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教学效率的提升,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变之前教师主讲,而学生被动听课的状态。现阶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为此,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1教学设计不合理
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形式,导致课堂讲授的内容停留在表面,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学习效率低下。教学不深入主要还存在没有落实好教学备课和学生预习当中,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学流程,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体验性较差。与此同时,小学教学活动面临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的问题,一些教师课堂教学照本宣科,对学生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只通过成绩进行评判,没有全面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使得教学计划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轨,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下降。
1.2教学方法不科学
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角度来设置学习任务,使得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教学效率有待提高。同时,数学学科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太过注重知识内容的讲解,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导致学生缺乏条理化、全面化的数学信息分析能力,对数学知识难以有效应用。
1.3学生参与性不强
小学数学的根本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能力,因此,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没有充分锻炼知识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内容,不能灵活地運用知识,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低下。
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学生提问,以问引学
我们已经习惯了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的这种形式,而这样的课堂,往往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解题时沉默无语,反馈时参与寥寥,即使回答正确了也并未有多少欣喜之情,因此,我在课堂上着力地凸显学生提问,在教学中有意设计,通过板书记录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挑选一到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同桌合作研究,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在问题中引领学生探索新知,理解得深刻,教学效果比以往好很多。
2.2训练有效提问,让提问更有价值
在日常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又或是学生纯粹是为了提问而硬编出来的、低层次的或缺乏思考的问题,如何做到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呢?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把握提问时机。大多数学生对提问题具有畏难情绪,压力较大,所以引导学生提问,要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经历和认识。其实学生对于提问有自己的节点和方向,他们更愿意在对比新旧知识后,提出一些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问题,此时学生的疑问会更真实、更切合知识的本质,提出的问题也会更有价值。
2.3反思提升,激活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对这些数学活动教学含义的分析,包括事后的总结与反思。我以自己的公开课“认识元、角、分”为例,这节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既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基于此,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各种小面值的假币教具,设计教案时从生活中的购物活动引入,通过认一认、摆一摆、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1.发现问题,调整课堂
在磨课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课堂进度把控不好,课根本没有上完;学生操作活动比较乱,当活动结束后,还有部分学生一直在玩学具,自己预想的好多环节,在课上都没来得及呈现,看来预设得再好,也要靠实践来检验。于是,课后我认真回顾了教学过程,把有问题的地方都记了下来,和磨课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学生的活动,过程要清晰,尤其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要求要提在前面,活动开始前和结束时都要有相应的提示语;对于课堂操作时的纪律问题,老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指令到位,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这样学生才能动而不乱;又比如,在难点的突破上,原本我的设计是通过提问“1元钱都可以怎么付?”然后让学生1角1角地数一数来直接得出1元=10角,通过思考和反思,我将这一环节做了调整,仍然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一起看大屏幕,揭示1元=10角,紧接着让学生操作,独立地数出1元来,最后再集体说一说,巩固深化进率关系。这样通过四个环节来突破难点,层次性更强,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2.深挖内涵,优化课堂
课的最开始是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常用的1元及以下的纸币和硬币,让孩子们说一说是否都认识,然后整理这些人民币,在整理的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并且让学生初步体会虽然小面额的人民币只有这几种,却可以组合出很多面值,感受它的神奇之处。整理人民币,重在让学生体会分类和有序的思想,激活数学思维,激发探索欲望。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提高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在实际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加强其综合实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桂芹.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
[2]郝士贤.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