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的由来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宫是儿童课外学习娱乐的场所,该词源自苏联,是苏联为培养、发现天才儿童,帮助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的场所,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初,最有影响力的是列宁格勒的日丹诺夫少年宫。它建于1751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宫”,原为沙皇家族使用的宫殿,拥有三百多间房屋和大厅,可容纳两万多名儿童。1935年,苏联中央书记处书记日丹诺夫提议将这座宫殿改建为教育新一代的场所,当地200多所工厂为少年宫捐赠了车床器材,科学院捐赠了实验仪器,出版局赠送了图书。1937年,以日丹诺夫命名的少年宫落成,从此每天免费开放,即使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时,少年宫也没有停止活动。在苏联其他地区,沙皇时代的皇宫和贵族府邸、俱乐部等大型豪华建筑,往往优先供儿童活动使用,“少年宫”一词也就流传开来。至1937年,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已为儿童建立起了864所少年宫和俱乐部。
   1949年后,中国一批批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组团访问苏联,考察少年宫往往是苏联方面安排的必备项目。少年宫建筑之宏伟、活动之丰富、设备之完善,令访问者惊叹。许多人从苏联回国后写文章、写信给报社和相关部门领导,呼吁尽快在国内建立少年宫。
   1953年1月,结束欧洲访问的宋庆龄在回国途中应邀前往苏联,回国后立即着手创办少年宫。宋庆龄在抗战时期就发起成立了儿童救济机构,并担任中国福利会主席,在新中国发展少儿福利事业是她的夙愿。
   在各方支持下,1953年5月31日,在庆祝儿童节的晚会上,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宣布开幕,这是新中国第一所成建制的少年宫,宫址是宋庆龄亲自选定的上海延安西路64号“大理石大厦”。
   中福會少年宫初期的管理模式和部门设置几乎全盘学习苏联,苏联也派专家来上海给予支持,并捐赠了价值8万卢布的礼物。大至机床,小至模型配件,各地少年宫不仅选址青睐洋房,内部装饰也照搬苏联,图书馆挂高尔基(苏联作家)画像,生物实验室挂米丘林(苏联园艺学家)画像,宣传画、宣传标语来自苏联,新年晚会还有圣诞老人登场。
   上海创办少年宫后,北京作为首都也开始行动。考虑到选址应该尽量在市中心,组织者先看上了故宫的慈宁宫,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认为慈宁宫小院太小,不利长远发展,推荐荒废已久的景山公园。市委领导和苏联专家一致认为,景山公园位置和建筑规模都很适宜,决定将公园的园林部分开放供市民参观,寿皇殿宫群及东北、西北部则由北京市教育局和市团委办少年宫。
   1956年元旦,改建粉刷一新的寿皇殿挂起牌子,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宣布少年宫开幕,“北京市的少年儿童从此是这座宫殿的主人”,康克清、李德全、叶圣陶、翁独健、高士其等文教界知名人士到场庆贺。
   新中国成立初期条件有限,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上学,全国中小学开始推广“二部制”,学生分成两拨,上下午轮流上课,大批学生课余无事。为了解决校外教育问题,1956年,团中央召集全国各地校外工作者开会专门研究少年宫教育,讨论认为,中国不可能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应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发展少年宫。随后中央加大了对地方少年宫的指导和投入,为表示重视,国家领导人纷纷专门前往少年宫视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分别去北京市少年宫参观,欣赏儿童演出。少年宫和小规模少年俱乐部、少年之家在各地逐渐兴起,从1956年到1965年,全国建成少年宫170余所,覆盖港澳台之外的全国所有省、区、直辖市,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团体都向少年宫提供捐助,即使财政实力有限的地区,少年宫也开办得有声有色。
   时至今日,少年宫仍是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其他文献
“高干子弟不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不搞特殊化,  这是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后代健康成长的大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林伯渠一贯公私分明,对子女的教育也尤其注意这一点,坚决反对搞特殊照顾。他常说:“高干子弟不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不搞特殊化,这是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后代健康成长的大问题。”  抗日战争期间,林伯渠曾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其子女及多位亲属在延
期刊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清廷下诏预备立宪,派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端方、戴鴻慈由日本转到美国时,加州加利福尼亚大学请二人赴大学演讲。  演讲时,端方和戴鸿慈竟同时站立在演讲台上,相互谦让。端方对戴鸿慈说:“请老前辈发言。”戴鸿慈说:“端兄和西方人交往多,懂规矩,请先发言。”接下来的情形则更是让人喷饭:端方和戴鸿慈二人一左一右站立,端方说一句,等翻译完毕,又对戴鸿慈说:“老前辈对不对?”戴鸿慈说
期刊
2020年10月24日,“吴仕民《佛印禅师》作品研讨会”在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吴仕民曾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者多年来笔耕不辍、潜心研究,以非凡的毅力与文化精神坚持写作,2010年至今,相继出版《旧林故渊》《铁网铜钩》《佛印禅师》等系列长篇文化小说,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   在座谈会的专家研讨环节上,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
期刊
唐高宗赏麻  有一年,唐高宗赐给诸王每人五百匹彩色丝织品,对于贪污的叔叔滕王和弟弟蒋王,则分别赐了两车麻,还特地下令:“叔叔和弟弟很会赚钱啊,你们那么有钱,就不需要朕赏赐了。朕赐你们两车麻,你们做成绳子,去串钱吧。”二人非常惭愧。   柳永的舍与得  宋代词人柳永才性高妙,本想在仕途上大展拳腳,应试时却名落孙山,遂愤而写下《鹤冲天》一词,其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说自己不在乎名利。宋仁
期刊
“我当时非常奇怪,没想到共产党里会有这样有学问的人。  当时非常敬仰他的修养,以及他对待任何人都处之坦然的态度,  这更加强了我来延安的决心”  抗战时期,她以大小姐的身份背叛家庭,投身革命;她仰慕、追随林伯渠多年,并最终如愿嫁给了这位可敬的革命者;她1953年写匿名信寄给江青,揭露江青早年在上海的风流韵事和变节老底,被列为惊天大案……她就是朱明。  “我的家庭培养我成为贵夫人”  朱明原名王钧璧
期刊
作家张恨水喜欢创作诗词,尤其喜欢打油诗,他为自己取了“打油诗人”的笔名。  20世纪30年代,张恨水担任《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主任,一次夜半,《南华经》正要付排,版面还差一小块,编辑急得在楼下大喊,问张恨水怎么办。  张恨水走到楼梯边对编辑说:“别急,我说你记,等版面够了,就喊停。”于是他当场作了一首打油诗:“楼下何人喚老张,老张楼上正匆忙;时钟一点都敲过,稿子还差二十行。日里高眠夜里忙,新闻
期刊
本刊在以往读者专栏基础上,开辟更多版面刊登读者作品,欢迎大家亮出自我!  亲爱的孙子:   时间过得真快,今年你18岁了。我看着你从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健壮的青年,并即将迎来高考,心中十分欣慰。因为在封建社会时期,很多贫苦家庭的孩子没有书读,七八岁就在家里放牛割草,帮助做些家事。   现在的你,可以说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高考将近,我想给你提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相信你一定会理解我
期刊
广袤的黄土高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千千万万的平凡百姓。英雄人物固然可敬,平凡百姓也同样值得赞颂。我慈祥的老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得犹如一抔黄土。在他老人家百年生辰之际,我们想用这篇文章怀念他,怀念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经历。  1920年11月26日,父亲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没有念几天书,自幼跟着爷爷在田间劳作,农活样样精通。  父亲年轻时吃了很多苦,经历了很多次挫折,但他咬着牙
期刊
“姓什么,叫什么,并不重要。  我们共产党人的孩子,不是私有财产。  你们是革命的后代,长大了要干革命。”  林伯渠在老家时,依父母之命娶了原配,生育了六个子女。这些孩子儿时与父亲聚少离多,随母亲在上海和老家辗转避难。后来,父亲与他们有通讯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最后到北京相聚。  长女林利,又名林秉佑,曾留学苏联。1946年秋,林利从国外回到延安,回到阔别8年多的父亲身边。不久,组织上决定让
期刊
2020年10月4日,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正式卸任离京。驻华大使的离去,让中美关系未来何去何从再度引发各方猜测,因为根据美国近年来的外交传统,驻华大使是诠释中美关系的关键,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风向标。自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以来,共有12位驻华大使,见证了中美关系41年的历程。  开篇 驻华大使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风向标     2020年7月21日,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