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如狂重此时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端阳节)的来历,学术界说法较多。尚秉和先生说:“自汉以来,至五月五日故事独多。盖以此日为阳极之日,《风土记》:‘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能辟邪恶。’在汉时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见于《风俗通》。在晋时作赤灵符著心前,可辟兵,见于《抱朴子》。然故事虽多,在社会似不为娱乐之节,至唐则渐盛。” [1]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的起源和龙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是龙的节日。[2]张紫晨先生则断定:“五月端午,原为巫节,诸多记载,都说明这一日重在去病除邪。”[3]各家观点均道出了端午习俗之古老;然端午之成为一个岁时节日,至唐、宋时代始成为事实。从宋吴自牧《梦粱录》和陈元靓《岁时广记》所载可知,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也叫重午节、浴兰令节,即后来的端午节。明、清以来,端午节与春节和中秋节鼎足而三,成为中国三大岁时节日之一。中国各地端午节的内容大同小异,仅以四川为例,大概有11项民俗活动。
  1. 悬艾叶、菖蒲于门
  (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隋杜台卿撰《玉烛宝典》曰:“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以禳毒气。”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五刻蒲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端五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五帖子》云:“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清顾禄《清嘉录》:五月“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2. 贴天师像或钟馗像于室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五都人画天师像以卖;又合泥做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之上。”吴自牧《梦粱录》卷三《五月》:“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内司意思局以红纱彩金盝子,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
  《清嘉录》卷五《五月·贴天师符》:“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有贻自梵氏者,亦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驮镇凶,则非天师符矣。”同书卷五《五月·挂钟馗像》:“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李福《钟馗图》诗云:‘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么麽技,免使人间鬼画符。’又卢毓嵩有诗云:‘榴花吐焰菖蒲碧,画图一幅生虚白。绿袍乌帽吉莫靴,知是终南山里客。眼如点漆发如虬,唇如腥红髯如戟。看彻人间索索徒,不食烟霞食鬼伯。何年留影在人间,处处端阳驱疠疫。呜呼!世上罔两不胜计,灵光一睹难逃匿。仗君百千亿万身,却鬼直教褫鬼魄。’”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按:后汉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是即天师符之由来欤!”
  清光绪冯家吉《锦城竹枝词百咏·五月》:“骑虎天师法力鸿,惟持蒲剑便成功。无如毒染芙蓉重,不止区区五样虫。”
  3. 饮菖蒲、雄黄、独蒜酒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五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又坡词注云:近世五月五日,以菖蒲渍酒而饮。《左传》云:‘享有昌歜’,注云:菖蒲也。古词云:旋酌菖蒲酒,灵气满芳樽。章简公《端五帖子》云:‘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王沂公《端五帖子》云:‘愿上菖华酒,年年圣子心。’菖华,菖蒲别名也。” 《岁时广记》又引《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五作术羹艾酒,以花彩楼阁插鬓,赐辟瘟扇梳。”
  《清嘉录》卷五《五月·雄黄酒》:“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清嘉庆八年杨燮撰《锦城竹枝词》:“龙舟锦水说端阳,艾叶菖蒲烧酒香。杂佩丛簪小儿女,都教耳鼻抹雄黄。”四川端午节饮雄黄酒,与别处不同,喜用独蒜(又曰大蒜)磨雄黄酒而饮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蒜“除邪痹毒气”,为此,四川人喜食生蒜。故,《成都通览》记端午节必买的物品中,特别标明要“买红白糖、酒、雄黄、蒜”。红白糖用于吃粽子,酒、雄黄、蒜用于兑雄黄酒。
  4. 食角黍(粽子)、盐蛋等节令食品
  角黍,四川人叫“粽子”。端午节吃粽子,其俗甚古。《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秫蓼,名曰葅龟粘米,一名粽,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此条材料说明一个问题:五月五日吃粽子最初与屈原无关,只是为了“赞时”,即调剂阴阳。《初学记》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又:“进筒粽,一名角黍,一名粽。”另据《晋书》、《宋书》、《齐书》、《梁书》所记,当时南方人平常也吃粽子、送粽子,并不一定专在端午吃用。《太平御览》卷八百五十一引梁吴均《续齐谐记》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取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士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君常见祭甚诚,但常年所遗俱为蛟龙所窃,今君惠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彩丝缠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谨依旨。今世人五日作粽并带练叶及五彩丝,皆汨罗之遗风。”练树之“练”为“楝”的假借字,即苦楝,实名金铃子。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陶弘景曰:“俗人五月五日取叶佩之,云辟恶也。”《初学记》卷四引《续齐谐记》作“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菰,同苽,亦名蒋。俗称茭白,生于江湖陂泽,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以作饭。然而,同是梁人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只说:“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并未将吃粽子与屈原相联系。   至迟到宋代,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节令食品。《西湖老人繁胜录》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端午日“角黍,天下惟有是都城将粽揍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铺货卖,多作劝酒,各为巧粽。”陈元靓《岁时广记》二十一引《岁时杂记》:“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
  《清嘉录》记苏州五月:“市肆以菰叶裹黍米为粽,像秤锤之形,谓之秤锤粽,居人买以相馈贶,并以祀先。”《燕京岁时记》:“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亦荐其时食之义。”
  四川传统的端午节食品,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盐蛋、皮蛋、烧鸭子和鳝鱼,蔬菜中最重要的是吃苋菜和马齿苋,民间有“端阳苋,当肉干”之说。陈元靓《岁时广记》引《食疗》云:“苋菜一名莫实,五月五日采苋菜和马齿苋为末,等分与调,孕妇服之易差,但未知治何病?”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称苋菜有六种:赤苋、白苋、人苋、紫苋、五色苋、马苋。名为莫实的苋菜应是白苋。四川端午节吃的苋菜主要是赤苋、紫苋和马苋(马齿苋)。“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爪者,诸苋中惟此无毒,不寒。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李时珍曰:“苋并三月撒种。六月以后不堪食。”端午节正是吃苋菜的时候,苋菜有药用价值,“白苋:补气除热,通九窍。赤苋:主赤痢、射工、沙虱。紫苋:杀虫毒,治气痢。”[4]马齿苋可“禳解疫气”[5]。端午节吃鸭子是古俗,周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鹜,就是鸭子。鳝鱼,四川人俗称“黄鳝”。野生黄鳝长于水稻田里,端午节来临,正当鳝鱼肥大,鲜嫩可口的时候。据说,过了端午,“黄鳝长毛,就吃不得了”。
  5 . 佩带彩丝、香囊等辟瘟之物
  端午节“系丝辟瘟”的习俗发生很早,东汉应劭撰《风俗通义》:“夏至著五彩,辟兵,题曰游光。游光,厉鬼也,知其名者无瘟疾。五彩,避五兵也。案:人取新断织系户,亦此类也。谨案:织取新断二三寸帛,缀著衣衿,以己织缣告成于诸姑也。后世弥文,易以五系。又永建中,京师大疫,云厉鬼字野重、游光。亦但流言,无指见之者。其后岁岁有病,人情愁怖,复增题之,冀以脱祸。今家人织新缣,皆取著后缣二寸许,系户上,此其验也。”“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温。”[6]
  宗懔《荆楚岁时记》:“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按:‘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又曰:“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俗以稻李置彩囊中带之,谓之道理袋。”另外,宋代端午节还有戴蚌粉铃,佩赤灵符、钗头符,衣艾虎,插艾花,佩楝叶等习俗。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壶及粽子、壶卢(葫芦)、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顾禄《清嘉录》记端午节制“雄黄荷包袅绒铜钱”皆系襟带间以辟邪;“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尼庵剪五色彩笺,状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之形,分贻檀越,贴门楣寝次,能魇毒虫,谓之五毒符。”“男女佩带辟瘟丹,或焚于室中,益以苍术、白芷、大黄、芸香之属,皆以辟疫祛毒。”
  端午节必须佩带“辟疫祛毒”装饰品的传统习俗,在四川一直保留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四川端午节“辟疫祛毒”装饰品中,最流行的是“女子佩绣囊,曰‘香包’。小儿衣缀彩扎虎、猴等物,云可辟除邪秽。”(民国23年刻本《华阳县志》)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个古老的习俗在农村又有所恢复。但在大城市,此风已不见踪影,唯有端午节戴栀子花的旧俗,被爱美的妇女们接受发扬。
  6. 取蟾酥
  五月端阳取蟾酥的习俗,最初见于晋葛洪著《抱朴子》卷十一《仙药》:“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记端午节,北京“大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其法:针枣叶,刺蟾之眉间,浆射叶上,以蔽人目,不令伤也。”《清嘉录》记载:苏州端午节“土人采百草之可疗疾者,留以供药饵,俗称草头方。药市收癞虾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人家小儿女未痘者,以水畜养癞虾蟆五个或七个,俟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令痘疮稀。”葛洪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抱朴子》是集神仙思想之大成的一部著作。他介绍的在五月五日日中取蟾酥,“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的习俗,在1949年以前的四川存在,这大概与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神话气氛自古浓厚不无关系。
  7. 龙舟竞渡
  《荆楚岁时记》:“是日,竞渡,采杂药。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凡是近水的地方,端午节均有龙舟竞渡的活动,自古及今,全国皆然。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竞渡曲》所云:“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成都地区过去流行一首民歌叫《十月看花》:“五月收拾去看花,一对龙船水中划。六十六根花桡片,划来划去满河花。”产生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原因是什么?《荆楚岁时记》列了三种说法:第一,南方荆楚地区以为端午竞渡起于悼屈原;第二,邯郸淳《曹娥碑》认为端午竞渡是东吴之俗,与伍子胥有关;第三,《越地传》以为起于越王勾践。著名民俗学家江绍原先生别有新解,认为:“竞渡实与屈原无涉,它本是古时人群用法术处理的一种公共卫生事业——每年在五月中把疵疠夭札烧死,并且用船送走。”[7]后来,由于地方主义缘故,吴、越、楚的人又都把这个风俗归到本国的某一位大人物身上去。笔者查阅了103种四川地方志,发现川东地区,与荆楚接壤,因而多有端午竞渡起于悼屈原的说法,其它地方则不然。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自1949年以来作为一种水上竞技体育活动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提倡;端午竞渡起于悼屈原的说法,也作为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受到舆论的支持。   8. 游百病
  端午节“游百病”的习俗,过去主要盛行于多山少水之地或边远地区。如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蓬溪县志》载:“五月五日,无竞渡之观。士女丰容,杂沓游鹫峰寺塔,又相携登城周览。县依山为城,民辟疾者,率出游以厌之,俗谓之‘游百病’。”在成都地区,每年正月十六“市民在四门城墙游览,名曰‘游百病’,意今日游过城墙,一年可望无病。”[8]端午节午后出城看龙舟竞赛,可能便代替了“游百病”,故无专门记载,年深日久,“游百病”的习俗,早就被人们淡忘了。
  9. 采杂药煎汤沐浴
  如果说竞渡是“古时人群用法术处理的一种公共卫生事业”,那么端午采杂药煎汤沐浴就是用药物处理的一种个体或家族卫生习俗——洗掉秽气,辟除邪恶。这是中华民族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大戴礼记》卷二《夏小正》:“五月蓄兰,为沐浴也。”《楚辞·九歌》也有“浴兰汤兮沐芳”词句。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宋代端午有“浴兰汤”的风俗。采杂药煎汤沐浴的习俗,是四川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从古相沿至今。尽管老百姓相信“端阳百草皆是药”,但主要还是以菖蒲、艾叶、麻柳叶等祛毒的草药为主。一般在端午晚上煎汤沐浴,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要洗澡,洗了少生疮害病。
  10. 唱过节戏
  清代和民国年间,四川过端午节,民间灯影戏班和川剧团要唱过节戏。这天戏班唱的戏目,必有一本《雄黄阵》。《雄黄阵》又名《盗仙草》、《盗草》、《三仙岛》。该剧为《白蛇传》之一节。此剧与端午节的关系,笔者揣测原本在撒雄黄“以远毒蛇”上,而不是歌颂白氏盗灵芝草救夫。而今,随着传统川剧的衰落,端午梨园演《雄黄阵》已难得一见。
  11. 拜节
  四川过端午节,亲友间要互相拜节,馈送粽子、盐蛋、皮蛋和香包、扇子等辟邪礼品。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偕同女婿回娘家向父母拜节。成都市大邑县过去流传一首民歌《五月端阳回娘家》:“隔河望见嫂穿纱,背上揹个奶娃娃。问你情嫂哪里去,五月端阳回娘家。”其实,端阳回娘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明谢肇淛撰《五杂俎》卷十四《事部》二曰:“女于五月五日回省父母,谓之‘归宁’,此汉以来礼也。”又曰:“五月归宁,谓之‘取夏衣’,按《周礼》后妃归宁亦用绤,则夏之归宁其来久矣。”,为细葛布;绤为粗葛布。绤,即用葛布做的凉爽的夏衣。《诗经·葛覃》就是一首歌咏出嫁女子准备葛衣,归宁父母的诗篇。
  综上所述,四川端午节习俗内容与中国各地,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端午节习俗(以《荆楚岁时记》和《清嘉录》为代表)大同小异。这与明清以来四川形成移民社会有关。尽管四川端午节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异,但始终未脱离“祛病除邪”的原始巫文化的本质。在现代化、城市化迅猛推进的今天,四川传统端午节习俗的许多巫文化内容已经消失,而其中有益于民众身心健康、符合科学的部分则融入现代民俗保留下来,丰富和美化着民众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并不矛盾,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可以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注释:
  [1]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三十九《岁时伏腊》,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423、424页。
  [2]闻一多:《端午考》,《闻一多全集》(一),三联书店1982年版。
  [3]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3页。
  [4][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苋”,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1653、1654页,第1656页。
  [6]【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05页。
  [7]江绍原:《端午竞渡本意考》,原载1926年2月10日、2月11日、2月20日《晨报副刊》;又见《江绍原民俗学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周芷颖:《新成都》,成都复兴书局1942年版。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执行会长
其他文献
1932年(壬申年)51岁  相继发起或参加的作品展览会有:岁寒合作画展、合众书画展、中华学艺社新屋落成纪念美术展、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作品展。春末,与黄宾虹、李大超、钱新立、张弦在王济远画室观看《王济远赴战区写生展》。5月,与叶恭绰、黄宾虹等艺术家筹建当时全国最大的中国画团体——中国画会。经国民政府行政院第74次会议通过,被聘为柏林中国美术家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出任中国画会执行委员。与张大千、
期刊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被捕,最终经各方尽力营救,才由军事审判改为司法审理,判了8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方从南京老虎桥第一监狱坐了5年牢之后出狱。  在监狱,陈独秀感时伤事,忧国忧民,写下56首诗,结集为《金粉泪》。之所以叫“金粉泪”,是因为南京曾是“六朝古都”,旧时被称之为“六朝金粉地”,而今又是中华民国首都,他在南京坐牢,诗作于南京狱中,故名。这56首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期刊
去年夏天一个闷热的上午,赵长松老师的忽然造访让我有些惊喜。20世纪80、90年代共同做民间文学“集成”的许多同道,已经慢慢老去,相见的日子渐渐稀疏。  赵长松老师也已白发苍苍过了古稀之年,此行是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萃闻异事》作序。不请名人,原因是都曾经在被誉为“文化长城”的全国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普查、编纂中摸爬滚打多年,结下了友情。这的确抓住了我的软肋。一提起耗时近20年,从普查、搜集到编纂、出版
期刊
以布衣学者闻名于世的罗尔纲先生(1901-1997)是一位世纪老人。他辞世10余年后,对他一生著作搜罗齐全的《罗尔纲全集》终于问世。全集由他的女公子罗文起负责编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责任编辑范明礼。全书16开大本22册,1055万3000字,定价5800元,总经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行部,电话010-59367081或59367089。  罗尔纲先生青年时代师从胡适以考据方法治学,
期刊
所谓北洋政府,又称北京政府,是指民国初年由袁世凯及其继任者于1912年至1928年建都于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翻开历史教科书,可以发现,对北洋政府的评价,历来都偏低,说它“黑暗”、“反动”、“卖国”的都有。例如,《北伐战争史》的开篇即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辞海》没有“北洋政府”词条,但在“北洋军阀”词条中明确说它“出卖国家主权,压迫人民”。应该说,对北洋政府的评价偏低是有原因的,但是评价
期刊
四川是汉赋的第一故乡。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虽肇端于战国荀卿(今存《礼赋》、《知赋》等五篇),但真正成为讲究文采、韵节,兼有诗与散文性质的赋体,则是在西汉。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当时处于西汉战略出发地和战略大後方的巴蜀地区,最早感应到大汉太平盛世的脉搏跳动。从成都走进长安的司马相如,最早运用大赋的形式讴歌天汉气象,放飞时代梦想(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稍後由蜀进京的王褒
期刊
篆刻艺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中,其学习人数与创作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它在成就一种艺术风貌和有价值地延续一种艺术样式的成功性上,在某种意义上说,超过了同时期的书法艺术与国画艺术。篆刻的大写意风格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又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批有成就的篆刻家浮出水面,引领潮流;而更多的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则隐居山林或闹市,默默无闻,推波助澜,使这一时期的篆刻艺术于异彩纷呈中显现出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点来。 
期刊
王家祐先生(1926—2009)虽然已离世三年了,但我们对这位博学深思、独立特行之士,至今仍怀有深深的思念。这里借纪念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的机会,对他的为人、为学,就我所知做一些介绍。  一、至情至性的“王老邪”  家祐先生的履历,文史馆在上世纪印有“简介”材料:  王家祐先生字宗吉,1926年生,四川成都人。1948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教中学,曾云游杭州、南京、上海和四川多处,师从高僧
期刊
《尧山堂外纪》云:明兵围集庆路,与元兵大战,元兵解去,乃坚守江左,见驿中有七岁儿居其中,问之,则代父充役者也。帝(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文中追记故云)曰:“‘七岁童儿当马驿’,能作对乎?”即应曰:“万年天子坐龙庭。”帝喜,蠲其役。这个对子之所以得到厚赏,是因为投合朱大将军喜欢好口彩的心理。另有旁证即张谊《纪闻》记载:太祖(朱元璋)与徐达闲行至江口,欲买舟以觇江南虚实。值岁除,呼舟无应者。有夫妇老人载
期刊
在现代中国美术史上,张善子是最具讨论意义的艺术家之一,因为他创造有若干唯一,体现了文化结构的多元。  张善子(1882年5月27日—1940年10月20日), 原名正兰,单名泽,字善孖,或善子,号虎痴,别署虎公,在国民政府时期,曾风云军政,任过少将旅长、县长、总统府咨议等职。  张善子结束政治生涯而回归艺术,开始属于他真正意义的职业画家艺术生涯则在1926年夏。是年,他与其弟张大千共定画室名“大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