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园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两大类,我们一般所说的公园仅指城市公园,也就是主要在城区经营的公园,而不包括像美国国家公园和中国的自然风景名胜这一类的自然公园。城市公园在城市空间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位于繁华城市中的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安静的休息地。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可以在闲暇时游览、娱乐的地方。城市公园是园林的一种,由地形、水体等多种元素共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城市公园空间。在这些公园空间的组成元素中,有的空间具备了灰空间的特性即成为了城市公园中的灰空间。
关键词:灰空间;布局;行为需求;规划
绪论
一、研究的现状
国内学者对灰空间的研究主要将其作为一种空间形式和设计手法来看待,近几年来,开始由单纯的建筑领域灰空间的研究拓展到园林等室外灰空间相关概念的讨论。
近几年对灰空间的研究开始拓展到园林界,园林灰空间方面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有赵荥棵、鲍继锋、杨振、李绥等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灰度”处理》,王淑华的《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白丹、闫煜涛的《论园林中灰空间与人性场所的营造》等。
在国外方面,早在日本的镰仓时代,“释迦其表,老庄其实(外部侵入内部,内部的实质俨然存在)”的禅宗思想由宋传入,对日本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在结合各种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调子文化”的理论。他说:“这个空间,就是‘缘空间’,也即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或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之间的一个空间。”这是最早的关于灰空间的理论概述。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人们对灰空间这样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有了较多的关注,在园林设计中的形式也更为多样性,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目前所能检测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对于园林空间中的灰空间还没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成果,目前,检测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不多,对园林灰空间这种特殊的空间类型还没有非常系统的理论成果,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我们环境艺术设计界对该领域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现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从具体的实例分析入手,来讨论如何更好的利用灰空间处理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具体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设计恰当的城市公园灰空间可以使人的心理感觉愉悦,使人们感受到从“密闭空间”进入“灰空间”时的转变。感受在“密闭空间”中所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总之,灰空间满足了人们心理上对领域感和安全感的要求。同时也使使用者的某些合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将某个空间及空间中的所有物占有或者控制的习性。现代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城市公园倾向于社会离心空间,使人们失去了一个可以充分休息放松、相对独立的环境。而尺度宜人的灰空间给城市公园空间带来亲切感和向心力,从而改善了其“冷漠空间”的现象。灰空间因其良好的功能效应已成为当代城市公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只有注重园区空间的营造尤其是灰空间的作用,才能为游人创造出更好的环境。
(三)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实例分析研究和设计手法研究。前期主要通过实例分析进行各方面的研究。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后期主要是对公园灰空间设计的手法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这两个方面各有不同,在研究的过程中又相互影响。
(四)研究范围和内容
本文主要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在整合国内外城市公园灰空间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公园灰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剖析城市公园灰空间与园区内其它空间的关系、灰空间与游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
二、公园灰空间的多维诠释
(一)公园范畴中灰空间的含义
公园中的灰空间涵盖了更丰富的内容。国内园林学家们认为它已经不仅仅依靠建筑而存在,被局限在建筑周边,而是建筑同植物和地形一起共同构成灰空间。
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大师芦原义信在其《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了N(Negative)空间(消极空间),“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和P(Positive)空间(积极空间)。并提出了“内部秩序”如“细胞分裂”一样。“其间则产生PN空间”。当然“PN空间”也是一种“过渡空间” 和“灰空间”。
(二)城市公园中灰空间的属性
“城市公园中的灰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类型,其空间属性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总的来说,城市公园灰空间具有依附性、模糊性、过渡性、边缘性、流动性、公共性与渗透性等属性。灰空间的这些空间属性使灰空间形成了一个神秘的、充满活力的空间环境。”
1.附性
城市公园灰空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态,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封闭空间或者是开敞空间等异质空间才能存在。城市公园中的灰空间可以依附于建筑而存在,也可以依附于树冠浓密的乔木、枝繁叶茂的灌木等多种存在形式。总之,灰空间必须依附于其它空间才能存在
2.边缘性
所谓空间边缘是指两个空间相交接的的地带,这个边缘空间沟通了两个相邻空间,具有纽带的作用。同时又是一个空间区别于另一个空间的界面。灰空间往往处于两个空间彼此连接的边缘地带,这种边缘地带的空间同时具有其相邻不同性质的空间特点。灰空间的这一独特的位置使其具有边缘的特征。这种边缘空间不仅是区分空间的因素,同时是塑造其空间形象、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因素
三、游人的活动类型及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
(一)游人的活动类型
当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时,人们的活动往往受空间功能的制约,空间功能与空间活动一起引导着人类的活动按照特定的规范来进行。在此类空间中,作为功能特定载体的空间对对人类的行为规范起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主要是从功能的实践中得来的,它以目的活动为导向,活动与空间相互影响。
(二)游人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
1.游人的环境心理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
属感的需求:归属感是指游人对自己在公园某—场景中自身地位、资格的确认和对这场地的依赖感。归属感是人共有的特殊感觉,是由人寻求安全庇护的本能决定的。
安全感和依靠感的需求:游人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可以通过安全感和依靠感表现出空间的安全感与人在空间中占有位置的方式有关。研究表明,公园空间中背后有依托的地方更受休息人群的欢迎。空间中停留的人群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往往在亭廊、墙边、拐弯处、树木等地方滞留的人较多, 它们被称为依靠物,体现了人对这类空间的需求。
2.游人的环境行为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
L·魏托曼提出了一个相关模式。他认为,个人空间和领域性是获得私密性的主要手段。私密性具有动态的特点,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因活动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私密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独处的状况,而是一种“控制交往、有所选择以及达到预期目的交往的能力。”具体他说,就是强调群体或个体在相互交往中,控制听觉、视觉和触觉的能力。
总结
城市公园灰空间设计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并结合论文中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实例分析,以点带面,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设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灰空间在设计时应有准确的功能定位。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会有不同的需求,应针对不同的灰空间使用对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结合各地段的环境特点,设置不同功能的灰空间,满足游人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
第二,进行灰空间设计时要始终把握整体性原则。无论是整个城市公园空间的设计还是单个灰空间的设计,都应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
第三,注意公园整体空间节奏的搭配。应以城市公园整体空间布局为基础,注重黑、白、灰空间的搭配。在黑与黑空间、白与白空间、黑与白空间之间适度加入灰空间来调节空间节奏。
参考文献:
[1]封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覃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景泉.世界建筑大师优秀作品集锦一一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成少伟.建筑空间构成[J].华中建筑,1999.
关键词:灰空间;布局;行为需求;规划
绪论
一、研究的现状
国内学者对灰空间的研究主要将其作为一种空间形式和设计手法来看待,近几年来,开始由单纯的建筑领域灰空间的研究拓展到园林等室外灰空间相关概念的讨论。
近几年对灰空间的研究开始拓展到园林界,园林灰空间方面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有赵荥棵、鲍继锋、杨振、李绥等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灰度”处理》,王淑华的《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白丹、闫煜涛的《论园林中灰空间与人性场所的营造》等。
在国外方面,早在日本的镰仓时代,“释迦其表,老庄其实(外部侵入内部,内部的实质俨然存在)”的禅宗思想由宋传入,对日本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在结合各种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调子文化”的理论。他说:“这个空间,就是‘缘空间’,也即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或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之间的一个空间。”这是最早的关于灰空间的理论概述。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人们对灰空间这样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有了较多的关注,在园林设计中的形式也更为多样性,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目前所能检测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对于园林空间中的灰空间还没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成果,目前,检测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不多,对园林灰空间这种特殊的空间类型还没有非常系统的理论成果,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我们环境艺术设计界对该领域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现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从具体的实例分析入手,来讨论如何更好的利用灰空间处理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具体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设计恰当的城市公园灰空间可以使人的心理感觉愉悦,使人们感受到从“密闭空间”进入“灰空间”时的转变。感受在“密闭空间”中所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总之,灰空间满足了人们心理上对领域感和安全感的要求。同时也使使用者的某些合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将某个空间及空间中的所有物占有或者控制的习性。现代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城市公园倾向于社会离心空间,使人们失去了一个可以充分休息放松、相对独立的环境。而尺度宜人的灰空间给城市公园空间带来亲切感和向心力,从而改善了其“冷漠空间”的现象。灰空间因其良好的功能效应已成为当代城市公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只有注重园区空间的营造尤其是灰空间的作用,才能为游人创造出更好的环境。
(三)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实例分析研究和设计手法研究。前期主要通过实例分析进行各方面的研究。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后期主要是对公园灰空间设计的手法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这两个方面各有不同,在研究的过程中又相互影响。
(四)研究范围和内容
本文主要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在整合国内外城市公园灰空间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公园灰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剖析城市公园灰空间与园区内其它空间的关系、灰空间与游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
二、公园灰空间的多维诠释
(一)公园范畴中灰空间的含义
公园中的灰空间涵盖了更丰富的内容。国内园林学家们认为它已经不仅仅依靠建筑而存在,被局限在建筑周边,而是建筑同植物和地形一起共同构成灰空间。
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大师芦原义信在其《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了N(Negative)空间(消极空间),“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和P(Positive)空间(积极空间)。并提出了“内部秩序”如“细胞分裂”一样。“其间则产生PN空间”。当然“PN空间”也是一种“过渡空间” 和“灰空间”。
(二)城市公园中灰空间的属性
“城市公园中的灰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类型,其空间属性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总的来说,城市公园灰空间具有依附性、模糊性、过渡性、边缘性、流动性、公共性与渗透性等属性。灰空间的这些空间属性使灰空间形成了一个神秘的、充满活力的空间环境。”
1.附性
城市公园灰空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态,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封闭空间或者是开敞空间等异质空间才能存在。城市公园中的灰空间可以依附于建筑而存在,也可以依附于树冠浓密的乔木、枝繁叶茂的灌木等多种存在形式。总之,灰空间必须依附于其它空间才能存在
2.边缘性
所谓空间边缘是指两个空间相交接的的地带,这个边缘空间沟通了两个相邻空间,具有纽带的作用。同时又是一个空间区别于另一个空间的界面。灰空间往往处于两个空间彼此连接的边缘地带,这种边缘地带的空间同时具有其相邻不同性质的空间特点。灰空间的这一独特的位置使其具有边缘的特征。这种边缘空间不仅是区分空间的因素,同时是塑造其空间形象、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因素
三、游人的活动类型及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
(一)游人的活动类型
当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时,人们的活动往往受空间功能的制约,空间功能与空间活动一起引导着人类的活动按照特定的规范来进行。在此类空间中,作为功能特定载体的空间对对人类的行为规范起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主要是从功能的实践中得来的,它以目的活动为导向,活动与空间相互影响。
(二)游人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
1.游人的环境心理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
属感的需求:归属感是指游人对自己在公园某—场景中自身地位、资格的确认和对这场地的依赖感。归属感是人共有的特殊感觉,是由人寻求安全庇护的本能决定的。
安全感和依靠感的需求:游人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可以通过安全感和依靠感表现出空间的安全感与人在空间中占有位置的方式有关。研究表明,公园空间中背后有依托的地方更受休息人群的欢迎。空间中停留的人群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往往在亭廊、墙边、拐弯处、树木等地方滞留的人较多, 它们被称为依靠物,体现了人对这类空间的需求。
2.游人的环境行为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需求
L·魏托曼提出了一个相关模式。他认为,个人空间和领域性是获得私密性的主要手段。私密性具有动态的特点,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因活动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私密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独处的状况,而是一种“控制交往、有所选择以及达到预期目的交往的能力。”具体他说,就是强调群体或个体在相互交往中,控制听觉、视觉和触觉的能力。
总结
城市公园灰空间设计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并结合论文中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实例分析,以点带面,对城市公园灰空间的设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灰空间在设计时应有准确的功能定位。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会有不同的需求,应针对不同的灰空间使用对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结合各地段的环境特点,设置不同功能的灰空间,满足游人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
第二,进行灰空间设计时要始终把握整体性原则。无论是整个城市公园空间的设计还是单个灰空间的设计,都应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
第三,注意公园整体空间节奏的搭配。应以城市公园整体空间布局为基础,注重黑、白、灰空间的搭配。在黑与黑空间、白与白空间、黑与白空间之间适度加入灰空间来调节空间节奏。
参考文献:
[1]封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覃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景泉.世界建筑大师优秀作品集锦一一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成少伟.建筑空间构成[J].华中建筑,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