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吕文信并无来往,还是前些时日朋友寄来几幅书法作品和一些文稿资料让我有空做些点评。我喜欢书法,但做点评之事确实不敢妄下言论。不过,观其好的作品,感慨还是时常会有的。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写者高远,观者各有品味,但不变的是,从艺术作品中,得到的那种审美体验,这些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的。
第一眼看到书法家吕文信的书法作品,确实有点不敢相信,这些作品竟是出自一位如此年轻的书法家之手。其书风遒劲,朴素中透出的俊美。其在用笔上率意中见法度,或行中夹草,或草中带行,天然中含机趣;在布局上险峻中寓稳重,笔力雄健、一气呵成,满腔豪情化为纸上波涛,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冲击力、感染力,书风雄浑苍劲、大气磅礴,深具秦碑汉简之韵。无疑不让人惊叹作者在深厚的书法功底之下,除了对于中国书法的一份热爱,更多的还是体现了他对于书法的一种灵性与感悟。
书法最讲究“气势”,而气于势在书法中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里所讲的气,是为气质。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书画,还是工艺品,其中所凸显而出的浑然天成的气质,却是最为动人的。吕文信的书法中,不自觉便可以让人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气质,他的字,时而轻盈飘逸,时而浑厚庄严。世人常说字如其人,见字亦如见人,那么观吕文信的书法,自然可以从中感悟出此人心中的“气”。对于书法的执着追寻,精铸钻研,痴迷狂热,使其手中,心中,脑中都似握着一支笔。更多的是在其书法中,让观者深刻感悟到他个人的品格修行。而观众在欣赏其书法作品的同时,除了视觉上美的享受,最多的,还是被其作品中凝练的“气”与飘逸出尘的“气”所深深感染。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势,而书法亦有。书法中的势,主要来自于书法家本人对于自我艺术造诣的认识。在吕文信的书法中,虽然书体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含其本人的一种气势是共同的。可浑厚,亦可飘渺,可灵活生动,亦可厚重致远。但是,每一笔中,尽显出吕文信个人的势,这便是他自信的体现。在当今略显浮华的社会中,能够保持一颗平和而有追求的内心,实属不易。
古人说“气势如虹”,其实,气势,也同样来自于自信,只有自信,方能“如虹”。大气,稳健,自信,洒脱,这便是吕文信书法作品中所要传达给世人的观念,书法作品同样有价值观,而观赏书法的同时,又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岂不更妙。书法艺术应该反映书法家独特的个人风格样式,这种风格样式之所以区别其他人的样式,是因为风格能反映书法家真实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其全部修养的体现。做自己,写自己的字,创造自己的人生,体现自己的气势与意蕴。
吕文信的几件行草作品,相对而言我更比较欣赏那幅《闻鸡起舞》。与另外几件作品相比,这件写得比较“老实”,笔法、字法乃至章法明显出自一种自然。各种矛盾对比处理得尤为得体,气息蛮好。但如果据具体作品来讲,刻意雕琢的痕迹还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每个书法家都想走出一种带有自己风格的路子,但是,一种新风格,固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总要在不断完善中逐渐走向成熟。但就吕文信本人而言,如果现在就将这种处理手法加以程式化,从而使作品形成一种较统一的风格,“新”新矣,但这种新又能有多少价值呢?
书画大师李可染曾经讲过:“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显然,个人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躐等燥进,則难免拔苗助长。对于传统,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走出来,而是有没有真正地“走进去”。当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一味期待水到渠成,任其自然而放弃主观努力,也是不可取的,问题是求新求变总要有个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入古出新,汲古铸今。如果勉为其难,为“新”而新,则不无本末倒置之虞。
我从吕文信的自评中发现,他没有为已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在努力探索求新的同时,没有放松对传统的学习,仍然在实践中思考,因此,尽管他的新风格目前尚难说尽如人意,但从《闻鸡起舞》这幅作品中,是可以看到他艺术的久远的。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如何在作品中体现书法家的思想情感成为个人风格形成的关键,书法家应该尊重汉字的结构规律,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真实情感。也就是说,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体会,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和别人的相比,在相同中体现出不同,在不同中则体现相同的规律,这应该是现代书法发展的必由之路。
欧阳中石先生说:“作字行文,文艺载道,以书焕采,应时如需”。笔墨当随时代,就书法本身而言,吕文信无疑是一位成功的书法家,他的成功更多的应该是源自于个人的聪慧与勤奋,在艺术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他能不慕虚名,不追时尚,认真研习传统书法艺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品之中,这才是书法艺术发展所需要的,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吕文信会取得更大的成果。(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华东部副主任,资深记者,书画评论家)
吕文信艺术简历
吕文信,1963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沂源县文工团、吕剧团、县总工会、任演员、导演、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任沂源县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沂源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沂源县京剧协会名誉主席。曾任沂源县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第一届沂源县文联委员、第一届沂源县戏剧家协会主席、第二届沂源县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自幼酷爱书法艺术,自1976年始,楷书从《玄秘塔》入手,行书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王铎《拟山园帖》,数十年临池不辍。多年来寻访书法名家指点,2010年5月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第三期临帖与创作研究班毕业。师从著名书法家齐作声,得到胡秋萍、李松等书法名家指点。作品受到书法家称赞。作品散见于《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工人报》、《学习》、《今日科苑》、《职工天地》杂志等。
第一眼看到书法家吕文信的书法作品,确实有点不敢相信,这些作品竟是出自一位如此年轻的书法家之手。其书风遒劲,朴素中透出的俊美。其在用笔上率意中见法度,或行中夹草,或草中带行,天然中含机趣;在布局上险峻中寓稳重,笔力雄健、一气呵成,满腔豪情化为纸上波涛,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冲击力、感染力,书风雄浑苍劲、大气磅礴,深具秦碑汉简之韵。无疑不让人惊叹作者在深厚的书法功底之下,除了对于中国书法的一份热爱,更多的还是体现了他对于书法的一种灵性与感悟。
书法最讲究“气势”,而气于势在书法中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里所讲的气,是为气质。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书画,还是工艺品,其中所凸显而出的浑然天成的气质,却是最为动人的。吕文信的书法中,不自觉便可以让人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气质,他的字,时而轻盈飘逸,时而浑厚庄严。世人常说字如其人,见字亦如见人,那么观吕文信的书法,自然可以从中感悟出此人心中的“气”。对于书法的执着追寻,精铸钻研,痴迷狂热,使其手中,心中,脑中都似握着一支笔。更多的是在其书法中,让观者深刻感悟到他个人的品格修行。而观众在欣赏其书法作品的同时,除了视觉上美的享受,最多的,还是被其作品中凝练的“气”与飘逸出尘的“气”所深深感染。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势,而书法亦有。书法中的势,主要来自于书法家本人对于自我艺术造诣的认识。在吕文信的书法中,虽然书体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含其本人的一种气势是共同的。可浑厚,亦可飘渺,可灵活生动,亦可厚重致远。但是,每一笔中,尽显出吕文信个人的势,这便是他自信的体现。在当今略显浮华的社会中,能够保持一颗平和而有追求的内心,实属不易。
古人说“气势如虹”,其实,气势,也同样来自于自信,只有自信,方能“如虹”。大气,稳健,自信,洒脱,这便是吕文信书法作品中所要传达给世人的观念,书法作品同样有价值观,而观赏书法的同时,又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岂不更妙。书法艺术应该反映书法家独特的个人风格样式,这种风格样式之所以区别其他人的样式,是因为风格能反映书法家真实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其全部修养的体现。做自己,写自己的字,创造自己的人生,体现自己的气势与意蕴。
吕文信的几件行草作品,相对而言我更比较欣赏那幅《闻鸡起舞》。与另外几件作品相比,这件写得比较“老实”,笔法、字法乃至章法明显出自一种自然。各种矛盾对比处理得尤为得体,气息蛮好。但如果据具体作品来讲,刻意雕琢的痕迹还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每个书法家都想走出一种带有自己风格的路子,但是,一种新风格,固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总要在不断完善中逐渐走向成熟。但就吕文信本人而言,如果现在就将这种处理手法加以程式化,从而使作品形成一种较统一的风格,“新”新矣,但这种新又能有多少价值呢?
书画大师李可染曾经讲过:“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显然,个人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躐等燥进,則难免拔苗助长。对于传统,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走出来,而是有没有真正地“走进去”。当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一味期待水到渠成,任其自然而放弃主观努力,也是不可取的,问题是求新求变总要有个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入古出新,汲古铸今。如果勉为其难,为“新”而新,则不无本末倒置之虞。
我从吕文信的自评中发现,他没有为已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在努力探索求新的同时,没有放松对传统的学习,仍然在实践中思考,因此,尽管他的新风格目前尚难说尽如人意,但从《闻鸡起舞》这幅作品中,是可以看到他艺术的久远的。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如何在作品中体现书法家的思想情感成为个人风格形成的关键,书法家应该尊重汉字的结构规律,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真实情感。也就是说,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体会,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和别人的相比,在相同中体现出不同,在不同中则体现相同的规律,这应该是现代书法发展的必由之路。
欧阳中石先生说:“作字行文,文艺载道,以书焕采,应时如需”。笔墨当随时代,就书法本身而言,吕文信无疑是一位成功的书法家,他的成功更多的应该是源自于个人的聪慧与勤奋,在艺术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他能不慕虚名,不追时尚,认真研习传统书法艺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品之中,这才是书法艺术发展所需要的,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吕文信会取得更大的成果。(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华东部副主任,资深记者,书画评论家)
吕文信艺术简历
吕文信,1963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沂源县文工团、吕剧团、县总工会、任演员、导演、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任沂源县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沂源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沂源县京剧协会名誉主席。曾任沂源县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第一届沂源县文联委员、第一届沂源县戏剧家协会主席、第二届沂源县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自幼酷爱书法艺术,自1976年始,楷书从《玄秘塔》入手,行书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王铎《拟山园帖》,数十年临池不辍。多年来寻访书法名家指点,2010年5月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第三期临帖与创作研究班毕业。师从著名书法家齐作声,得到胡秋萍、李松等书法名家指点。作品受到书法家称赞。作品散见于《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工人报》、《学习》、《今日科苑》、《职工天地》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