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帮助人在绝望中还能活下去,除非他认识到生命有意义。生命教育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这一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家长教养的冲突矛盾激化,如果不适时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的引导,很可能导致更多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们接二连三看到不好的新闻报道,一个初中男孩因为妈妈在走廊上扇了他一巴掌,就从楼上一跃而下自杀,一个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身亡。
大家都在不停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能够因为一个巴掌就放弃生命呢?怎么能够因为学业无法及时完成就放弃生命呢?在围观者看来,这些放弃生命的人让人无法理解,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应该如何进行?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停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孩子有自杀意图时,我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安抚孩子呢?有人会说:“有什么想不开的,想想你的父母,你要是死了,他们该多伤心” “现在的孩子就是过得太好了,吃穿不愁,天天就想着无意义的事情,就想着自杀,我们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也没有想过自杀。”还有人在孩子已经很伤心的时候,告诉他:“病房里有那么多人等着医生去救命,你还想死。” “我们那时候日子过得多苦,也没有像你们这样,为什么不能想开一点,你这孩子就是喜欢钻牛角尖,想开一点什么事情都没有。”甚至还有一些人会告诉孩子:“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这些人完全不能理解,对一些人来说,活着其实比死亡更可怕。所以当这些看似励志的话语说出来时,反而会让这些有轻生念头的人觉得不被理解。
这些话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指责,告诉孩子想自杀是不对的,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不孝的。这些话语真的有用吗?真的能够用这些话让孩子重新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吗?
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了茫然,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北京大学徐凯文博士做过一个调查,他发明了一个词叫“空心病”,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中,有30%—40%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们活得很茫然,一旦完成了高考这个目标,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他们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只知道考好大学、选择好专业,但是却不知道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当一个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时候,这就会是他的一个很大的困惑。作为成年人,我们有时会觉得生活这么难,而孩子们还在无病呻吟。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思考生命,思考生活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課题,只有把这个课题完成好了,他们才能够顺利向成人阶段过渡。
那么在这个阶段,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现在的孩子,不再像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样,在跟很多孩子沟通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理想丰富多彩。
有的孩子想成为很厉害的主播,有的孩子想成为明星……大家的理想非常多样化,不再像过去一样,一旦想到理想,都是当老师、当医生……
我们应当在孩子青春期时就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会反驳我说: “他们才多大,他怎么知道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怎么知道哪一个专业、哪一个行业好呢?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样。”
但是当你的孩子有他的想法时,我们首先应当去听他为什么想?我们认真听了以后,再告诉他:“你想成为一个好的主播,你知道全中国有多少主播吗?为什么只有李佳琦、薇娅能够成为最知名的主播呢?他们为了这个职业又付出了什么呢?”
帮助你的孩子成为自己,首先是尊重他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一定是在变化的,也可能到了高中时他反而想去当医生了。
这个时候,我们并不要打击孩子的想法,说他的想法是不对的,而是告诉他应当去走什么样的路,才能够实现理想。
成为孩子真正的后盾
很多时候我们说给孩子安全感,那安全感是什么呢?当孩子决定放弃生命的那一瞬间,家长并不是最后的安全感,而往往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放弃生命时,往往不是他生而无望,而是想到父母知道自己遭遇某件事的反应,他觉得那才更可怕。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孩子,他因为网贷想要自杀。但其实他的网贷数额并不是很大,欠了8万块钱,对于这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完全可以负担,但他不愿意告诉父母他欠了8万块钱。为什么?他不想去面对父母,他觉得只有一死才能够弥补对父母的愧疚,才能够弥补自己犯下的错。
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这个想法非常幼稚可笑,没有什么错是要用生命去买单的,但是为什么孩子理解不了呢?因为孩子在遭遇挫折时,家长急于去推脱,急于展示自己的权威性:“你看我早就告诉你了,如果你早听我的,你会怎么样?”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些,孩子需要的只是你告诉他:“不论有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永远和你在一起。”
所谓坚强并不是孩子在磨难中形成的,真正的坚强是心中有爱,是相信无论怎样,依然有人爱我,这才是坚强真正的力量。
我们接二连三看到不好的新闻报道,一个初中男孩因为妈妈在走廊上扇了他一巴掌,就从楼上一跃而下自杀,一个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身亡。
大家都在不停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能够因为一个巴掌就放弃生命呢?怎么能够因为学业无法及时完成就放弃生命呢?在围观者看来,这些放弃生命的人让人无法理解,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应该如何进行?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停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孩子有自杀意图时,我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安抚孩子呢?有人会说:“有什么想不开的,想想你的父母,你要是死了,他们该多伤心” “现在的孩子就是过得太好了,吃穿不愁,天天就想着无意义的事情,就想着自杀,我们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也没有想过自杀。”还有人在孩子已经很伤心的时候,告诉他:“病房里有那么多人等着医生去救命,你还想死。” “我们那时候日子过得多苦,也没有像你们这样,为什么不能想开一点,你这孩子就是喜欢钻牛角尖,想开一点什么事情都没有。”甚至还有一些人会告诉孩子:“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这些人完全不能理解,对一些人来说,活着其实比死亡更可怕。所以当这些看似励志的话语说出来时,反而会让这些有轻生念头的人觉得不被理解。
这些话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指责,告诉孩子想自杀是不对的,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不孝的。这些话语真的有用吗?真的能够用这些话让孩子重新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吗?
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了茫然,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北京大学徐凯文博士做过一个调查,他发明了一个词叫“空心病”,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中,有30%—40%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们活得很茫然,一旦完成了高考这个目标,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他们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只知道考好大学、选择好专业,但是却不知道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当一个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时候,这就会是他的一个很大的困惑。作为成年人,我们有时会觉得生活这么难,而孩子们还在无病呻吟。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思考生命,思考生活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課题,只有把这个课题完成好了,他们才能够顺利向成人阶段过渡。
那么在这个阶段,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现在的孩子,不再像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样,在跟很多孩子沟通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理想丰富多彩。
有的孩子想成为很厉害的主播,有的孩子想成为明星……大家的理想非常多样化,不再像过去一样,一旦想到理想,都是当老师、当医生……
我们应当在孩子青春期时就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会反驳我说: “他们才多大,他怎么知道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怎么知道哪一个专业、哪一个行业好呢?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样。”
但是当你的孩子有他的想法时,我们首先应当去听他为什么想?我们认真听了以后,再告诉他:“你想成为一个好的主播,你知道全中国有多少主播吗?为什么只有李佳琦、薇娅能够成为最知名的主播呢?他们为了这个职业又付出了什么呢?”
帮助你的孩子成为自己,首先是尊重他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一定是在变化的,也可能到了高中时他反而想去当医生了。
这个时候,我们并不要打击孩子的想法,说他的想法是不对的,而是告诉他应当去走什么样的路,才能够实现理想。
成为孩子真正的后盾
很多时候我们说给孩子安全感,那安全感是什么呢?当孩子决定放弃生命的那一瞬间,家长并不是最后的安全感,而往往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放弃生命时,往往不是他生而无望,而是想到父母知道自己遭遇某件事的反应,他觉得那才更可怕。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孩子,他因为网贷想要自杀。但其实他的网贷数额并不是很大,欠了8万块钱,对于这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完全可以负担,但他不愿意告诉父母他欠了8万块钱。为什么?他不想去面对父母,他觉得只有一死才能够弥补对父母的愧疚,才能够弥补自己犯下的错。
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这个想法非常幼稚可笑,没有什么错是要用生命去买单的,但是为什么孩子理解不了呢?因为孩子在遭遇挫折时,家长急于去推脱,急于展示自己的权威性:“你看我早就告诉你了,如果你早听我的,你会怎么样?”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些,孩子需要的只是你告诉他:“不论有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永远和你在一起。”
所谓坚强并不是孩子在磨难中形成的,真正的坚强是心中有爱,是相信无论怎样,依然有人爱我,这才是坚强真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