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
【摘要】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通过静脉输液,可及时快速地补充体液、电解质,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还可以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人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在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几点技巧。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技巧
1 排气
静脉输液排气时所需方法如下:把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往上举,使莫菲氏滴管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观察至液体流入莫菲氏滴管1/3处时关紧调节器,随即放下手中输液管,待莫菲氏滴管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莫菲氏滴管里的液面后,再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莫菲氏滴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1~3滴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莫菲氏滴管下关紧,达到排气目的。
2 选血管
选择血管宜“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应避开关节处及肢体内侧血管。
3 特殊病人穿刺选择
3.1 小儿头皮静脉逆行输液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及营养摄人的重要途径[1]。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出生后尚未开始喂养的患儿,由于静脉充盈度差,甚至塌陷,看不清楚,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难度,2岁以下多选择头部静脉穿刺[2],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因此对于长期输液的患儿可采用逆行输液法,不会出现局部肿胀及其他不良反应;也可采用负压穿刺法[3][4],按常规关闭调节器后,将调节器下段输液管前端返折,挤出前端液体约0.2~0.6ml,左手固定好返折处,保持针头液体呈挂珠状,再行穿刺。
3.2 年老体弱患者手足静脉输液法
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的患者,手足静脉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要使穿刺部位的血管充分暴露,看清其走向摸清深浅和粗细。首先让患者手臂下垂扎止血带,这样手背浅静脉充盈度最佳。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可以反复握拳使血管充盈,也可以采用自然放松法。在血管上方进针可使滑动的静脉位置相对固定穿刺时直接进入静脉,易于穿刺成功[5]。
3.3 对凹陷性水肿的病人
穿刺前,可以不扎止血带,用手指挤压穿刺部位,使组织中的水分挤向周围。在凹陷部位恢复原状前即可进行消毒,在静脉上方直接穿刺。调节器的位置可放置高一些,以加快回血速度。对于这种血管情况较差的,如休克、失血过多、水肿、腹泻、肥胖等血管细或不易显露的患者,可采用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和局部热敷法。
3.3.1 外涂血管扩张剂法
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3.3.2 热敷法
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4 慢性病人需要长期输液者
对于长期输液者,可选择手足背的下1/2至指趾处的静脉血管进行逆行静脉穿刺。首先应考虑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选用原则:从近端到远端。穿刺方法:腕关节以下的手背及手指指静脉,穿刺时以不握拳时成功率高。穿刺时,患者的手自然放松,护士左手绷紧患者皮肤,使静脉处于相对直线,左手拇指拉紧所要穿刺的静脉,直接从静脉上方刺入,见回血后再稍进一点即可。
4 小结
静脉输液的技巧医务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很多,这里我仅从输液的排气、血管的选择以及特殊病人对应的静脉穿刺方法这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陈述。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香莲.负压穿刺技巧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151.
[2] 刘晋华,郭云晓.小儿静脉输液技巧[J].山西医药杂志,2013, 42(8):,965.
[3] 程利平.负压穿刺技术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243.
[4] 黄洪.负压静脉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2012,4( 8):167-168.
[5] 韦春萍.年老体弱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蛇志,2010,22(4):386-387.
【摘要】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通过静脉输液,可及时快速地补充体液、电解质,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还可以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人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在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几点技巧。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技巧
1 排气
静脉输液排气时所需方法如下:把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往上举,使莫菲氏滴管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观察至液体流入莫菲氏滴管1/3处时关紧调节器,随即放下手中输液管,待莫菲氏滴管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莫菲氏滴管里的液面后,再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莫菲氏滴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1~3滴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莫菲氏滴管下关紧,达到排气目的。
2 选血管
选择血管宜“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应避开关节处及肢体内侧血管。
3 特殊病人穿刺选择
3.1 小儿头皮静脉逆行输液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及营养摄人的重要途径[1]。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出生后尚未开始喂养的患儿,由于静脉充盈度差,甚至塌陷,看不清楚,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难度,2岁以下多选择头部静脉穿刺[2],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因此对于长期输液的患儿可采用逆行输液法,不会出现局部肿胀及其他不良反应;也可采用负压穿刺法[3][4],按常规关闭调节器后,将调节器下段输液管前端返折,挤出前端液体约0.2~0.6ml,左手固定好返折处,保持针头液体呈挂珠状,再行穿刺。
3.2 年老体弱患者手足静脉输液法
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的患者,手足静脉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要使穿刺部位的血管充分暴露,看清其走向摸清深浅和粗细。首先让患者手臂下垂扎止血带,这样手背浅静脉充盈度最佳。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可以反复握拳使血管充盈,也可以采用自然放松法。在血管上方进针可使滑动的静脉位置相对固定穿刺时直接进入静脉,易于穿刺成功[5]。
3.3 对凹陷性水肿的病人
穿刺前,可以不扎止血带,用手指挤压穿刺部位,使组织中的水分挤向周围。在凹陷部位恢复原状前即可进行消毒,在静脉上方直接穿刺。调节器的位置可放置高一些,以加快回血速度。对于这种血管情况较差的,如休克、失血过多、水肿、腹泻、肥胖等血管细或不易显露的患者,可采用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和局部热敷法。
3.3.1 外涂血管扩张剂法
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3.3.2 热敷法
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4 慢性病人需要长期输液者
对于长期输液者,可选择手足背的下1/2至指趾处的静脉血管进行逆行静脉穿刺。首先应考虑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选用原则:从近端到远端。穿刺方法:腕关节以下的手背及手指指静脉,穿刺时以不握拳时成功率高。穿刺时,患者的手自然放松,护士左手绷紧患者皮肤,使静脉处于相对直线,左手拇指拉紧所要穿刺的静脉,直接从静脉上方刺入,见回血后再稍进一点即可。
4 小结
静脉输液的技巧医务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很多,这里我仅从输液的排气、血管的选择以及特殊病人对应的静脉穿刺方法这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陈述。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香莲.负压穿刺技巧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151.
[2] 刘晋华,郭云晓.小儿静脉输液技巧[J].山西医药杂志,2013, 42(8):,965.
[3] 程利平.负压穿刺技术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243.
[4] 黄洪.负压静脉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2012,4( 8):167-168.
[5] 韦春萍.年老体弱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蛇志,2010,22(4):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