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体育的发展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探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疗体育是运动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运用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一门学科。当前,我国运动医学不仅在体育科学中位居领先水平,并且在国际运动医学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医疗体育在国内外取得巨大的发展。除了治病,更重要的起到了健身、健美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医疗体育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关键词】医疗体育  运动医学  体育教学
  
  
   医疗体育简称体育疗法,是一种针对预防和治疗某种慢性病、常见病的需要而进行某种专门设计的康复性体育锻炼。其主要目的是尽快提高和促进患者各种功能恢复,加快患者早日痊愈。医疗体育是将体育运动和医学辩证的结合,并应用于邻床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1  医疗体育的发展
   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体育进行治疗的国家,两千多年前医用“导引”、“养生”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后又不断发展与提高,成为中国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就有了用舞蹈、导引、按摩治病的各种记载。《黄帝内经》中记述了由风、湿、寒等引起的肢体和关节酸痛和麻木的最好疗法是按摩;三国时期名医华佗退出的“五禽戏”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现代运动医学是从1953年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运动医学协会从小到大,从落后到现今,成为当前具有相当数量专业人员队伍、较大各级医疗和科研机构;并涉及体育、医药卫生、大专院校等系统的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运动医学体系。中国运动医学学会始建于1978年,目前已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很有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学者,他们代表了中国运动医学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在体育专家和医学界专家的合作下,我国在使用医疗体育防治高血压、慢性冠心病、神经衰弱、糖尿病、颈椎病和肩周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医疗体育在国内外取得巨大的发展。除了治病,更重要的起到了健身、健美的作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治疗运动研究中心最近研究出了一套美腿之道,这是专门为那些大腿或臀部过胖而困扰的人设计的,是一种以锻炼双腿为主的运动。方法是尽量活动大肌肉,例如大腿和臀部的肌肉,以增加热量的总燃烧量。健身运动对减轻体重固然重要,但还必须辅以其他梅花双腿的运动。这些辅助运动能令大腿肌肉变得结实,更有弹性,耳聪使双腿显得比较苗条,线条比较优美。
   2  医疗体育的特点及作用
   体育治疗方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2.1是一种主动疗法,要求参与者主动参加治疗过程,通过锻炼治疗疾病;
   2.2是一种全身治疗,通过神经发射机制改善全身技能,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的目的;
   2.3是一种自然疗法,利用人类固有的自然功能(运动)作为治疗手段,一般不受时间、地点、设备条件的限制。通常采用医疗体操、慢跑、散步、自行车、气功、太极拳和特制的运动器械(如拉力器、自动跑台等),以及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等为治疗手段。宜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并配合药物或手术治疗和心理疏导。
   医疗体育可以发挥治疗和预防两种效应,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事实上,坚持早起医疗体育的介入,可预防继发性障碍的发生,以及防止障碍的进一步恶化,这些都是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比拟的。首先,要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得病后机体内引起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这样在应用体育治疗时,才能有的放矢。其次,医疗体育能提高情绪,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或抑制能力,加强神经系统对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技能调节。医疗体育还能恢复各个系统与器官形态,促使技能与形态的统一。
   3  医疗体育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探析
   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社会化、终身化和生活化,这一潮流推动者体育人才的培养向复合型、创新型与适应型的方向不断发展。医疗体育在我国的起源早,但发展较慢且应用较为局限,主要在临床医学中开展,在高等体育院系的学习与开展十分薄弱。目前,体育院系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普遍存在注重技术,轻视理论的情况,尤其是对体育生物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意识淡漠,所以在进行体育指导过程中,无法科学地理解和执行体育的生物功能。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加强学生对医疗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向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懂得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掌握体医结合、医体渗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与适应面,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教师在开展理论与技术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传达医疗体育知识,指导学生如何针对当今慢性病人群增多和不同锻炼需求的人群,有的放矢开展锻炼,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某项技术的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开展医疗体操、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指导学生如何针对慢性病人群开展锻炼,把医疗体育的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掌握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实施,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适宜个人的运动项目。强度、时间和频度;同时结合专业特点,掌握一些常见病的康复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能够帮助指导患者树立现代健康观,促进身体康复。还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加强学习、钻研业务,为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学习新的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高等院校应该配备医疗体育的专门人才和体育场地器材,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计划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陈勇,医疗体育教学对医学生提高医疗技能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53-54.
   [2]曲锦城,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大学英语课堂借助时下最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为平台,实现课堂“翻转”,将知识的传授通过微信平台课下完成,而课堂上主要通过教师的辅助和学生的协作实现对知识的内化。本文主要探索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教学设计,讨论当前模式的优点和局限,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微信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研究背景  1.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
针对视频采集技术的发展现状展开必要的说明,在此基础之上,就相对典型的视频监控技术以及设备选用做出讨论。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使产业升级,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专家们指出需要以下四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团队精神。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R+"新媒体技术使传统戏剧观演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它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观影体验丰富戏剧艺术呈现、拓宽戏剧传播界面,开创了戏剧"R+"出版新时代。文章观察戏剧出版与"R+"技术融合
【摘 要】对于目前的高中数学教育而言,不等式占据了较大的部分,也成为了学习数量大小关系的主要内容,并且还成为了学习高中数学和其它学科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所以,掌握好不等式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教版的数学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人教版数学教材里的所有知识点都可以体现出这两种的综合。【关键词】高中数学  人教版  不等式  教学方法 引 言:在高中时期,不等式一直都是教学中的
【摘要】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希望通过这一系列 活动的开展,让幼儿逐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独创性,同时也促进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生活中、学习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充分挖掘生活情趣,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剪纸;兴趣;创造性;创造性思维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渊
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教学实践的思考,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疑问,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去探究。本文通过笔者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用得最多却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质疑:《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
【摘要】本文在论述素描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从创造式思维培养、教师自身能力提高及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见解。  【关键词】素描价值创造性思维任务驱动式教学    1、素描的价值与意义  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现代艺术五花八门,也出现了很多例如电视,商品广告等对于人的审美感知能力具有训练作用的媒介。但它们背后仍有一个最基本的,系统的,也是最传统
【摘 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不平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制约着西部教育的发展,也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协调发展。随着公平理念下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平衡中小学体育教育,实现一体化发展也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公平教育理念 西部 体育教育 一体化  目前,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文化课与体育课地位等不均衡,已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协调发展。在新课改这个大环境背景下,如何促进西部城乡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