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触摸语言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ncheng7758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子》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从“外形”“赶来”“飞行”“停息”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可爱形象,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文章语言优美,清新活泼,在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外形一赶来一飞行一停息)的基础上,教师要聚焦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感受和语言品味中亲近、触摸语言。
  一、“外形”:在朗读与添加比较中感受
  课文第一自然段,三言两语就再现了燕子外形的活泼。教学时可借助朗读展示燕子的活泼,通过添加比较感受作者是怎样写出燕子的活泼的。1.学生自读课文,展示燕子外形的可爱,读出心中对燕子的喜爱。2.指名朗读,教师点拨。这一自然段表现了燕子的活泼,要借助朗读让燕子的活泼形象具体、真切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要读得慢些、重些,“凑成了”要读得低些,读“活泼机灵”时语调要上扬,还要伴以合适的体态语,以展现这位“模特儿”的风姿,突出自己对燕子的喜爱。3.引导描述。学生对燕子比较熟悉,可以说燕子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惹人喜爱,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嘴巴、眼睛、爪子各是怎样的。接着,出示下列语段引导学生比較:
  ①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②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一个尖尖的嘴巴,两只黑亮的小眼睛,一双锋利的爪子,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通过比较,学生便能发现:如果为了表现燕子的活泼可爱,必须抓住羽毛、翅膀、尾巴进行描述才比较合适。虽然嘴巴、眼睛、爪子也很可爱,但与活泼关系不大,必须舍弃。
  二、“赶来”:在朗读与删除比较中感受
  第二自然段既写了春光,也写了燕子。春光是燕子活动的背景,燕子是迷人春光的点缀。对此,可先让学生借助有声有色的朗读,感受春光的迷人:第一、二两句要读得慢些,声音低些;第三句语速稍快些,声音高些,“赶集似的”“光彩夺目”要读得重些,“春天”一词要一字一顿。通过富于变化的朗读,学生一定会沉醉其中。朗读“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理解“赶来”与“生机”的关系:燕子样子好看,舞姿优美,歌声美妙,使春光更加充满了活力。接着引导想象:燕子飞来了,它会对青草、绿叶、鲜花说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燕子的活泼机灵一定栩栩如生。这样朗读,学生便能心领神会,绘声绘色。
  为感受这一自然段叙述的奇妙,可出示下列两个片段,让学生边读边思:在《燕子》这篇课文中,你觉得用下列哪个片段更好?为什么?
  ①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②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通过删除比较,学生必然明白:课文题目是“燕子”,用那么长的篇幅写春天,就是要借助春光的烂漫来表现燕子的机灵活泼。春天是燕子的舞台,燕子是春天的演员。美好的春天,飞来活泼的燕子,可谓锦上添花;活泼的燕子,加上美好的春光,真可谓妙不可言。
  三、“飞行”:在朗读与列举比较中感受
  第三自然段借助准确的动词,使燕子展翅斜飞、快乐嬉戏的情景活现眼前,使得燕子的活泼机灵跃然纸上。为引导感受,可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对照插图,边指着图边朗读,初步感受燕子的“活泼机灵”。接着指导朗读,“一转眼”“偶尔沾了一下水面”要读得轻而快,“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些,轻些,让人产生联想:燕子已经不见了踪影,可水面上的波纹还在荡漾……接着引导学生品味词语:一是“横掠过湖面”的“掠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掠”的理解,如果他们引用词典上的解释,则加以点拨:用“飞过”“擦过”行吗?为什么?如果发现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则引导他们用一只手“扮演”湖面,一只手“扮演”燕子:燕子的身子几乎是贴着水面飞行的,从而体会到“横掠”的妙不可言——燕子是多么“活泼机灵”啊;二是“沾了一下水面”的“沾”:指燕子的尾尖稍微碰了一下水面,如果用“伸进”,就不能显示燕子的机灵了。
  最后,通过播放燕子捉虫时的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用上准确的动词描写燕子捉虫的情景,突出燕子的机灵。
  四、“停息”:在朗读与联系比较中感受
  第四自然段用打比方的方法,描写几对飞倦了的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画面,让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是另一幅燕子的“活泼机灵”图。为了让学生从静态中感受燕子的活泼机灵,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想象画面。继而播放优美舒缓的轻音乐,引导想象叙述:听,燕子在赞美春天呢!它会怎么赞美呢?(如: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大地醒了,多么可爱的春天啊……)听,燕子在歌唱春天呢!它会唱什么呢?(如:春天,和风拂面,舒服极了;春天,花红柳绿,令人神清气爽;啊,我歌唱春天……)接着,再让学生借助朗读,展示画面,表达情感,则可水到渠成。为让学生感受静态描写对凸显燕子活泼机灵的作用,可这样引导:如果把最后一个自然段去掉,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通过自由表述,适当点拨后让学生明白:燕子的外形是美的,燕子从南方飞来,是为了给春光增添生机;燕子在田野上空自由飞翔,是为了当好庄稼的卫士。而休息时,燕子也在演奏赞美春天的歌。可见,这样活泼机灵的燕子,是多么可爱,多么讨人喜欢!燕子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其他文献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解决问题常感到很害怕,甚至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本人针对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  解决问题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题时,应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出它是哪一种类型的題,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
期刊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关于第二学段(4~6年级)“统计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统计”是一个需要经历的过程,只有经历了统计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六年级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呢?我经过探究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从生活中提取实
期刊
案例描述:  数学是抽象的,生活是具体的,怎样的操作才是真正有效的呢?下面以“找次品”(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4页—135页例题1、 2)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对此的实践与反思。  一、相声引路,导入新课  师:(左手拿秤盘,右手敲着秤盘,走上讲台)同学们,我像老师吗?  生1:你不像老师,像个卖糖的。  生2:你不像老师,你像一个推销员。  生3:你不像老师,你像一个卖菜的。  ……  师:哼!看
期刊
问题描述:  前不久,笔者布置了一篇习作——《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在批阅学生习作时,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写自己的同桌或小伙伴时,几乎是千篇一律地这样描述:“她长着圆圆的脸蛋,像个大苹果似的,弯弯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问题诊断:  学生的习作出现千篇一律的描述,主要问题是:1.学生没有认真观察人物的特点。2习惯运用常说的套话。3.没有提炼出人物的个性。  根据学生习
期刊
下课了,刚走出教室,一个男生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上你的课真好玩,你讲课真幽默,一点儿都不累……”我一愣,机械地说了声“谢谢”。回到办公室,回想孩子的话,想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老师上的课呢?孔夫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如果教师的语言能在准确鲜明、简
期刊
课前思考: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不久,懵懵懂懂会数几个数,但数学意识与数学认知仅仅停留在生活层面上。怎样发展学生的数感,促进数学意识的觉醒?需要结合他们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儿童天生就是画家,他们生来就喜欢涂涂、画画,那些看似随意的涂鸦,不仅仅是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儿童表征,更是他们认知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脚手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试图借助“数学画”手段,帮助低年级儿童学习数学、发
期刊
最近我看一篇文章說“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但我从没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任何著作中看到过这句话。不管这句话是谁说的,我想,最早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有具体的针对性吧?或者说,这句话本来的含义,应该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和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份责任、信念与严格要求,让许多教育者创造了“教育奇迹”,这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中不乏生动的案例
期刊
禄丰县金山小学是一所花园般的学校,走进校园,几抹红花点缀着满眼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虽然已是深秋时节,处处绿荫和孩子们活泼的身影却让校园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校园一侧,施工围挡圈出一片工地,正在进行地基施工的是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没见过人工挖孔桩吧?走,我带你们去看看。”李永贵校长把我们带到工地,一边介绍地基施工的技术常识,一边检查机械水电,还不忘叮嘱深井下的工人注意安全。“我是校长里最会
期刊
关注数学思想 深化概念教學
期刊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选人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编者对本组教材提出了一个教学意图,那就是在指导学生学文悟理的同时,要研究作者是怎样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一、通过隐喻来感悟生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课文中的“燕子”“杨柳”“桃花”这三种物景,前一种代表了这个世界上的动物,后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