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的特点更鲜明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eb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描述:
  前不久,笔者布置了一篇习作——《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在批阅学生习作时,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写自己的同桌或小伙伴时,几乎是千篇一律地这样描述:“她长着圆圆的脸蛋,像个大苹果似的,弯弯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问题诊断:
  学生的习作出现千篇一律的描述,主要问题是:1.学生没有认真观察人物的特点。2习惯运用常说的套话。3.没有提炼出人物的个性。
  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师的教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1。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泛泛地讲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写,没有细化写作的方法。2.没有运用实例联系生活指导学生学习按顺序观察的方法。3.忽略了提炼人物的个性特点是习作教学的难点。
  问题解决的多元视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我国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从读中学写,找典型片段,分析写法,仿写片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物的个性更为复杂,更丰富多彩。
  美国的综合作文训练方法:围绕作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观察、收集资料、起草修改、发表、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问题解決的教学思考:
  教学中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人物的外貌,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事例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
  现场观察:请同学做模特,大家一起观察描述同学的外貌特点,进而分析该同学的性格特点。
  借助范文:借助《慢半拍的同桌和快半拍的我》一文来感悟、体会如何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同学互评:在写好习作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互相评价,并对照习作对象修改,最后互相交流。
  问题解决的优化策略:
  一、“模特示范”
  1.选一名学生当第一“模特”,指导大家先从整体到部分认真观察“模特”的身材(如高矮、胖瘦),再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模特”的各个部分,从脑袋、发型、脸蛋、眼睛、鼻子、嘴巴、下巴、耳朵、神态、衣着等方面进行观察。
  2.再选一名与刚才的“模特”外形特点对比鲜明的同学上来当第二“模特”,请同学们比较他们两人在外貌上有哪些不同,抓住他俩各自的特点,用形容词进行概括。(学生们异常兴奋,观察敏锐,很快找出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突出他俩不同的个性。)
  二、漫画肖像
  根据学生爱画画的天性,采用画漫画的手法,用画大头人的方式把熟悉的人画下来,对有特点的地方进行夸张的画,彰显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学生们热情洋溢,边口头描述边夸张地画着,画完后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效果甚佳。)
  三、仿写文章
  出示文章《慢半拍的同桌和快半拍的我》,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人物的动作、思想、神态、事例,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得活灵活现。(《慢半拍的同桌和快半拍的我》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很直观,对比很强烈,学生在阅读中能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你说我猜
  猜一猜他是谁:长着一双大大的“招风耳”,配上白皙的鹅蛋脸,活像动画片中的“米老鼠”。(同学们兴致可高了,纷纷用谜面的方式把同学特点编入谜语中,你说我猜,我说你猜,课堂气氛很活跃。)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模特”,“漫画”同学的肖像,阅读分析《慢半拍的同桌和快半拍的我》一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习作,并在“猜一猜”中归纳概括习作对象的性格特点,学生的习作《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都能做到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及事例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5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思想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用计数单位数数的方法,渗透“十进位值制”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中体验数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期刊
什么是“数学画”?简而言之,即儿童运用直观之“形”表征抽象之“数”,从而帮助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其立足点是儿童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本质。所以说,“数学画”教学既有儿童趣味,又深蕴数学真味,是引导儿童认知逐渐“数学化”的过程。  一、“数学画”的形态  1.画数学,促进概念理解。  (1)画“数”。在第一学期起步阶段,教师只是要求孩子“画出心目中的数学”,比如:学习了自然数的认识,孩子回家画出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0~91页的例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通过折一折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获得运用知识解
期刊
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这本书被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
期刊
我很喜欢盆景。从盆景制作中我悟出一个道理:世界上有很多事,做起来都要有个“度”,过“度”往往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正如制作盆景,不“禁锢”不能成形,“禁锢”狠了,又会折断。只有按照树枝的形状,循序渐进、积极引导、修剪成形,才能成为一盆好盆景。由此,我想到“园丁”对“花朵”的培养。  严格要求是教学工作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关系到青少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但是如果一味强调严,“严格要求”过了度,就“过犹
期刊
微课与慕课,是近几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认识到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形成了一股开发、应用和研究微课的热潮。于是乎“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学改革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微课制作热的背后,我们基层一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也该作一些冷静的思考。  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应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
期刊
“心的世界五光十色,情的书法千姿百态。学书法不只是练字那么简单,它修炼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它能让学生专注学习,让脾气暴躁的人变得温和儒雅起来。”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普洱市宁洱县城西,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宁洱县直属小学。如诗云,该小学校园里,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处处可见旖旎、独特的风景。老师才华出众、精于教学,学生聪慧伶俐、勤奋乐学,校长童心未泯、治校
期刊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解决问题常感到很害怕,甚至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本人针对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  解决问题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题时,应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出它是哪一种类型的題,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
期刊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关于第二学段(4~6年级)“统计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统计”是一个需要经历的过程,只有经历了统计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六年级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呢?我经过探究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从生活中提取实
期刊
案例描述:  数学是抽象的,生活是具体的,怎样的操作才是真正有效的呢?下面以“找次品”(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4页—135页例题1、 2)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对此的实践与反思。  一、相声引路,导入新课  师:(左手拿秤盘,右手敲着秤盘,走上讲台)同学们,我像老师吗?  生1:你不像老师,像个卖糖的。  生2:你不像老师,你像一个推销员。  生3:你不像老师,你像一个卖菜的。  ……  师:哼!看
期刊