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有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才有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有“教师第一”的思想。在打造一流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校长要率先垂范,引领教师铸造“硬功”, 彰显“外功”,打造“内功”;要用制度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对于处于不同发展期的教师,学校应采取不同的引领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23-03
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具有强烈上进心的教师队伍是行不通的。在某种层面上,学校管理者要有“教师第一”的思想。因为学校所有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靠教师去实现,只有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才有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和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校长引领教师发展
办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支好队伍。校长作为学校的“砥柱”,其引领至关重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校长的发展,就难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校长的解放,就难有教师的解放;没有校长的创造,就难有教师的创造;没有校长的转型,就难有教师的转型。
(一)率先垂范强练“硬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校长,必须做到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有发言权。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工作的态度对待研究,坚持不断地读书学习,强练“硬功”,形成积极而健康的素质内核,以此辐射校园每个角落。近10年来,我阅读了近100本中外教育教学类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内化,提升自我;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积极从事课题研究。通过读书、实践、研究,引领学校教师走上科研之路。
(二)百花齐放彰显“外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手指伸出有长短,教师素质有高低。特别是我校缘于三校合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师德水准良莠不齐。对此,校长不能怨天尤人,只能从实际出发,研究对策,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学校鲜明提出:抓两头促中间,实现“软着陆”,打造软环境,彰显“外功”,在融洽氛围中实现“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我们对不同的教师实施不同的策略。一是“木桶定律”策略:学校中的每一个教师都是组成“大木桶”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师资队伍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整体状况,而且往往取决于某几个不合格教师。“最短的木板”就意味着学校的劣势。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对这类“薄弱教师”,校长以身示范,切身引领,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当前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机会就派他们到外地学习,并让他们走进优秀的课堂,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逐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是“孤峰原理”策略:在21世纪的今天,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的成功往往受教师队伍中某几个关键的杰出人才的影响,他们的辐射堪称“原子弹”,有很大的杀伤力。对此类“智慧教师”,一校之长应积极创造和谐的“软环境”,鼓励和引领这几个“富人”,带动一批人富起来。目前我校有市骨干教师38名,学校要求他们发挥好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他们开设观摩课、示范课,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听课与评课,以此带动一大批教师尽快地成熟起来。
(三)心心相印打造“内功”
作为校长,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同样要以心换心,心心相印打造“内功”,以人文之举,引领教师前行的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理解、关心每一位教师。无论哪位教师生活或工作上遇到困难,学校总是给予悉心关照和真心帮助,尽最大可能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经常组织校本培训,挖掘教师潜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组织基本功大赛,让教师苦练内功;提倡人人有课题,督促和帮助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组织读书论坛,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成为富有爱心又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
二、制度保障教师发展
在学校管理中,只有不断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够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增强学校的内部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够真正地成就教师。
(一)岗位设置找准对接点
在教职工聘任中,在制度制定上,应有客观的标准和条件。为此,学校从实际出发,本着有需必设岗,设岗必有责,有责必考核,考核必奖励的原则,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机制,合理设置教学、服务、管理、评价的内部机构,实现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管理。聘任之初,公开竞聘岗位,然后在聘任小组的领导下,校长聘任中层干部及年级主任,政教处和年级共同聘任班主任,教务处、年级和班主任共同聘任任课教师,后勤负责人根据岗位需要聘任相关人员,落聘人员按照相关制度实行待岗、跟岗学习或转岗,从而逐渐形成以归属感为核心的聘任机制和文化。
(二)教研活动形成合力点
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不仅能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方法,而且能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学校团体的帮助和温暖。我们经常请大家来学校作报告,开阔教师视野;请名师教海导航,让教师拜师求艺;组织讲坛论坛,为教师搭台引荐。我们还经常开展读书活动,让教师走近经典;举办各种沙龙,让教师交流碰撞;建立导师制,帮扶结对等。所有这些都旨在形成合力,营造一种教研制度文化,在教师队伍中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专业成长凝聚幸福点
多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
1.撰写个性化的读书笔记
学校要求教师找准自己的生长点,按自己的研究方向搜集资料,确定阅读方向。在读书过程中,撰写个性化的读书笔记:可以是教学反思的摘抄,可以是教学案例,可以是采撷的教学理论精华,可以是整理的名家教育手记……读书笔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异彩纷呈。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23-03
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具有强烈上进心的教师队伍是行不通的。在某种层面上,学校管理者要有“教师第一”的思想。因为学校所有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靠教师去实现,只有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才有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和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校长引领教师发展
办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支好队伍。校长作为学校的“砥柱”,其引领至关重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校长的发展,就难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校长的解放,就难有教师的解放;没有校长的创造,就难有教师的创造;没有校长的转型,就难有教师的转型。
(一)率先垂范强练“硬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校长,必须做到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有发言权。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工作的态度对待研究,坚持不断地读书学习,强练“硬功”,形成积极而健康的素质内核,以此辐射校园每个角落。近10年来,我阅读了近100本中外教育教学类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内化,提升自我;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积极从事课题研究。通过读书、实践、研究,引领学校教师走上科研之路。
(二)百花齐放彰显“外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手指伸出有长短,教师素质有高低。特别是我校缘于三校合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师德水准良莠不齐。对此,校长不能怨天尤人,只能从实际出发,研究对策,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学校鲜明提出:抓两头促中间,实现“软着陆”,打造软环境,彰显“外功”,在融洽氛围中实现“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我们对不同的教师实施不同的策略。一是“木桶定律”策略:学校中的每一个教师都是组成“大木桶”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师资队伍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整体状况,而且往往取决于某几个不合格教师。“最短的木板”就意味着学校的劣势。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对这类“薄弱教师”,校长以身示范,切身引领,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当前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机会就派他们到外地学习,并让他们走进优秀的课堂,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逐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是“孤峰原理”策略:在21世纪的今天,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的成功往往受教师队伍中某几个关键的杰出人才的影响,他们的辐射堪称“原子弹”,有很大的杀伤力。对此类“智慧教师”,一校之长应积极创造和谐的“软环境”,鼓励和引领这几个“富人”,带动一批人富起来。目前我校有市骨干教师38名,学校要求他们发挥好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他们开设观摩课、示范课,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听课与评课,以此带动一大批教师尽快地成熟起来。
(三)心心相印打造“内功”
作为校长,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同样要以心换心,心心相印打造“内功”,以人文之举,引领教师前行的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理解、关心每一位教师。无论哪位教师生活或工作上遇到困难,学校总是给予悉心关照和真心帮助,尽最大可能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经常组织校本培训,挖掘教师潜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组织基本功大赛,让教师苦练内功;提倡人人有课题,督促和帮助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组织读书论坛,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成为富有爱心又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
二、制度保障教师发展
在学校管理中,只有不断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够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增强学校的内部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够真正地成就教师。
(一)岗位设置找准对接点
在教职工聘任中,在制度制定上,应有客观的标准和条件。为此,学校从实际出发,本着有需必设岗,设岗必有责,有责必考核,考核必奖励的原则,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机制,合理设置教学、服务、管理、评价的内部机构,实现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管理。聘任之初,公开竞聘岗位,然后在聘任小组的领导下,校长聘任中层干部及年级主任,政教处和年级共同聘任班主任,教务处、年级和班主任共同聘任任课教师,后勤负责人根据岗位需要聘任相关人员,落聘人员按照相关制度实行待岗、跟岗学习或转岗,从而逐渐形成以归属感为核心的聘任机制和文化。
(二)教研活动形成合力点
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不仅能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方法,而且能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学校团体的帮助和温暖。我们经常请大家来学校作报告,开阔教师视野;请名师教海导航,让教师拜师求艺;组织讲坛论坛,为教师搭台引荐。我们还经常开展读书活动,让教师走近经典;举办各种沙龙,让教师交流碰撞;建立导师制,帮扶结对等。所有这些都旨在形成合力,营造一种教研制度文化,在教师队伍中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专业成长凝聚幸福点
多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
1.撰写个性化的读书笔记
学校要求教师找准自己的生长点,按自己的研究方向搜集资料,确定阅读方向。在读书过程中,撰写个性化的读书笔记:可以是教学反思的摘抄,可以是教学案例,可以是采撷的教学理论精华,可以是整理的名家教育手记……读书笔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