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为自己打算而自私自利的,即是我的仇敌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玉祥5封遗书里的家国情怀
  “我是为大多数工农群众谋最大幸福的,
  我是为民族求独立解放的。
  凡是有此决心而实行的,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同志”
  冯玉祥曾写过5次遗嘱。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冯玉祥坚决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罪行,特于6月14日写好遗嘱,史称“泰山遗嘱(一)”:
  我是当兵出身,我是穷小子出身,我是工农的子弟出身。我是为大多数工农群众谋最大幸福的,我是为民族求独立解放的。凡是有此决心而实行的,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同志,凡是真能铲除一切不平等的,都是我的同路人。凡是为自己打算而自私自利的,即是我的仇敌,至于我的子女一切,我亦不问,任他们去自由发展……
  1933年11月29日,冯玉祥反蒋失败,立下遗嘱,史称“泰山遗嘱(二)”:
  我若是即刻为国家,为革命死了,我身后没有事可办,没有家可分,即照我写的这几句话即可以了。峪道河的房地如何?就归本地,加(办)个学校最好。船板胡同的房子如何?就送给大嫂子可也。济宁之七十亩左右如何?就归游家一些小孩子们可也……
  1936年12月1日,冯玉祥写下了以坚决主张抗日和促进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为主要内容的遗嘱,史称“南京遗嘱(一)”:
  一、国家到这步田地,只有抗日到底,方能闯过此极劫运。二、要实行抗日,必须联络俄、英、法、美,如不注重外交是极大错误。三、不破除迷信,国家必亡。四、不大开煤、铁等矿,决不能转弱为强。五、不大修铁路,国家永久不能文明。六、不大兴科学,民族必永远落伍,必定到极可怜的地位。
  “七七事变”前夕,冯玉祥在南京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随时准备为国献身,1937年7月1日,他又一次立下遗嘱,史称“南京遗嘱(二)”:
  (一)非抗日不能救国;(二)要抗日须得民心军心;(三)为抗日须找专家;(四)贫苦大众是国家的根基;(五)所得税遗产税必收,以速供国防用。
  抗战胜利后,冯玉祥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政策,面对蒋介石的淫威,他全然不惧,并于1948年2月10日写下最后一份遗嘱,史称“纽约遗嘱”:
  一、孙中山先生之遗教,如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文件,是我的朋友們的方针。二、革命委员会的宣言和毛泽东先生、民盟的最近宣言,同志们应作为指针。三、要确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反内战、反饥饿是我们的目标,并且是一定成功。四、蒋是封建头子,帝国主义之狗,非铲净不可。五、我没有什么东西,有几间房子,都交李德全夫人。六、我死后,最好焚成灰,扔到太平洋。如果国内民主和平,真的联合政府成立了,那还是埋深六尺种树,不把我的肥料白白的完了,将来树长成,好给学校和图书馆做桌椅用。七、至于我的几个孩子,虽然还有未毕业的,只要他们能自爱,有双手,就不会饿死。以上这预备被人打死的遗嘱写完,还要加上一句。假如我死不了,民主的真联合政府成立,我绝不担任政府任何职务……免得别人以为我是为作什么官才打独裁的。
  (责编/袁栋梁 责校/陈小婷 来源/《抗日名将冯玉祥一生立过的五个遗嘱》,佚名/文,人民网2010年11月12日)
其他文献
广袤的黄土高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千千万万的平凡百姓。英雄人物固然可敬,平凡百姓也同样值得赞颂。我慈祥的老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得犹如一抔黄土。在他老人家百年生辰之际,我们想用这篇文章怀念他,怀念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经历。  1920年11月26日,父亲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没有念几天书,自幼跟着爷爷在田间劳作,农活样样精通。  父亲年轻时吃了很多苦,经历了很多次挫折,但他咬着牙
期刊
“姓什么,叫什么,并不重要。  我们共产党人的孩子,不是私有财产。  你们是革命的后代,长大了要干革命。”  林伯渠在老家时,依父母之命娶了原配,生育了六个子女。这些孩子儿时与父亲聚少离多,随母亲在上海和老家辗转避难。后来,父亲与他们有通讯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最后到北京相聚。  长女林利,又名林秉佑,曾留学苏联。1946年秋,林利从国外回到延安,回到阔别8年多的父亲身边。不久,组织上决定让
期刊
2020年10月4日,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正式卸任离京。驻华大使的离去,让中美关系未来何去何从再度引发各方猜测,因为根据美国近年来的外交传统,驻华大使是诠释中美关系的关键,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风向标。自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以来,共有12位驻华大使,见证了中美关系41年的历程。  开篇 驻华大使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风向标     2020年7月21日,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
期刊
少年宫是儿童课外学习娱乐的场所,该词源自苏联,是苏联为培养、发现天才儿童,帮助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的场所,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初,最有影响力的是列宁格勒的日丹诺夫少年宫。它建于1751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宫”,原为沙皇家族使用的宫殿,拥有三百多间房屋和大厅,可容纳两万多名儿童。1935年,苏联中央书记处书记日丹诺夫提议将这座宫殿改建为教育新一代的场所,当地200多所工厂为少年宫捐赠了车床器材,科学
期刊
“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  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伯渠(1886-1960),原名林祖涵,湖南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林伯渠参加了南昌起义。1933年进入中央
期刊
亲爱的读者朋友,欢迎您作客“传奇茶馆”,“读人物、学知识、交朋友”。《今古传奇》弘扬主旋律,提供正能量,影响日巨。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对本期刊物有何建议和意见?请不吝指点!  温馨提示:互动为读者交流平台,来信选登,虽无稿酬,但会作为年底评选优秀读者的重要依据。谢谢您的热情参与!  尊敬的主编:  您好!  樊建川建博物馆的事情,我之前有所了解,略知一二。近日,我阅读了贵刊第9期刊登的《抗战记忆搜寻
期刊
2017年,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时,云南昆明金牛小区内一栋小楼的电话不断响起,打电话的人激动地说:陈岩石老检察长就是杨老!  这位被视作陈岩石原型的“杨老”叫杨维骏,他曾锲而不舍地举报云南省原省委书记白恩培、秦光荣等高官,被中纪委评价为“年龄最大、职务最高、最为老百姓着想”的实名举报者。  2020年6月9日,杨维骏逝世,我们产生了将他作为“百年人物”主角的想法。坦率说有一番犹豫,因为按照惯
期刊
2020年5月21日,全国政协开幕会上出现了这样一幕:委员们集体肃立,为疫情中逝世同胞默哀一分钟。这个提案的发起者,正是冯玉祥的孙女、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百年家史随国史,冯玉祥家族便是其中的一支。冯玉祥一生爱国爱民,将门的豪情、气节、忠诚,深深融入了冯家后人的血液。冯家一门三代,不仅出了4位将军,还出了十多位政协委员,可谓十足的“政协世家”。  “我既当兵,誓死要打日本,尺地寸土,决不许日本夺去”
期刊
梅贻琦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执掌清华大学并奠定了清华大学的“校格”。他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主导开创了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使中国高等教育昂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他手握庚子赔款,却分文不取。他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去世时毫无积蓄。他是寡言的君子,是两袖清风的“守财奴”,近代著名教育家蒋梦麟评价他:“一生尽瘁学术,垂五十年,对于国家服务之久,贡献之多,于此可见,其学养毅力,尤足为后生学习楷模。”
期刊
驾机起义的“领头雁”  刘善本:“那一架大飞机是刘善本开的!”  他的人生中有两个“第一”:  第一个驾机起义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  开国大典上第一个驾机飞过天安门上空  刘善本(1915-1968),1946年6月26日起义,时任国民党中央军航空第8大队上尉飞行参谋。1964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曾任解放军空军第4师师长、空军学院副教育长。  1945年春,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最后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