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的冬景》通过运用对比、虚实结合、引用等手法描绘出江南那可爱、晴朗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优美、闲适、温润、和煦的意境。作者给我们展现了江南的“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五幅图,通过这些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南冬景的美。那作者是如何巧妙抓住这些景的特征带给我们这种意境美呢?
这就得由教师慢慢引导学生了。在此笔者通过对《江南的冬景》中四个片段的详细讲解,摭谈因“词”求“境”。
一、在南北冬景对比中因“词”求“境”
文章开篇写北国的冬天,但题目是江南,是作者偏题了吗?实则不是,作者是想先描写北方的冬,再描写南方的冬,通过两者对比,否定北国的冬,从而赞美南方的冬。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哪些词代表北方的冬,哪些词代表南方的冬,因为词不同,意境也就不同。
如:“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饮白干的滋味。”这句话中哪些字是具有代表性的,通过反复默念会发现“围”“吃”“剥”“饮”这四个连续性动词,虽简单但描绘出一幅其乐融融、热闹的生活状态。再让学生看后文,“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提问:何字词用得巧妙?细读会发觉“躲”“蛰居”最妙。妙在何处?妙在作者没有用“坐”“躺”“站”,偏偏用躲,躲说明了北国的冬是极其寒冷的,或许一出去就被会冷风吹走,被雪掩埋。以至于人们只能躲在家里蛰居,但在屋里并不是静悄悄的,而是一群人吃喝,是欢快的。倘若用坐、躺、站在屋里,显然失去了该种韵味。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第二段,找出两个地方的不同之处。可知作者妙用“扫尽”说出了天气之晴朗,“满街”道出了冬天枯叶之多,“吱叫”“放出”动静结合,体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后文又写道:“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文章用北方夏夜的情调来作比江南冬天的这种“明朗”的情调,这不禁使人想到北方夏夜人们三五成群出户纳凉的情景。与上文写的闲适相呼应,那份悠闲,那份惬意,这无疑给人一种风和日丽的景象,因此相比北方的寒冬,更加显示了南方的冬的可爱。
二、从江南植被中因“词”求“境”
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状物写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在读景物描写时注意景物的形态、描写手法,抓住景物中那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词,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境。
比如在阅读“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这段文字时,首先要看作者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景,整个情感基调是什么,再粗中找细,准确定位意境。显然这是在写南方的植被多,但细究文中的词会发现南方的植被还带有另一番景象。首先“含”字运用拟人手法,把江南的泥土比喻成有生命的物体,把热气含在嘴里,生动形象地写出土壤的厚实丰腴。接着,“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句中别有韵味的“着”字和“一点一丛”,让人不禁联想到花星星点点地开在枝头,摇曳在半空中,给人一种清净祥和的意境。
又如在阅读这句“草色顶多成赭色,跟边总带点绿意”时会发现即使寒风呼啸,那充满生机的草依旧带有“绿意”,让人联系到一丛一丛的绿油油的青草,在生生不息地繁殖蔓延,想把每一寸土地都染成绿色,给大自然盖上一床厚厚的绿被子,这给人展现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蓬勃景象。倘若哪天风和日暖的午后,出去郊游,看到饱含生气的景,真是不得不让人流连忘返啊。
三、在微雨寒村中因“词”求“境”
景与境存在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因景生境,因境生景。因此,在情景描写中存在虚景实景,但何为虚何为实不重要,因为作者通过虚实结合同样是为了营造相同的气氛,加深由景生成的意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虚实的共同点,找出异曲同工之处。同样,境由词生,找到了好词,也就找到了情景的情感基调,意境也就出来了。
如文章的第七段开始写南方冬天的微雨天气,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道不尽的悠闲之感。首先是实景:秋收过后的农人们“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先是写出了农人生活的幽静、悠闲。而门对长桥,窗含远阜,又让我们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标志性的生活场景,更是平添了几分联想和想象。而那让人进入如梦如影的意境的“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温柔而缠绵的“白雨”,竟也迷上了这“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恨不得把整个村庄都拥抱在自己的舒怀,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江南水墨画的神韵。
接着就是虚景的描写。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那个具有神韵的词——泊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泊?泊字给人什么样的意境?如果换成系或者靠是否可以达到一样的意境。”通过仔细阅读会发现,作者首先给我们营造的是一幅安静祥和的晚景图,可以想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只乌篷小船可能是忙完了一天的营生,终于回家了。可它似乎没有沉寂,还在等待明天的启程。而“泊”恰恰体现了悠闲静谧的意境,如果换成“系”则显得沉闷,毫无生气,换成“靠”则显得太过匆忙,破坏了场景的意境。可见,这词并不是简单的择取,而是作者通过考究,仔细琢磨出来的,一字之差意境却千差万别。
下面再细品这一句“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提问学生,“几个”“喧哗”妙在何处?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近义词、反义词的手法,如“几个”反义就是“很多,许多”;“喧哗”的近义词是“吵闹”。试想,如果一个不大的农人家来了很多个客人,是否会给人一种拥挤的感觉,显然和上文的夜景氛围不对,“几个”也就是三两个,或许是朋友或许是亲人,在那聊家常,岂不是很祥和?再者“喧哗”和“吵闹”有何区别,“喧哗”体现的是一种热闹,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道出了酒桌上热闹的气氛,而“吵闹”是杂乱无章的,让人反感,显然破坏了原有的气氛。因此,贴切的词更能表达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郁达夫的散文具有极强的美学特征:清新隽永,明丽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对于词的考量和选取更是下了苦功夫的。因此,在阅读他的文章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洞察力、观察力,烛隐抉微,这样对于以后从词中找境、求境、寻词才有很大帮助。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中学(316100)
这就得由教师慢慢引导学生了。在此笔者通过对《江南的冬景》中四个片段的详细讲解,摭谈因“词”求“境”。
一、在南北冬景对比中因“词”求“境”
文章开篇写北国的冬天,但题目是江南,是作者偏题了吗?实则不是,作者是想先描写北方的冬,再描写南方的冬,通过两者对比,否定北国的冬,从而赞美南方的冬。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哪些词代表北方的冬,哪些词代表南方的冬,因为词不同,意境也就不同。
如:“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饮白干的滋味。”这句话中哪些字是具有代表性的,通过反复默念会发现“围”“吃”“剥”“饮”这四个连续性动词,虽简单但描绘出一幅其乐融融、热闹的生活状态。再让学生看后文,“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提问:何字词用得巧妙?细读会发觉“躲”“蛰居”最妙。妙在何处?妙在作者没有用“坐”“躺”“站”,偏偏用躲,躲说明了北国的冬是极其寒冷的,或许一出去就被会冷风吹走,被雪掩埋。以至于人们只能躲在家里蛰居,但在屋里并不是静悄悄的,而是一群人吃喝,是欢快的。倘若用坐、躺、站在屋里,显然失去了该种韵味。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第二段,找出两个地方的不同之处。可知作者妙用“扫尽”说出了天气之晴朗,“满街”道出了冬天枯叶之多,“吱叫”“放出”动静结合,体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后文又写道:“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文章用北方夏夜的情调来作比江南冬天的这种“明朗”的情调,这不禁使人想到北方夏夜人们三五成群出户纳凉的情景。与上文写的闲适相呼应,那份悠闲,那份惬意,这无疑给人一种风和日丽的景象,因此相比北方的寒冬,更加显示了南方的冬的可爱。
二、从江南植被中因“词”求“境”
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状物写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在读景物描写时注意景物的形态、描写手法,抓住景物中那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词,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境。
比如在阅读“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这段文字时,首先要看作者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景,整个情感基调是什么,再粗中找细,准确定位意境。显然这是在写南方的植被多,但细究文中的词会发现南方的植被还带有另一番景象。首先“含”字运用拟人手法,把江南的泥土比喻成有生命的物体,把热气含在嘴里,生动形象地写出土壤的厚实丰腴。接着,“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句中别有韵味的“着”字和“一点一丛”,让人不禁联想到花星星点点地开在枝头,摇曳在半空中,给人一种清净祥和的意境。
又如在阅读这句“草色顶多成赭色,跟边总带点绿意”时会发现即使寒风呼啸,那充满生机的草依旧带有“绿意”,让人联系到一丛一丛的绿油油的青草,在生生不息地繁殖蔓延,想把每一寸土地都染成绿色,给大自然盖上一床厚厚的绿被子,这给人展现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蓬勃景象。倘若哪天风和日暖的午后,出去郊游,看到饱含生气的景,真是不得不让人流连忘返啊。
三、在微雨寒村中因“词”求“境”
景与境存在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因景生境,因境生景。因此,在情景描写中存在虚景实景,但何为虚何为实不重要,因为作者通过虚实结合同样是为了营造相同的气氛,加深由景生成的意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虚实的共同点,找出异曲同工之处。同样,境由词生,找到了好词,也就找到了情景的情感基调,意境也就出来了。
如文章的第七段开始写南方冬天的微雨天气,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道不尽的悠闲之感。首先是实景:秋收过后的农人们“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先是写出了农人生活的幽静、悠闲。而门对长桥,窗含远阜,又让我们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标志性的生活场景,更是平添了几分联想和想象。而那让人进入如梦如影的意境的“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温柔而缠绵的“白雨”,竟也迷上了这“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恨不得把整个村庄都拥抱在自己的舒怀,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江南水墨画的神韵。
接着就是虚景的描写。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那个具有神韵的词——泊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泊?泊字给人什么样的意境?如果换成系或者靠是否可以达到一样的意境。”通过仔细阅读会发现,作者首先给我们营造的是一幅安静祥和的晚景图,可以想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只乌篷小船可能是忙完了一天的营生,终于回家了。可它似乎没有沉寂,还在等待明天的启程。而“泊”恰恰体现了悠闲静谧的意境,如果换成“系”则显得沉闷,毫无生气,换成“靠”则显得太过匆忙,破坏了场景的意境。可见,这词并不是简单的择取,而是作者通过考究,仔细琢磨出来的,一字之差意境却千差万别。
下面再细品这一句“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提问学生,“几个”“喧哗”妙在何处?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近义词、反义词的手法,如“几个”反义就是“很多,许多”;“喧哗”的近义词是“吵闹”。试想,如果一个不大的农人家来了很多个客人,是否会给人一种拥挤的感觉,显然和上文的夜景氛围不对,“几个”也就是三两个,或许是朋友或许是亲人,在那聊家常,岂不是很祥和?再者“喧哗”和“吵闹”有何区别,“喧哗”体现的是一种热闹,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道出了酒桌上热闹的气氛,而“吵闹”是杂乱无章的,让人反感,显然破坏了原有的气氛。因此,贴切的词更能表达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郁达夫的散文具有极强的美学特征:清新隽永,明丽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对于词的考量和选取更是下了苦功夫的。因此,在阅读他的文章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洞察力、观察力,烛隐抉微,这样对于以后从词中找境、求境、寻词才有很大帮助。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中学(3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