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到了被淘汰的边缘,老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对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应该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运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法;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54-02
引言
初中历史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涵盖了我国古往今来的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并且根据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大部分初中生还是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的,也有着很强的探知欲望,但是在初中历史课上却并没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其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很主要的阻碍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体现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就需要历史老师们要巧借教育改革的春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合理运用史料教学法,逐渐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历史教学意义。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中考科目中也有历史学科,但大多教师只是为学生画出考试重点,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从而忽略了历史教学的意义,未发挥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人文素养得不到良好的提升[1]。
2.忽略了學生主体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法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缺乏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单一、枯燥,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认为历史可学可不学,从而不利于教师开展历史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运用史料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实现创新的对策
1.运用鲜活史料激活教学方式。
教育乃人之根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若把人比喻为树木,那教育可以说就是那浇灌之水,树木要想顺利成活挺拔,离不开水的灌溉,但只有水是不够的,水还需清澈、新鲜,才能够真正使“树木”成为“树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史料的运用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纯粹为了教学而采取贴合课本却又枯燥无味的史料进行宣讲,长此以往定不是万全之策[2]。史料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准,也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息息相关。
史料的鲜活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初一历史课本《原始的农耕生活》为例,虽然农耕生活离现在已过去了相当长时间,但它们留下来的器具依然是现在人们进行创作的源泉,况且农耕器具也是现今人们追溯过去的利器之一。教师可以先在幻灯片上展示几张农耕生活时代人们使用的器具,如石斧、犁等,这些工具虽然在现在看来做工不够精巧,个头也笨重,但在当时已经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很大的便利,也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保障。以这些器具的图片作为开篇的宣讲,就能让学生产生一看究竟的好奇心,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层层不断前进的,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3]。
2.适当地选择史料使教学更加高效。
史料的选择不仅要符合课本,同时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可以与学生多沟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利。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搜集史料素材,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搜寻需要的知识内容,这样学生记忆会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二战时期日本所做的种种劣迹的行径。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了解的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深深地记住我国人民曾经受过的苦难,并体会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取得的胜利是多么珍贵,进而更好地燃起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热爱当今生活的情感。
3.史料的运用在不同阶段应当有所侧重。
史料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图像史料主要包括纪录片、视频剪辑、影响录制等内容;而文字资料主要包括档案、古籍等一些收藏的资料。鉴于初中生的认知和性格特点,初中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影音方面的资料,这些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及其对于历史的初步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4]。因此,图像史料与文字史料相比,图像史料则更应该成为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首要选择。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的引入,打印机的使用等。这些都为我们使用图像史料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图像史料的选择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对于不同的年级所需要的图像史料是有所侧重的。一般而言,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应该更多地侧重图像史料,而初三的学生则更需要侧重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文字史料。例如,在讲解初一历史教材中有关《宋代的社会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清明上河图》有关的图像资料,该图像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宋代的繁荣景象,是宋代史实的代表之作,通过对图像的观看,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的历史,进而激发他们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运用能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虽然历史相较于语、数、英在枯燥程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如果宣讲不当,加之教材枯燥无味,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这对历史教学十分不利。因此,学会将史料贯穿到日常的历史教学之中,不仅对于学生学习历史是百益无害的,也能够让教学工作者把握主动权,在不断探索中寻找出更为适合学生与教师双方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李腾勇.探析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72.
[2]南连清.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探讨[J].中华辞赋,2018(04):32.
[3]孙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新校园(阅读),2018(03):90.
[4]杨化栋.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应用方式[J].考试与评价,2017(08):20.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法;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54-02
引言
初中历史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涵盖了我国古往今来的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并且根据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大部分初中生还是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的,也有着很强的探知欲望,但是在初中历史课上却并没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其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很主要的阻碍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体现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就需要历史老师们要巧借教育改革的春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合理运用史料教学法,逐渐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历史教学意义。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中考科目中也有历史学科,但大多教师只是为学生画出考试重点,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从而忽略了历史教学的意义,未发挥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人文素养得不到良好的提升[1]。
2.忽略了學生主体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法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缺乏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单一、枯燥,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认为历史可学可不学,从而不利于教师开展历史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运用史料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实现创新的对策
1.运用鲜活史料激活教学方式。
教育乃人之根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若把人比喻为树木,那教育可以说就是那浇灌之水,树木要想顺利成活挺拔,离不开水的灌溉,但只有水是不够的,水还需清澈、新鲜,才能够真正使“树木”成为“树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史料的运用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纯粹为了教学而采取贴合课本却又枯燥无味的史料进行宣讲,长此以往定不是万全之策[2]。史料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准,也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息息相关。
史料的鲜活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初一历史课本《原始的农耕生活》为例,虽然农耕生活离现在已过去了相当长时间,但它们留下来的器具依然是现在人们进行创作的源泉,况且农耕器具也是现今人们追溯过去的利器之一。教师可以先在幻灯片上展示几张农耕生活时代人们使用的器具,如石斧、犁等,这些工具虽然在现在看来做工不够精巧,个头也笨重,但在当时已经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很大的便利,也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保障。以这些器具的图片作为开篇的宣讲,就能让学生产生一看究竟的好奇心,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层层不断前进的,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3]。
2.适当地选择史料使教学更加高效。
史料的选择不仅要符合课本,同时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可以与学生多沟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利。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搜集史料素材,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搜寻需要的知识内容,这样学生记忆会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二战时期日本所做的种种劣迹的行径。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了解的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深深地记住我国人民曾经受过的苦难,并体会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取得的胜利是多么珍贵,进而更好地燃起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热爱当今生活的情感。
3.史料的运用在不同阶段应当有所侧重。
史料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图像史料主要包括纪录片、视频剪辑、影响录制等内容;而文字资料主要包括档案、古籍等一些收藏的资料。鉴于初中生的认知和性格特点,初中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影音方面的资料,这些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及其对于历史的初步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4]。因此,图像史料与文字史料相比,图像史料则更应该成为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首要选择。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的引入,打印机的使用等。这些都为我们使用图像史料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图像史料的选择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对于不同的年级所需要的图像史料是有所侧重的。一般而言,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应该更多地侧重图像史料,而初三的学生则更需要侧重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文字史料。例如,在讲解初一历史教材中有关《宋代的社会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清明上河图》有关的图像资料,该图像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宋代的繁荣景象,是宋代史实的代表之作,通过对图像的观看,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的历史,进而激发他们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运用能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虽然历史相较于语、数、英在枯燥程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如果宣讲不当,加之教材枯燥无味,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这对历史教学十分不利。因此,学会将史料贯穿到日常的历史教学之中,不仅对于学生学习历史是百益无害的,也能够让教学工作者把握主动权,在不断探索中寻找出更为适合学生与教师双方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李腾勇.探析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72.
[2]南连清.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探讨[J].中华辞赋,2018(04):32.
[3]孙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新校园(阅读),2018(03):90.
[4]杨化栋.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应用方式[J].考试与评价,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