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的作用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使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逐渐赶上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达到素质合格,真正做到使学生优劣得所,尖的更尖,中的拔尖,差的赶中。而教学往往是一个旧的差异不断缩小,新的差异不断形成的过程,所以搞“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向差异性教学转变,最有效的方法是实施分层教学,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后达到大纲的要求。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教师鼓励竞争,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内动力。一方面,教师重点辅导了中下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不盲目批评学生,有利于促进成绩稍差的学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学习较好的学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指明方向,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下面我就我几年来的一点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要分层
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在教学实际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我在每一节课前先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共同基础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也就是A层学生的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即多数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经过自身努力可达到的水平,这是为B层学生而准备;扩展内容目标,适合少数学有余力的C层学生,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例如:在讲《别挤了》时,C层学生能够掌握字词,流利朗读。B层学生不仅能掌握字词还要能体会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而A层学生在完以上目标的同时,还要能够仿写。
二、重视中间,激发兴趣
在学校或班级中,成绩普通的学生占大多数,抓好这部分同学的教育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小学生,有的成绩平稳,有的成绩忽上忽下,对这类学生,属于前者的,重在引导,侧重让其牢固掌握课本知识,使用方法,掌握一般的技巧和技能。如读书运用方面,关于读书卡的摘录,教师可为这些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这些读物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深人学习后,就能根据读书卡中的(一)和卡(二)的有关要求进行摘录,写周记时也不要要求这类学生写出的周记一定要内容生动,中心突出。只要其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想而写出来就行了。只要学生有话可写,教师就能进行点拨、引导。也可适当引入课外阅读,这样既激发兴趣,又开发智力。成绩忽上忽下的学生,重在查明原因,及时补缺补漏。如:发现学生变换句式不会,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补漏,讲清各种句式的变换特点及规律,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性地结合课文的讲解,进行这方面的练习。这样以防缺口扩大,争取这类学生的成绩稳步上升,中间生在教师的重视之下,每个阶段就都能“吃得好”。
三、耐心诱导,激励后进
有少部分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差,这类学生有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不努力,但智商较高;一是肯努力,但智商偏低。对前者,坚持正面教育,耐心细致引导,促使学生端正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后者,定时进行家访,与其谈心,分析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备课编写教案、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课外辅导为着力点,广开途径。如“寻找后进生闪光点”、“一日班长制”、“献爱心”等活动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同时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以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在“光荣榜”上为他们留位置,如果他们取得了进步,哪怕是一丁点的,光荣榜上就会给他们上一面小红旗。另外,还要利用课外时间抓好基础训练和基本技能,同时开展“一帮一”活动,即让一个品德兼优的学生承包一个后进生,利用午休和双休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自己的价值,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在每次的学习活动中都能“吃得饱,使其内因发生变化,促使进步。
四、分层评价,传递期望
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文化知识等方面,每个学生都存在客观差异性,所以,我们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标准和形式。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高考和中考成绩成了评价学校教育好坏的唯一指标,相应地,人们也拿分数的高低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的成绩优秀,那么他便是好学生;相反,学生的成绩差,那么他便是坏学生。这种以偏概全、简单粗暴的“应试评价观”造成许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厌学,甚至被迫辍学,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应试评价观”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成绩之外的另一面,从而造成不良后果。我们现在实施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与时代发展相悖的教育理念。因此,学生评价方法的改革,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学会科学地评价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层评价。通过评价来激发各层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在评价手段上,要将多样化和灵活性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要注意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评价时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最后的分数。
分层教学是一种随时代和教学研究发展而愈发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思想,是一种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能让每一个学生激起参与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它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蓬勃地发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后达到大纲的要求。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教师鼓励竞争,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内动力。一方面,教师重点辅导了中下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不盲目批评学生,有利于促进成绩稍差的学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学习较好的学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指明方向,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下面我就我几年来的一点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要分层
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在教学实际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我在每一节课前先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共同基础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也就是A层学生的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即多数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经过自身努力可达到的水平,这是为B层学生而准备;扩展内容目标,适合少数学有余力的C层学生,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例如:在讲《别挤了》时,C层学生能够掌握字词,流利朗读。B层学生不仅能掌握字词还要能体会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而A层学生在完以上目标的同时,还要能够仿写。
二、重视中间,激发兴趣
在学校或班级中,成绩普通的学生占大多数,抓好这部分同学的教育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小学生,有的成绩平稳,有的成绩忽上忽下,对这类学生,属于前者的,重在引导,侧重让其牢固掌握课本知识,使用方法,掌握一般的技巧和技能。如读书运用方面,关于读书卡的摘录,教师可为这些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这些读物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深人学习后,就能根据读书卡中的(一)和卡(二)的有关要求进行摘录,写周记时也不要要求这类学生写出的周记一定要内容生动,中心突出。只要其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想而写出来就行了。只要学生有话可写,教师就能进行点拨、引导。也可适当引入课外阅读,这样既激发兴趣,又开发智力。成绩忽上忽下的学生,重在查明原因,及时补缺补漏。如:发现学生变换句式不会,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补漏,讲清各种句式的变换特点及规律,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性地结合课文的讲解,进行这方面的练习。这样以防缺口扩大,争取这类学生的成绩稳步上升,中间生在教师的重视之下,每个阶段就都能“吃得好”。
三、耐心诱导,激励后进
有少部分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差,这类学生有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不努力,但智商较高;一是肯努力,但智商偏低。对前者,坚持正面教育,耐心细致引导,促使学生端正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后者,定时进行家访,与其谈心,分析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备课编写教案、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课外辅导为着力点,广开途径。如“寻找后进生闪光点”、“一日班长制”、“献爱心”等活动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同时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以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在“光荣榜”上为他们留位置,如果他们取得了进步,哪怕是一丁点的,光荣榜上就会给他们上一面小红旗。另外,还要利用课外时间抓好基础训练和基本技能,同时开展“一帮一”活动,即让一个品德兼优的学生承包一个后进生,利用午休和双休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自己的价值,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在每次的学习活动中都能“吃得饱,使其内因发生变化,促使进步。
四、分层评价,传递期望
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文化知识等方面,每个学生都存在客观差异性,所以,我们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标准和形式。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高考和中考成绩成了评价学校教育好坏的唯一指标,相应地,人们也拿分数的高低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的成绩优秀,那么他便是好学生;相反,学生的成绩差,那么他便是坏学生。这种以偏概全、简单粗暴的“应试评价观”造成许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厌学,甚至被迫辍学,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应试评价观”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成绩之外的另一面,从而造成不良后果。我们现在实施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与时代发展相悖的教育理念。因此,学生评价方法的改革,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学会科学地评价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层评价。通过评价来激发各层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在评价手段上,要将多样化和灵活性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要注意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评价时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最后的分数。
分层教学是一种随时代和教学研究发展而愈发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思想,是一种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能让每一个学生激起参与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它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蓬勃地发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