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不仅是一位争议颇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个性格鲜明、特征丰富的艺术形象。从史籍到文学再到影视作品,武则天形象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武则天;历史形象;演变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作为唐朝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一代明君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唐中宗和睿宗的亲生母亲,唐玄宗的亲祖母,她的地位显贵。在辅佐朝政三十年后,她又破天荒地废唐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空前绝后、名垂千古的唯一女皇。她前后执政半个世纪,历史功绩卓越而突出。并且从唐代开始,关于她的话题就一直在各个不同的文化群体中传播,文人史官都用不同的手法记载演绎着她的故事,武则天形象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一、唐代文人笔记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是以女性之躯走上政治舞台的,这一举动具有反封建伦理纲常的文化意义,再加上她一生经历传奇,于是在唐人笔记中就有很多作品涉及到她。下面着重对《隋唐嘉话》、《大唐新语》两部书中的武则天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隋唐嘉话》涉及到武则天的有二十条左右,其中有诸多琐闻轶事,虽篇幅短小,但生动展现了武则天的形象。例如书中写道:“高宗之将册武后,河南公褚遂良谋于赵公无忌、英公勣,将以死诤。”明确表达了当时大臣们对武则天的反对态度。
其次是在《大唐新语》书中提到武则天的有六十条左右,除个别条目外,所写武则天一朝故事多从反面着笔,抨击揭露之意更明显,由此可以看出中晚唐文人眼中的武则天形象具有以下“四大问题”。第一,身份问题:牝鸡司晨,毒杀亲子,在执政的进程中不断受到阻挠。第二,施政问题:城府很深,颇有心计,不择手段。第三,用人问题:宠信佞臣,任用酷吏,奖励告密,错杀忠良。
总之,《大唐新语》写出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社会繁荣,也写出了其执政时期的政治弊端,分析了武则天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佞臣、酷吏极力抨击,侧面也指责了武则天
二、明清小说中武则天形象的演变
明清时期,武则天形象开始频繁出现在小说之中,但由于作者的道德素养不同,受众的兴趣着眼点不同,小说家大多着眼于武则天的残忍、荒淫和嗜杀,突出了她的政治野心,因此,武则天基本上是以“中淫外酷”的负面形象出现的。小说家削弱了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的政治才能、远见卓识,淡化了她的历史功绩,将这一形象妖魔化或神化。但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一事,小说与史书中差别不是很大。待武则天当上了皇后,首先,拉拢人心,“尽将手下妃嫔一一厚赏,左右之人无不感德。”其次,消灭异己,凶残的杀害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王皇后和萧淑妃对武则天一番谩骂,并怨及高宗“无道昏君”,这倒于史书中贤良的王皇后有着差异,体现了小说任意虚构的特点,极度体现了对武则天的怨恨。
此外,明清言情小说中的武则天形象随着历史背景和写作者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说,关于武则天的叙事都是由男性完成的,所以在小说中大多是丑化武则天的,多从负面形象去写。不过就算在言情小说极度妖魔化的武则天形象中,她也有值得作者肯定的地方,她是一个有主见的女性,与历史演义小说相比,我认为言情小说中的武则天形象反而更生动逼真一些,没有权力的笼罩,更加凸显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生命渴望和内心活动。
因此,小说中武则天形象的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背景的原因。一方面,武则天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极大争议的人物,后世的小说家对其怀有复杂的认知,他们借助叙事文学形式完成向民间思想文化的灌输和渗透;另一方面,作者所处的时代和所站的政治立场,也促使他们对武则天形象有不同的解读。
三、影视创作中的武则天形象
如前所述,明清小说中有关武则天的作品有十部之多,但大部分作品都以描写武则天的反面形象为主,而在现当代的影视剧改编中,导演编剧们却更注重以现代意识去理解武则天这个人物形象,对这个人物本身的一些积极正面元素进行了发掘和发挥,如武则天的美貌、她年轻时的天真活泼。剧作者大多以历史原型为基础,又加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把武则天还原成为一个女人,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展现一个非凡女人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注重传达给观众一个复杂多变的武则天形象。
例如冯宝宝饰演的《武则天》,将一代女皇的美丽与智慧、倔强和独立凸显得淋漓极致。这部电视剧展现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的功过是非,殿前英姿不让须眉,后宫风流尽显妩媚。她开创了一代盛世,但其私生活却极为奢靡,是其一生中颇具神秘色彩的一页。编剧们穷尽心思给这个被历史尘埃淹没了的女人涂抹一层又一层传奇色彩。整个剧情虽然比较夸张,有戏说之意,但演员演得情真意切,相当投入。冯宝宝在电视剧里扮演武媚娘,从十四岁演到了八十岁,展现了一个女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由此可见,武则天形象经历了正史的记载,明清小说的敷演,在当代社会,电影电视作为前所未有的传播媒介,更快、更新、更广地促进了武则天形象的推广和接受。影视剧中展现武则天形象,实际上是展现一个时代的面貌,从传说到唐人笔记,从史书到小说、戏曲再到影视作品,武则天的形象在不断更新变化着,越来越多地演绎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意蕴。众多武则天题材的影视剧,就是在讲这一传奇女性的瑰丽多彩的史诗人生。
综上所述,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震古烁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大肆改革,治理天下。又敢为天下先,活出自我,为史家、小说家留下无穷扑朔迷离的素材,在一代代人的书写中,这一形象常寫常新。因而武则天的形象在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当时社会现实和作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她的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和时代意蕴。
参考文献
[1]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8:78.
[2]刘肃.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3:136.
[3]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06).
[4]陈辽.中国文学中的“武则天现象”[J].江苏社会科学,2012(03).
[5]张钰慧.一位女性的三种影视表达——关于武则天的影视形象探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07).
关键词:武则天;历史形象;演变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作为唐朝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一代明君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唐中宗和睿宗的亲生母亲,唐玄宗的亲祖母,她的地位显贵。在辅佐朝政三十年后,她又破天荒地废唐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空前绝后、名垂千古的唯一女皇。她前后执政半个世纪,历史功绩卓越而突出。并且从唐代开始,关于她的话题就一直在各个不同的文化群体中传播,文人史官都用不同的手法记载演绎着她的故事,武则天形象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一、唐代文人笔记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是以女性之躯走上政治舞台的,这一举动具有反封建伦理纲常的文化意义,再加上她一生经历传奇,于是在唐人笔记中就有很多作品涉及到她。下面着重对《隋唐嘉话》、《大唐新语》两部书中的武则天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隋唐嘉话》涉及到武则天的有二十条左右,其中有诸多琐闻轶事,虽篇幅短小,但生动展现了武则天的形象。例如书中写道:“高宗之将册武后,河南公褚遂良谋于赵公无忌、英公勣,将以死诤。”明确表达了当时大臣们对武则天的反对态度。
其次是在《大唐新语》书中提到武则天的有六十条左右,除个别条目外,所写武则天一朝故事多从反面着笔,抨击揭露之意更明显,由此可以看出中晚唐文人眼中的武则天形象具有以下“四大问题”。第一,身份问题:牝鸡司晨,毒杀亲子,在执政的进程中不断受到阻挠。第二,施政问题:城府很深,颇有心计,不择手段。第三,用人问题:宠信佞臣,任用酷吏,奖励告密,错杀忠良。
总之,《大唐新语》写出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社会繁荣,也写出了其执政时期的政治弊端,分析了武则天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佞臣、酷吏极力抨击,侧面也指责了武则天
二、明清小说中武则天形象的演变
明清时期,武则天形象开始频繁出现在小说之中,但由于作者的道德素养不同,受众的兴趣着眼点不同,小说家大多着眼于武则天的残忍、荒淫和嗜杀,突出了她的政治野心,因此,武则天基本上是以“中淫外酷”的负面形象出现的。小说家削弱了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的政治才能、远见卓识,淡化了她的历史功绩,将这一形象妖魔化或神化。但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一事,小说与史书中差别不是很大。待武则天当上了皇后,首先,拉拢人心,“尽将手下妃嫔一一厚赏,左右之人无不感德。”其次,消灭异己,凶残的杀害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王皇后和萧淑妃对武则天一番谩骂,并怨及高宗“无道昏君”,这倒于史书中贤良的王皇后有着差异,体现了小说任意虚构的特点,极度体现了对武则天的怨恨。
此外,明清言情小说中的武则天形象随着历史背景和写作者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说,关于武则天的叙事都是由男性完成的,所以在小说中大多是丑化武则天的,多从负面形象去写。不过就算在言情小说极度妖魔化的武则天形象中,她也有值得作者肯定的地方,她是一个有主见的女性,与历史演义小说相比,我认为言情小说中的武则天形象反而更生动逼真一些,没有权力的笼罩,更加凸显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生命渴望和内心活动。
因此,小说中武则天形象的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背景的原因。一方面,武则天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极大争议的人物,后世的小说家对其怀有复杂的认知,他们借助叙事文学形式完成向民间思想文化的灌输和渗透;另一方面,作者所处的时代和所站的政治立场,也促使他们对武则天形象有不同的解读。
三、影视创作中的武则天形象
如前所述,明清小说中有关武则天的作品有十部之多,但大部分作品都以描写武则天的反面形象为主,而在现当代的影视剧改编中,导演编剧们却更注重以现代意识去理解武则天这个人物形象,对这个人物本身的一些积极正面元素进行了发掘和发挥,如武则天的美貌、她年轻时的天真活泼。剧作者大多以历史原型为基础,又加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把武则天还原成为一个女人,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展现一个非凡女人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注重传达给观众一个复杂多变的武则天形象。
例如冯宝宝饰演的《武则天》,将一代女皇的美丽与智慧、倔强和独立凸显得淋漓极致。这部电视剧展现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的功过是非,殿前英姿不让须眉,后宫风流尽显妩媚。她开创了一代盛世,但其私生活却极为奢靡,是其一生中颇具神秘色彩的一页。编剧们穷尽心思给这个被历史尘埃淹没了的女人涂抹一层又一层传奇色彩。整个剧情虽然比较夸张,有戏说之意,但演员演得情真意切,相当投入。冯宝宝在电视剧里扮演武媚娘,从十四岁演到了八十岁,展现了一个女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由此可见,武则天形象经历了正史的记载,明清小说的敷演,在当代社会,电影电视作为前所未有的传播媒介,更快、更新、更广地促进了武则天形象的推广和接受。影视剧中展现武则天形象,实际上是展现一个时代的面貌,从传说到唐人笔记,从史书到小说、戏曲再到影视作品,武则天的形象在不断更新变化着,越来越多地演绎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意蕴。众多武则天题材的影视剧,就是在讲这一传奇女性的瑰丽多彩的史诗人生。
综上所述,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震古烁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大肆改革,治理天下。又敢为天下先,活出自我,为史家、小说家留下无穷扑朔迷离的素材,在一代代人的书写中,这一形象常寫常新。因而武则天的形象在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当时社会现实和作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她的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和时代意蕴。
参考文献
[1]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8:78.
[2]刘肃.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3:136.
[3]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06).
[4]陈辽.中国文学中的“武则天现象”[J].江苏社会科学,2012(03).
[5]张钰慧.一位女性的三种影视表达——关于武则天的影视形象探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