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guangyi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得出了一些经验,一直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课外活动。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是训练语文基本功的重要阵地,好处不少。
  一、利于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通过多读一些适合儿童少年的阅读的书报,如《小星星》、《摇篮报》、《小猕猴》……,联系实际,对巩固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加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
  语文课外活动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小组里参加获得活动,如演讲、作文、书法、绘画、剪纸、朗读……。
  举个例子:小学二年级有《小马过河》一文,学生得以分角色朗读特别感兴趣,他们积极参加踊跃报名,老师可以请大部分同学边读边演,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对课文内容记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这对人才和成才有益无害。
  三、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时间、课本内容都很有限,难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只有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多渠道的、较快的接受各种新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获得有关自然、社会等发面的知识,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又为语言表达提供可丰富的内容。
  四、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小学课外活动,适应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喜欢参加,寓学于乐,在活动中,学生的观念、性格、情感等得到了健康发展,在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发展认识能力,陶冶情操。由于绝大部分活动本身具有多重教育意义,所以在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从小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渴望创造,增强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如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为他们写作提供啦实实在在的感知材料,因为很多学生作文总是无话可说。
  五、有利于教师发挥特长,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
  课外活动,使语文教学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趣味化,这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教师的特长在活动中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显示其价值。同时,教师也会加紧吸收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善自身知识结构。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益处多,而且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
  常见的形式有:
  一、语文课外阅读
  阅读要有目的、有重点的选读。如与课文有关的小说、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不能盲目的通通看。
  二、课外写作活动
  教师要大胆的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让学生亲自去参观、去访问、去感受。才能触发学生的美感。
  教师同时要有目的指导,坚持定期检查,写周记、日记等。
  三、课外听说活动
  要放学生听广播、看电视、听名人讲座、作品朗诵,听音乐,举办一些研讨会、演讲会、故事会……。
  四、游艺竞赛活动
  游艺内容多,如猜字谜、猜作品作者、对对子、成语接龙、拼字游戏、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字俘虏、修改病句、读绕口令等。
  竞赛活动有:单项比赛、普通话比赛、讲故事、作文书法、查字典……综合性的有:墙、报比赛,手抄报比赛、辩论赛。
  最后谈谈活动的要求: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组织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组织,活动前必须安排好时间、地点程序,必须注意学生的安全,要有目的、有计划。必须遵守自愿原则,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充分信任,自主自治,组织学生交流。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钳工实习,内容枯燥,消耗体力,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和造就能力受到较大局限。这就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不断创新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的主要基础学科,如何在专业技能课上让学生更充分的吸收所学知识呢?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总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
在小学生眼中,成人身上有什么缺点,哪些毛病最难改?家长玩手机成为所有陋习之首。因为只顾着玩手机,餐桌上爸爸面前的饭菜不香了,妈妈陪孩子写作业变得心不在焉了。  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手机正在成为亲子生活的一个“杀手”。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不让孩子玩游戏上瘾,绝大多数父母都会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或者干脆不给孩子碰手机,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多数家长在对手机和孩子进行隔绝的同时,却没有注意
自2004年以来,全国各省陆续实施高中教育课程改革,自始至终有着一条清晰的教育改革思路,即教育改革的基础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理念认识。  虽然课程改革已几年,但是教育改革喊得多变得少,几乎停滞不前。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学生成了观众,没有了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学生的作业练习量大重复,以练代
[摘要]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重大举措,斯的物理教材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针对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如何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娥”,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习并学会物理,是广大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生;教师;初中物理;兴趣    农村学校好的生源流失已是大势所趋,导致农村学校群体的教学质量处于弱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高专发展很快,为实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本文就《基础会计》这一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改善教学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初步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健词]《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建议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  
[摘要]近来,校园恶性杀人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地维护好校园安全,如何保护孩子的生存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谴责凶手的暴行和积极采取强有力安保措施的同时,还应当标本兼治,对造成社会问题的源头和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归纳恶性案件的共同特点,对犯罪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安全;标本兼治    近来,校园恶性杀人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愤慨,也使得
肥城市地理联片教研活动反思活动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队伍。专业人士曾经指出:“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寻求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提供教师成长的空间,让教师体验成长的快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变成可能与现实,学会合作,更成为了一种工作的必须,
高效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物理课堂的一般教学程序是:巧设情景,激发兴趣一探究活动,生成知识一暴露问题,合作学习一精讲点拨,释疑解惑一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一及时反馈,整体提升。具体表现为:    一、巧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学习中来。因此,在上课伊始,有必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种新颖、有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从学校问世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