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一系列的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
一、思路求新
突破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对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一个作文题,往往囿于习惯性思维方式,正像心理学家由贝弗里奇所说:“在思考同一问题时,我们的思想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念已经合成为一个固定的思维锁链。习惯性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严重束缚了人的独创性,以致不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人云亦云,写出的文章缺少个性,缺少新意。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使学生独辟蹊径,写出有新意、有创见性的文章。比如,以“说冰”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借题发挥、托物寓意的文章。一般学生可能就冰说冰,说冰清玉洁,说冰凉冰冷。此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多向思考,拓展思路: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引发出学生胜过教师的观点;从冰由水结成后体积增大,引伸出人在不同环境中可能被塑为不同形象的道理;根据冰与水本为一家,可是结成冰后却高高在上的情况,讽刺那些蜕化变质的人,等等。
二、内容创新
一朵红花,放在花丛里,也许会黯然失色;放在绿叶上,或许会美不胜收。有时,将内容的位置作巧妙调整,写作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我们可以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的精彩部分,特意提到首段,用倒叙的方法吸引读者;也可以在叙述的过程中,巧妙地引入对比鲜明的往事,用插叙的方法突出主题。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是荡起波澜的有效方法。如从失落、痛苦、误会下笔,到一定程度时,再来一个180°的转弯,对其进行赞美或肯定,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文章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抑扬或悬念法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悬念设计要“巧”,要细针密线,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二是悬念的释放要“隐”,要稍露机关,欲言又止,不要急于“露底”。
三、语言创新
作文说到底就是语言的艺术,有创新语言的考场作文,自然会赢得阅卷者的认可。从表达方式上看,可采用情感化的语言,将真情灌注到字里行间,叩人心扉;也可采用细节化的语言,重现鲜活的生活,塑造血肉宛然的人物。从词语的选择上看,运用富有时代特色的词语,可以让语言鲜活而充满朝气;运用校园生活中的另类词语,可以让语言活泼而耐人寻味。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个性化的语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逐渐形成风格,力争“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四、形式创新
比如新编历史故事,这应该源自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但直到20世纪末周星驰的无厘头话语《大话西游》问世后,这种形式才开始盛行。如果借用郭沫若的历史剧写作观,那就是“失事求似”,即在历史人物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可能和人物自身性格发展的逻辑前提下,允许作家对历史及人物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一是采取“戏说”形式。即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发现历史人物的可能性,把现代生活细节大胆地引入历史故事,重新演绎原作的故事。仔细清点你素材袋中的历史名人,在尽量遵循他们生活的历史场景和自身性格下,不妨给他们编故事,选地点,定时间。二是采用“嵌入”形式。即在原作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嵌入”一段想象性、细节性的文字。这段文字既要紧扣话题,又不至于影响原作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不能改变原作的结局。在我们从小接触的历史书和电视、电影画面中,存在着许多非常时刻,要试着截取任何一段,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试写。比如翼王、项羽、孙权等人的事件。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便是按照这种思路新编历史故事的典范。三是采用“旧酒装新瓶”形式。选一篇名家名文,然后把人名、时间、地点等显示现代气息的东西用古代的对应物来“替换”;或者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历史典故或成语故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把原作中的人物放到新的环境里,让人物按照自己固有的性格逻辑应对新事物新问题;或者试着把自己的“现代意思”强加给他或与他进行对话,在新与旧的矛盾碰撞中凸显话题,这样文章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如高考满分作文《阿Q新传》就成功地运用了“旧酒装新瓶”的形式,把阿Q放到了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中,让阿Q的凑热闹、歪脑筋、红眼病等性格缺点在新的环境中进一步暴露,与原作中阿Q的性格保持一致。
五、材料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那么,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材料,进而发挥想象能力,凭借其中丰富的人文意蕴成为哺育学生感知能力的温床,充分而准确地占有源于生活的材料。比如:《一个落榜生的日记》表达的是“诚信”的主题,这篇作文写了五天的日记:7月7日这一天,“我”因为诚信,并未把背好的文章抄到卷子上去,而是努力写出自己的作文。8月25日这一天,记“我”落榜,无力复读,去给一个服装店的老板打工。因为诚信不愿在价格上欺骗顾客而被解雇。9月25日,“我”一心一意学美容。11月25日“我”拥有了自己的美容院,并且诚实守信地开展经营活动。这篇作文的材料就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只要在教学中勤于思考,追求创新,久而久之,就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创新的大门,获得理想的效果。
一、思路求新
突破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对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一个作文题,往往囿于习惯性思维方式,正像心理学家由贝弗里奇所说:“在思考同一问题时,我们的思想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念已经合成为一个固定的思维锁链。习惯性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严重束缚了人的独创性,以致不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人云亦云,写出的文章缺少个性,缺少新意。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使学生独辟蹊径,写出有新意、有创见性的文章。比如,以“说冰”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借题发挥、托物寓意的文章。一般学生可能就冰说冰,说冰清玉洁,说冰凉冰冷。此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多向思考,拓展思路: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引发出学生胜过教师的观点;从冰由水结成后体积增大,引伸出人在不同环境中可能被塑为不同形象的道理;根据冰与水本为一家,可是结成冰后却高高在上的情况,讽刺那些蜕化变质的人,等等。
二、内容创新
一朵红花,放在花丛里,也许会黯然失色;放在绿叶上,或许会美不胜收。有时,将内容的位置作巧妙调整,写作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我们可以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的精彩部分,特意提到首段,用倒叙的方法吸引读者;也可以在叙述的过程中,巧妙地引入对比鲜明的往事,用插叙的方法突出主题。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是荡起波澜的有效方法。如从失落、痛苦、误会下笔,到一定程度时,再来一个180°的转弯,对其进行赞美或肯定,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文章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抑扬或悬念法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悬念设计要“巧”,要细针密线,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二是悬念的释放要“隐”,要稍露机关,欲言又止,不要急于“露底”。
三、语言创新
作文说到底就是语言的艺术,有创新语言的考场作文,自然会赢得阅卷者的认可。从表达方式上看,可采用情感化的语言,将真情灌注到字里行间,叩人心扉;也可采用细节化的语言,重现鲜活的生活,塑造血肉宛然的人物。从词语的选择上看,运用富有时代特色的词语,可以让语言鲜活而充满朝气;运用校园生活中的另类词语,可以让语言活泼而耐人寻味。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个性化的语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逐渐形成风格,力争“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四、形式创新
比如新编历史故事,这应该源自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但直到20世纪末周星驰的无厘头话语《大话西游》问世后,这种形式才开始盛行。如果借用郭沫若的历史剧写作观,那就是“失事求似”,即在历史人物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可能和人物自身性格发展的逻辑前提下,允许作家对历史及人物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一是采取“戏说”形式。即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发现历史人物的可能性,把现代生活细节大胆地引入历史故事,重新演绎原作的故事。仔细清点你素材袋中的历史名人,在尽量遵循他们生活的历史场景和自身性格下,不妨给他们编故事,选地点,定时间。二是采用“嵌入”形式。即在原作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嵌入”一段想象性、细节性的文字。这段文字既要紧扣话题,又不至于影响原作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不能改变原作的结局。在我们从小接触的历史书和电视、电影画面中,存在着许多非常时刻,要试着截取任何一段,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试写。比如翼王、项羽、孙权等人的事件。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便是按照这种思路新编历史故事的典范。三是采用“旧酒装新瓶”形式。选一篇名家名文,然后把人名、时间、地点等显示现代气息的东西用古代的对应物来“替换”;或者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历史典故或成语故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把原作中的人物放到新的环境里,让人物按照自己固有的性格逻辑应对新事物新问题;或者试着把自己的“现代意思”强加给他或与他进行对话,在新与旧的矛盾碰撞中凸显话题,这样文章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如高考满分作文《阿Q新传》就成功地运用了“旧酒装新瓶”的形式,把阿Q放到了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中,让阿Q的凑热闹、歪脑筋、红眼病等性格缺点在新的环境中进一步暴露,与原作中阿Q的性格保持一致。
五、材料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那么,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材料,进而发挥想象能力,凭借其中丰富的人文意蕴成为哺育学生感知能力的温床,充分而准确地占有源于生活的材料。比如:《一个落榜生的日记》表达的是“诚信”的主题,这篇作文写了五天的日记:7月7日这一天,“我”因为诚信,并未把背好的文章抄到卷子上去,而是努力写出自己的作文。8月25日这一天,记“我”落榜,无力复读,去给一个服装店的老板打工。因为诚信不愿在价格上欺骗顾客而被解雇。9月25日,“我”一心一意学美容。11月25日“我”拥有了自己的美容院,并且诚实守信地开展经营活动。这篇作文的材料就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只要在教学中勤于思考,追求创新,久而久之,就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创新的大门,获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