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共享资源,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它在强调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重视小组成员个人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的结果对全组成员都有益。合作学习强调由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发现知识和扩展知识,教师的职能是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
一、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
(1)语言认知理论: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2)情感自控理论: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3)集体动力理论:合作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自尊自重的情感,同学之间互勉、互助、互爱,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4)教育信息理论:合作学习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多信息的来源对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5)人际交际理论:合作学习改善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原有的关系,师生关系平等融洽,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合作学习的内涵
《课标》在多层次、多方位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改变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个体性学习和竞争性学习。《课标》在英语课程的任务中提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
(1)情感态度方面,《课标》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2)学习策略中,课标对各级基本学习策略都提出“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在实施建议中,课标明确提出为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4)在评价建议中,课标提出除单纯的教师评价之外,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学生主体性,开放宽松的评价应包括学生之间互评,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合作学习与个体性学习及竞争性学习的区别
(1)个体性(独立性)学习只关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与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败毫不相干。而合作学习既关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又时刻关心和了解他人的学习情况,学习成果是共享的。
(2)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力争个人取得最好成绩,同学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者的关系。同学之间很少有互勉、互助、互帮的情况。而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下,个体性学习和竞争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关系中最广泛存在的模式,学生大多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目的通常是为了使自己成为班级或学校中最优秀的一员。
(4)开展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培养人的素质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统一和组合的关键。因为小组处于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体的中介位置,激活了这个群体,就牵动了两头,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融合,构建起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
(2)小组合作学习,可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它对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良好发展起着显著作用。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中交往的强度,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大大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认知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发挥了班组集体的激励功能,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学生受群体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集体主义的观念,在学会求知过程中学会做人。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体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技巧、沟通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教学改革的趋势。
(1)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离不开学生主体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就失去支撑和依托。
(2)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要以小组成绩作为学生评价标准之一,把学生学习利益捆绑在一起。小组的成功有赖于所有成员所展现的知识和能力,这样在合作学习中才会有积极的资源共享、思想方法的交流以及行动上的合作。
(3)小组合作学习要淡化优生和差生的概念,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小组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的收获都是整个小组的收获,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也体现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从而调动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编组的策略,要注意显性分层与隐性分层的区别。合作学习的编组原则一般宜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开展平等竞争。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阶段成绩总和应作为对小组内成员形成性评价的依据,并以一定比例记入总分。同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得分相同,这种合作学习的评价观有利于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全班学生朝着合作达标方向努力。
(6)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要精心设计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和扩展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促进他们共同发展。
一、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
(1)语言认知理论: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2)情感自控理论: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3)集体动力理论:合作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自尊自重的情感,同学之间互勉、互助、互爱,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4)教育信息理论:合作学习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多信息的来源对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5)人际交际理论:合作学习改善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原有的关系,师生关系平等融洽,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合作学习的内涵
《课标》在多层次、多方位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改变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个体性学习和竞争性学习。《课标》在英语课程的任务中提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
(1)情感态度方面,《课标》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2)学习策略中,课标对各级基本学习策略都提出“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在实施建议中,课标明确提出为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4)在评价建议中,课标提出除单纯的教师评价之外,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学生主体性,开放宽松的评价应包括学生之间互评,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合作学习与个体性学习及竞争性学习的区别
(1)个体性(独立性)学习只关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与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败毫不相干。而合作学习既关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又时刻关心和了解他人的学习情况,学习成果是共享的。
(2)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力争个人取得最好成绩,同学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者的关系。同学之间很少有互勉、互助、互帮的情况。而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下,个体性学习和竞争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关系中最广泛存在的模式,学生大多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目的通常是为了使自己成为班级或学校中最优秀的一员。
(4)开展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培养人的素质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统一和组合的关键。因为小组处于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体的中介位置,激活了这个群体,就牵动了两头,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融合,构建起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
(2)小组合作学习,可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它对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良好发展起着显著作用。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中交往的强度,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大大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认知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发挥了班组集体的激励功能,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学生受群体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集体主义的观念,在学会求知过程中学会做人。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体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技巧、沟通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教学改革的趋势。
(1)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离不开学生主体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就失去支撑和依托。
(2)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要以小组成绩作为学生评价标准之一,把学生学习利益捆绑在一起。小组的成功有赖于所有成员所展现的知识和能力,这样在合作学习中才会有积极的资源共享、思想方法的交流以及行动上的合作。
(3)小组合作学习要淡化优生和差生的概念,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小组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的收获都是整个小组的收获,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也体现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从而调动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编组的策略,要注意显性分层与隐性分层的区别。合作学习的编组原则一般宜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开展平等竞争。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阶段成绩总和应作为对小组内成员形成性评价的依据,并以一定比例记入总分。同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得分相同,这种合作学习的评价观有利于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全班学生朝着合作达标方向努力。
(6)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要精心设计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和扩展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促进他们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