扫墓,并从其娇小的黄色花瓣中感受到了一股令人爱怜的野趣。这束“黄色”的花勾起了我对亡妻的思念,想到要去给亡妻扫墓。小说在略带哀伤的日常化的平静的氛围中展开,“黄色”的花与题目的“夏之花”相呼应,带领读者进入到作品的世界。
二、“蓝天”、“绿色微光”
“我”在给亡妻扫墓后的第三天,发生了原子弹爆炸事件。“一切恍如噩梦。起初头上遭受打击时,我只是看不见却并未倒下,只因不便而感到愤懑之后,我‘哇’地大喊,声音听起来竟不像是自己。但当我渐渐模糊辨认出周遭的情形时,我发觉自己此时站在一出惨剧舞台的中央。诚然,这副光景在电影里是见过的。透过烟雾蒙蒙的沙尘,看得见小片蓝天,接着蓝天渐次扩大。光线从坍塌的墙上,以及意想不到的地方朝我射来。”被原子弹轰炸的房屋一片杂乱,“我”透过烟雾蒙蒙的沙尘,看见了“蓝天”,并且蓝天在不断的扩大。在遭受原子弹轰炸一切都残破不堪时,这一段看见蓝天的描写应该不仅仅只是在记述看到了蓝天这件事。“蓝天”,在通常情况下会被认为是“希望,祥和”的象征。“我”在此时看见的“蓝天”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希望与祥和的渴望。
在明确的意识到原子弹轰炸这场灾难的真实冲击后,我与K一行沿着河边逃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绿色的微光”。“对岸原己熄灭的大火,不知何时又疯狂地燃烧起来。红色的火光中夹杂着吓人的黑烟,那团黑烟猛然胀大,焰火则眼看着不断升温。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火终究还是烧到了尽头,只留空虚的残骸。就在那时,我看见下游河心上空,一片巨大的透明空气晃动着席卷而来。是龙卷风,我正想着,狂风已从我头顶掠过。周遭的草木随之疯狂摇晃,许多树甚至被连根拔起,抛向空中,它们狂舞着如箭般坠入浑浊的河里。那一刻,我虽记不清周遭空气的颜色。但这应该和悲惨的地狱绘卷中,绿色微光包裹的情形相去无几吧。”“我”把原子弹轰炸造成的悲惨场面比喻成是被绿色微光包裹着的地狱绘卷。那么,为何这悲惨的绘卷会是被绿色的光围绕呢?“绿色”代表着生机与未来。即使眼前的景象是如此惨绝人寰,但终究也还是被希望包裹着,还是能看的见未来的。这才是作者想通过“绿色微光”所表达的内容吧。
三、一片“青绿”
“我”在去安全地八幡村的途中,目睹了各种建筑物化为废墟以及到处都是肿胀的尸体的悲惨如地狱般的景象。最后过了草津这个地方之后,“周围逐渐出现了青绿,将我们从灾难的色彩中解放出来。青田上一群蜻蜓悠悠飞舞,映入眼帘”。这一段温暖的景象描写似乎与上文的凄惨景象格格不入,但正如原文所述:“周围逐渐出现了青绿,将我们从灾难的色彩中解放出来”,前文被黑烟笼罩、火光冲天为主的灾难的色彩笼罩着,灾难的悲惨也笼罩在每一个经历者甚至旁观者的心田。但是,前方的青田将人们从这悲惨中解放出来,给予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大江健三郎在其随笔集《无法预知的未来》的序章中评价说:“原民喜是充满了温情的散文诗巨匠,他通过自身经历描写了遭遇原子弹的情景,是现代日本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那么,在《夏之花》中,原民喜的“温情”就体现在这些色彩描写上。黄色的花是对亡妻的悼念亦是对原子爆炸中不幸身亡的同胞的悼念。蓝天、绿色微光以及青田是对未来怀着希望的象征,即使身處地狱般的悲惨环境中,只要还有希望就不会忘记前行。除了对战争的批判,这也是原民喜通过《夏之花》想要表达的深层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军、陈悦. 原爆文学开拓者原民喜的创作. 外国问题研究. 2015
[2] 原民喜 .长崎的钟. 中野孝次等编. 日本的原爆文学研究1. ほるぶ出版.1983
[3] 刘炳范. 表现核灾难:原民喜的人类意义. 齐鲁学刊. 2013
[4] 原民喜. 夏の花. 三田文学. 1947
[5] 牟海晶、王晶. 原民喜“夏之花”三部曲中的生态意象与女性书写. 渤海大学学报. 2018
作者简介:
崔惠(1995-),女,汉族,籍贯:江苏,硕士研究生,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