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照本宣科。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照本宣科,而更应该注意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數,比一比,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基本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9”时,先创设一个买铅笔的情景,让学生摆小棒等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建立减法这个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灵活地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好玩的特征的活动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互动互爱,轻松、愉快地体验和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按照自己的爱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以获取新的知识,因为学生的大部分创新都是通过发散思维获得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在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不能把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奥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每个时机,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予以肯定、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摆脱“应试”观念,让学生从无穷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精神。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还是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还是决定于学生。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的美好愿望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有的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如何使教师的善良愿望成为学生的愿望,让教师的“教”成为学生的“学”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学生自己最明白自己最需要什么;只有学生自己最了解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最明白自己学习的状况和收效,但是,教师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教育的功能似乎已经完全被异化,许多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了自我,再也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内省和反思,他们对学习已经变得十分麻木,迫于家长和教师的压力,又不得不捧起书本,但学习已经不是他们自身的需要,因此,学习效果低劣就不足为怪了。教师转变观念就是要减少教育的功利目的,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师自己显示教育业绩的工具,不要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始终不能改变教育的这一初衷。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其次,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困难,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可以设计“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蕴涵在其中了。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结合点,规划知识的结合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校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照本宣科,而更应该注意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數,比一比,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基本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9”时,先创设一个买铅笔的情景,让学生摆小棒等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建立减法这个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灵活地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好玩的特征的活动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互动互爱,轻松、愉快地体验和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按照自己的爱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以获取新的知识,因为学生的大部分创新都是通过发散思维获得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在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不能把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奥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每个时机,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予以肯定、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摆脱“应试”观念,让学生从无穷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精神。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还是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还是决定于学生。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的美好愿望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有的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如何使教师的善良愿望成为学生的愿望,让教师的“教”成为学生的“学”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学生自己最明白自己最需要什么;只有学生自己最了解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最明白自己学习的状况和收效,但是,教师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教育的功能似乎已经完全被异化,许多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了自我,再也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内省和反思,他们对学习已经变得十分麻木,迫于家长和教师的压力,又不得不捧起书本,但学习已经不是他们自身的需要,因此,学习效果低劣就不足为怪了。教师转变观念就是要减少教育的功利目的,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师自己显示教育业绩的工具,不要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始终不能改变教育的这一初衷。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其次,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困难,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可以设计“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蕴涵在其中了。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结合点,规划知识的结合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校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