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态度情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促使不同的小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在此,本文从教学目标、数学作业、数学评价三方面出发,对于数学学科中的分层教学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作业;目标
学生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数学教学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分层教学方法是依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效率等多项指标,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层次后选择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而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因材施教的理念得以落实。为此,本文对分层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层,促使学生得到相应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在意识到分层教学方法重要價值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先需要对学生的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表现有一个整体的、具体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层次,从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争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发展。当然,对于学生的分层也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调整,而且分层也是隐性的,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这部分内容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小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等数学知识点。但是,由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数学学习效果会有差异。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来划分不同的教学目标,即对于具有良好数学基础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自主学习有关圆柱与圆锥的数学知识模块,并在讲解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后,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消化时间,目标在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小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应带领他们逐步吸收一些数学知识点,在其掌握了圆柱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之后,带领他们分析公式的推导,目标在于让他们理解并且内化知识。
二、数学作业分层,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是体现分层的重要部分。传统的数学作业没有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大部分情况下要求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和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一样的作业,导致有的学生完不成作业,而有的学生觉得作业没有挑战性,也就是有的学生“吃不好”,有的学生“吃不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使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完成作业,数学教师必须在作业方面实施分层,鼓励学生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从而借助作业取得不断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知识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作业分为三个部分,即巩固必做题、提升选做题与生活拓展题。所有的小学生都必须在课后完成巩固必做题,部分学生在完成巩固必做题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做一做提升选做题。也就是说,一些学困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数学掌握情况和数学学习能力只完成巩固必做题即可;数学学优生可以尝试去发现生活中折线统计图的运用,并选取一个生活问题加以数据分析,从而得到数学知识的拓展;而中间部分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完成提升选做题与生活拓展题。这样一来,完成数学作业的主动权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到了学生那里,学生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加以完成,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有效完成数学作业。
三、教学评价分层,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高效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对学生一概而论。即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去鼓励学优生而批评学困生,这样的评价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充分分析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从而充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优生来说,其实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也比较大,并且他们给予自己的学习要求也比较高,学习任务繁重。所以,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教师在开展评价前,可深入调查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然后进行综合性评价。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因为其对于数学学习缺乏一定的信心,并且也很少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因此只要他们能够完成基础任务,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表扬,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树立一定的自信心。结合这种分层评价,教师可以促使不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建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因此,将分层教学法引入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萍.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123-124.
[2]王红芳.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60.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作业;目标
学生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数学教学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分层教学方法是依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效率等多项指标,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层次后选择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而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因材施教的理念得以落实。为此,本文对分层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层,促使学生得到相应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在意识到分层教学方法重要價值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先需要对学生的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表现有一个整体的、具体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层次,从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争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发展。当然,对于学生的分层也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调整,而且分层也是隐性的,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这部分内容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小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等数学知识点。但是,由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数学学习效果会有差异。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来划分不同的教学目标,即对于具有良好数学基础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自主学习有关圆柱与圆锥的数学知识模块,并在讲解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后,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消化时间,目标在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小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应带领他们逐步吸收一些数学知识点,在其掌握了圆柱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之后,带领他们分析公式的推导,目标在于让他们理解并且内化知识。
二、数学作业分层,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是体现分层的重要部分。传统的数学作业没有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大部分情况下要求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和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一样的作业,导致有的学生完不成作业,而有的学生觉得作业没有挑战性,也就是有的学生“吃不好”,有的学生“吃不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使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完成作业,数学教师必须在作业方面实施分层,鼓励学生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从而借助作业取得不断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知识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作业分为三个部分,即巩固必做题、提升选做题与生活拓展题。所有的小学生都必须在课后完成巩固必做题,部分学生在完成巩固必做题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做一做提升选做题。也就是说,一些学困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数学掌握情况和数学学习能力只完成巩固必做题即可;数学学优生可以尝试去发现生活中折线统计图的运用,并选取一个生活问题加以数据分析,从而得到数学知识的拓展;而中间部分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完成提升选做题与生活拓展题。这样一来,完成数学作业的主动权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到了学生那里,学生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加以完成,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有效完成数学作业。
三、教学评价分层,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高效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对学生一概而论。即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去鼓励学优生而批评学困生,这样的评价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充分分析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从而充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优生来说,其实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也比较大,并且他们给予自己的学习要求也比较高,学习任务繁重。所以,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教师在开展评价前,可深入调查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然后进行综合性评价。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因为其对于数学学习缺乏一定的信心,并且也很少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因此只要他们能够完成基础任务,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表扬,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树立一定的自信心。结合这种分层评价,教师可以促使不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建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因此,将分层教学法引入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萍.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123-124.
[2]王红芳.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