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素养在适宜的土壤中自由生长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语文素养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让语文素养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土壤中自由生长呢?
  一、以导学案为前提,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和探究平台。它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参与意识,提高自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对导学案内容明确:一是关于背景资料的设计。以问题的形式设计背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按组分工,通过查阅资料完成对文本背景的了解。二是关于文学常识的设计。依据高考题型样式,按照选择类型的形式设计。三是关于字、词、成语、短语等识记内容的设计。该内容同样依据高考题型样式设计,以帮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四是关于文本的阅读的设计。以问题形式从人物、事件、结构、艺术特点等方面设计,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理解。
  在设计导学案中依据上述方向可以给学生提示不同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对所学文本在目的、框架、重点、难点上有所了解,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规范合作学习形式,完善合作学习制度,夯建基础知识平台。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合作小组分配根据以下原则:一要同组学生的语文成绩应有梯度性,梯度不能过大。二要尽量考虑男女生的比例。三要以就近位置为原则,以便在近距离内交流。四要交流学习的时间以课下为主,以便为探究性学习留下充分的时间。五要合作小组组长协调能力要强,以便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协调工作,解决问题。
  语文教师在设置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注意,问题设置要涉及面广,角度多,知识载体丰富,个人完成有难度,需分工合作完成的。在合作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帮助同学应从思路、方法、技巧等方面入手解决,避免直接公布结果。这里要注意的是“问题的深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主张合作学习,因为合作要讲求效率,要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合作学习的内容以基础知识为宜。
  开展合作学习时目标任务要适度,时间分配要合理,分工要具体。发言顺序要以中、弱水平的同学为先,程度较好的同学补充订正,总结归纳。这样可以避免一言堂和大锅饭现象。在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时,不能无休止争论,可以留下思考或质疑,等待教师精讲点拨。
  学生在合作讨论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小组中检查,掌握学生合作的程度、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度等,进而灵活地调整教学环节,防止个别小组和学生应付、抄袭,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以合作学习为前提,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拓宽知识容量,挖掘知识深度,培养学生多维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学习的主体看,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个人的思想、背景、阅历、知识、习惯、思维都带有个性特征。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正是不同读者审美差异的缘故,这种差异同样包括我们的学生。
  基于对主客观条件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挖掘学生潜能,以探究学习的形式,鼓励大胆创新,必将成为语文教学新常态和思想自觉。
  那么在探究学习环节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创造力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做法: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树立同题异构思想;或通过辩证阅读,树立全面评价观点;也可以通过创新阅读,培养学生在探究原文思想的基础上独立创新能力,进行第二次创作。
  学生个体差异、审美差异、趣味差异、思想思維差异导致了对于文学形象评判的相异甚至相反,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探究认知不能要求千篇一律。面对生活本源的多彩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探究学习作为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必然担负起挖掘潜能,培养创新能力的重任。
  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合作、探究是一个有机组成的系统体系,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以培养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基础上,层递性、渐进性地折射出在当今繁杂的教育理念激荡中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深层思考。
  贾东晓,河北邢台市新河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中学教师面对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处在生理、心理的不断发展变化时期,表现为独立性强、好胜心强、荣誉感强、逆反心理重。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根据工作需要,在语文作业批改中,我进行了评价性批改语的尝试,或鼓励、或引导、或要求,简洁直接,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一、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1.對语文基础较好而又聪明肯干的同学,采用“优秀”、“真能干”、“太棒了”、“真聪明”、“思维敏捷”
期刊
一、假日经济,掀起你的盖头来rn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在法定休假期间出门(国内或国外)旅游、度假、休闲等消费行为,并由此引发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特定经济现象.rn
【摘要】在完善的教育体系下,目前我国在教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文中指出了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全面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使教育达到本来应该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 教育体制 人才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11-01    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我国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
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及方式也悄悄地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如何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健康地阅读,让学生的阅读之路走得更远更宽?  一、影音介入,推动文字阅读  引导低年级孩子课外阅读起步时,可以先带着孩子读一些画面唯美、意境深远、想象奇特的绘本,打开孩子阅读的兴趣之门。同时精心选择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朗读网站,让孩子们听经典作品,一年级时多听听童话故事,二年级时可以多些名家童诗,
期刊
把柴米油盐和书放在一起显然有些不伦不类。对一些人来说,书是高雅圣洁,气宇轩昂的,和卑微、琐屑的柴米油盐风马牛不相及;对另一些人来说,柴米油盐是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而
自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自主化教学掀起了阵阵热潮,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可逆转的发展态势。  笔者认为,开展小学语文自主化教学应以如下三种环节为抓手:  一、立足课前预习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绝不是在做“诗外功夫”,而是积极推动“课堂教学窗口”的有效前移。做好课前预习,这本身就是在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来理解课堂教学评价,才能够适应课程改革,才能不断的提高
【摘要】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设置模式,并就课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材选编及测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 提高阶段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12-01    教育部自2004年启动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
语文自学提纲导学围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课程目标解读、自学提纲导学三大规律、自学提纲导学学习方法”确定为三大基石,探讨一条以“准备—寻找—发现—概括—检测”为基本思路的自主学习的基本模式;同时给学生以简约的可操作的语文“学习公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学习思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用“霸权”的减法换“平等”的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石一:语文课程目标解读  学习课程目标、细化课程目标
期刊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由于听说读写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培养的目标,而阅读则是这四项能力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并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阅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为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